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人生如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对孩子的教育进了死胡同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6-7 23:17: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人生如初 于 2008-6-7 13:34 发表
  77498139,谢谢你的热情和帮助.这些日子我的状态,都不能用“焦头烂额”来说,我都有些绝望了。就前面我说的“不好”,说来话长。
  前些日子老师打过电话说,儿子上体育课时把别的同学的钥匙和学生证扔 ...


您的第二次回复又突显了一些问题。一些与第一贴截然不同的。看起来互不相干,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有着紧密的连系,和因果关系的。感觉您现在比较盲然,不知所措是吧!!!首先我想先跟您谈一谈关于孩子的品德教育的问题。我想问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您了解多少呢?又做了多少?

青少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拥有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品德作为其人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课,对于完善个性、丰盈人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人生生长的关键期把握不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首先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其产生、发展、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当一个人按自己所处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去行动时,就会受到集体舆论的赞许,反之则会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自己也会感到内疚和不安。在此想问当您与你您孩子谈论他所在校的行为时,他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已违背了一些道德准则呢?是否有自我认识并悔过,又或是无所畏呢?

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 品德而言。认为道德品质由知和行所构成,即任何道德品质都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两个因素。道德行为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就可以掌握的 ,而道德行为习惯则是一种自动化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重要 标志,看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不在于他的谈吐是否动听,而在于他的言行是否 一致,他的道德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这就像人们常说得那样,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对于您孩子做了一些有违德标准的事。在不同程度上伤害了别人我感到遗憾。但我们也要看到他这些行为是否具有一惯性。如果有,那说明我们要对他进行一定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一味的指责与埋怨。如果没有那很好,那说明他并不是一个没有品性的孩子,只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才做出不利于别人有违道德标准的事,加以说教就好了。对照一下看看您的孩子在言行上是否能够做到一致。这是检验他是否掌握了并养成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其实作为家长也有一部分责任,学校也有责任。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学校只是一味的指责埋怨,而不去反思他们的品德教育是否做的到位。作为学校我个人认为他们应该反思。老师在处理问题上也有不得当的地方。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在青少年早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认识和简单的道德行为,并建立品德的稳定性。稳定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习得的,在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后就不易改变。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能帮助家长和老师在了解一个孩子品德的情况下,推断或判断他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在较为习惯了的环境中更好地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其次是品德是具可变性的。可变性是指当孩子已形成的品德,必然会由于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有的学生好打架,班主任通过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得知这是由于他学习成绩不好,过分自卑、怕别人总不把他放在眼里的一种消极抵抗。于是让全班同学帮助他学习和提高自信,当他的学习成绩提高后,他喜欢打架的毛病就自动消失了。所以您的孩子目前有一些不良习惯其实是可以纠正的,但这需要家长,学校,孩子多方面一起努力,才能够改变的。

当孩子有了某种稳定的道德动机,在一定的情景下由于它的推动就不会做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有害的行为。

最后跟这位妈妈说的是,在这个关键期不宜过多的指责和埋怨,而应多说教,鼓励和认可。找出问题所在,多跟学校老师一同探讨并帮助您的孩子渡过这个困难期。由其是老师不应排斥学生。
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帮到你,同时在强调一下这不是单方面就能改变的,是需要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的。

[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08-6-8 12:0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ealain + 5 + 5 我很赞同。
tianqunping + 10 + 10 真专家
woodhead + 2 + 2 很深很透彻。。学习ing..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6-7 23:21:03 | 只看该作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几乎每个家长会发现孩子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没兴趣,成绩下降,脾气不好......家长为此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听说赏识教育好,好像也说了不少鼓励的话;有人说对孩子要严一点,好像骂也骂过了;想顺其自然吧,又觉得放任不管也不行;到处求救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各种方法用尽,好像还是不能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哎,谁说孩子苦啊,我说家长更可怜!

在下认为,儿童的很多问题可以归结为心理问题(不是心理疾病)。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等等问题就形同人生病一样只是病症,它们不是病的真正原因。打比方说,孩子表现流鼻涕,喉咙疼等病症,若只是针对性的治流鼻涕,治喉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感冒了,唯有治好感冒,感冒的症状才会消除。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必须找到引起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孩子的内心世界。行由心生,我们人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都与我们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儿童的生理心理均未发育成熟,儿童的心理一般比较敏感而脆弱,孩子的情绪对他的言行举止影响比较明显和直接,孩子对自己的心理控制能力、调节能力也相对比较弱。另外,儿童自己也缺乏理清心理形成根由的能力。处在这个陌生多变的社会、纷繁凌乱的人群中,儿童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从而影响他的情绪。当儿童有较大伤害无法自我调节,显然迷惑伤感状态时,表现在学习就没有学习兴趣,表现在上课就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与人相处就脾气不好,时间一长就成绩不好......所以,我们不要去责怪孩子,孩子是无辜的,罪不在孩子,罪在我们,罪在由我们组成的不利儿童成长的险恶的丑陋的动荡的社会。

孩子是父母的一块肉,血脉相连,心灵感应。孩子和父母有着天生的感应联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是学校老师或医院医生均无法替代的心理医生(好像说心灵医生更贴切)。当孩子表现出各种问题时,家长首先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孩子,与孩子屈膝长谈,慢慢用自己的爱心触摸孩子的心灵深处,用自己的爱心去体悟孩子的内心情感。唯有深入了解孩子内心的情绪根源,才能有针对性的加以疏导,帮助孩子一步步作出心理阴影,重新恢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若果真如此,我们相信孩子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敬请家长朋友们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你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7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ealain + 5 + 5 说得非常好。
77498139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6-7 23:35:47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妈妈是值得肯定的,如此的关心你的宝宝。相信在大家和你的努力下,你的宝宝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让人认可的好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人生如初 + 1 + 1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6-8 07:03: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人生如初 于 2008-6-7 21:34 发表
  这些日子我的状态,都不能用“焦头烂额”来说,我都有些绝望了。  


三年级的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我能理解人生tx的焦急心情。。但我看上面的所谓问题。。
都不过是淘气。。逆反。。压抑。。下的正常情绪发泄。。

谈何绝望?如果连最亲爱的爸爸妈妈都失去了信心,如何让孩子重拾信心?
对了,信心。。感觉您的孩子。。缺乏的正是。。信心。。

因为在学校挨打。。老师估计也经常批评。。于是对学校对老师失去了信心。。
在家里。。家长如果用浮躁的居高临下的心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家长失去了信心。。
在同学中,如果没有合适的玩伴。。和良好的人际。。对同学失去了信心。。
几方面综合起来。。迷失了自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所以,作为家长,要平和一点,俯下身子一点,不要用教训的口吻。。
在学业方面,放一放,又如何?您的孩子的问题,绝对不在智力方面。。只要心态调整好了,赶上来是很快的。。
发现孩子的长处,放大,加强,心态放松。。

在学校方面,和班主任沟通,尤其打人这件事,这是不能允许的。。沟通的另一个方面,是对孩子的信心重建。。

最后要说,理论和实践。。。绝对是两回事。。当局者迷也是常事。。祝福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77498139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6-8 07:43:1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xfddl 关于“LZ要审视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的观点,必须引起lz的注意。
(昨晚太困,结合楼主5楼的描述,接本人在8楼的观点。)

因不了解实际情况,以下有乱扯的嫌疑,只是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我感觉孩子在自我肯定上出现了严重偏差:可能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的某项天资长期得到大人肯定,因此他想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证明从而实现自我肯定,而在通常的表现长期不能对此项天资得到证明,于是他找到了简单的方式(因为这样的方式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让别人难堪,就会获得“自己很能干或很聪明”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满足。而且会认为即使努力了,学习好也不会得到这样的证明)来实现自我证明。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感觉孩子自己的解释存在问题)的做那样的事的。

感觉楼主在对孩子的具体行为的处理上也存在问题,如果孩子确实是要报复对方才那样做的,楼主更应该严厉制止,不能光明正大的解决问题比恶作剧获得自我肯定和自我满足更加严重。

不同意孩子道德有问题的说法,但如果孩子错误的自我肯定发展下去的话,可能就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了。

很想知道楼主是怎样给孩子讲道理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77498139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6-8 15:20: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nxiaojie0110 于 2008-6-7 23:43 发表
我觉得xfddl 关于“LZ要审视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的观点,必须引起lz的注意。
(昨晚太困,结合楼主5楼的描述,接本人在8楼的观点。)

因不了解实际情况,以下有乱扯的嫌疑,只是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


                  驳------“自我肯定一说”

楼上的这位朋友贴中提到一个观点:孩子的一系列不良行为是因为“自我肯定”出现严重的偏差而导致的。

我想问的是----孩子的“自我肯定”是指孩子肯定了自已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过份的肯定了自已的“天资聪慧”呢?我想两者都不是。从LZ的两贴中我们都无法获悉或推断出孩子是否做出了如上的“自我肯定”。所以楼上朋友提出的“孩子是因“自我肯定”出现严重的偏差”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请楼上的朋友注意:道德,品德不是一个概念。孩子在一时因为泄愤而做出了出格的事只能说明他违背了道德准则,超出了道德标准的底线。当一个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或破坏公共设施时我们可以说他不道德,品德不好。一个人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 品德而言。孩子是因为没有一定的道德观,从而建立了一定坏的品性。当一个人吊儿郎当,不务正业,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你看他这个‘德性’”。当孩子在学校做了错事,伤害了别人或集体,我们常说他的品德不好。这不都是跟道德,品性有关吗?

孩子在受了别人的欺负,和藐视下形成了一种抱负心态,从而实施了抱负行为。殊不知他这样做却违背了一定的道德准则。把自已一时的痛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不理智”或“幼智”所导致的。其时就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建立一个稳定的品性所造成的。这也就是我上面所提到过的品德是具有可变性的。当一个人犯了更大的错,超出了道德的底线就会处犯法律,这时我们会说他丧失了人格,没有人性,缺德----缺少“德性”等。

孩子所在学校犯的错难道不是孩子对社会道德标准的不了解,品德的不健全所造成的吗?我想这跟“自我肯定”没有太大关系。如果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品德,心里有了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的制约。那么当他要做伤害别人事的时候,他会想一想这样做对不对,道不道德。也许他会改变当时的想法。做出正确的决定。难到孩子这些错误的行为不是跟他没有好的和稳定的品性有关,而是跟你说的什么“自我肯定”有关?

我想如果孩子有了一定的道德观和好的品德,既使当他/她做错了事,事后他自已也会有忏悔,和做出悔过的表现。我们在这里先不说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同学等的谴责。他自已就应该意识到,并悔悟。当下次在出现类似的情况,他自已就会受到社会道德标准的约束,良心上的谴责而放弃坏的想法。综上所述,难到这不是孩子对社会道德的不了解,品德的不健全所造成的吗?



[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08-6-8 12:1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人生如初 + 1 + 1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6-8 15:50: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也是现在社会多数家庭中其它孩子身上共同拥有的。决不是个别现像,我们不要把他复杂化了。孩子因为一时的愤努而产生出你打我,我也要让你不好过的想法。其实当孩子们之间发生了矛盾会产生这样想法的孩子不在少数。这也就突现出我们教育的不完善。

其实孩子们没有意识到当同学间出现了矛盾,隔阂时还有许多其他好的解决途径。但有的同学会说,告老师没用还不如自已解决。多可悲的一种现像。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怪孩子。我们也应该自我反省。

还有一种现像就是,当有的孩子在校受欺负了,当家长的甚至告诉他的孩子说:“别人打你,你就不会也去打他?”

你们说家长尚也如此,能全怪孩子吗?孩子本是一张纸。一张洁白无暇的纸~~~~~

希望家长们能自我反省~~~~

孩子出现了问题孩子找不到正确解决的途径,老师不能急时的了解和给予正确的帮助也问题所在。

老师们也应反省,因为你们手上培育的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6-8 16:16:16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但我现在正在准备中。如果我要为人父,我就要尽量做一个好爸爸。有的人会说,说来容易,你试试,到时就不是这样了。是的,这我承认。

养育一个孩子不容易,教育一个孩子就更难。所以我从现在开始就一直在学习,充电中。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时父母也是有责任的,因为我们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当问题产生时决不能去推卸责任,是自已的错要勇于向孩子承认,做一个好棒样。这样孩子才会有样学样。不走歪路。孩子在起初的时候只是一部复印机,什么都会copy。但做为父母的我们就要在这个关键时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社会这个大学堂就是一个大染缸。父母们有必要,也要有信心做好自已孩子的守护大使,辅佐他们走上人生正确的轨道。

[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08-6-8 12: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6-8 22:24:10 | 只看该作者
很关注此楼,希望大家讨论的同时,也能提出一些实际的的,可操作性的建议,这是对楼主最大的帮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77498139 + 1 + 1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6-8 22:39:22 | 只看该作者
隔山望水,怎能看得清,摸得到????实际上对于楼主所谈她孩子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也只能是给出一些相应的看法.具体的方法,个人认为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情形下,不宜也不好给出什么具体的建议,只有她当妈妈的才可能真正的了解事情的始末.
不知道嘀哒嘀是否已经有了什么好的建议,不防说出来大家参见一下~~~~

[ 本帖最后由 77498139 于 2008-6-8 14: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嘀哒嘀 + 3 + 3 我也有类似的困惑,所以非常关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23 , Processed in 0.250433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