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8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徐友渔:在直面地震灾难中感受进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2 17: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我在四川乐山,与我的两个哥哥、姐姐相聚。我们住5楼,虽然事后知道乐山比较安全,但当时震感很强,大镜子等震落在地,摔得一地碎渣,楼房晃动很厉害,几乎站不稳,墙壁发出“轧轧”声,似乎马上要垮塌。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地震时,我在成都,1999年9月21日台湾地震时,我正巧在台北“中央研究院”作学术访问,经历过两次大地震,比较有经验。把我体弱有病的姐夫扶下楼后,我急忙招呼聚集在楼下的人们转移到空旷的地方。后来,我出主意,和家人在外面的平房中过了几天。  因为相对而言有经验,我一直力图冷静、密切地注视有关方面组织、应对地震的措施,我感到,中央一级做得较好,而其他方面缺陷甚大(当然与经验和物质条件有关)。我觉得,应该有更完备的抗震机制,尤其在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发布方面。
  我想,只有像我这样年龄,了解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人,才知道我们今天在抗震救灾中进步有多大。我清晰地记得,1976年发生死亡破24万多人的唐山大地震后,“四人帮”把持的中央仍然把“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当成全国最大的事情,认为抓抗震就是不抓阶级斗争。当时抗震既没有经验,更是主张依靠政治觉悟,否定技术的作用,解放军战士赤手在废墟中刨,人还没有刨出来,双手已经鲜血淋漓。在文化大革命那场浩劫中,天灾和人祸结合在一起肆虐,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苦难。
  这次汶川地震,破坏力与唐山地震相当,但整个抗灾过程,特别是抗灾的理念,与1976年唐山地震时完全不同。那时是政治运动第一,这次是抗震救灾第一;那时是阶级斗争第一,这次是以人为本;那时是拒绝一切外部援助,这次是接受并欢迎援助,那时是实行新闻封锁,地震没几天就把舆论和注意力转移到“路线斗争”上,这次是让人民了解灾情,动员一切力量抗灾。
  天灾无情,造成极其巨大的破坏和损失,但也激发和凝聚了我们的力量。平时,我们往往看到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比如人们冷漠、向钱看,等等,但是,当灾难来临时,我们看到了那么感人的英勇行为和献身精神,平时默默无闻的人,为自己生计奔忙的人一下子振奋起来,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灾斗争,或者不声不响地通过捐钱、献血等方式作出奉献。
  这种深深埋藏在我们民族之中的伟大力量,我从5月12日起就感受到了,正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更爱自己的同胞和祖国,看到了希望。
  灾难还没有过去,伤亡数字还会增加,但这一切吓不倒我们,战胜了空前灾难的中国人将在灾难的考验中成熟,大踏步前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5-22 17:18:22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进步了.
在唐山地震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地震是什么,只记得那时候搭个棚子住在外面很好玩,那时的大人也没有因为地震感受到现在信息发达带来的这么多的伤痛.
我相信,中国在进一步强大,作为我,看到那么多孩子的......,我宁愿不知道. 但是做不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19:50 , Processed in 0.073530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