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不管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路欢畅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3:19:35 | 只看该作者
周末小家伙幼儿园父母俱乐部的读书会,讨论的是《和孩子划清界限》,小巫也到场了。读书会组织不是太好,虽然讨论得挺热闹,但没有围绕主题讨论。小巫期间提到,她研究了好几种理论和最新人类大脑研究成果后,她自己最认可华德福。她很强调要亲近自然,他们一家基本每周周末都去爬山。呵呵,关于知识教育,她认为不能让孩子透支,给孩子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力以及丰富的生活体验更重要。她自己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在上国际学校。

下个月的读书会书目是《遇见未知的自己》,上周出差时妈妈花了半个晚上和回程已经读完,收获颇多,妈妈准备有时间再读一遍。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笑笑宝宝 + 2 + 2 这样的读书会真令人羡慕啊!
wuhaitao_tl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16:29:57 | 只看该作者
妈妈用爱付出一切 (2007-08-19 09:25:29)
标签:情感故事   

Cerato说的很对,“阿甘正传”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之一,因为阿甘的妈妈实在让我感动。她从小就告诉阿甘“你和别人没有任何不同!”费尽心思让他上正常的小学。阿甘决定要去从军,她也随他去。阿甘要用所有从乒乓球广告获得的收入去买钓虾船,她也任他决定。只是一直用爱支持他。阿甘一直用他的傻劲儿创造了自己精彩的人生,也真的很有意思,真是傻人有傻福。
最近收到一篇关于台湾小天王周杰伦成长成功的故事,更是让我感动。贴在这里给大家欣赏。周杰伦妈妈从来不望子成龙,只希望他快乐的表达他自己。这种精神真的很伟大。 为人父母在逼迫孩子要上进、要出人头地时,应该要检讨一下自己的动机。你是否想透过孩子来证明你自己是谁?自己不够优秀,希望在孩子身上弥补遗憾?还是你觉得自己很优秀,所以孩子也要和你一样免得丢你的脸?孩子不是我们的工具,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我们要尊重他们,支持他们,更重要的是:无条件的爱!

  
周杰伦来自破裂家庭「妈妈用爱 付出一切」

来源:TOM 选稿 :王永娟


--------------------------------------------------------------------------------

周杰伦,万千青少年为他的歌声而痴迷、崇拜的一位天皇巨星,对母亲叶惠美有着似海深情,因为在他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是妈妈用温 暖 爱的臂膀支撑着他。所以周杰伦一直说,「只要妈妈高兴,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音乐天才破裂的家

周杰伦出生于1979 年1月,妈妈叶惠美是台北淡江小学的美术老师,爸爸是淡江中学的物理老师。周杰伦4岁读幼儿园时,叶惠美把他送到淡江山叶幼儿音乐班学钢琴。平时活泼好动的小杰伦一站到钢琴面前,竟是出奇的安静,听老师弹奏一遍自己就能复弹出来,老师告诉叶惠美,这孩子很有天分!

为了培养杰伦的音乐素质,叶惠美主张拿出家里全部积蓄为杰伦买一架好钢琴,请最好的钢琴老师为杰伦辅导。而杰伦的爸爸则认为不必这么认真,男孩子嘛,随意一点,没必要拿出全部积蓄投资。最后,叶惠美还是背着丈夫为杰伦买了一架钢琴,弄得杰伦爸很不高兴。小学三年级时,杰伦偶然听到世界名曲《天鹅湖》,被大提琴忧伤凄美的曲调迷住了,叶惠美没和丈夫商量又为杰伦购买了大提琴。

杰伦爸对妻子叶惠美「孤注一掷」的做法嗤之以鼻,他回家就指责叶惠美的不是,家庭里的温馨越来越少,争吵越来越多。杰伦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总要找妈妈吵闹,他用自己稚嫩的诗行记下他的困惑和伤感:

从小到大只有妈妈的温暖为什么我爸爸那么凶

如果真的我有一双翅膀两双翅膀随时出发

偷偷出发我一定带走我妈妈……

这伤感的诗行杰伦后来为它谱了曲,就是那首令万千歌迷伤感的《爸,我回来了》。

周杰伦初中二年级时,父母终于离婚。 14岁的周杰伦写道:「爸爸妈妈彼此没有爱,难道这就是生命的真谛?」沉默、倔强和叛逆已经塑造了另一个周杰伦。

世人不识君苦闷中的徘徊

周杰伦有音乐天赋,但功课却很糟。高中联考总分只有 100多分,连普通高中也没考上,前途一片黯淡,母子俩相对无言,难道儿子就这么完了?恰好淡江中学第一届音乐班正在招生,周杰伦考上了。

因为弹得一手好钢琴,拉得一手好大提琴,又时常活跃在篮球场上,周杰伦成为许多女同学关注和谈论的对象。但是,周杰伦却常常面无表情,很少露出一丝笑容,除了音乐成绩出类拔萃以外,其它科目成绩几乎全线红字,老师们纷纷认为他智力低下,他的英语老师甚至直言不讳对叶惠美说周杰伦有智力障碍。叶惠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还是决定要把杰伦培养成才,至少当一个钢琴师吧。叶惠美没有指责杰伦,她认为杰伦走到今天冷漠、叛逆的地步是家庭的不和睦造成的,并且深信自己的孩子没有智力障碍,于是她尝试用姐弟式的关心来「驯服」周杰伦,规定自己「三不」:不唠叨、不指责、不胁迫儿子。

果然如老师们的预测,周杰伦没有考上大学。叶惠美多方打听后,鼓励杰伦去考台北大学音乐系,结果他没有被录取。周杰伦咬着牙考第二次,还是失败了。妈妈和外婆外公都为杰伦的前途担忧,这孩子究竟将来能干什么呢?

极度迷惘的周杰伦无所事事,只好等待服海军兵役,这期间,竟得了殭直性脊椎炎,令人沮丧的是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靠药物缓解,到了晚期全身甚至会像殭尸一样僵硬,也可能导致瘫痪。叶惠美和外婆说起杰伦就垂泪。

母爱呵护下一飞冲天

病缓解一些后,周杰伦到一家餐厅打工,作为端盘工的他因为时常打翻菜盘,每个月的工资几乎被扣掉了一半。餐厅中有一台钢琴,一次闲暇时周杰伦弹了一曲《肖邦舞曲》,把老板惊呆了,老板灵机一动,叫周杰伦不要端盘子了,就在餐厅弹琴,然后请来电视台记者炒作,不但使得餐厅生意火爆起来,还节约了一大笔请钢琴师的费用。

叶惠美感受到了杰伦的音乐潜能,她替儿子在台北星光电视台娱乐节目「超猛新人王」报了名。周杰伦精心创作了一首歌曲《梦有翅膀》,但他对自己的演唱实在没信心,请了一位歌手演唱。演唱者不能理解他的曲风,而他的钢琴伴奏又显得怪异,弄得台下听众嘘声一片,初出茅庐的一场表演彻底搞砸了。

叶惠美急了,性格内向的她鼓起勇气找到了主持人吴宗宪,把《梦有翅膀》的曲谱拿给他看。吴宗宪当时是台湾阿尔发音乐公司的老板,他对周杰伦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应付似的拿起曲谱扫了一眼,却是眼睛一亮,歌谱不仅抄写得工工整整,而且谱得十分复杂。慧眼的他立即改变了主意:「这孩子还可以,明天叫他到我公司来上班!」

周杰伦进了音乐公司任音乐制作助理,在妈妈的鼓励下,每天主动帮同事们买盒饭,大家对这个沉默寡言但又勤快的小伙子有了好感。而叶惠美总担心杰伦冷漠而倔强,又不善言辞,生怕他无意中把老板和员工们得罪了,于是常常在下班时间站在公司门口,准备一些可口的比萨、炸鸡送给员工,请他们包涵杰伦。一来二往,叶惠美对公司员工比周杰伦还熟悉,同事们都知道周杰伦有一个好妈妈。

周杰伦很快创作出大量的歌曲,但让吴宗宪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他创作的歌词总是怪怪的,音乐圈内几乎没有人喜欢。一次,周杰伦又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吴宗宪审读。这次吴宗宪连看都不看,便将那首歌曲揉成一团,随手丢进身边的垃圾桶里去了。周杰伦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

是放弃还是继续?妈妈每天来公司门口已经成为一道风景线,如果放弃,太对不起妈妈了,周杰伦硬着头皮支撑着,他吃住都在办公室,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进行创作。叶惠美每天晚上都到公司看望杰伦,望着日渐消瘦的儿子,她强忍着不让自己的泪水流出来,尽量说一些鼓励的开心的话,然后将杰伦换下的脏衣服拿回去洗干净。一连一个多月,吴宗宪每天早上八点钟上班时,总能准时见到周杰伦新的作品。终于,他被这位小伙子的勤奋和天赋深深地感动了,他「嗅」出了周杰伦的歌曲隐隐有一种味道,答应找歌手演唱他创作的歌曲。

吴宗宪将周杰伦的《眼泪知道》推荐给天王歌星刘德华,刘德华看了一眼就拒绝了。不久,又将他的《双节棍》推荐给火爆华语歌坛的张惠妹,没料想,张惠妹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吴宗宪决定给周杰伦最后一次机会,让他自己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如果这样也不行,他就只好请周杰伦走人了!他将周杰伦叫到办公室,十分郑重地说:「阿伦,给你 10天的时间,如果你能写出50首歌,而我可以从中挑出10首,那么我就帮你出唱片。」

老板的话刺激得周杰伦兴奋不已,他打电话告诉妈妈后就跑到街上买回一大箱方便面。他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后的搏击。

周杰伦熬红了双眼如约写出了50 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写得结构合理,谱得工工整整。吴宗宪终于有了赞许的笑容,他挑选出10首,2001年初制成了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杰伦》。

公司对这张唱片没抱多大希望,能收回制作成本就算不错了。然而《杰伦》横空出世后,犹如一场猛烈的台风横扫台湾,很快被歌迷抢购一空。《杰伦》一举夺得台湾当年最佳流行音乐演唱 专辑、最佳制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项大奖。《杰伦》的成功让公司始料不及,让台湾的歌星们大跌眼镜,纷纷询问哪里冒出来的周杰伦?如果说第一张专辑小有成就的话,那么,周杰伦第二张专辑《范特西》已经形成了风暴,席卷了大陆、港台、东南亚整个华语歌坛,各种大奖纷至沓来。

周杰伦终于成功了,他深深明白,没有妈妈黑暗中明灯般的温暖,他支撑不到今天,妈妈为他一直未再嫁,点点滴滴都是舐犊之情。他将所有的收入都交给妈妈掌管,尽管自己有了公寓,每个周末依然回家,同妈妈、外婆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叶惠美更是百感交集,当年丈夫的讥讽、老师的摇头、生活的艰辛都随风而去。

叶惠美退休后,周杰伦总担心妈妈寂寞,只要在台湾,他都回家同妈妈住在一起。周末时,他会约上妈妈一起去看午夜场的电影,妈妈喜欢看经典片,周杰伦就陪着看,而周杰伦喜欢看的前卫片,叶惠美也陪着儿子看,幸福的暖流萦绕在母子心间。周杰伦的第四张专辑就叫《叶惠美》,这是儿子献给母亲的礼物。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结绳记忆之然然 + 2 + 2 感动......
笑笑宝宝 + 2 + 2 感动......
angelabird + 2 + 2 以前就知道周杰伦出道很不简单,没想到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08-11-24 22:20: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不管它 于 2008-11-5 10:28 发表
昨晚因为阿姨女儿想去幼儿园找工作的事情给幼儿园园长Z老师打电话。说完阿姨女儿的事情,Z老师说起了CC。我谈到了对界限的困惑,Z老师说以她对CC的把握,CC概念很清楚,有很强的内心力量,她觉得我完全不用担心 ...


《为孩子立界限》一书中说,孩子1岁以上就要告诉他界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08-11-25 15:20:07 | 只看该作者
看CC妈的贴,受益良多,我家女儿跟你家儿子还是同月龄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不管它 + 2 + 2 CC比悠美女大二十六天:)我也经常去悠 ...
青春已过 + 10 + 10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楼主| 发表于 2009-4-5 21:54:36 | 只看该作者

平冤昭雪

好久没有在论坛里面发言,前天居然发现被禁言了,当时还纳闷,难道不说话也要受惩罚?后来发现我这个楼里所有我记的内容也都看不到了,心里很怒。收到恒妈的询问,就觉得可能有人利用我的ID干了什么坏事。为了能发帖,我重新注册了一个ID“cc妈不管它”,在目师的那个关于不能登录的帖子里跟帖要求版主们查一下,后来wanyi77版主给我回短信说,是他禁的,因为“不管它”发了100多条借钱的广告。天哪,我08年2月刚来坛子时确实向66版主和笑妈借过“金钱”,他们也都慷慨解囊。但时过一年多,我现在基本很少下载,自己的金钱也不算太少,还真的没这个需求。不谦虚地说,现实生活中我也还算是比较宽裕的。没想到,居然会背这样的黑锅

也想向版主们建议一下,以后禁言前是否应向ID持有人证实一下。如果不是因为恒妈的询问,让我觉得有必要还“不管它”一个清白,我还真的不打算管它。

写到这里,收到wanyi77版主的短信说,广告不是要借钱,而是说到某某地能借到钱。谢谢wanyi77版主这么快就处理、回复。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青春已过 + 10 + 10 77在QQ群里说过你的问题,我和正妈已经 ...
结绳记忆之然然 + 2 + 2 天啦有这事呀,总在想怎么看不到可爱的 ...
笑笑宝宝 + 3 + 3 原来如此!还以为你忙得不来了呢!等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09-4-5 22:0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5 不管它 的帖子

嗨!终于看到你的消息。我就觉得奇怪,那个人的做法和我认识的你不一样!我还以为你也许是不想让别人再看到 CC 的成长纪录而这样做的,但还是不太相信。原来,你真的替人背了黑窝!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不管它 + 2 + 2 谢谢你提醒我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3:58:14 | 只看该作者

小家伙进入诅咒敏感期了吗?

小家伙说话越来越狠了。

昨天从幼儿园回家,他拿着周末在紫竹院买的宝剑说:“宝剑是用来砍头的。”

爸爸附和:“嗯,宝剑是古代的人用来打仗用的。”

小家伙继续:“我要用这个宝剑和小乐乐打架。”然后就开始了非常“狠毒”的场景设计:“我要用宝剑把小乐乐砍死。我要拿大石头把她砸死。石头扔出去,掉下来,她就死了。”

爸爸妈妈对视一下,虽然小家伙最近不时说些残忍的打死之类的话,但没这么狠过。

“西游记语言。”妈妈的意见。

“幼儿园其他小朋友也有这么说的。”爸爸一直不同意小家伙的暴力性语言是因为读了西游记。

“那可能在幼儿园老师也给他们读了西游记。”

“嗯,有可能。有一天小家伙还说有人给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

爸爸妈妈对话的时候,小家伙还在重复他的那些狠话。妈妈走过去,蹲下来:“儿子,小乐乐今天去上幼儿园了吗?”昨天是YY生日,A班小组的小朋友都到C班吃生日蛋糕去了,据小家伙反映,小乐乐昨天没有上幼儿园。

“去了。”

“那她惹你了,打扰你了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要打死她呢?”

“因为我不喜欢和她玩。”

“你不喜欢和她玩,可以选择不和她玩。但你把她打死了,你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我不想看见她,我要把她打死。”

“她的爸爸妈妈会非常伤心的。”妈妈一直觉得小家伙还是个蛮有恻隐之心的孩子。

没曾想小家伙的反应是:“他的爸爸妈妈伤心,也可能会把我打死的。”

“嗯,他的爸爸妈妈可能会惩罚你的,你不想被惩罚吧?”一家人听了,好笑又好气。

“不想。”

“那你就不能打死小乐乐。打人是不对的。”妈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要打死她!”小家伙坚持,还提高了声音的分贝。

小家伙继续他的计划:“我要让虫子爬到小乐乐的饭上。我要让苍蝇把她的饭弄脏。”

“小乐乐吃了脏的饭,肚子会不舒服的,她会难受的。她的爸爸妈妈还有老师会心疼的。”

“老师不会伤心的!”。。。。。。

妈妈刚开始就觉得对他这些狠话,可能最好是听而不闻,他也就是说说,从行为上来讲,还没有明显的攻击他人的行为,对话到这里,妈妈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试图去制止和纠正他这样说话都是不明智的,搞不好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恰好幼儿园的家长联系手册还没填,爸爸就把小家伙最近的这种诅咒行为写上去了。嗨,估计短期内爸爸妈妈的耳根是清净不了。妈妈分析,他说这些话主要还是觉得好玩,觉得这些话有“力量”,目前的想法是就让他说个够吧,同时下定决心,木偶剧和书,和西游记有关的,最近都暂时停下来,等他大点有了更强的善恶的甄别能力再说。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wwdog + 2 + 2 书的影响很大的,昊也这样
wuhaitao_tl + 2 + 2 总结得真好。CC妈终于露面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4:01:07 | 只看该作者

转: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6ed190100cjk8.html

孩子说脏话,不怕不怕

友童



好好快4岁的时候,开始爱说脏话,虽然对此情况,之前有所学习和心理准备,还是频频被小人搞得很懊恼。好好最开始说脏话的时候,怎么狠怎么说,什么打死啊、烧死、滚蛋啊,都是极其恶毒和粗鲁的话,我都不知道她是从哪里学来的,天地良心,俺和大胡子从没这么说过,我们身边的人也都不这样说。



后来我发现,孩子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真是超强。我买过一套小喇叭儿童广播剧的光盘,有一次听《小乌鸦和它的妈妈》的故事,小乌鸦被坏狐狸抓住了,狐狸把小乌鸦带回洞里,要吃掉小乌鸦,小乌鸦就对狐狸大喝一声说:“呸!你这个坏狐狸!”好好一下子就学会了“呸!”此后见到谁都用“呸!”来打招呼。我再三和她说,“呸”这个词是对坏狐狸那样的坏蛋才用的,可是小人就是觉得这个词好玩、有力量,越不让说越要说,一度把我搞得频临崩溃。



孩子说脏话的背后



如果说3岁前的孩子说脏话,那其实只是鹦鹉学舌,孩子尚不懂得脏话的用处,但是对于4岁的孩子而言,因为接触的人和环境复杂了,即使身边的家人不说脏话,她也总能学到脏话。而且,对这么大的孩子而言,也明白了脏话的强大威力,此时说脏话,绝对是有目的的,所以,运用的时机和场合,时常能让大人非常之尴尬和气恼。



孙瑞雪在《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一书中,总结了一个“诅咒敏感期”,3-4岁的孩子,往往会经历这个阶段。如果一听到这样的词就反应过激,会让孩子感受到这样词汇的力量,反而特别关注和喜欢使用这类词;如果孩子的这个举动没有被强化,一般在几个月之后就会慢慢过去。



除了觉得说脏话好玩以外,我觉得,3、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懂得用脏话来发泄心中的愤怒了。这么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遭遇规则的约束,好好同学在我坚持原则不让步的时候,常常“恼羞成怒”地用恶毒的语言来攻击我,一开始的时候都是“打死”“杀死”一类的话,现在变得“文明”了很多,改成“扔到窗外”“换个妈妈”这样的话了。



其实,孩子通过说脏话的方式来表达不良情绪,也是孩子心智发展的一个表现,从这一点来看,是个好现象。我记得在《心理月刊》中曾经看到过一个观点说,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说脏话,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冲突中流血事件的发生,是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当时看到这段话,联系到孩子说脏话的现象,我忍不住偷笑,是啊,说脏话,总比要打人强很多吧。成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难免会说几句脏话来发泄,又何况孩子呢?



家长该怎么做



在孩子说脏话的时候, “如临大敌”和“严加管教”,往往会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如果因为说脏话惩罚或者打孩子,有的孩子当时可能不说了,但是,越是被压抑下来的事情,越是向往去做的,所以,解决孩子说脏话的问题,堵不如疏。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找到孩子说脏话的原因。如果孩子只是觉得好玩去说,家长不要大惊小怪,只是平静地告诉孩子,这些词不好,用这样的词会让别人不开心,就行了。以后如果孩子还继续说,最好是淡化处理,家长越是表现得紧张和愤怒,孩子越高兴,因为运用脏话的效果达到了。



如果孩子是因为情绪不佳说脏话,家长要试着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开心、找到说那脏话的根源,并且帮助孩子用正常的话表达出内心的感受。比如:“现在该上床睡觉,不能继续玩游戏了,这真是挺遗憾的啊!”如果实在找不到孩子发怒的原因,也可以抱着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妈妈爱你,让妈妈抱着你吧,这样你觉得好受些了吗?”



在因为生气而说脏话这件事上,我们最需要做到的就是,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用正当的方式表达负面情绪,以及如何寻求帮助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根源问题解决了,说脏话的现象就能得以缓解。当孩子的心智越来越成熟、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之后,说脏话的情况就会消失的。



避免孩子和他人受到伤害



前面的道理说起来容易,在实际情况中,可绝对是需要磨练家长的意志的。如果是在懂得孩子心理的人面前还好,在一些老人或者熟人面前,当孩子说了这些话之后,即使我在一旁一个劲地道歉,看着人家脸上的复杂表情,那心里的滋味也是很不好受。有时遇到热心人,还会“帮我”“教育”或者指责孩子,往往搞得孩子和大人都不欢而散。所以,在好好的“说脏话敏感期”,我尽量避免带她去和不懂孩子的人去打交到,免得别人和孩子都受到伤害,也避免我自己因为面子问题心理失衡,对好好发脾气。



有段时间我工作比较忙,有时就让好好的奶奶帮我去幼儿园接好好。那时恰逢好好处在“说脏话敏感期”,她其实最希望妈妈去接她,所以看到奶奶就说“我不爱你!”甚至更让老人伤心的话。事后奶奶和我说起这事,我赶紧和奶奶解释好好在这个时期的特点,可是奶奶不能太能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而且,奶奶是比较敏感的人。所以,除了带着好好向奶奶道歉,我在那段时间就尽量避免让好好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和奶奶接触。现在,好好已经度过那个阶段,和奶奶在一起时,两人就非常开心。所以,在孩子处于爱说脏话阶段时,避免孩子和他人受到伤害,也是需要考虑的。



现在,好好已经顺利度过了最爱说脏话的阶段,她的语言能力也有突飞猛进的提高,逐渐学会了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在孩子成长的阶段,做为妈妈,要努力做到相信孩子、懂得孩子,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文:友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wdog + 2 + 2 真是及时雨呀,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5:00:38 | 只看该作者
wuhaitao_tl 2009-4-9 14:08 金钱 +2 总结得真好。CC妈终于露面了。
wuhaitao_tl 2009-4-9 14:08 威望 +2 总结得真好。CC妈终于露面了。

呵呵,我一露面就谈问题,这是我没好意思经常露面的原因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笑笑宝宝 + 3 + 3 热烈欢迎cc妈回来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5:48:51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小家伙的宝剑,想起来周末买宝剑前后发生的事情。

在紫竹院公园,小家伙看到摆摊卖车的,就问爸爸妈妈:“可以给我买吗?”爸爸对儿子的要求很多时候都没有抗拒能力,妈妈看他的样子是打算给儿子买的,可是家里面的车实在太多了,而且他看中的车质量非常不好,这里卖得又贵,妈妈就蹲下来,看着小家伙的眼睛说:“儿子,妈妈知道你喜欢车,想要买这些车。但是,这些车质量不好,很容易坏,而且这里卖得还贵。我们改天到批发市场买好不好?”“批发市场在哪里?”“就是上次你买溜溜球的地方。”“那我现在就要去批发市场。”“现在太晚了,批发市场估计都关门了。”小家伙有些失望,但也不是太在意,挪步往前走,在前一个摊位发现了能够发光的塑料宝剑。“妈妈,我要这个宝剑!”“好的!”妈妈爽快答应。在木偶剧院看西游记系列的木偶剧,中场休息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来推销金箍棒、宝剑之类的,小家伙眼馋过,但没有坚决要求要,爸爸妈妈也就从来没在那儿给他买(妈妈在这种时候从来没有说过“不买”“我们不要”之类的,妈妈基本都是说“儿子,这里卖得贵,妈妈建议不在这里买”,然后他就会说“好的”,有时候比较爽快,有时候会有不舍)。现在他提出要,妈妈觉得应该满足他。妈妈问摊主:“请问宝剑怎么卖?”摊主答:“10块!”“6块卖吗,你的这个是塑料的。”“好的,最后两把了,便宜给你吧。”摊主也挺爽快的。买了宝剑,因为小家伙还在吃山楂片,就让妈妈先给他保管,吃完山楂片就开始神气地耍起来,架在爸爸的脖子上说要砍爸爸的脖子:(走到门口,有一中年妇女在卖气球,小家伙说:“妈妈,我想买气球。”妈妈正想问“你喜欢哪个”,想到他玩气球一般也是玩一会就不理睬了,扔了吧觉得糟践,不扔吧在家里占地方,而且想到还是要不时进行“延迟满足”练习,就对小家伙说:“儿子,你已经买了宝剑了,我们一次买一样东西,好吗?下次我们来,你可以选择买气球。”小家伙坚持要:“我要买气球。”“那你带钱了吗?”“没有。你带了吗?”“我给你买宝剑了。”“那我不要宝剑了。”“你自己去把宝剑还回去,把钱拿回来吧。”“不,我要你去。”“我不想要气球啊,是你想要气球啊。”小家伙犹豫着,有点委屈。爸爸原来走在我们前面,这时候又返回来,把小家伙抱起来,好像是跟他说下次再买之类的话,小家伙居然一下就欣然接受,面带笑容地离开了公园。

虽然cc不是那种看见什么都要的孩子,爸爸妈妈也不是他要什么都满足他(不是出于经济考虑,而是希望他长大以后能是一个有节制,能等待的人),但妈妈还是觉得我们主动给他的太多。譬如,爸爸会不时问小家伙,儿子,这个要不要,在玩的时候也会问,儿子,这个玩不玩,妈妈就会建议爸爸不要问他,对东西,不用去激发他的占有欲望,他自己内心想要,他应该自己提出来,而且以cc的性格和我们之间沟通的情况,cc是会自己提出来的;至于玩就更是如此,他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让他自己去决定,有时候孩子可能站着没动,那是他自己在思考,在判断,在选择,这个时候大人的询问很可能是一种打扰或者强加。又譬如,我们会忍不住帮他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或者递给他东西,其实很多时候他自己正打算去捡或则会去拿的。妈妈从爸爸那边看到的问题,妈妈自己肯定也有,比如有时候陪小家伙玩拼图,有时候他找到了拼图正确的位置但是需要稍微调整一下角度才能放下去,他也绝对可以自己调整好角度放下去,但是妈妈就经常会忍不住伸手。。。。。。所以还是要经常提醒自己,要多给孩子爱和理解,但是要少给孩子“帮助”,大人的很多从爱出发的“帮助”都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碍”。呵呵,跑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angelabird + 2 + 2 写得真好!
结绳记忆之然然 + 2 + 2 说的对,只在一边看着什么都不做,真太难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7:15 , Processed in 0.107203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