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黄全愈:“京剧进校”与“女足内讧”背后的观念混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2 12:1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京剧进校”与“女足内讧”背后的观念混乱

黄全愈
金羊网 2008-03-31 15:25:28




黄全愈
    教育部在十个省市试点京剧进校。有人说:样板戏卷土重来;也有人说:培养爱国情怀,陶冶审美意识……
    有趣的是,最近女足内讧也沸沸扬扬。球员们恶贬主教练:从嚼口香糖到不懂技战术……
    京剧进校与女足内讧,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即教学与训练的区别。
    现代汉语词典》将“训练”定义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凸现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强迫性。“教学”的定义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此定义有缺陷,如未涵盖对创造性的培养等。
    教学传授的知识可概括为“真、善、美”。关于“真”,诸如水的分子式,勾股定理等等,学生必须理解、接受。“善”常属道德判断、是非判断范畴,多是“教”你没商量的。所谓“美”属价值判断、审美意识,可见仁见智,不能强求一律。
可见,教学与训练为两个不同概念。特别是培养审美意识,教学不具强迫性。
    京剧是戏剧之一,老师将内容传授给学生后,学生怎么审美,那是内因的作用问题。不应预设标准答案去规定京剧美,更不该用是非判断来决定学生审美或对或错。
    来美国20年,“春晚”从未落一场。但一到京剧,我就赶紧上厕所,相信海内外许多同胞也一样。不是不爱国,是兴趣点不同。
    对大多数人而言,京剧充其量算一种业余爱好,与爱国无关。毛泽东不会唱京剧但喜欢湖南花鼓戏,能说他审美有问题吗?据说汪精卫能唱京剧,不少汉奸的京剧更是唱得字正腔圆,能说他们爱国吗?根据《小崔说事》的介绍,军阀混战时,京剧还特别火……
    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把某种业余爱好,上升到审美意识、爱国情怀的高度。京剧进校预先给学生的审美意识规定了标准答案,这就违背了教育规律。当年样板戏令人反感,就是强制了审美意识。
    唱京剧能否作为一种技能传授给学生呢?作为业余爱好,学生当然有选择权。如强迫学生从唱腔到做功必须一招一式接受此技能,这就把教学与训练混为一谈了。由南腔北调的老师强制学生黄腔走板地“西皮二黄”,实在强人所难。
    传统文化数千年来,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只把学生当知识接受器,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因而缺乏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非常发人深省的是,中国足球正好相反:队员更像大爷,教练反如孙子。队员冷嘲热讽,煽风点火,明争暗抗;教练则忍气吞声,看眼色,赔笑脸。更有甚者,还有队员竟敢在国际场合推搡主教练。
    女足内讧,责任不在教练,因为足球训练必须无条件接受教练的指令。
    该按教学处理的弄成了训练,该训练的又比美式教学还自由。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违反了训练常识。
    中国的教育啊,还有中国的足球……
(作者为旅美学者,著有《素质教育在美国》等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4-22 12:26:13 | 只看该作者

  京剧太深了
  我不懂
  我不乱说

  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京剧
  现在慢慢接受
  某些唱段还特别能打动我

  样板戏虽然受到干扰
  但毕竟是以京剧名家名角为主体
  费了心力推出来的通俗版
  是适合大众接受的
  只是当时仅有样榜戏单一选项引起人们不满
  现在看来样板戏主流是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05:28 , Processed in 0.28391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