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4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阅读《童年的秘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6 00:1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年的秘密

    科学的其他分支和不同的概念也被运用于广阔的尚未被探索的潜意识领域。当我们试图通过儿童心灵对他的环境的反应来追踪儿童心灵的发展,并目睹使儿童心灵陷入黑暗和扭曲的内在斗争的悲剧时,这一切要能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来研究人。

    心理分析最惊人的一个发现是,精神病可能起源于婴儿期。从潜意识中所唤起的一些被遗忘的事情表明,儿童是尚未被认识到痛苦遭遇的牺牲品。这个发现既给人深刻的印象,又使人心绪不宁,因为它与人们所普遍相信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儿童的纯洁的心理状态所遭受的这些创伤是缓慢而持续的,人们从来没有认识到它们是成人精神病的潜在原因。对儿童纯洁心理状态的创伤是由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成人压抑儿童的自发活动造成的;通常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成人,即儿童的母亲有关。

    我们对心理分析探究应该仔细地区分两种层次,其中之一最比较肤浅的,它来自个人的天赋本能和他必须适应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因为这些环境条件常常与他的基本欲望相冲突。这样的冲突是能够解决的,因为把这些心灵不安宁的潜在原因上升到意识的层次并不困难。但还有另一种必须不时探索的更深的层次,也就是童年记忆的层次,在这一层次上并不是成人跟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冲突,而是一个儿童跟他的母亲,或者更普遍地说,是一个儿童跟一个成人的冲突。这类冲突至今很少被心理分析所触及,也就很难被解决。尚未作什么努力去解决这些冲突;它们至多被当作是病因的征兆。

    现在人们认识到,治疗任何疾病,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都应该考虑一个人童年时所发生的事情。那些可以追溯到童年的疾病,通常说来是最难治愈和最严重的。其理由是,成人生活的模式在他的早期就已确定了。

    虽然身体的疾病已经导致了特殊的医学分支的发展,例如,胎儿护理和婴儿卫生,并使社会更多地注意到儿童的身体健康;但是,人们的心理疾病并没有产生类似的结果。虽然人们现在已经认识到,成人严重的心理障碍以及成人在适应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方面所遇到的困难皆源于童年,但是,人们并没有尝试去解决这些童年的冲突。

    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可能是由于心理分析使用的是探究潜意识的技术。这种技术虽然在成人的病例方面取得了 惊人的发现,但并不能用于儿童,假如想用的话,事实证明是一种障碍。也就是,不可能引诱一个儿童回忆发生在童年时的某些事情,因为他仍然还处于那个童年状态。所以,在跟儿童打交道时,更需要的是观察而不是探究。但这种观察必须从一种心理的角度来进行,目的在于发现儿童在跟成人和他的全部社会环境相处时所遭受的冲突。很明显,这种方法导致我们背离心理分析的理论和技术,而进入了一个对儿童和他的社会环境进行观察的新领域。

    这种观察方法并不包括探究不健全的心理疾病的艰难任务,而要求把握反映在儿童心灵中的人类生活现实。实际上可以说,它包括了从出生时起的整个人生。人类心灵的探索史还没有谱写出来。还没有一个人描述过儿童所遇到的障碍;以及他跟比他强大的和支配他的但并不理解他的人的冲突。还没有一个描绘过儿童的尚未被认识到的创伤和他的娇嫩心灵所遭受到的干扰,他无法达到大自然希望他达到的目标,以及一个自卑的人的潜意识的自我的发展。

    由于心理分析基本上关心的是疾病和治疗,因此,在观察儿童心理的发展方面它也就没多少助益。另一方面,对儿童心灵的研究能够帮助心理分析,因为这种研究处理的是正常和普遍范围的某些情况,目的在于预防导致精神病的冲突,而这正是心理分析所关心的。

    由此形成了一个科学地探究儿童的新领域。它跟心理分析类似,但又不相同。它所关心的是正常的而不是病态的人。它力求帮助儿童的心理生活。它的目的在促进我们对这种心理生活的了解,唤醒成人的意识,并使他们认识到对儿童的错误态度正是他们自己下意识的自我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00:22: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被 告

    弗洛伊德用“压抑”这个词来描述造成成人心理紊乱的根深蒂固的原因,其词义是不言自明的。当一个儿童受到成人压抑时,他就不能发展和成长。但“成人”这个词本身是个抽象词。实际上,一个儿童是跟社会相脱离的,如果一个“成人”影响他,那就是一个具体的成人,跟他接近的成人。通常这个人首先是他的母亲,然后是他的父亲,最后是他的老师。

    然而,社会赋予成人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委托他们给儿童以教育,并促使其发展。但现在, 当探究了人们的心灵深处后对过去被当作是人类的卫士和恩人的那些成人提出了控告。但由于几乎所有的成人,不是母亲、父亲、教师,就是儿童的监护人,我们可以说所有的成人都成了被告,也就是对儿童的幸福负有责任的社会受到审判。在这惊人的控告中存在某种富有启示性的东西;它就像上帝的最后审判那样神秘和令人敬畏:“你们为我委托给你们的儿童做了些什么呢?”

    对此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抗议和自我辩护:“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热爱我们的儿女。我们为了他们而牺牲自己。”因此,两个冲突的概念是相互对立的。一个是意识的,另一个来自潜意识。这种辩护是熟悉的和根深蒂固的, 我们对它毫无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这种控告,而不是谁受到控告。被告者自己费尽心力照管和教育儿童;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迷宫般的困境之中。跟过去一样。他恍惚地迷路于广阔的森林之中,但没有一个出口,因为他不知道迷路的原因,即他的错误在于他自身。

    所有那些敢于说代表儿童利益的人应该对成人提出这种控告,他们应该毫无例外地不断地这样做。于是,这种控告突然成为一个很有兴趣的事情,因为这种控告并不谴责无意而犯的错误,虽然这种错误让人丢脸,因为它总意味着是个人的某种失误,但它是无意识的错误。这样的控告使人自我认识,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因为每一个真正的进步都来自于发现和利用未知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自己错误的态度总是矛盾的。我们都对犯了有意识的错误感到悲痛,但却被无意的错误所迷惑,因为正是这种无意的错误内含着一个秘密,它使人超越某个已知的和渴望的目标,最终能使我们上升到更高的水平。这就是为什么中世纪的一个骑士,当他因个人荣誉受到一些侵犯而准备战斗时,他会跪在祭台前谦卑地承认:“我有罪;我宣布,这是我个人的过错。”《圣经》给我们提供了这些截然不同态度的惊人例子。例如,为什么在尼尼微,人群聚集在约拿的身边?为什么他们所有的人,从国王到平民,都渴望加入到以约拿为核心的那群人中去呢?因为约拿告诉这群人,如果他们不改变信仰尼尼微就会毁灭,他们将成为罪人。又比如,浸礼教徒约翰怎样把人群叫到约旦河岸的?他发现了什么富有魅力的称呼,从而不寻常地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呢。他称呼他们是“一窝毒蛇”!

    这确实是一种奇怪的精神现象,人们蜂拥而去听自己被人控告,并且,进而他们又聚在一起赞成控告中所说的话,承认他们自己的方式错了。尖刻和持续的控告把埋藏在潜意识中的东西带到了意识层。所有的精神发展就是获得意识,呈现过去在意识之外的东西。正是沿着这条发现的道路,文明世界进步了。

    如果要用跟当今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儿童,如果要把儿童从危及他的精神生活的冲突中解放出来,首先必须进行一次剧烈的变革,在这个基础上,一切也将随之而变;这种变革必须在成人中进行。确实,由于成人声称为了儿童他可以做他能做的一切,他又进一步宣称,出于对儿童的爱,他已经牺牲了自己,他承认他遇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他必须求助于在他的意识和主观意志所能控制的认识之外的某些东西。

    关于儿童还存在大量未知的东西。儿童心灵中某些部分总是未知的,但又是必须了解的。我们必须以牺牲精神和关怀着一种激情去探究,就像那些人远涉外国,翻山越岭去寻找隐藏的黄金一样。这就是那些企图隐藏在儿童心灵深处的未知因素的成人必须做的事情。这就是所有的成人,不管是什么国家、民族和社会地位的人必须共同做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产生了对人类道德进步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成人不理解儿童和青少年,结果他们就处于跟自己不断的冲突之中。消除冲突的方法并不要求成人获得某种新的知识或达到更高的文化水准。但他们必须找到一个不同的出发点。成人必须在他自身发现仍阻碍他真正理解儿童的那种无意的错误。如果不作这种准备,如果没有采取与这种准备相应的态度,他就不可能进一步探究儿童。

    探究自身的行为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困难,因为错误,即使它是无意的,也会引起悲哀和创伤。一提起药物,就使人感到迫切需要用它来解痛。一个手指关节脱位的人渴望使之复位,因为他知道只要不复位,这种疼痛就不会消除,他就不能使用他的手。同样地,只要他认识到自己错了,他就会强烈地感到要使自己恢复正常,因为他已获得的知识会使他长期所承受的软弱和痛苦变得不堪忍受。正常秩序一旦建立,一切就都平稳地发展。我们只要认识到我们把太多的东西归属于我们自己了,只要相信我们能够做实际上是我们力所不及的事情,那么,我们就会渴望并能够认识到儿童心灵具有跟我们自己的心灵截然不同的特性。在跟儿童打交道中,成人会变得不是自私自利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跟儿童心灵有关一切,结果误解日积月累。由于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成人把儿童看作是心灵里什么也没有的某种东西,有待于他们尽力去填塞;把儿童看作是孤弱的和无活力的某种东西,为此成人必须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把儿童看作是缺乏精神指导的某种东西,需要不断地给予指导。总之,我们可以说,成人把自己看作是儿童的创造者,并从他们自己跟儿童的关系的角度来判断儿童好或坏。成人使自己成为儿童善良和邪恶的试金石。他是一贯正确的模式,儿童必须根据它塑造。儿童在任何方面偏离了成人的方式就被当作一种罪恶,成人要迅速加以纠正。一人成人如此行动,即使可以确信他是充满着激情、爱和对儿童的牺牲精神,他也会无意识地压抑儿童个性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00:24:34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家长们阅读全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4-16 03:09: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4-16 07:42:04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dreamkidland.cn/fxyl/tldmm/index.html

这里有翻译的网页。译者名字隐约有点印象,是蒙式专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51 , Processed in 0.175141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