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天津清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转贴推薦王教授擔任教育部長 引領文化教育新走向(原文在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19:10:06 | 只看该作者
日期:  2008/03/27   發言人:  讀經家長   

主題:   請王老師或基金會表示一點看法:  

內文:

針對近日來連署事,請王老師或基金會表示看法,您們在評估可行性嗎?

如果此事可行,大家怎麼配合,如不可行,時機尚未成熟,也回應一二,好讓我們熱心的朋友暫放心中的懸繫.


http://www.chinese-classics.com. ... amp;sysid=080327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19:10:50 | 只看该作者
以王教授的功业与经验,我这个大陆同胞也赞同并推荐王财贵教授出任台湾省教育部部长一职!希望大家也来支持!
  

人事若欲有成,亦須有足夠的條件配合,謀定而動,才能得其契機,順其所望。對於發起萬人連署向政府推薦,誠如「如我居主人」和「讀經家長」所言,卒然發起萬人連署向政府推薦,會使得大多數民眾在不知情的狀況,對讀經界產生誤解。或以一個全國的政府基於政治上的考量,全民說服力是否到位之問題,確有其考量。


再者,讀經界的朋友,往往有保守之善行,多為謙恭有禮,默默自己教學、奉獻者較多,而能主動以其心發其誠意以影響週遭者,較少。故連署簽名是否能引起萬人共襄盛舉, 發揮影響力,這也是尚待評估的。


在此,有個建議是:

有心有願的朋友們欲向新政府表達經典對於教育的重要性,促請新政府禮聘    王教授擔任教育部長之事,可直接到馬總統的官方網站或部落格發言,相信更能上達天聽,引起關注。

馬英九部落格
http://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maying9

http://blog.udn.com/maying9


馬英九官方網站
http://www.ma19.net/


同時,也有必要將王財貴老師多年來的讀經推廣上貢獻與功業詳細整理出來,以轉貼至馬英九部落格或官網上,或分發至其他各網站,以網路的廣播力量,傳達訊息。

這些資料包括影片、台灣讀經現狀、讀經家庭、讀經學子成功案例、王老師年所發表千場以上之演講,海內外媒體關注之報導等等,許多統計數據必須清楚,資料必須明確。


推薦教育部長乙事,不是不可行,凡是有益於讀經教育、文化推廣大業之推進,只要是義之所在,縱知其不可,猶然爲之,雖千萬人吾往矣。

我亦認定,當今之世,也唯有王財貴老師有如孔子之智,可爲現代人指明教育方向之人,孟子亦說:「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教育,本來是「百年大計」是國家的大政,主政者的教育一失策,則人心無所安頓,人才無由養成,造成文化嚴重斷層,民族遭受莫名的苦難,唯有從教育變革著手,才能解此生民之艱難。近年來,讀經推廣之風氣日漸成熟,人民望治心切,此時,建請王老師入閣,引領教育文化新象,以增民福,以安社會,相信是大家之所願,也樂於支持的。當前,正是一個重要契機,切莫錯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19:12:19 | 只看该作者
個人認為,如果是萬人連署,最好不要在大陸網絡進行,即,不要在大陸網絡炒作,否則大家關注的焦點會在政治,而非讀經。

大陆读经家庭若要联名推荐先生,保守估计十万人也是有的,但应该用另一方式,比如在网站上联名反对先生当台湾教育部长,而是应来大陆做教育部长,否则如果先生真的在台湾当了教育部长,那就不好说谁统一谁了.呵呵
  小樓, 別擔心, 你把信寫好了, 寄到我的郵箱去, 再幫你代傳到官方網站去, 我的郵箱是: guching@hotmail.com


除了小馬哥部落格外, 溫玉還找出了教育部長的民意信箱, 鼓勵大家, 包括海峽對岸的內地朋友們, 一起投書去 !!



教育部部長民意信箱:

http://140.111.34.51/EDU_WEB/sendmail/send.php?open


小馬哥部落格  http://www.ma19.net/blogs/ma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16:21:05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转贴的是季谦先生对此事的回应:
   從華山書院的網站到本網,都有人提這個建議。在讀經網民討論氣息稍塑頹勢的此時,居然有那麼多人的回應,一方面可見平時玄默深沉的讀者還是不少的,一方面也可見民眾,尤其是讀經界的家長和老師對新政局的期待之殷切。有人指名要我表態,也要基金會做積極的回應,基金會的回應,可能是令人失望的,因為這擔子可能太重了。

我則是百感交集。

在李登輝當總統時,我就有一個機會在總統府中向他提由政府推動讀經的建議,情辭懇切。也曾隨同經典會考前百名考生入總統府見陳水扁兩次,兩次都以同樣的心情,提同樣的意思。在官樣儀式中,當然被當作官樣文章來處理--就是不處理。

七年前曾志朗當部長時,有美國教育部官員向他提議,要他找我了解讀經教育,後來是我找他。談得甚不愉快,回來後我沒放棄,又寫了一封信給他(附於下),當然再也沒有回音。林清江當部長時,有一社會有力人士,將讀經的資料送到他家,當然也沒有下文。

馬英九還長台北市時,我曾由熱心公益人士陪同,向台北市教育局建議要為全台北市做讀經教師培訓,馬市長曾特別接見,表示支持。後因我沒有合作的對口單位,只用我個人的名義,恐怕效果較弱。這也成為我積極要成立基金會的理由之一,現在基金會已成立,我正等待時機,重提此案。

至於要某人去當部長,或許朋友們不太曉得,要當個官,尤其是國家重臣的位置,要有許多許多條件,其中是很複雜的,不是那麼簡單的。蓋孟子所謂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不過有許多朋友表示的很好,即:
讀經是對國家民族有益的好事,不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表示意見,

所謂:「意義不一定在於是否能擔任部長,
而是民間表達對於「讀經教育」的重視,
讓不管誰來當教育部長,都一致推動讀經,
這才是最重要的!」

也有朋友提議聯署,但聯署的工作太笨重了,不如從四面八方來寫信。寫信的內容主題不必是推官,而是介紹讀經,或者以自己的文筆寫自己的心得,或者引用已有的文章,廣介理念與成效。相信數量一多,就會引起重視。

不過,回想起十四年前,我曾發起一人一信運動,由我擬好了文章,希望贊成由政府推動讀經教育的人,或者自己再寫一篇抄成三份,或者將我的文章影印三份,一份寄給教育部長,一份寄給立法委員,一份寄給當時教改的主持人李遠哲。我隨著讀經通訊廣泛的發送這份陳情書,想號召十萬人寄這封信,期待可能達到某種效應。但這個運動發起以後,據我所知,全台灣寄出這三封信的人,可能只有一個人,那是我的一個學生。

當然,我不曾因此灰心,我一路走來,是從不灰心的。

以後也會帶著基金會繼續努力,以歷年來的從下到上推動的模式為常態,而不放棄任何可以影響當局,以從上到下推動的機會。我答應大家,在最近期間內,會再次向當局提議。在今後的四年之中,更會再三再四地做此努力。
這不只是我一個人的事,也是讀經界所有朋友的事,更是天下歷史的事。我不會放棄任何努力的。


附:給曾志朗部長的信:

部長先生:

昨蒙接見,甚為榮幸。談及有關「讀經教學」諸事,並承俯允協助,尤為感激。

環顧國人語文程度低落,青少年問題頻生,大學生普遍缺乏理想及獨立思考能力,社會人心急速敗壞之狀(以上無責備任何人的意思),鄙人以為:凡此皆因「文化教養」不足所致。而目下所推廣的「讀經教育」,實在是一劑挽救良方。

遠自七年前,鄙人即利用課餘的所有時間精力,默默地「兩條腿一張嘴」,推廣至今。現在只在本省之內,即有超過一百萬兒童或多或少接受此種教育,幾乎所有受過此種教育的兒童的表現,都讓老師及家長覺得非常驚訝而安心。

部長先生,因為初次會面,相知為難,或許鄙人須先自我表白一下:鄙人無任何政治傾向,非任何宗教信徒,也不是失意無聊,也不為沽名釣譽,或標新立異嘩眾取寵,更不是為圖財謀利而來。所以請您不要有所疑慮。

鄙人之所以孜孜攘攘,急於求助,一方面是本於知識份子之文化良心,二方面實在是因為社會上有太多的家長教師,發現「讀經教育」的重要,希望鄙人能代表他們,上報政府,期盼政府能予以重視,有朝一日,並以政府之力,參考此種方案,以最節省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改革教育,納入體制,讓文化普遍生根。則百姓有福,國家甚幸。

鄙人深知一時要影響體制,實在太難。所以謹遵所示,先呈上較為寬鬆之「推廣計劃」,請觀其大略可行,即與協助,勿因其不夠學術之嚴格要求而忽略也。至於進一步請教育部出面支援「實驗」(如國語實驗小學之諸種實驗),以取得更大公信,則鄙人會繼續努力構思擬議,他日循法規上呈評詁,還請部長先生從中成全。

   敬 祝

鈞 安
                          
                                                    敬上
                                     九十、二、十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4-4 16:22:59 | 只看该作者
雖然在此民主時代,百口可以爭鳴,只要是正面的,在道理上說,應該可以在不可知的世界的某個角落,起到相當的作用。其作用,或者可以如孟子所謂的「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或者也可以期盼有所謂的「蝴蝶效應」。但這樣想,未免太渺茫了些。如要想要不太浪費資源(包括精神力與物質力),則做事當稍通人情事理,盱衡局勢,採取比較穩當的途徑。

若大家的目的,是要建議政府,從國家的力量來重視提倡讀經。當然,如果由讀經人來擔任國家教育的閣員,可能是一條直捷之路。但,須知要入閣的人才,只有兩個條件,第一,本是政界人物,第二,已是社會名人。而一個王財貴,政界無根,社會(上流社會)無名,是不符此條件的。明知其無效,若真用一些方法操作了,只是惹來非笑而已,一是笑去推舉的人,一是笑被推舉的人,我個人是無所謂的,但如以不通之法行事,則不但事件不成,還恐另生枝節。故我以為此法,慎不可行也。尤其聽說有人把信寄到教育部去,那是寄錯了地方,一來,部長之任命不是他們的事,二來,向他們推舉人,不是表示向他們叫陣麼?

看著諸友的意見,我有一些想法,請大家討論:

一,主要方向不要擺在推官,而是放在「希望政府推行讀經教育」。

二,現在新政府正在籌備中,他們有其極為迫切之事,正在忙碌中。縱吾人有好意見,恐未暇注意,故現在做任何建議,效用可能都不大。

三,不如等待新政府就位了,新的教育部長也產生了,我們才發起倡議。

四,其實,十年前,有人就建議要發動遊行,要求政府在小學加入讀經課程,但讀經朋友大都比較保守,很緊張地說說:「文化教育不可政治化」,我也覺得有理,所以沒有發起。

五,比較溫和的做法可以是現在大家所提議的,或許是聯署,或許是寫信。或者兩者兼用。

六,但須知這本來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教育基本模式,是從民國元年到民國十一年(一九一一至一九二二年),政府用了十年的工夫,逐步廢棄的。之所以廢棄,其背後是有很大的西方教育理論支撐的。而現在的教育學界,還是八十幾年來的成見,要說服他們,可不簡單。所以,我算了算,如果要聯署,至少須有一百萬人以上(一百萬人,不過是台灣百姓的二十三分之一而已),如果一人一信,最少要有十萬人以上(以現在網路之發達,十萬信,並不是太大的數目),或許才會有一點點的效用。

七,如果是聯署,參與者比較省事,由發起人寫一篇文章,大家簽個名便了,但只有一篇文章,說服力可能不夠。如果是每人寫信,尤其是把自家的經驗感想寫出來,成千上萬的例子,是最感人的。

八,如果是寫信,則可以如以前我的建議,分寄到教育部、總統府、立法院、行政院、以及基金會。至少基金會會存檔,事若不成,也可以作將來研究參考之用。

九,事情之最深處,還有一個隱憂:這件事不可以由我發起,也不可以由我操作。否則,大陸對我以及對讀經教學的家長老師們,可能會像對「**功」一樣看待,禁止進入或者暗中抓人。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一片赤膽忠心,被看成串聯聚眾作怪搗亂份子,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23 , Processed in 0.07623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