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rzwllg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文阅读60篇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3 15:14:11 | 只看该作者
1、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

船越来越远,孩子力气也快用完,实在游不动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最后的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2、钱是数字

如今被誉为“震撼美利坚的华裔神探”李昌钰,1965年来到美国求学。他大学攻读的是刑事科学系,硕士、博士学位选择的是生物化学专业。在纽海文大学读博时,他有幸成为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学生,并当研究助手,有4万多美元的薪酬。他仅用一年时间,就取得了博士学位。然而,按学校的规矩,他不能再当研究助手了。老师说,你且去“博士后”吧。

回到家里,李昌钰对太太说:“老婆呀,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从今天起,可以称呼你的先生‘李博士’了;还有一个坏消息,读‘博士后’Money缩水到6000美元……”太太苦笑着说:“李博士,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好在没过多久,李昌钰博士就受聘为纽海文大学助理教授;两年多后又成为该校的终身教授,并担任刑事科学系主任,薪资又回升到4万6千美元。

1979
年的某一天,康涅狄格州的女州长忽然打来电话,邀请李昌钰“吃饭”。在餐桌上,女州长亮明意图:请李博士“出山”,任康州Chief(长官)——警政厅刑事化验室主任。

宴罢归家,李昌钰向太太报告:先说好消息,李博士将是本州的Chief;接着是坏消息——当Chief干薪仅为1万9千美元。太太还是苦笑:长官,等着过苦日子吧!

就这样,李昌钰Chief下去。康州的州长换了一任又一任,但每任新州长都是同样一句话:“李博士,请您务必留任。”二十多年里,他参与或主持处理了近八千宗案件,他的薪酬也在往上“爬”,“爬”到了15万美元,超过了州长的薪俸。

1998
年,李昌钰正打算“光荣退休”时,第六任州长亲自登门,“恳请”他出任康州警政厅厅长。他本来还有点犹豫,但后来还是应承下来,一是因为100岁的老母亲发话:“人家看得起你,你就该去当,而且一定要当好它。”二是因为自美国立国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州的警政厅厅长这个重要职务由包括华人在内的亚裔人来担任。

荣任州警政厅厅长,不用丈夫开口,太太就知道又是“好消息”和“坏消息”。这回官薪减至8万4千美元。好在太太跟他心意相通,虽然嘴上不免要打趣丈夫几句,却从不计较“饷银”的增减。他们过惯了简单的生活,“钱多钱少,只是数字而已。”在这点上,他们历来都有共同的语言。

当李昌钰的年薪已经又“爬”回到15万美元时,2001年后美国经济衰退,各州都压缩财政开支,康州自不例外。李昌钰所管辖的部门,被指令要裁减13个人。他跟州长商量,能不能不裁或少裁,交换条件是自己不再拿15万,减为年薪一美元……就这样,李昌钰成了美国警界唯一的“一美元高官”。

当然,一美元之外,李博士还是有“生财之道”的,如到大学讲课。据知情者告知,在美国国内,听李博士演讲的价格是不菲的。

3、活着为什么

102
岁的美国老人杰尼西欧?墨莱思,上月在一家疗养院悄然去世。他的讣文只有165字,但他留给当地一间小型大学的捐款是230万美元。

这230万美元是老人几乎全部的工作和投资所得。他开过一家干洗店,退休后兼职当清洁工,他一直购买免税的市政公债。“他是一个绝不买非必需品的人”,他最有名的节省方式就是将衬衫磨损的领子拆开,然后反过来缝回去。

“大家都知道墨莱思一直希望能帮助那些像他一样没能接受正规教育的人。”他的律师乔?马拉说。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持了这位老人如此度过一生?是什么特质,让这颗普通的心灵瞬间超越了红尘中众多的同行者?

4、一本难念的“育儿经”

革命前辈、著名军事家、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的儿子罗新安和家人历经坎坷,迎来了人生的丰收时节。

花甲之年,罗新安集28年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实践心血,25万字的专著《教育其实很容易》面世了。今年初,罗新安的长子、31岁的罗承从深圳回沪组建“金不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精通英、法、德三国语言的次子罗肖,也以优异的成绩从瑞士金融大学毕业。

罗新安说:“罗承小名叫毛毛,出生时因难产面色发紫。为了毛毛将来能成‘龙’,我从卡尔?威特教育法中吸取养份,照葫芦画瓢。4岁就让他学钢琴,提早一年上小学。那时,我抱着他乘公共汽车到上海外滩,然后再来回乘轮渡。一路上跟他讲见到的汽车、轮船、马路、黄浦江……”又说:“毛毛从小患有哮喘,一发病就透不过气来,有时还要到医院急救。家中对他很呵护、溺爱。”

毛毛的托儿所与家只相隔一条3米宽的弄堂。4岁时,他从幼儿园“逃”出来在弄堂里玩。罗新安常想:“孩子为什么要逃学?他心里是怎样想的?”这些问题把他引入了心理学世界。以后,他只要见到封面上有“心理学”三个字的书就毫不犹豫地购买。他拥有的心理学专著多达约500册!其中有些在许多大学图书馆也找不到。

毛毛读一年级时被诊断出“多动症”。这时罗新安已调回上海工作。毛毛7岁时,父母因“性格不和”离婚了。孩子每况愈下。毛毛从小学到初一,打架、逃学、留级,12岁时被送进了工读学校,创下了当时最小年龄进工读学校的纪录……

在自责、痛苦的同时,罗新安的研究工作也转向了青少年犯罪和法律方面。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他,1986年经全国资格考试取得了律师资格。

1990
年,18岁的毛毛经上海精神病医院的专家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种病无药可治,只能吃吃喝喝过一辈子了。罗新安的母亲、当年的红军女战士张明秀是位坚强的女性,获知毛毛“无药可治的”消息,极其伤心。罗新安也寝食不安。

有一次,罗新安在书中读到一条信息:催眠心理治疗可以治疗“恋物癖人格障碍”。罗新安眼睛一亮,“恋物癖人格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同为人格障碍,既然催眠心理治疗可以治疗“恋物癖人格障碍”,也就有可能治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死马”也要当活马来医。罗新安决定要试试!凭着手头仅有的两本专业书籍,罗新安用了3年多的时间反复推敲,弄懂原理,练习语气,硬是自学掌握了催眠心理治疗方法。

24
岁的罗承终于同意接受父亲的心理治疗。罗新安以催眠心理治疗为主,同时施以七八种辅助疗法。在做了10次催眠心理治疗后,转入厌恶治疗阶段。他把儿子过去的不良行为与头痛、恶心等不舒服的体验联系起来;把学习电脑、看书学习与快乐的体验联系起来……经过二三十次治疗,奇迹出现了:游手好闲、惹是生非20载的罗承逐渐成了电脑迷。从那时起,毛毛在电脑旁度过了大部分的时间。

如今,当初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罗承,完全通过自学,成了一位能开发软件的电脑专家。

儿子在转变,爸爸的研究工作也在深入。罗新安认为,决定成才的主要因素是性格而不是智力的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设法使孩子的优良行为模式与快乐中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毛毛的弟弟鲁鲁,大名叫罗肖。在哺育鲁鲁的过程中,罗新安育儿经在拓展:人类性格形成有四个关键期,它们分别是0-3岁的依靠关键期、3-7岁的利己关键期、7-11岁的利他关键期和12-16岁的独立关键期。只要根据不同的关键期,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就可以形成优良的性格。

他介绍道,鲁鲁小时候测过智商:157。对此,他很担忧:这样高的智商,长大了会合群吗?由于教育得法,孩子上幼儿园时寄宿外婆家,已学会了照顾他人。

鲁鲁3岁时就在电视剧《家》中演小主角。以后又是少先队大队长,一路顺风。鲁鲁准备考初中时,爸爸妈妈把他推向了“独立”:今后的学习全由鲁鲁自主决定,能考进什么学校全由他自己的成绩而定,大人不走后门。儿子读完高二想出国学习,爸爸妈妈又同意了。儿子临行前,罗新安再次发布“独立宣言”:你不要以为能出去留学就万事大吉了。今后你只能靠自己,别指望父母。

罗肖没有让父母失望。

5、同为大师两种待遇




近日有两则关于大师级人物的新闻。先是陈省身先生逝世,后是杨振宁教授再婚,但相关的报道“待遇”却大相迥异。 陈省身是国际数学大师,惟一一位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晚年叶落归根,回到母校南开大学致力培养新人,桃李满天下。他的逝世,引动多少后人哀思?!而对他生前身后事的报道,除了相关少数媒体,大多都是简短消息,更鲜见感情色彩和背景介绍。 反观杨振宁教授再婚消息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54岁的年龄差距”成为最大“卖点”,媒体争先恐后地“挖料”,把原本纯属个人的私事放大到了极致。 是陈省身无足轻重,还是我们对他知之甚少?弘扬他们治学、育人的行止、精神,岂不是媒体责任?热衷于追逐名人轶事,并且不惜笔墨、版面铺陈,是不是反映了某些人价值取向上的痼疾?

6、哈佛为什么青睐于她

据《新闻晨报》12月21日报道,20日上午,上海复旦附中高三学生汤玫捷正式收到了美国哈佛大学送来的提前录取通知书。她与来自印度的一名学生一起,成为今年整个亚洲仅有的两名被提前录取的学生。

报道说,受到哈佛特别青睐的汤玫捷并非处在学习成绩金字塔顶端的学生。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告诉记者,汤玫捷并没有在奥数等竞赛上摘金夺银的纪录,在强手如云的复旦附中,全校400多名高三学生参加考试,就成绩而言汤玫捷也只能算中等偏上。打动哈佛的是她超出普通学生一大截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据报道,汤玫捷的家庭条件非常普通,但在当语文教师的父亲熏陶下,她从小博览群书,培养了深厚的文学修养。演讲、作文、艺术也是她擅长的领域。“她在这些领域获得的各种奖励难以统计。”高二结束后,时任学生会主席的汤玫捷作为全国两名学生代表之一,参与了和美国著名私立中学西德威尔学校的交换生计划。在美修读一年期间,她甚至让美国人也称赞:“她是学生领袖型的人才。”

汤玫捷告诉记者,哈佛大学在网上组织了提前录取新生的讨论,共同交流的美国学生对她来自中国感到很吃惊。“也许在他们眼里,中国学生一直是只会做数学题吧。”

7、作秀

最近我看到一个报道,说纽约市长经常去坐地铁。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要体察民情,看看市里交通部门的官员是否称职。这条消息说,市长自上任以来,每周至少一半以上时间乘地铁上下班,纽约市民早已习以为常。在拥挤的车厢里,市长布隆伯格经常找不到座位而只能站着。“9?11”以来,这位市长竟然坚持了3年。布隆伯格的家离市政府约半小时车程。布隆伯格上任第一天就乘坐地铁,他认为,这是一个与公众接触的很好的机会。布隆伯格愿意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地铁这一大众化交通工具,并且化解“9?11”后市民对地铁安全的忧虑。起先,一些人以为布隆伯格只是作秀,象征性地坐几次地铁而已。谁知3年来,还真能经常在地铁里看到他。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我真不敢相信,美国的“市长秀”竟能作到如此极致,作到如此平易近人。

8、天下谁人快活

史载,明太祖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快活?”群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言功成名就者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快活,有言富甲天下者快活……朱元璋听后面露不悦之色。沉默片刻,一个叫万刚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快活!”朱元璋顿时大悦,夸其见解“甚独”。

“畏法度者快活”,于今人仍有所启迪,尤其对于领导干部。大凡畏法度者,必不肯违反法度干见不得人的勾当,也就用不着整天提心吊胆,害怕半夜鬼敲门,更用不着担心东窗事发后坐牢狱、掉脑袋。没有了这些费心劳神的忧愁,自然就活得洒脱自在。

9、石兽在哪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

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斗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石兽逆流而上,实乃一个沉甸甸的忠告:别过于信赖常识常理,它们断非适用于任何场合。有时,逆流而上的思路,或许正是步入堂奥的必由之路。

10、蛛网

那年的秋天,我参加某机关的招聘考试,通过自身具备的各种“硬件”,终于获得了仅有10人参加的笔试资格。我踌躇满志,准备大显身手。然而,在答卷时,我突然发现又中了人家精心设计的圈套———许多“有来头”的人不但提前知道了考题,还提前请人做好了试卷,我成了毫无意义的陪衬品。为此,我失望极了,从县城赶回到乡下老家,不久便大病一场。当我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只见母亲在旁边垂泪,父亲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送到我嘴边。想起了考试时有些人利用父母的职权取代我的情景,我一巴掌把父亲手中的碗打翻在地:“我不吃!”霎时,汤洒了一地,碗也碎了。父亲望着我:“孩子,你怎么了?”我愧疚地抬起头来,无意中瞥见墙旮旯里的蛛网上,一只飞虫正在挣扎,我指给父亲看:“爹,在蛛网似的关系里,由于你是无权无势的农民,你儿子只能是那只待人宰割的飞虫了!你懂吗?”

“不,”父亲坚定地摇了摇头回答,“这张蜘蛛网只能粘住蚊子、苍蝇,却套不住鹰———我相信我儿子是一只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3-31 14:10:50 | 只看该作者
好多,看不完,有空再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0-3 01:29 , Processed in 0.08220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