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0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琴童的家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11 14:2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琴童的家庭

最近,我的一位钢琴学生,沧浪实小六(3)班应届毕业生徐心韵同学收到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录取通知书。
这所曾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连续三年获世界重大比赛第一名”金匾,被誉为“中国音乐家摇篮”的上音附中可谓天才荟萃,名闻遐迩。其招生之严,要求之高是可想而知的。是什么让徐心韵同学叩开了这所名校的大门?她的琴童之路是如何走过来的?
作为该生的音乐启蒙老师,我最清楚个中答案:该生的考学成功,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得益于她有一个幸福而和谐的家庭。
1998年初春,当时只有四岁的徐心韵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我家,希望我能收下她做我的钢琴学生。我当即作了一个简单测试,发现这孩子智力发展不错,胆怯内向,音乐素质尚可。我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有言在先”,我说,儿童学习钢琴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必须有家庭的全力配合,要有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我不希望半途而废。
接下来我陪其父母去商场挑选钢琴,然后我上门将钢琴调好音,就开始每周定时来我家上课了。鉴于孩子胆小内向的性格特点,我一直以表扬为主,只要她回课弹得好,我这里糖果奖励总是少不了的。我要求其父母不能打骂孩子,更不能为弹琴打骂孩子。其父母每次来陪课从来都是认真做笔记。对我的要求严格照办。在向我学琴的这七年的时间里,他们每次来我这里回课都非常准时,从不缺课。几乎从不请假,有时生病发热,仍坚持来上课。初学琴时,孩子尚小,妈妈陪练,爸爸就主动承担家务。孩子在练琴时,大人就关掉电视。孩子虽小,其父母对其相当民主。家庭从无大声斥责孩子的现象。父母对孩子既严格又耐心。每天练琴、每周回课已成雷打不动。母亲出差,父亲全权负责。父母全部出差,家里老人负责。全家就是这样风雨无阻地进行着学习陪送的接力。由于家庭的全力支持,徐心韵这位小琴童很快克服自身的不足,学琴三个月后即获得了难得的“固定音高概念”,随口能准确地唱出标准音A,半年后已能听辨出各种音程的和音。一年后已能听辨出正、副三和弦。每天练琴,妈妈就是称职的陪练老师,按照我指出的问题逐一解决,一丝不苟。每次回课都是有备而来,常常是一遍就通过。为了锻炼孩子与别人的合作能力,我安排徐心韵与其他同学“四手联弹”,其家长就领着孩子去别的同学家里找人练习。为了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每年我都要安排学生公开演出,其家长积极为我们联系场地和钢琴。
功夫不负有用心。经过整整七年漫长而艰难学琴岁月的磨练,徐心韵从众多的琴童中脱颖而出。先后扎实地完成了初、中级阶段全套的钢琴技术训练教材,接触了大量的儿童音乐名著,熟背近300余首中国各族民歌,能熟练地为班级演唱进行即兴伴奏,视唱练耳已达到音乐学院大学的水平。2004年在苏州市少儿钢琴大赛中获奖。今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上音附中作曲专业录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不仅学琴优秀,其文化课也十分出色,还担任班级小干部。七、八年的琴童生涯使她获得了全面素质的提升。我相信这棵艺术幼苗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必将茁壮成长!
当然,我也不禁想到,同样是在我这儿学琴,为什么有的学生却半途而废呢?为什么有的学生条件甚至比徐心韵还好,却学而无成呢?难道是我偏心?绝不是。实际差异就在家庭环境上。试想,有的父母对孩子完全没有民主,父母包办一切,孩子处于被动地位;有的家长只有一位热心孩子学琴,另一位则漠不关心,甚至还说些风凉话;有的家长自已好玩,不看电视怎么行?认为“几天不练没关系”!有的家长动辄打骂孩子,学琴成了孩子噩梦的开始等等,这样的家庭环境如何能使琴童学有所成?!
所以,徐心韵同学的脱颖而出说明了一个道理:和谐的家庭是孕育人才的重要条件。但愿“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父母们,努力地为你们的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吧!
                                                              (文/王汉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3-5 16:39:26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你好!我的女儿在学古筝,快一年了。最近,她很不情愿练琴,每次都要跟她发火了她才很不情愿的去,我也知道这样练琴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真是想放弃了,但又舍不得,毕竟已经弹到五级的曲子了。
     老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苦恼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02:1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紫袖红弦:
      您好!您女儿不到一年就已经弹到五级的曲子了,是否您逼太利害了!进度过于快了?您为什么要让女儿去考级呢?您让女儿学琴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您换一种心态,剔除女儿学琴中所有功利倾向,就当是买一架古筝给女儿当玩具,让女儿用以修身养性,而不是指望她成名成家!让她在学习音乐中,特别是在与别人交流中,体会到音乐美感给她所带来的身心愉悦,让她多欣赏别人的演奏,多增加女儿音乐相关方面知识和修养,帮助她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好练琴时间,多鼓励,少指责!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女儿喜欢上音乐,让她感觉到学琴是为了美化自已的生活而学的,而不是为了您去学的。
      总之,要引导而不是逼,引导也不是放弃。
      下面的文章供您参考:

各位好!
      最近,姑苏晚报记者采访了获奖归来的杨睿,也采访了我。采访文章《琴童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发表于该报2008年2月19日、跟踪采访文章《孩子的光阴不可逆转》发表于该报2008年2月26日。各位如有兴趣,可上网搜索该文章标题即可找到,欢迎浏览!欢迎交流!
                                                                                                          苏州 王汉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3-7 08:4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whh462 的帖子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3-7 10:28:1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前人早就总结出了正确的经验,铃木的思想中也有:环境, 人类是环境之子.一定不错,想要为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先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3-10 23:07: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看来我真要好好反省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8-21 17:59:47 | 只看该作者

好老师不多

看了好多,却觉得家长心态更重要,耐心,耐心!我记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8-22 09:56:2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很爱启发,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8-31 17:10:11 | 只看该作者
坐家长真的要好好学习,和孩子一起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56 , Processed in 0.29764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