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57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如我替孙悟空经历他求师学艺的经过,会是什么结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8 08:4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如我替孙悟空经历他求师学艺的经过,会是什么结果:
1、求访的过程中,经过一天两天或一个月的寻访,不见传说名师的踪迹,打道回府。
2、找到老师,觉得自己诚心天地日月可鉴,但老师却冷冷的,或者还说出拒绝的话,负气而回。
3、老师在我头上打三个栗子,觉得这种举动简直不可理喻,然后认为老师是一个无人道的人,怪自己错听信别人的话,然后回家。
4、如孙悟空一样悟出了三个栗子的含义,也被收为弟子,老师教的好难学,然后回家。
5、如孙悟空一样悟出了三个栗子的含义,也被收为弟子,老师教的好容易学,然后回家。
6、如孙悟空一样悟出了三个栗子的含义,也被收为弟子,学了一招,觉得很厉害了,然后回家。
7、如孙悟空一样悟出了三个栗子的含义,也被收为弟子,学了五招,觉得很厉害了,然后回家。
8、如孙悟空一样悟出了三个栗子的含义,也被收为弟子,学了N招(N小于七十二),觉得很厉害了,然后回家。
9、如孙悟空一样悟出了三个栗子的含义,也被收为弟子,学了N招(N大于七十二),然后回家。
10、如孙悟空一样悟出了三个栗子的含义,也被收为弟子,越学越来劲,最后有了自己心得见解并有了自己的开创,然后就留在那里成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凭心而论,我觉得自己是那个连师父影子也见不到的人。即使有幸,刚好出去找的第一天就被我找见了,也会觉得为什么凭白无故的打人呢?想不收就直说嘛,干嘛打人呢?然后回家。即使天巧机缘又让我能够过了这一关,我也可能会第一招学了许久都没有学会,然后恢恢溜溜回家。即使老师非常善教让我容易地学会了第一招,我也会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这么能干,这么了不起,然后得意洋洋回家。 ,要象孙悟空那样学到七十二招才走,真的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1-18 10:15:3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学来容易,做来难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24 08:48:19 |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与气功修炼

      吴承恩的《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故事为素材,有意识、有目的地描述了佛道两家的修炼要旨,展现了真气运行五步实践的全过程,早就有“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之誉。称“悟之者,在儒即可成圣,在释即可成佛,在道即可成仙”。这种观点并非牵强附会。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其实是一个人。第三十二回十分明确地指出:“师徒们一心同体”。第九十九回又说,师徒们“本来面目今方见,一体原因始得全”,他们立的立,坐的坐,跳的跳,真个是“一体纯阳喜回阳”。
这四个人的艺术形象,唐僧代表人的生命体,三个徒弟“悟”字为号,代表人体三个脏器的功能活动。孙悟空配心,主神思喜动,一跃十万八千里,故又名行者;猪悟能配脾胃,主后天,贪欲,当须八戒;沙悟净配肾,主先天,本性向善;白龙马配意,善奔驰。
历史上的玄奘,是一个“备通经奥”、“聪悟不群的法门领袖”。由于写作目的需要,小说中的唐僧,则是一个人妖不辨的“肉眼凡胎”。正因如此,他才需要艰苦的修炼。他的心需要悟空,诸多欲念需要八戒,修性固命需要悟净,培真全生需要悟能。书中描述不外乎意使心脾肾三家相会也。  
孙悟空的师父,就住在“灵台方寸山”中的“斜月三星洞”(第二回)。灵台、方寸是“心”的别称;“斜月三星”是心的笔划形状。第八十一回诗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又说:“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其师于夜半三更六耳不闻的情况下秘传与孙悟空的“长生之妙道”,原来是:“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是“攒簇五行颠倒用”;是“子前午后,自己调息”(第二回)。这不正是真气运行之法吗?
对于真法第四步通督一步功,《西游记》讲得更具体。第四十四回:“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描述了真气由尾闾逆行而上通过夹脊关的情形:“滩头坡坂最高,又有一道夹脊小路,两座大关,关下之路都是直立壁陡之崖”。  
夹脊一过,负重感立即缓解,再往上就是玉枕关。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描述更精彩。说师徒们到了西天佛地,第一个前来迎接他们的人是“玉真观”的“金顶大仙”。“玉真观”者,“玉枕关”也,亦称“玉真上关”;“金顶”者,头顶也。师徒当晚在玉真观歇息,次日去见佛。有意思的是,书中说从玉真观到佛祖住地灵鹫高峰的路不出山门,就自观宇中堂穿出后门便是”。说的是真气穿过枕骨大孔到达百会,只在脑内进行。接着,真气从头顶沿前额到鼻尖,舌尖被上腭紧紧吸住,真气又到“凌云渡”上的独木桥,便寓舌抵上腭之意。猪八戒见独木桥危险,想腾云驾雾过河。孙悟空说:“这是什么去处,许你驾风雾?必须从此桥上走过,方可成佛”。  
通督之前,每觉头周围象箍着一个圈一样很难受,一旦通督,这种感觉即消失。这就是“紧箍咒”。第一百回,师徒成佛后,悟空要唐僧为他取掉紧箍。唐僧说:“今已成佛,自然去矣”。悟空举手一摸,紧箍果然不见了。  
至于书中出现的众多妖魔,实乃自心所生诸多烦恼、恶念之象。第十三回唐僧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所有妖魔鬼怪,不约而同地、千篇一律地要吃唐僧肉。吃了斯,它们便可长生不老。足见烦恼、恶念对自身之损害。解救之法,唯自心“悟空”、“八戒”、“悟净”而已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09:03:0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上文一会儿说修心一会儿说气功,想知道修心和气功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1:50:12 | 只看该作者
另问为什么要孙悟空是石头化开的呢?为什么孙悟空石头化开之后没有立刻表现出它的独特,只是与一般猴子一起嬉戏呢?为什么它当王了以后又过了一段时间才去求师呢?为什么它的经历和最后的结果会与一般猴子不同呢?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8-1-24 11: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0:15 , Processed in 0.07699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