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8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一些无聊的东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 14:4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这些东西是K 妈妈从文学城贴来发给我的。

第一部分,估计有些人特别喜欢这样的信息,为显公允,贴出来吧。


美国三年级小学生的数学作业2008-01-07 11:14:16
刚出国不久,有朋友讲起他的读三年级的女儿转学到一个新学校,校长想看看孩子的程度,问的问题是:“你能不能从1数到100?”我当时听了大张着嘴半天没合上,简直难以置信。现在自己的女儿也上三年级了,才知道在三年级能数到100的孩子真是很不错的水平了。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女儿每天的家庭作业语文阅读十五分钟,数学做一页练习题。作业仅限于平日周一到周四,周五是周末不留作业。下面是前两天的一张数学作业,大家看了就知道小学三年级数学在刚开学时是什么程度了。








别以为我女儿所在的学校是烂学校,正相反,在我们当地属于很好的学校,每年在全州小学生统一测试中都名列前茅。
从二年级开始他们学校的老师每天让学生做数学演算练习,从最简单的加法开始,共有AZ 共26套题,每套题有四十道题,要求学生一分钟内答完,如果A做对了,第二天就做下一套B,一直到完成了Z,然后就可以进入减法的练习。(26套题是已提前发回家可以随意练习的。)
这种做法一直遭到很多人的非议,被周围的其它学校和很多学生家长讽刺为培养考试机器,臭名昭著。不知道的人会以为是多么难的练习,我贴上来一张给大家瞧瞧。





去年女儿刚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老师把她的目标设在每分钟做对34道题,她都完成不了,竟然十天没过第一套
。我本来
在家里从不给她在学校的功课上加码,可那时候看她拿回来的练习纸,实在是惨不忍睹,就帮她练了练,很快她就赶了上来。
班上每个人在这个练习上的进度都不同,是孩子们唯一在学业上有指标可以比较的一项内容,女儿一度很得意,因为她是他们班进度第二快的人。我好奇问一句谁是第一,她告诉我名字后我立即就明白了,那是一个印度孩子。
在海外的印度人对孩子的教育比我们中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印度孩子一般在学业上都很优异。一次在餐馆吃饭,我看到邻座的印度爸爸
趁等餐的间隙,在和两个孩子做数学口算练习,可见一斑。

女儿后来完成了加法,进入了减法,还得到了老师发给的一个证书以表彰。她班很多孩子直至二年级结束也没有完成加法。没想到进入三年级这个练习又重头来一遍,上面那张练习就是前一阵儿刚开学时她做的。
有个朋友的儿子在三年级末把所有的加减乘除都做完了,在全年级是数一数二的水平,四年级就上了天才班。

这让国内的孩子看了真要笑掉大牙!国内学前班的孩子做这种题大概都是手到擒来的事。
记得上一次回国为了让女儿学中文,我想把她送到幼儿园的学前班去。幼儿园要求孩子必须到妇幼保健院做体检。体检中有一项智力检查,那个医生让女儿从一数到二十,女儿当时在美国已读完小学一年级,还算流利地用英语数了出来。医生随后让她倒着数一遍,女儿立即晕了,歪着头皱着眉怎么也数不回去,她从来没倒着数过。过后还一个劲问我,那个医生为什么要让她倒着数?
后来我发现他们学前班的孩子数学已经做到两位数的加法了。
在运算能力上,两国小学生相差何止一个数量级!



我问K 妈:“你知道这说的是哪个州哪类学校吗?”
K妈email回答:“不知道。人们是不会主动告诉你他的所在地,除非他是在东、西海岸的大城市!要我猜,这人应该是在南部的小镇里的。”


[ 本帖最后由 dawnch 于 2008-1-12 14: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4:48: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部分:
这些部分比较无聊了,该说过的这里都说过了。

如果说美国教育有点刀耕火种式的原始放养(老虫:也不尽然,有些地方绝不是原始放养的。美国很大,各地学校的差异很大的。大凡人们说的是一己经历,而这片面的经验推到整个美国,再加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作用,得出的结果完全不成样子了。),那么严格地说中国没有教育,只有科举.

教育应该是围绕孩子的,我实在看不出中国的所谓教育是为孩子服务的.恰恰相反,孩子是为中国科举而存在的.从考诗词到考八股到考数理化英语,几千年来都是换汤不换药.我们赞赏伟大的诗人,佩服哲学高手,也十分需要数理化人才.但是社会也同样需要其他各种各样的人才,每个孩子也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孩子都搞成定型产品.

当你抨击美国学校不那么注重数理化的时候,你有没有反思一下数理化有必要那么重视吗?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一百个甚至一千个学生里面出一个高手就足够社会需求了,其他人其实及格就足以应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了.其他人更应该把时间经历用在他们所擅长喜爱的方面,成为那个方面的专家.这样分工负责,社会才能进步.

而中国科举几千年,号称精英教育,实在是名不副实.精英培养出来几个?不要说其他方面的精英在孩子时代就给扼杀了,就是诗歌八股数理化,又出了几个精英.强化熟练出来的考试高手,除了重复前人的剩饭,有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吗?这也陪叫精英?结果是创新尖子没人,实干的大流也没人.出了一堆高不攀低不就左不知右不懂的'? ㄒ敌?人才,或者说积压产品?

中国从盛唐开科以后是一代不如一代,很大程度上就是教育失败.而还死不承认,老子是这么熬过来的,学得一手好数理化或者圣贤书,你小子也的这样过才对.对个球.


[ 本帖最后由 dawnch 于 2008-1-12 14: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5:00:1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

单比K-12的话,我认为美国和中国同等层次的学校出来,美国学生普遍更能写更能说,写文章好的更尖锐。看过这里尖子高中孩子的历史论文,我觉得即使北大历史系毕业生也未必写得到那水平,当然这里也比较鼓励独立思考,尤其在历史之类在中国相对敏感的领域。作为理科生,俺的作文还算不错的,风花雪月的行,写论文的时候也是让人打瞌睡那种。而在这边州立大学研究院碰上的成绩远不如自己的同学,不论词汇语法,写的专业文章文理都比俺通。这里的中小学写文章的训练比中国强多了。即使今天在中国的孩子们,也是数理和英文抓得更紧,文章水平依旧甚至更差。不但是写作能力,美国教育对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推崇是中国不能比的。至于演说能力,我想各位都有目共睹,绝非只因为我们是说外语,说中文我们也没那么能说:)

再说后劲儿,我觉得中国学生不知是被高考burn-out了还是什么,上大学以后就不怎么学了,研究生更混。我在中国美国碰上的大陆学生好像对专业都没有太多passion,别说他们都选错专业:)而美国学生频频拿B的在实验室里充满热情,勤能补拙。也许是我的取样不好,但这种印象很深刻。



讲到“说”,在我注意范围里,美国教授讲课、电视里的领导人发言,被采访的普通老百姓,我还没看到哪个象中国大小官员那样的“哦。。。哦。。。哦。。。”。而且,美国人说话吐字太清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12 15:11:31 | 只看该作者
说的痛快,正想说那数学学到啥微分积分的,根本一点用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2 20:09:49 | 只看该作者
近段时间正在从欧洲转移项目到我们这里来。

老外想把欧洲人4,5年没有完成的东西要我们1年半完成。我们说做不出。老大说:“Why?You are chinese."

我们是在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的能力。集团公司07年的人力资源主题是裁员,我们这里不仅在招人,还在加薪。

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大学教育,我大三大四的时候,2天搞定一门考试,用功的时候一年就20天。别人一年用功时间比我们长。

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多洋化的选择,是另一个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13 08:53:0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思考。。鼓励创造,鼓励思维。。而不是灌输教育。。
我常常想,我们是不是为孩子做得太多了。。以至于压缩了他们的成长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1:01:09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是另  一个母亲的跟帖,另一所学校的情况。


儿子不算笨,老师给他们班上两个学生比较难的作业,你看了,就知道美国学校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了,这是全体一年级老师讨论后所给的作业,数字已经上升到两位数了,其中包括了语言艺术,四则运算,逻辑推理,统计图表,代数,逆向换向思维等等的综合能力的训练,比中国一年级难吗?(请忽略孩子的字)




本周词语




排除法,一百个数字里选一个符合要求






找规律,创造规律






看图统计,运算





找参照物,初步的比例关系训练




推理故事的发展,我要他用中英文都讲一遍故事






不同的图表设计




倍数关系,乘法与加法的关系,逆向思维训练





初步的代数概念





代数,换向,分析,推理的综合训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18 23:54: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8-1-13 11:01 发表
下面是另  一个母亲的跟帖,另一所学校的情况。


儿子不算笨,老师给他们班上两个学生比较难的作业,你看了,就知道美国学校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了,这是全体一年级老师讨论后所给的作业,数字已经上升到两 ...

跟国内的数学教材差不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19 00:06:05 | 只看该作者
国内基础教育就是那几门主科往深度走,没有在广度上的铺开,没有广度上的东西,深度走得越远越容易崩盘

就说国内学钢琴,清一色的拜厄、599、849、299。。。。 所有琴童都走相同的路,也不知道这条路通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19 00:11:11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这些东西看多了确实比较无聊,没有什么实用性 ,不 如上次虫妈讲8股作文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03:38 , Processed in 0.07904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