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5 08:0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01-04 15:48
        情感商数简称情商也称为EQ,它包括主动性、同理心、心理调运能力、适应性协调付应变能力等。情面过个词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出版的书籍以提出来的。戈尔曼教授认为人的成功,智商指数只占20%,最重要的”其它因素”占到80%。面这“其它因素”即包括在情商里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比智而更重要。

  家庭教育是教育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家任培养儿童的情尚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主动性的培养

  所谓主动性,是自发自愿地参与是人内心的一种积极因素是与被动、惰性相反的。现在.多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想方设法保护他们什么都代劳了帮助孩子解决一切困难,排除一切于扰.其实质就是溺爱。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懦弱、依赖性强、能力差,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他们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力发展受到限制动手能力差。假如我们试图不把孩子当做父母的“私有则产”.而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家中的大小事都让他们主动参与让他们积极发挥.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给他们下放应有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正在长大,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自信心,不再依赖家长;开始试图独立思考亲自操作并试图从家长的约束下解放出来。我们的家长切不可认为这是孩子们不听话相反,这正是孩子可喜的进步。应该鼓励他们”别出心裁”放手让他们去想、去做、去体验失败,去感受成功。在孩于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中,家长要引导得当及时调控,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地教育他,和孩子同步成长。

   二、同理心的培养

  所谓同理心,也就是设身处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懂得关心他人.理解他人。有同理心的人.往往被人们认为“善解人意”。在人际交往中,同理心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在家唐教育中,家长们通过让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比如:为灾区小朋友献爱心将自己的“压岁钱”、零用钱”捐给需要的同龄人,关心身边的小伙伴.尽自己的能力,从行为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送温暖;到社区敬老院参加劳动,开展“手拉手”活动等等。孩子们通过具体活动在感情上从同情他人到关心他人和理解他人,这给孩子们带来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三、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受。”同样一件事,有的人觉得快乐而有的人则认为不快乐.要想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感受事物,去处理事物,就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就是心理调适能力。

  心理调适的过程对孩子来讲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它有赖于家庭教育的同步有赖于家长紧质的提高有赖于科学培养方法的体现。例如:一名老教授的儿子从小学到高中不仅学业一直名列前茅其它方面也非常优秀,然而立了重点大学后在众多的尖子生中难再独占鳖头他输了,但没有输得起、就因为考试分低学校要他留级,他就离校出走了。究其根源这与他没有得到父母亲的正确教育有关。在孩子心理出现障碍时家长应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和孩子谈谈心,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表现出对他的信任.井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在苦恼中解脱出来。这样.有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也有利于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孩子从此会从个人名利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胸襟会更加开阔目标也会更远大这种教育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适应性的培养

  家长应是培养和锻炼孩子生存能力的启蒙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其创设生存难题。如对孩子不包办一切,不有求必应让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在生活中减少享受刻意锻炼吃苦精神,在小朋友游戏中让他体验到失败和不如意;经常把孩子放在强手云集的大环境中(如参加各种过赛)去锻炼。这样既可克服骄傲心理.催其奋进,又让其在早期体验挫折,增强心理免疫力;父母亲结伴外出让孩子当一天家自理生活、学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而言)等等。孩子适应能力的培养是和知识经验的增加及各种能力的提高成正比例的所以家长应有意识地拓展此类知识如逆境一成长的事例和经验切实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告诉孩子世上是没有什么事情能把人难到的,井且帮助孩子用合理的方法疏泄消极情绪保持孩子积极快乐的心境激起他们独自战胜困难的勇气并教结合适的方注。这样的家庭教育在孩子们心灵上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在受教育中不单是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体验到在父母亲身边的温暖体验到天伦之乐而巨更是对信心意志、毅力、勇敢等倩感因素方面的培养。

   五、应变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应变能力强的人做事倍成功率高,受人欢迎.让人们折服然而应变能力不是天就有的它必须要经过多方面的培养才能不断形成的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就耍时小孩子从小渗透应变能力的培养;父母上班去了只有孩子一个人在家.突然有人来访,怎么办?孩子跟老人同住一屋,有一天老人突然病重孩子应该如何处理?等等。孩子对英发事件的处理,能极大地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临危不乱.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前些日子在一则报刊上报道了一个只有五岁大的外国小女孩,在一个大雪纷飞井且完全与外界失去通讯联络的晚上成功地帮助母亲分娩的新闻。看完这则新闻真使我惊讶,使我沉思:假如小女孩对意外情况只会哭、只会怕,后果将不可想象,所以培养应变能力刻不容缓。

  有了这种应变能力遭到任何紧急情况都会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因,争取到最好的结果。所以说孩子应变能力的培养不单是能力,更是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总而言之,良好的家庭教育中里藏着巨大的情商因素的培养。如果我们的家长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塑造孩子的心灵为本.从情感上关心孩子从人格上尊重孩子.从日常行为规范上教育孩子,让孩子从高层次的家庭教育中领悟其中的道理.那么,一个个和谐、快乐、安宁的高素质家庭就会象雨后春笋般地涌出现来,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将不再遥远。

http://hi.baidu.com/wxyzdj/blog/item/3a7c18d0c9b4b78ba1ec9c7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5 22:34:48 | 只看该作者
要开始准备这些书了,谢谢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5-11 18:11:1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谢谢,其实孩子的培养是多方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41 , Processed in 0.07593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