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说框架对,但缺乏细节,我来补充补充。
第一阶段,达到1000词的积累。这1000词,是生活中最常用,最基础的词汇.有了这个基础,孩子就不会排斥英语,要不然,孩子就会来一句,你说什么呢,我听不懂 ,说中文! 所以呢,趁着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开始最合适(这不是欺负人家吗! ),如果孩子已经大了点,这个时候考验家长的时候也就到了,如何开始不会被孩子反感呢? 这个还是有学问的,
最好的办法是在生活中一点点有预谋的渗透。有些心急的家长,从儿童英语那里拷贝下来好多妈妈英语,就开始长篇大论的和宝宝开说了,也不管宝宝是不是听懂了。其实最好还是先从简单的词开始,然后逐步延伸到词组,句子,这个思路其实和那个软件的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那个软件给大人用比较合适,孩子还是从生活中渗透效果更好.比如给孩子一些实物,apple,pear,banana.孩子掌握了,就可以加入形容词,颜色,数量啊这些,加入动作,eat apple, wash apple, roll apple, 能想出好多来。然后再加入句子:there is an apple, I eat apple.
自我感觉英文不好的家长,可以借助书和多媒体当拐棍。现在市面上1000词书可不少,洪恩不是有个点即说系列吗,据说马上要出一种能发声的1000词书,基本上都是按照孩子的生活场景划分的。有了这个,家长按照不同的场景逐步在生活中和孩子应用,不会太困难。关键的一条,不要加入中文翻译。
让孩子多听,多唱那种配合动作的童谣,歌曲,也是与英语增进感情的好方法。
其实走好第一步最关键,孩子一旦对英文有了感觉,家长下的一大堆资料就有用武之地了, 加大可理解性输入,这条要做到并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