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ala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一谈儿童的英语学习

[复制链接]
231#
发表于 2008-1-8 09:0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5 dawnch 的帖子

天涯有漏屋的主贴,里面有个好像自称大学教e文的和漏屋有对排除中文的探讨,有上面02说的2种语言一定有一个强势的意思,他说英语肯定要受汉语的影响(语言学叫“迁移”),但这个影响不见得就是负面的。现在国人把汉语对学习英语的正面作用被大大低估了,而负面作用则被高估了

因为那个主贴都是成人,好像没有说到小孩,好像没有讨论过用图画代替汉语对于小孩是不是和大人不一样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dotor.w + 1 + 1 我很赞同。
dawnch + 5 + 5 有道理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发表于 2008-1-8 09:51:01 | 只看该作者
jiangying2008-1-8 08:44威望+10没其他想法,英语就是工具,重要度不能凌 ...
jiangying2008-1-8 08:44金钱+10没其他想法,英语就是工具,重要度不能凌 ...



应该是说,很多家长不知道这里面的深浅。
对信息量的估计,以及英语优势之下的负作用,方法与目标的评估,都是缺少预见的。
甚至,对学英语的愿景也不清晰,还可能把自己英语差的苦大仇深加在孩子身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发表于 2008-1-8 10:0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9 klcz2002 的帖子

近来一直在体验Rosetta Stone。
用这个软件,我试过中文、英语、拉丁语、韩语。
感觉不好说。
软件好象在营造一种情景似的语言反应,但最致命的是,缺失了情景当中很多语言背后的养分。
比如,中文里的:“这是一个女孩子。”
这从语法上是很正确的,但在生活上,如果有人这么说,而不说“这是个女孩儿”,“这是女孩儿”,“是女孩儿”,听起来会不舒服。
这个软件可以教人说词句结构、模式,但学不到语言。

软件的广告词里说,美国用这套软件培训外交官。
我明白这说法的意思。这套软件还真就适合外交官去学。学那些绝对正确但不鲜活的语言。这是外交官的外交辞令所需要的。

也许在某一阶段用这个软件可以起到不错的作用。但这个阶段是怎样的,我不好说。
在我这个阶段用这个软件是合适的,因为我已有了学外国语的经验,可以注意到当中一些语法规律,也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是我需要另外找路径的,因此我仅仅以这个软件为工具,而不会被其误领入歧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10 + 10 软件是死的,人是活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发表于 2008-1-8 10:14:33 | 只看该作者
听了老虫的一番言论,我今天重温了神奇英语”家教法里的关于英语900句部分,这个是钟琬婷的父亲用的听说启蒙教材,如果再加上老虫说的指读,会不会是一个比较适合小学生的方法呢?

  把神奇英语”家教法的相关部分摘录如下:

我教琬婷学英语所选的第一本书是《英语900句》(当然选其他原版教材也是可以的)。我为什么一开始就教没有什么英语基础的孩子直接学习《英语900句》呢?一是因为我对《英语900句》这套教材很熟悉了,已熟悉到可以背诵的程序,另外我还有一套十几年前自己收录的《英语900句》磁带,虽然录音的音质效果不是很好,还伴有很大的杂音,但却是地地道道的美国英语;二是因为《英语900句》每课都有十五个基本句子,你只要让孩子每课句子都熟练地掌握住了,并能灵活运用,那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许多句子。

    在琬婷学《英语900句》时,我利用复读机反复播放每课的15个基本句子,然后让琬婷看15个基本句子,鹦鹉学舌般模仿着跟读和对比,我只是在一旁听琬婷大声朗读,然后把琬婷语音、语调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给她指出来,并告诉琬婷哪些地方读得不像磁带里面的读音,这样再放录音让琬婷自己辨音对比,并加以改正。

    这就像我们听广播或是看电视时,虽然我们的普通话水平没有他们说的那样标准,也远远走高达不到电台或电视台播音员的水平,但我们对播音员的普通话水平却能进行辨别,知道他们说得准不准,带不带有地方口音。

    我就利用了这个道理,在教琬婷学英语时,并不因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也不错,就叫琬婷跟着我的读音模仿着学,而是让琬婷跟着录音带去学英美人地道的语音、语调。

    在每课15个基本句子读熟能背诵之后,接着播放书中的简短对话,这时要求琬婷不看书,我放一句录音,琬婷复述一句,将这些简短的对话边听边复述出来,以训练琬婷的听说能力。接着着让琬婷大声朗读课中的替换练习,培养琬婷的语感,让她读起来感觉自然顺口。

    其实,英语的学习过程就应该如同我们的母语学习过程一样。当孩子开始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教拼音吗?讲语法吗?当然不是的,还是从最基本的认知和听说开始的,即要遵循语音学习的自然规律:先听说,后识字,再学习语法知识等。

    英语书中每课的会话部分是琬婷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因此她可以做各种情景下的角色扮演游戏。

    家里的公仔和玩具是琬婷跟着我学英语的最好道具,琬婷给每个公仔都取了一个英文名。她把蓝色的小兔子叫做“Helen”;把黄色的上狗叫做“Bill”;把引人发笑的大肥猪叫做“Mr Green”;把可爱的小猪叫做“Mrs Green”;又把笨笨的小熊叫做“Margaret”等等,十几个琬婷喜爱的大大小小的公仔都被她取了一个洋名,十分有趣。

    做英语游戏的时候,我和琬婷手中各自拿着几个角色中的公仔,你一句我一句又说又笑地进行英语对话,就像在给这些可爱的公仔们配音一样。这时候和琬婷就俨然是一个大朋友和一个小朋友在愉快地玩耍,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在做游戏,哪里知道我们是在学英语呢!这时,琬婷的妈妈总在一旁笑称我是一个“大顽童”。这样琬婷在学中玩,玩中学,学英语的兴趣始终非常浓厚,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快乐和享受。这样就把枯燥的学习变为有趣的语言,把有趣的东西变得更有趣。

    我在辅导琬婷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主要教学手段和原则,逐步引导琬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学习英语。

    琬婷在《英语900句》的学习中,先从简单易懂、浅显和容易听说的句子入门,直接进行听说跟读练习,书中的配套练习都改为了口头进行。

    在琬婷做练习的过程中,我对照书中的正确答案及时对琬婷进行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指出,但从不训斥孩子,错误的地方让琬婷自己进行更正。在学的过程中从不要求琬婷死记单词,也不要求书写,书中所有的练习、测试都改为口头进行。

    琬婷在学习《English 900》(1 - 6册)、《New Cncept English》(1 - 2册)和《Look Listen and Learn》(1 - 4册)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没有做过书面练习,只做过很少量的抄写单词练习,以较快的学习进度学习新句子、新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不做翻译训练,只要求理解文章的意思,真善美宛婷直接用英语理解和思惟的能力。


  但是在这个方法里,让孩子大声的跟读,校正语音语调, 我觉得有些孩子可能不会接受. 改成让孩子多听,听熟即可 , 然后和家长一起像做情景游戏一样做对话练习,替换练习, 锻炼听说能力. 听熟之后让孩子指读,积累信息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发表于 2008-1-8 10:22:43 | 只看该作者
对大多数人来说,英语,就是个工具,除了少数研究西方文学的人,都没有必要读莎世比亚.

我们大多数人都看过<骑鹅旅行记>,有几个看出这是本地理启蒙书.
我们几乎都看过<黑客帝国>,谁又看明白电影中的来至世界各国的典故.
我们称赞<阿甘正传>拍的好,又有几个在意那句真正的主题双关"Run Forrest".

我们这一代,英语是世界语言,因为英美连续的统治了世界,但是200年前不是,那是法语的天下.
我们的下一代,中文会不会成为世界语言呢?
英语等拼音文字信息量小的缺点在现在的信息社会必然显现,只是时间问题.

英语再重要,也不能凌驾中文学习之上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xiaoxiao813 + 1 + 1 我很赞同。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发表于 2008-1-8 10:26: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8 10:22 发表
英语再重要,也不能凌驾中文学习之上


  严重赞成!

[ 本帖最后由 笑笑宝宝 于 2008-1-8 10: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发表于 2008-1-8 10:28: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8-1-8 09:08 发表
天涯有漏屋的主贴,里面有个好像自称大学教e文的和漏屋有对排除中文的探讨,有上面02说的2种语言一定有一个强势的意思,他说英语肯定要受汉语的影响(语言学叫“迁移”),但这个影响不见得就是负面的。现在国人 ...


  建立英语思维和两种语言相互间有影响,我感觉并不矛盾.
  孩子学英语需要避免这样一种情况,永远需要中文这个拐棍, 无论说个什么都要先翻译成中文,然后才能反应过来, 失去了用英文直接反应的能力.这个是从一开始就要极力避免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好改了.

  两种语言相互间肯定会有影响, 这个是双语必然的结果, 所以不管好坏,接受便是.

补充一点,实际上,凡是母语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孩子,一开始接触一门语言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用母语做拐棍,这个就体现出一个适合孩子的英语环境的重要了,在英语环境中培养孩子对英文的直接反应能力 。漏屋这个帖子,也是很多地方都谈到了怎么培养成人对英语的直接反应能力。

[ 本帖最后由 砚儿 于 2008-1-8 10:5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发表于 2008-1-8 10:32: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1-8 10:22 发表
英语再重要,也不能凌驾中文学习之上


同意,但是整个大环境是,学校重英文,轻中文,小升初主要看英语和数学,搞得家长都对英文空前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发表于 2008-1-8 10:43:20 | 只看该作者
或许是个 时、度的问题

在中文环境下成长,中文学不好,英文能独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发表于 2008-1-8 10:5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4 砚儿 的帖子

东施效颦也不容易做到。

背英语九百句固然有用,但使900句发挥大效用的是婉婷的兴趣与热情。

我粗读过婉婷学英语的那本书,书里虽夸婉婷各科成绩优秀,但好象没注意到有没有说婉婷的中文写作怎样啊?
婉婷的英语写作,挺象Rosetta Stone里的东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0:08 , Processed in 0.19805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