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需脂肪酸与人类膳食营养平衡研讨会”上,专家指出,前一段全球禁用、限用反式脂肪酸的风波,有可能引起食品业用油的连锁反应。第三代健康油脂有望普及—— 近日,人造奶油的诞生被全球营养和医学权威评为人类食品的最大灾难,引发轰动,
使去年以来的全球禁限反式脂肪酸风波达到了顶峰。 这场食品安全风波引起了国内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它对中国食品工业的全面影响开始显现。为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京召开了有卫生部、农业部和相关医学、食品专家参与的研讨会,题目就是“必需脂肪酸与人类膳食营养平衡”,为消费者,更为广大食品企业普及了健康用油新概念。 反式脂肪酸风波全面威胁食品业 在研讨会上,来自301医院的医学专家举了麦当劳总裁40多岁英年早逝与超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因果关系的例子,从洋快餐烹调用油细数反式脂肪酸过高的危害性。 在采访中,专家向记者开出了一份触目惊心的食品清单——食品外包装上如果标有“内含棕榈油”、“人造黄油(奶油)”、“氢化油”、“起酥油”、“精炼油”等名称,都意味着它们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饼干、奶油蛋糕、奶油面包、起酥面包、蛋黄派、泡芙、薄脆饼、油酥饼、方便面、方便汤的油包、炸面包圈、巧克力、沙拉酱、马铃薯片、炸薯条、油炸土豆片、炸鸡块、炸鲜奶、奶黄包、南瓜饼、咖啡伴侣、冰淇淋等食物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反式脂肪酸。去年10月30日,肯德基宣布在全美停用含反式脂肪酸烹调油后,2007年5月24日,麦当劳也宣布年底前将在全美所有分店停止使用含反式脂肪的烹调油。星巴克计划2007年底前在美国本土、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的所有西餐厅中停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广州星巴克在8月前实现了无反式脂肪。 据报道,从2007年7月1日起,纽约市所有的餐饮店铺停用含反式脂肪的烹调油和起酥油;从2008年7月1日开始,纽约市餐饮行业将全面停售含反式脂肪的食品。目前,美国、瑞典、德国等国家禁用、限用反式脂肪酸,丹麦成为全球惟一禁售反式脂肪酸超标食品的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是不得超过油脂总量的2%%。 专家表示,国内对反式脂肪酸的标准在今年初已制定出来,正在报国家标准委审批。该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杭州质检院制定,研究过程中召集多位专家对反式脂肪酸进行了安全性论证,对其在食品中的最高限量和检测方法、检测最高限量都将有规定,一旦标准出台,反式脂肪酸就要纳入检测范围,国内食品企业将面临巨大考验。富含必需脂肪酸成为健康油的标志。 现在国内市场上的的食用油和食品工业的绝大多数用油为第二代氢化油。这种油含有30%%左右的反式脂肪酸,虽然通过精炼、脱色等工艺降低了部分胆固醇含量,但也失去了营养成分亚油酸。 记者在采访食品业内人士时获悉:相当一部分食品企业的产品出口国外,都要提供产品有关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检测报告。这由来已久,只不过在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发达国家,公众对于反式脂肪酸的关注,促使一些食品企业考虑以棕榈油或椰油来取代氢化油,一些休闲食品企业用“热带油”来代替部分氢化植物油作为煎炸和调味。研究显示,以不含反式油脂的油来加工的煎炸食品中,最终的反式脂肪含量更低。 中外专家一致认定,必需脂肪酸在以亚麻籽油、橄榄油为主要成分的植物油中含量丰富,这类第三代食用调和油集营养、健康、预防为一体,一日三餐就可以起到减少心脑血管病和慢性病的作用。亚麻籽油中富含α-亚麻酸,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防止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增加生物免疫力等功能,所以亚麻籽油被誉为“草原上的深海鱼油”。 为向国内企业介绍国际油脂工业的最新科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特地邀请了加拿大富萝拉公司总裁就亚麻籽油生产加工作主题发言。 在中国,亚麻籽油被称为胡麻油,西部省份以及内蒙古、山西等都是重要的油用亚麻产地。这些地区食用亚麻籽油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专家认为,亚麻籽油开发应用在国内有着巨大前景。 近年来,食用调和油必需脂肪酸4∶1平衡比例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21世纪健康食用油最佳营养配比。国内的油脂企业着手研发第三代食用调和油,像富含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最佳营养配比油已问世。 面对健康油的选择,相比国内的消费者,中国的食品企业应该更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