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29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达人请进:分享《文化意识宇宙》释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3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谢谢您提醒鸟儿“不要虚伪”
鸟儿贡献一点精神食粮,当作感恩的回报,如果您不嫌弃的话。



                                    牟宗三:《「文化意识宇宙」一词之释义》  


   吾在悼念唐君毅先生一文中,有「文化意识宇宙」一词,此词不同于普通所谓「文化界」。普通所谓学术文化,其意指甚为广泛,而且只从作业上说,因此,凡从 事研究学问者,不管所研究者为何,皆属于学术文化界。「文化意识」不同于今之所谓学术文化之「文化」。今之所谓文化文明好像是新名词。由新名词,人便想到 英文之「Culture」与「Civilization」,好像是外来语之译语。其实文化,文明,皆是中国所原有,而且原自很古,原于易经之贲卦。

   贲卦彖传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则天,人 文,文明,文化,四词皆见于此彖传,而且其义甚切而皆有所专当,而且正表示一种道德实践上的价值活动。柔文刚,刚文柔,此种刚柔相错而互相文饰,乃是自然 如此者,故曰「天文」。「天文」者自然之文理也。就此自然文理而光明之以使刚柔皆止于至善,刚不偏刚以至于戾,柔不偏柔以至于溺,则即谓「人文」。「人 文」者,通过人之实践以价值化此自然之文理之谓也。刚不偏刚,则刚明;柔不偏柔,则柔明。以文明而止,是则「止」者即善成之谓也。故曰:「文明以止﹑人文 也」。是则「人文」即表示人之道德实践。故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刚柔相错即是自然之「时变」,「文明以止」之人文即足以「化成 天下」。此明示人文乃属于价值化活动者,由人文以化成,故亦可缩称曰「文化」。此缩称「文化」即表示以人之道德实践以化成天下也。化成即善成。任何事,只 有善而化之,始能成就其自己,即「文明以止」也。否则必归于破灭,流逝而归于虚无。

   今之所谓文化,文明,如二次大战后所谓美国世纪所代表之文化实只是虚无之道,乃是荡而无归化,而苏俄中共所代表之文化,实皆是破灭之道,乃是暴戾化,死 化,黑暗化,残灭化,凡此,宁有所谓文化﹑文明之意耶?因此,吾所谓「文化意识」乃即中国固有之「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意识也。此一意识乃是孔孟成德之 教所开辟,而由贲卦彖传简单辞语作代表。由此意识,吾人即可开辟价值之源。依此价值之源以作道德实践而化成天下,即名曰「文化意识宇宙」。

   此一宇宙在层次上高过科学宇宙,哲学宇宙,乃至任何特定宗教宇宙者。科学宇宙只是各种专门知识,此中并无足以立人道所遵循之价值标准者,它只可以提供某 种行动之技术原则。若只顺技术知识向下滚,则必以技引技,交引日下,必有爆炸之一日,决不足以化成天下,适足以毁坏天下,盖无「文明以止」之人文故也。此 中并无人文,而只有文,技文,驯致于人亦物矣。人日呼吁原子能当应用于社会福利,不当应用于军事武器,然而人们却朝夕恐怖于战争之毁灭中,盖人文之门未开 启之故也。即使用于福利,不用于战争,若只逐追福利,而无「文明以止」之调节,则必流奇技淫巧之奢靡,而日暴露不可遏止之邪僻,终至于奸杀淫盗无已时,然 则所谓福利又安在?福利适成为福利之抵销。此正是今日美国世纪所领导之社会之灾难也,人文之门封闭久矣。徒嚷福利有何益哉?此正是虚无之道,将人间荡而无 归化,焉有所谓「文明以止」之文化耶?夫科技知识本身有何过患?福利亦人生所应有。然必有「文明以止」之文化意识以冒之,然后始足以善成之。此所谓文化意 识宇宙高过科学宇宙也。

   哲学只是思辨,顺人性各领域辨而明之,以明其原理为如何。原理者贞定各领域之自性而不使其相凌驾与荡越之谓也。此亦一种「文明以止」之人文──人所当有 之一种活动。然此种「文明以止」是知解的,即思辨的,尚不是实践的。知解的「文明以止」必须融摄于实践的「文明以止」中,然后始能具体而落实,而不流于空 论或只是理智的游戏。此即文化意识宇宙高过哲学宇宙者。顺西方哲学传统,常只是流于纯理智的思辨,虽理论壮阔,义理丰赡,思理奇突,而常无关于人品。因 此,虽于其所思辨者能明而止之,然其「自己为人」之本身却陷于黑暗而无所止,此亦是荡而无归者。此是「思辨之只为思辨」之荡而无归。哲学家亦可讨论人,而 且根据种种学问,如人类学,心理学,生物生理学,社会学,文化学,道德学等等,以讨论之,而结果其所讨论者只是一个客观的人,而不是其自己,其所成者仍只 是一些空泛的一般性的理论,而无与于个人自己之成德。是则其自己人之为人仍是闇而不明者,到处皆明,而只自己是一黑点子。存在主义有一半的觉醒,然结果仍 是流于一套理论以及负面分析之挑动,而仍无关于自己人品之挺立。在此显出中国儒家成德之教,「文明以止」之人文化成之特殊。它从不绕出去根据种种学问泛讲 一客观的人,它只令人当下立于其自己来觉悟价值之源以期存在地实践地完成其自己之人品,并期善化善成人之所有一切事。此种成德之教,使自己生命「文明以 止」的智慧,除于中国传统外,乃无处可以发见者,即使哲学宇宙亦不能尽之,故此文明以止的文化意识宇宙乃高过哲学宇宙而足以善成之以彰其思辨之用而使之为 有所归者。

   宗教指向绝对,将人之心思注于绝对,倒悬人道于神道,道明而自己之生命仍是一黑暗而不明,此虽与以各种学问讲人者有间,而绕出去以外在者处置人则同。自 己闇,则任何外在者皆不免荡而无归,而自己之生命亦必被纷扯于外在者而无主,而日驰逐于外在者而无宁静时,是则「绝对」未见其利,先见其弊。

   夫人类能冒出一「绝对」本非坏事,但冒出一绝对,停止于此,而倒悬于绝对,则非究竟。此犹如盲而睁眼者为一外在之光所眩惑,指东画西,说出许多奇特事, 而与自己究不相干;即使一时定下来,而默识那外在之光自己,然于自己之生命仍未起动一步也;即使说我已有光指导矣,我之生命即顺此前进可也,然而即如此, 亦仍为外所牵引,而吾自己内部之光仍未透出也,是则自己生命仍是一黑暗点,而不是一「文明以止」之明点;即使说外牵动了我,同时即动荡了我,然而即如此, 其所动荡者乃是你感性生命之劲力与冲力,及见到自己感性生命之劲力与冲力满盘是恶罪,动荡不安,冲突百出,而终不知何以措手足,如是你只有呼唤与祈祷,直 至声嘶力竭而后止,然你以为平安了,而其实你那内部郁结仍一动也未动,照样牢固于原处而伏在那里,此何以故?终不回头之故也。回头是光明自己之契机。这一 回头之教正是儒圣所开辟。回头就自家生命开出仁道以顺成人道,即是明而宁自己者,即使自己成为「文明以止」者。开出仁道即足以遥契天道,而且即证同天道, 仁道即天道,即绝对,即人生宇宙之本体。本此本体以顺成人道,此即所谓开辟价值之源,以善化人生者,而不是倒挂人道于神道以祈福者。本此本体以成人道,而 善化人生,即是善化的绝对者。是故此一回头所成之「文明以止」之化成意识在层次上是高过任何特定意识而足以善化而之者。人能就主体开辟价值之源,通过道德 实践以光明自己,始能光明绝对。人不能光明自己,而倒自己于神道祈福,则绝对亦不能明,只是一畔援欣羡之彼岸而已。诗云:「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 岸」。此可思也。「无然畔援」者,言你不要那样离畔自己而攀援外在者。「无然歆羡」者,言你不要那样歆动欲望以羡慕外在者。「诞先登于岸」者,言如是你便 可以先达至于道之极处,即尽道之极也。故文王之德之「纯亦不已」以及孔孟所承之而开辟的内圣之成德之教乃正是一「文化意识宇宙」之开辟而足以涵盖一切而且 善成一切者。人若想救自己,救世界,而不欲眼看人类向暴戾化,死化,黑暗化,残化堕落,则拾此莫由。

   又:「文化意识宇宙」本似与「文化意识界」为同义语,然吾不说「界」而说「宇宙」者,则因依中文之语意,「界」前缀先示人以界限或范围之印象,不若「宇 宙」之能涵盖一切。「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范围曲成是「宇宙」一词之所示。又范围曲成是随时代而充实其内容并涨大其幅度,亦犹言「涨大 的宇宙」也。然无论如何涨大,总是一范围曲成,涵盖一切之宇宙。其它一切特殊活动皆各是此宇宙中之特殊的动相。故此宇宙乃高过一切动相而足以善成之者。此 其所以有普遍性与包容性也。此是一圆实而平平之宇宙,无奇特相,无撑架相,无偏注相,因而亦无虚幻相。然而「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屯 彖传),正须「君子以经纶」(屯象传)。「天下雷行,物与旡妄,先王以茂对时育物」(旡妄象传)却亦正是精进健行,充实饱满,而亦「纯亦不已」也。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12-13 19:57 编辑 ]

200791342228735.jpg (37.37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34222873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5 金币 +25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5 + 5 谢谢参与!
hq1966 + 10 + 10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21:13:04 | 只看该作者
。。。。。。。。。。。。。。。。。。。。。。

200791342226548.gif (16.6 KB, 下载次数: 0)

200791342226548.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2-16 10:17:59 | 只看该作者
今日看贴仔细了些,看到这有达人二字,想自己那楼里仿佛鸟先生也提到此二字,急忙回去细看,不禁失笑,原来鸟先生在此还下了"战书"?

看来鸟先生很有实战经验,先把某人高高扶起,再打倒在地,方能显出鸟儿的高明之处.

可惜,鸟先生给戴的帽子再高,我也不过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而已,不止所读的书很限,见识也很短浅,纵使把我打倒在地,恐怕也达不到鸟儿所需要效果.

鸟先生学富五车,谈古论今,滔滔不绝,必要时还可拿某人的心理问题来说事儿,小女子怎敢与鸟先生辩论?

话说回来,博学不一定与多才划等号,也不一定与道德划等号,更不一定与有德划等号,鸟先生同意否?

以鸟先生之博学,恨世纪讲坛上未能与于丹之流辩论,可惜可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2-16 10:20:35 | 只看该作者
故此,达人一称,只有鸟先生一人最适宜不过了,各位以为如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5 + 5 然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05:17 , Processed in 0.099718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