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學佛(死讀經人士勿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9 18:0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學佛最初之決定,既在如實知自心,則心性相貌,不可不知。第心有幻相,性無狀貌,惟以遍滿故,能生萬法故,因名曰法性,法性本體清淨平等,不動不變,妙用具足。如以水爲喻,水本不動,因風而激蕩,遂名曰浪。性本不動,因境而起念,遂名曰心。風過浪止,境亡心滅。浪爲水之幻化,心屬性之流遷。然水雖起浪,水體非減。性起幻心,性體不遷。原本無生,安有生滅來去諸相耶?故性爲心之體,心爲性之用。如人手足動搖起用,其暫時動搖之幻相可見也,其內藏氣力不變之體不可見也。不得因其不見而斷爲非有,亦不得因其可見而妄認爲真實也。故幻心若有,畢竟有而不可得;真性若無,畢竟空而不斷滅也。壹切法用,由此而生。宇宙萬有,依之建立。識得此無上法寶,即登自性光明寶殿 。心與性,不可強分爲二,亦不可死執爲壹。譬如鏡是性,鏡與外境相對而顯形影,是爲心。形影非無,不可執實,以外境亡,則形影滅也。非屬自性,故幻。此影幻心,有時而明,有時而暗,有時而迷,曰無明;有時而覺,曰明,其實皆幻也。故明暗迷覺都是幻,即滅幻者,滅亦即幻,都不可得,更不立幻與非幻,以都不可得故。因此鏡中起諸幻影,不問其爲美爲醜,實無損于鏡,以照體不動故。而性中起諸幻心,不問其爲無明爲覺悟,或善或惡,或聖或凡,實無礙于性。以性體無生,不動不變故,聖凡同體故,能起恒沙妙用故。心不可得者,以幻心造境,複因境而有幻心,以無自性,故不可得。譬如鏡之照物而成影。此影者,謂從物有,謂自心生,兩皆不可也。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非無因生。其生也,不見其生處;其滅也,亦然,不見其有滅處,故曰有而不可得。心垢與身垢不同,去身垢,必經種種方法過程,且垢之類別亦不同,垢且有體相也。去心垢則不然,心垢無體相,只把此心念壹轉,即立時放下。如正念貪嗔時,忽壹念佛,貪嗔即烏有,當體清淨也。其去固快,其來亦速,轉瞬複又貪嗔,此則習氣引也。眼耳鼻舌身意,名曰六根,外曰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是也。根塵相對而起六識,由識而生見,由見而生分別,由分別而生順逆,由順逆而生憎愛,由憎愛而生取舍,由取舍而定執我,由執我而再轉識見。分別、順逆、憎愛、取舍等等,輾轉循環,執我不舍,是曰習氣。此中毛病,都不由不明而分別所起,壹切是幻,彼當作實,壹切是假,彼當作真。倘于對境時,人定真幻,不獨境是幻,心亦是幻,覺亦是幻,自然不取,不取則不執,不執則不染。前所執者,今以智慧破之,是名解脫。惟力量不足,有時照顧不到,但只要根本認識明白,久久自然抵抗有力。所以攝心是學佛第壹關鍵,當以明心開慧爲最初之決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3 , Processed in 0.07046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