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会与孩子交流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 12:0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与孩子交流思想与感情,是当今父母们倍感烦恼的事。以下,是一些教育专家的意见,您不妨看一看,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可以参照的。
    *忌用过激的语言
    好的意识还得用好的语言来表达才行。父母的感情和孩子的幸福紧密相连,自然没有哪位父母任何时候都沉得住气。越是激动的时候,越有可能把不该说的话说出来。
    老李这位中年干部,属于那种易于激动的人。但是经过多年的教训与体验,他特别能在一些易引起冲动的场合把握自己。他的经验是,“不要忘记自己孩提时是个啥样。”只要认识到某些鲁莽及傻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父母就应该尽力保持心平气和,避免某些不该说的过激语言。对成年人应该这样,对孩子就更该这样。
    *话不宜多
    有些父母教育费尽心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在与孩子公开交谈,殊不知他们的某些话,恰恰是堵住了孩子的嘴巴和耳朵。最常见的弊病就是某些父母那种教条似的长篇独白,一开始就是:“当我和你一样年纪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子女对父母的这种表演评论说:“这种说教式的谈话,我们不喜欢。”其效果可想而知。
    在说教面前,孩子往往是缄默不语,他们的眼睛朝高处看,心不在焉,无法接受父母的教育。类似“等你成家有了孩子后就明白了”这样的话已经成了某些父母的口头禅。一天要唠叨好几次,由于孩子是生活在此时此地,老是对他们提及未来的情况,不会有多大效果。有经验的父母认为:“应该用现实的语言,举出具体的理由,说明你提出的主张。”如不赞成孩子去出度某次舞会,不必提到许多“未来”的事情,只需具体说明,如:“我不让你去是因为你年龄太小,没人照看你,怕你出事”就行了。
    有一位聪明的母亲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她介绍说:“我发现我借用报纸上的某篇文章来谈论我所关切的问题时,孩子很容易接受我的劝告,他不认为我是在说教。”
    对于子女学骑自行车,聪明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说“不要骑快车!”这样一些令人腻味的话,相反,他们常常谈论报纸上一些有关学生骑快车出事的消息,对遇难者表示极大的同情,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而用不着强迫孩子们表示什么意见。
    *语言要感人
    凡是关系融洽的家庭,人们交谈时,语言都充满着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而那种直来直去,不讲究方式的语言,用意虽好,也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具体的语言方式,因人而宜。小李6岁的儿子,特别喜欢玩具汽车,每当孩子做出得意之事时,他就奖励他一部小汽车,父子感情一直非常融洽。
    *尊重孩子的意见
    在讨论一般的普通家事时,不妨也让孩子“参政”一下。不管最后是否采纳了他的意见,也让他感受他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是家庭一员。如此,他们也会尊重长辈的。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东部的S城市有一位中学老师,主张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 ,他的孩子也是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干部。他颇有体会地说:‘不管孩子给你讲什么,你都应该让孩子把话说完。如果还没听孩子的话就发脾气,事后应该给孩子陪不是。“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育儿法。
    *要合找时间注意场合
    与孩子交流感情的时间,最好是在吃饭和睡觉前,这是孩子心情最为平稳的时间。有位母亲说,每天扶孩子上床时,问孩子:“今天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孩子长大后,也爱在这个时间,向父母讨论自己白天遇到的不顺心事,以求得父母的理解与宽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5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2-3 14:0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2-3 16:08:19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4 11:29 , Processed in 0.080990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