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53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好文] 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30 13:5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唤醒状态和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孩子对某一事物具有兴趣时,往往可以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和潜在能力。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小班孩子很少对数学产生直接的兴趣,针对如此现状,我尝试了趣味教学法,发现: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方法,内容和途径,才能间接地诱发孩子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一)在生活中学数学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于是我有意识地把各种形状的饼干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饼干放在一起,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饼干进行餐点,同时在宽松的氛围中请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吃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同时进行生生互动,都是吃圆形饼干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或者吃方形饼干的小朋友站起来等,孩子们在吃吃、玩玩中自然认识了小班数学计划中对图形的掌握要求,为了使孩子对几何图形有提升和创新,在平时吃饼干的时候,我还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又如使孩子认识自己床位的同时,我有意识选择孩子熟悉的脚印粘贴在每张床的正前面,在午睡的过程中,当孩子发现这个有意创设的秘密的时候,我给孩子留一个空间,请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脚印是什么颜色的,找一找谁和自己的脚印是一样颜色的,孩子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减少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快乐地认识了新朋友,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在找找、说说中借助同伴群体的力量认识了各种基本的颜色,同时在这个环节中还以找朋友的有些形式渗透了颜色的分类。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小班的老师处处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
,合理、科学地渗透数学知识,使幼儿在生活中丰富数学知识。
(二)在材料中学数学
研究表明:幼儿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主地建构数概念,具有自主性、操作性特点的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材料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中介,它承载着数学教育的目标。因此,所提供的材料应具有结构性、趣味性。为此,我们经常为孩子创设了丰富的活动空间,提供了趣味足、操作性强、丰富性的数学游戏材料。如我们用薯片罐子剪成手的形状,用彩色泡沫纸卷成彩色的圈圈,并给这组材料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为妈妈戴戒指”,引导幼儿在妈妈的手指上套上圈圈,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性。我们都知道妈妈是孩子最熟悉的人物,对于小班幼儿,他们趋于对妈妈的喜爱,会给妈妈的每一个手指上套上戒指,满足自己套的过程,套的越多越开心,发展了孩子的手眼协调性。但是随着游戏的深入,所提供的圈五颜六色,在积累丰富的经验后,孩子们自然探索到按颜色的不同分类套在手指上或按颜色间隔套在手指上等,在材料的操作中自然渗透了分类和二维排序的能力。又如我们的插片金鱼,我们充分挖掘了废旧材料——雪碧瓶,制作了多功能的鳞片,有红、黄、蓝、绿等颜色,同时上面还有各种幼儿喜欢和熟悉的动物形象,这些形象也有颜色的不同,一开始孩子没有目的的为金鱼身体插上满满的鳞片,接着引导孩子探索多种插鳞片的方法,其中有的是按颜色插,如红金鱼,绿金鱼等,有的是按动物形象插,如小狗鱼鳞、小猫鱼鳞等,而能力强的幼儿会用多种手段进行间接排序,小小的插片金鱼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要。在孩子成功的时候我们不忘对孩子说一声:谢谢你们为金鱼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下次我们再为金鱼设计不同的衣服。这不仅使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也为下次活动提出了要求。再如我们的“夹夹子”区域,我们提供了家庭用夹子,并用KT板切割成各种幼儿熟悉的动物形象,在动物的背后还固定了一个罐子,让其立体化,这类操作活动既有匹配及科学知识的渗透,又训练了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它凸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操作性等特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就要求教师将有意的教育渗透在无意的行为中,让孩子在与材料的操作获得愉悦的体验和成功的满足感。
(三)在游戏中学数学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且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渗透于游戏中,才能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游戏化,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认识红、绿颜色中,我采用了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捉迷藏”游戏。颜色宝宝分别躲在伞下、花丛中,请幼儿把它们找出来,孩子们进行了积极地观察和寻找,并回答出“某某颜色宝宝藏在xx”
,游戏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符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爱好,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在活动中,孩子们既认识了颜色,又发展了观察力、思维力。又如:为了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特征的理解,我通过创设让孩子们喂图形宝宝吃图形饼干,用图形钱到图形商店购买图形食品这样一个游戏情境帮助幼儿进一步区分三种图形的特征,同时,感知不同的图形集合。除了整个活动贯穿一种游戏情景形式外,在活动的部分环节也可运用游戏的形式。在复习集合图形结束部分时,我以“七巧板”游戏进行,我提供的七巧板有大小、颜色、形状等的不同,其中七巧板的数量总是比孩子人数少1~2个,我以竞赛的形式请幼儿找到符合老师口令的七巧板,孩子们在兴奋中,体验成功和失败,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既定地教学目标。而如果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教学,教师比较注意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幼儿的兴趣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准备的材料大多只有教师进行演示的教具,教师在开始直接引导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感知,少了游戏的环节和气氛,幼儿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幼儿对数学
活动的兴趣。可见,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应该更受幼儿的欢迎。
数学,抽象而富于逻辑,它对学前阶段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孩子引入这个神秘而绮丽的世界,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畅游,我确信,兴趣的培养是第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2-4 16:06:2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到一点东西,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2-4 16:30: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2-4 17:17:42 | 只看该作者
处处留心皆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2-11 13:25:2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到一点东西,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2-26 13:45:0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到一点东西,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9 10:20:35 | 只看该作者
我孩子正在上小班,她们幼儿园不让家长去看,也不知道学些什么,有些迷茫。但听他们老师说小班的学习内容很多,主要是数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9 10:21: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吧,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9 17:04:17 | 只看该作者

要用心

家长要有心,孩子的教育包含着家长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4-2 16:56: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41 , Processed in 0.08165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