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7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日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2 12:2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试探
博涵现在一直在试探“粘”字诀的作用。所谓“粘”字诀,就是在违反规则后,博涵用脸紧挨着老师、搂着老师的大腿等方式对老师示好,企图获得特赦权。
今天大家更换衣服的时候,博涵拿衣服用力的甩,大孩子都纷纷远离他。2岁半的小城城不知道躲避,结果被甩到小城城脸上。脸马上红了一块,委屈的哇哇大哭.博涵看了看城城,不道歉也不停止动作,又把衣服甩开了。
老师告诉博涵:他刚才的行为已经打到城城了,请他向城城道歉。他对着老师吹气,嘻皮笑脸的扮着鬼脸,不道歉。老师再重复一次:“你刚才的行为打扰到别人了,我觉得你应该道歉!”他用眼睛在我和王老师身上游离,最后把目标锁定在王老师身上。用脸蹭王老师的衣服,用肩膀碰王老师的……
我对博涵说:“我知道你需要储备一点点勇气向城城道歉。我等你!我相信你能做到。”我和王老师交换了一个眼神,王老师会心的点点头。在他的身边等待,不说话也不抱他。
博涵站在原地看看我,再看了看王老师和城城,沉默了。眼神在变化,原来得意洋洋的神色变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10分钟左右,博涵走过来对我:“肖老师,我知道错了。”我微笑着看着他,并接着问:“那么,你准备怎样做?”他和我对视了一下,回答我:“我要向城城道歉。接着他向城城走去……接着……

小孩子还没有勇气承认错误时,是由于心理的能量还不够,不敢承担责任。我们应该给他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调整,他一定会在自由的环境下,感受到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就可以从容的面对错误,勇敢的承担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3:14:57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日记

策  略
                                                            (1)
      谢昊和杨帆都很喜欢看《我喜欢的名车》这本书。今天下午杨帆很早就拿了书来看,他不愿意和谢昊分享,但是乐意和嘉勇分享。谢昊看着嘉勇说:“嘉勇不要和杨帆玩。”嘉勇微微笑了一下,不发表任何意见,继续看书。谢昊再用恳求的眼神看着嘉勇说:“嘉勇,不要和杨帆玩啊?啊?”嘉勇听了抬头认真看着谢昊,又笑了一下,仍然不发表任何意见,继续看书。谢昊发现嘉勇似乎不愿意理自己,于是转移目标,对黄子维说:“子维,子维不要和杨帆玩啊!”然后用恳求的眼神看着子维,子维犹豫了一下,谢昊马上半推半抱地拥着子维走了……谢昊现在已经学会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来解决问题了。而嘉勇的笑里一定有很多我们大人都猜不到的东西。
                                                                      (2)

      我们班的杨帆近来经常推人、拍别人的手、用车撞同伴的脚等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别人的不满。今天午点过后,杨帆又用了这种方式表达对嘉勇(5岁2个月)不与他分享图书的不满。嘉勇一气之下想出一个联合全体小朋友孤立杨帆的办法。贝贝班的孩子和老师都知道杨帆喜欢车,以致有关车的图书、贴纸、VCD、玩具都是杨帆的宝贝。今天我们贝贝班上刚好新投放了几本有关车的图书,嘉勇发现了新书马上有了想法。贝贝班有一条规则:谁先拿谁先看,后来的要等待。于是嘉勇计划好步骤123,然按计划实施。步骤1:每人拿一本书看,不同意杨帆分享图书要他等待。步骤2:与几位小小孩一人拿一本书轮流看,就不归位。步骤3:轮流上厕所,以免杨帆偷看……就这样持续了1个小时,以致杨帆站在旁边干等不敢离开半步……
孩子们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坚持性让我佩服,表现出的智慧让我大开眼界。成人有时也会用这些伎俩,有的也不一定比孩子用的如此巧妙,看到这些我除了说孩子们不简单外,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评价了!

                                                         (3)
     今天社会实践活动去超市(新一佳),让孩子了解物品的分类,同时体验货币与货物的关系,所以老师让孩子带1元钱以上去购物,嘉勇想买多点东西,对妈妈说:“老师说必须带5元钱……”
      好家伙!嫁祸于老师。他计算好妈妈不会反对的。这个办法挺绝的!

                                                               (4)
      嘉勇现在的内在力量非常强大,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今天下午吃午点时,李博涵在嘉勇的饭碗吹一口气,嘉勇马上要求李博涵换一碗给他。博涵和班上的子维不好了,博涵为了孤立子维,企图说服嘉勇,嘉勇会坚定平静地拒绝了……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孙瑞雪在《捕捉敏感期》这本书里提到的话:“人际关系的敏感期一般在4岁左右出现。但广州的孩子却让老师感到吃惊。很多孩子是在自我意识产生的同时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就到来了,这个年龄往往在2岁多。到了勇勇5岁7个月这个年龄,他的人际交往智能已经到了一种很高的水平。也许人际交往智能同一个地域的文化传统和集体遗传基因有着密切的联系,勇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所表现出的不温不火、不焦不躁、足智多谋,实在是有别我看到的其他地方的孩子。”我们班里就只有谢昊和他有相同的人际交往智能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2:32 , Processed in 0.23166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