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4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造生长素可促进孩子长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 20:5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看着就比别的小朋友更“娇小”,一测量连同龄儿童的身高标准都没有达到,运用医学手段可以干预生长激素,实现长高。但专家同时指出,人体身高都有一定规律,没有那个遗传基因,想着依靠打针吃药达到模特身高是不可能的。  医学上用于干预身高的叫“基因重组人生长素”,是通过注射,解决因生长激素缺乏或身体组织对生长素应答效率低,引起的“矮个子”问题。
  看到这个消息别兴奋得太早。是药物不是仙丹,不可能违背自然生长规律,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区儿科内分泌科副教授梁立阳介绍,人造生长素用于治疗矮小的临床效果,取决于三要素:开始治疗的年龄、骨龄以及营养供给等因素。
  要素一
  年龄:3岁前干预效果好
  “如果能在3岁前,就让孩子接受治疗,效果是最理想的,且干预年龄越早越好”梁立阳说。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句话放在身高上也行得通。有些孩子一出生个头就小,这可能跟早产、宫内发育不好有关,随着出生后营养的跟进,不少孩子到2岁前就能赶上同龄孩子的身高。如果孩子到了3岁,仍然矮小,身高达不到医学设定的同龄身高标准最低值,那么他将来70%的可能都长不高。这就是需要接受治疗的孩子。
  要素二
  骨龄:不看年龄,看“骨龄”
  有人就要发问了,以前不重视,到孩子成年之后才发现问题,是不是没办法解决了呢?那也不是。梁立阳介绍,医学上不以年龄为判断标准,而需要医师用专业手段检查“骨龄”,主要利用X线摄片查看手腕部骨骼状况。如果骨龄在12岁之内,说明还有长高空间。如果骨龄大于12岁,或者骨骼已经闭合了,用药“催高”效果就不理想了,医师并不提倡使用。
  就是说,骨龄是判断能否用药的标准,即使他已经过了青春发育期,如果骨龄合格,可能还有长高空间。
  要素三
  营养:七分遗传,三分外因
  身高70%由遗传决定,一些外因比如,营养状况、运动量多少、成长过程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等等,决定一个人的最终身高。这就是说,即使注射了"基因重组人生长素",医师也有一定营养与运动上的指导。
  误区
  “想多高就多高”不可能
  每个人都有个“遗传身高”,身高在此基础上高低3~5厘米都是正常的。梁立阳说,人能长到多高,脱不开这个自然规律。大家可以按照下面这个公式推断:
  遗传身高(男)=(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0.65
  遗传身高(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0.65
  以这个数你得心理有数,即使打针,你的身高不会打破这个规律,长成模特身高,那是不现实的。如果你的身高已经达到遗传身高(上下浮动5厘米),医师建议还是通过运动、饮食长高。
  这一点是梁立阳特别强调的!千万不能滥用药物,也别以为药物是万能的,得经过专业医师判断,决定是否需要用“基因重组人生长素”干预。
  “基因重组人生长素”通过几乎每天的皮下注射来进行,时间和金钱的花销都不小,一年需要好几万块,耽误时间又达不到增高效果,估计不是你想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6 14:45 , Processed in 0.07163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