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6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一个论坛就是一个江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2 05:5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题:[针尖麦芒]TC论坛:无里头与下三滥的玩法 <font style="FONT-SIZE: 18px">无聊的TC   文/垄上行   有位前斑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相忘于江湖》,当时她早已离任,或许内心有些许低落、伤感,点击进去观赏之后,果不其然。后来,有位小网友问我,现在还有江湖吗?我捂嘴长笑:有啊,网络论坛不就是江湖吗? 昨天,在办公室与同事聊天,一位自称见识多广的靓妞谈笑风生地说,他老公单位年年效益很可观,所以单位福利相当不错,过年过节发的财物极为丰富,衣食物品,一概俱全,应有尽有。听完之后,我突发奇想地说道,就少发了一件东西。她好奇地问我,是啥东西。老婆!我说道。当时,她哑口无言,想笑却又不好意思,边上的小伙子们可乐坏了肚皮,连连称是。 再说网络论坛,它的确有那么点神奇,粘乎乎,离不开身心,像男人喝酒抽烟,也是有点瘾头的。在网上你可以“娶妻”玩家家,还可以带只小狗狗晃悠悠地自由自在玩耍,生活中有的网络上也会出现。但与生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可随时下线不玩,这就是你的自由,这或许就是网络的虚拟性之缘由。但现实生活就不行,得养家糊口吧。即便是在太空翱翔,还得像费俊龙、聂海胜在“神六”上那样必须得吃喝拉撒,不然你就不是人而是一台机器。所以网络论坛也缺少那么一件东西:吃喝拉撒,不然我们这些个板油就可天天挂在网上而不下线,夜夜靠着一台电脑,借着一张互联网过日子。我在想,不知科技迅猛发达之后,以后会不会实现?据美国一报刊说,以后网上也能作爱,而且双方都能感觉到,享受到这一美丽瞬间,哎!神奇啊,但愿早日实现,至少也可见识见识这新鲜诱惑玩意。 其实,论坛就像一个小社会,一个论坛就是一个江湖,坛子里积聚了许许多多不同的ID,这便是坛子江湖的芸芸众生。虽说码出的仅仅是一颗颗方块字,但在幕后操纵的却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在论坛里不是常看到这样的说法吗?一草一木一字皆生情皆有灵性!既然是江湖,就难免有鱼目混珠,泥沙搅和。既有仗义行侠的GG,也有清纯靓丽的MM,还有伪装纯洁的人妖;既有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也有攀龙附凤的地道俗人,还有守株待兔的大色狼┉┉现实社会中有的,坛子里也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一个萝卜一个坑,应有尽有,而且各有各的网名番号,宛如水浒梁山水泊一百单八将,各具特色,别有一番风味,来无影去无踪,飘洒自如,施展着自家独门绝技,码自个的文字,赋写自己的青春,做自个想做的事情。 一个人气旺盛的论坛,和江湖中一样,一向分名别派。如“愤青”和“右右”,“两性文学”和“纯文学”,还有以友情和恋情纠集成帮为派,甚至于为竞聘一个虚拟的版主而费尽口舌,搞什么“统一战线”。若没这些个帮派拳打脚踢,唇枪舌战,江湖必定会落寞萧条,坛子势必寂寞的很,光顾的板油就不多,人气就不旺。所以,鸡皮疙瘩儿,芝麻屁大儿的小事,不争不吵则已,要闹则必定会争论个天翻地覆,唾沫横飞。 最早出现的两大帮派当属“愤青”和“右右”,这两大“匪号”其实并非自个儿取的,只是送给对方的贬义绰号,顾名思义“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简称,“右右”是“右派”的别称。他们都是根据意识形态差别来划分的,追根究底,是老毛时代“左派”和“右派”在江湖中引申出的变种和延续。 一般来说年纪稍大些的极有可能就是“愤青”派,年纪稍轻的很可能为“右右”派,当然也有例外的。我曾经就遇到过极为强烈的“愤青”们,他们大都早年曾“挺过机枪、扛过大炮”,“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过抗美援朝”,或亲自经历过“自卫反击战”。年纪稍偏低丁儿点的也大都在年轻时上过山下过乡,进驻过北大荒。一提到美日他们便会歇斯底里地痛斥狂抓不休,高呼民众抵制日货,仿佛日寇再次蹄踏国土。当然口水战便就此拉开帷幕,或许对有些人来说,这便是最为开心自得的事情,而一旦开打,理性中庸者有之,讽刺挖苦者有之,泼妇骂街者有之,灌夫叫座者有之┉┉站在一旁观战的看客也不在少数,今日讲“愤青”有理而为“愤青”叫好,明日说“右右”有理而为“右右”鼓气;今天为“纯文学”欢呼,明天又转投“两性文学”。宛如典型的墙头草,哪儿顺眼往哪儿倒。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看客呆久了难免手痒心痒,难免会跟风起哄几句,这时便免不了会被人“围攻甚至殴打”。不过别当心,不要有所顾虑,有时在江湖上混久了,得到口水愈多愈有面子,名声人气也愈大愈响┉┉因为点击率高才是硬道理。 前些个日子,流氓燕在《实话实说》版面露脸,为这Y妮各路名人写手纷纷踏至,个个挥刀砍劈,泼水涂墨,那阵势甚是可观,点击率便瞬间直线飚升。这Y的流氓燕真个厉害,即便是炒冷饭,也像只香饽饽。怪不得,病人崔永元《实话实说》做得好好的,也开始坐不住,看不惯了,炮轰倪萍当演员拍广告是“曲线救国”,炮轰收视率,说什么“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还炮轰《超级女声》,一个下午便连放了三炮。 “愤青”的最大特点是抗日先锋,遭日必反,逢日必抗。2003年,“九·一八”日寇在海南珠海集体嫖娼行色,在那段时间里,的确是“愤青”最为狂抓的季节,“愤青”们夜不能寐,通宵达旦在坛子里痛骂国耻家恨。“右右”们当然是亲美的,只要是以英美为首西方列强的东西,一个不少,照单全收。因此,被“愤青”们痛骂为英美“干儿子”、“臭媳妇”。2002年南斯拉夫驻华使馆被轰炸时,“右右”们便成了江湖中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藏入洞内不敢放屁,丝毫不敢吭声,一度到了几乎销声匿迹的地步,有的甚至于叛变转投“愤青”,待风平浪静之后方才恢复元气。不过,无论是“愤青”也好,还是“右右”,都是江湖上的忧国忧民之士。 金庸笔下的江湖总是显示扑朔迷离,险象环生,能人侠士众多,武功总是后辈高于前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坛子这个江湖同样也藏龙卧虎,哪个ID不想出人头地?总想踏一脚,留只脚印,分得一杯名利羹。很多原创文学若用“理念超前,观点独特,针对时弊,视角新颖”等形容词描绘也不算为过。像TC这样不大景气的坛子,有人认为TC目前仅为三流级别论坛,不过想当年发红时也曾出现过一批极具实力的名写手,如十年砍柴,评弹水浒是出了名的,现担任记者就职于《新京报》,他就曾在《实话实说》版面曾发过帖。据说四十也曾涌现过一些作家。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江湖有江湖的切口,就像当年匪徒的黑话一样。比如,赞同的就说“顶”或“强烈支持”,愤怒反对的就说“哇靠”,第一个跟帖叫“坐沙发”,重复的就说“灌水”、“来过路过不错过”┉┉前段时间央视一男主持人惹悱闻官司后,江湖上也跟着风起云涌,“越老湿”、“紧”字便成了江湖上高频率出现的词句。在金庸、梁羽生和古龙等武侠小说中,江湖人向来是视官府为无物的,坛子里也不例外┉┉“版主”也是论坛的主人,虽说也是个“七品芝麻官”,但行使的权利却是十足的扫地活,脏活累活,必须抢着干。当担的角色却是免费的清洁工,叫“版主”不叫“主人”,叫“斑竹”算是很客气的了,纳闷时便直呼“斑猪”,挖苦讥讽,嬉笑怒骂那是常有的事━━━谁还能敢说我们中国人脑袋瓜没想象力吗? 豆腐做的坛子,流水一样的ID。从一个无名小卒、不知网络为何物的一只小菜鸟,摇身一变成为老气横秋的一条老网虫,恰好历经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呵呵!11年了,从小学到高中,青春年少早已不复存在,啤酒肚皮愈来愈凸现,几乎快成QQ精了┉┉问英雄能有几回搏,问霸王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2-2 08:56:49 | 只看该作者
还以为是原创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2-2 21:27:38 | 只看该作者
坛子泡美酒,那是越久越醇香,若是泡网虫,大概是越泡越糟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2-5 21:19:48 | 只看该作者
江湖就是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2-5 21:37:36 | 只看该作者
路过,路过。。。进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2-5 21:51:14 | 只看该作者
梅边吹笛儿+2006-02-05 21:37-->引用:梅边吹笛儿 @ 2006-02-05 21:37 路过,路过。。。进来看看。。。
我说哪来的这么美妙的笛声,原来是女侠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04:15:04 | 只看该作者
新马甲+2006-02-05 21:19-->引用:新马甲 @ 2006-02-05 21:19 江湖就是论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2-11 06:41:08 | 只看该作者
人生风波恶英雄激流时若为论坛故莫真入江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0-4 22:43 , Processed in 0.07716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