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0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从政治的角度谈谈早期教育的诸种理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19 00:0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毛主席教导我们,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早期教育诸种理论也不例外。

我把这些理念做了如下分析:

极左派:冒险,走极端,对孩子的成长过度干涉。教育孩子的理念有宗教味道。如doman,七田真的信奉者。主张过早识字,学英语者,部分极端读经爱好者等等。

左派:主张对孩子的成长较多干涉。主张4岁以后识字,阅读,主张对孩子的错误适度惩罚等。小布什和蒙台梭利属于此派。

右派:主张对孩子的成长较少干涉。主张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学前的孩子要尽量少的学习,尽量多的游戏。

极右派:对孩子完全不闻不问,绝对漠视的态度。还有一种就是不讲教育方法,非打即骂。

在中国,极左非常盛行。极右非常罕见。在有些国家,极右相对比较多。这跟文化有关。
中国人的亲子关系非常密切,有些地区则相对差一些。从根本上讲,各地的父母都是
爱孩子的,但爱的方式不一样,中国家长有牺牲精神,为了孩子宁可牺牲自己的事业,
而一些地方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家长,个人事业是更重要的。他们不会无原则的为孩子作出牺牲。

过去一些地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是有罪的,这个观点建立在原罪的宗教信仰上,在16到17世纪清教徒时代的北美殖民地时期,这种观点曾得到广泛推崇。那时,将罪恶打出儿童的身体是
一种可以接受的解决方式。

在美国当代,右派是占统治地位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左派占统治地位。幼儿园小学化是一种标志。

我在每个孩子都有两条路写道,孩子面临白领和大师两条路。中国的偏左的教育理念是产生白领的最好方式。有些极端的人甚至说这种教养方式是在培养奴才。

强调服从,守纪律,强调整齐划一,少冒险是这种教育的特点。那些顽皮,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容易遭到现代教育体制的排斥。而富有好奇心,敢想敢做,敢冒险是创造性人才的特征。

美国式偏右的宽松教育方式好处是容易让未来的大师脱颖而出,坏处是那些不思进取或者家长教养不当的学生可能达不到平均水平。但是,这种情况适应美国的国情,因为在美国即便是做蓝领也并非一件完全无法忍受的事情,因为这个国家实在是富足。实际上,美国的蓝领越来越少,大部分人都是做服务业。白领技术人员的缺乏可以通过移民的方式来解决。中国很多最顶尖的人才实际上就是去填补美国的这些岗位。

所以在美国,实行右派这种相对自由的教养方式是合理的。是与其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
对中国人来说,由于竞争太激烈,蓝领意味着社会底层和人生失败,那种培养白领技术人员的教养方式受到追捧。这种教养方式背后是左派的教育理念。

但是,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实力强大,家长文化层次很高的家庭来说,培养一个白领人才也许并不能满足。因为在中国,白领的社会经济地位虽然较蓝领要好,但随着住房等的泡沫化,幸福感仍然比较局限。

而且,觉醒的孩子是充满梦想与进取心的,他们需要更大的成功。如果家长逼迫孩子走大众化
的白领之路,可能会造成教育的失败。

对于野心勃勃的家长来说,教育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路线选择。市面上的教育理念形形色色,
这篇小文也许能帮助读者看清楚这些理念背后的一些东西。

左派和右派的路线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但不管怎样,极左和极右都是应该反对的,
因为它们越过了底线。

附:一个教师写的短文

薄弱的基础教育土壤开出美丽的数字花?

  这是思科CEO钱伯斯在接受访问时所说的一些话Cisco CEO on U.S. Education: 'We're Losing the Battle'  
     他认为美国教育体制过份忽视数学和科学教育,而中国在这方面值得学习.
  Chambers points to a 2004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study which found that U.S. 15-year-olds ranked 24th in math and 18th in science among 38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他认为别说是美国15岁的孩子在数学成绩上的世界排名是24,18岁的青年在科学成绩上的排名是18,试问美国会对自己在任何世界排行榜上处于24名的位置会满意吗?
   钱伯斯以为会有这样的坏成绩,更是要提醒美国政府应该reform its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al system from kindergarten all the way through college and beyond. And he says we have to focus on preparing students for careers in engineering and other technical disciplines. 揥e抳e got to get back to what made this country great our education system,?Chambers says. By parents taught me that the great equalizer in life was your education, not where you are from or your religion, or the color of your skin?
  他认为美国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改.We either gain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students in kindergarten through eighth grade, or we lose them,?he says. Teaching, he says, should be faster paced, focus earlier and more rigorously on math and science, and concentrate as much on the girls as on the boys. "The way we were taught 30 years ago is not the way to do it today," he says. We also need more high-quality teachers, he says, adding that he would like to see the top 25% of people in the country thinking about teaching, and not just the people who have a good heart."不仅要从幼儿园起就重视孩子的情感和智力教育,更要重视早期的数学和科学教育.不仅是是有爱心的人从事教育工作,社会上的优秀人士都应该尽可能地为教育献计献力. 和韦钰院士的说法不谋而合.
  When he looks at China and India, Chambers sees two countries ach with more than a billion people that are methodically focusing their efforts on improving the math and science skills of their top students. For every new engineering graduate in the U.S., which has a much smaller population to begin with, there are five in China, he says. in China and India, they clearly understand that if they get the engineers, then they get the managers, then they get the companies, then they get the innovation."
  他认为在中国,大家都会很有方法地来促进学生提高数学和科学技能.中国人和印度人都很清楚,有了工程师就有了管理者,就会有公司,然后就会出现创新,相比较而言,美国弱得多(真的吗?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讲)
  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education, some countries are also investing more heavily in their infrastructures. China, in particular, is creating a superior broadband infrastructure and a regulatory environment that is more conducive to innovation than what we have in this country, says Chambers. This should create a sense of urgency for us,?he warns.
  他极力赞同中国的基础教育.他认为这对于创新非常有帮助,美国应该从中感受到危机感.
  看了钱伯斯的这段讲话,不仅让我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美两国学者互访后得出的结论,大意是中国学生认真严谨,学习非常刻苦,未来一定会成为世界强国,美国学生散漫,无纪律,对学习没有认真对待,二十年后的发展不被看好。是啊,我们都觉得对方做得很好,自己表现很差。殊不知在别人的眼里,自己没有发现的地方或者自认为是缺点的地方也会闪光。不要矫枉过正,只有真正看清自己欠缺的是什么,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坚持地做下去,可能会更好一些。
  何老师说,没有一种教育或学习理论是唯一的,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场合结合起来使用,可是在某一个时期,根据特定的情况,只能主要使用一种。我想可能也是这个意思。美国基础教育薄弱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不强也是公认的事实。可是为什么薄弱的基础教育能带来超强创意的民族呢?为什么忽视科学和数学教育的学校会让国家在信息时代,在数字时代引领全世界的数字热潮呢?这中间的环节里,我们没发现的重点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4-19 09:07:25 | 只看该作者
看标题就知道很厉害,都上纲上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4-19 09:19:10 | 只看该作者
好。透彻。一定的教育思想,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4-22 23:39:00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得透彻极了,厉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1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00:20 , Processed in 0.07665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