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547|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关于早教的讨论-天才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4-23 11:3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color="#800040">http://baby.sina.com.cn/edu/2003-11-02/55_7612.shtml 关于早教的讨论- 天才教育 . 2003年11月2日19:44 新浪育儿.  <u>乖乖妈</u> (注:乖乖妈少年班毕业,从小被认为是"神童"---张仲华).  ========================================================== 天才,是我的一个心结,多少年了,还是躲不开地怕。 其实做父母的,在孩子出生以前,想法是变了很多的。最初,是充满各种各样的希望,希望她最美,希望她最聪明,希望她会成为音乐家、、、乐滋滋无比兴奋的幻想漫天漫地,可是十个月是很长的,有的妈妈一直没法吃东西,有的妈妈脚肿得什么鞋也不能穿,有的妈妈睡下来就有点喘不过气来、、、这些长长的疲惫苦恼,渐渐地使妈妈的心忧虑起来,对上次的感冒懊悔不已,怀疑有一天馋嘴吃的小食会暗藏最不安全的细菌,于是,不再要求她最美最优秀,只盼望能生下一个健康的没有残疾的孩子来,就为这个,还天天心惊肉跳的呢。后来,宝宝来了,一看,会哭,睁眼瞧着妈妈,手脚乱蹬!那个快乐,那个放心,那个知足啊!心里只想一句话:谢天谢地,宝宝,只求你永远健康,永远快乐。 后来,我们开始关心她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走路,有的宝宝一岁半才开始说话,妈妈在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不要紧,书上说是正常的,有的孩子两岁才说话呢。虽然心里有一点羡慕十个月说话的宝宝妈妈,可是仍然沉住气,暗想,说不定我的宝宝有朝一日一鸣惊人呢!有的宝宝九个月说话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地来了,有学习经验的,有赞不绝口的,全家人莫不欢欣鼓舞,决定不负众望培养天才,为社会做贡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宝宝果真五岁上学,连跳三级,十三岁上大学,所谓天才培养成功。第一位妈妈的耐心和信心终于熬不过时间,熬不过别人家的骄傲、神气、光彩,在宝宝三岁时决定笨鸟先飞,先读它三五个培优班,咱全家也有决心有毅力,不怕熬不出天才来。 中国的父母,撒手不管的有一半,热衷教育的有一半,热衷教育的里面,天才的妈妈一半,立志成为天才妈妈的又一半。 主要还是人民的力量大,大家众口一词,热切盼望,不怕塑造不出天才的妈妈来。比如我妈妈,当年教育气氛没这么浓厚,妈妈起步晚,没赶上让我五岁时大放异彩,拿出琴棋书画来镇住别人,十来年也只盼我有朝一日能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谁知某一次我忽然考试成绩出色,这出色成绩经由别人传到妈妈耳朵,妈妈日日得人恭喜,渐渐骄傲容光焕发, “想起了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想起自己其实在少年的时候是很优秀出众的,从此自比天才的妈妈,对我的评价也毫不犹豫地大为改观。我只好当了几年天才。没法子,要不妈多难过啊。 我象打入敌后的特工,深入天才内部,探听天才秘密,最后战战兢兢逃出来,长吐出一口气说:留神,别让宝宝当天才。  天才的秘密 且不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天才,反正,他们伴随神童称号长大,在全国数不清的少年儿童里,经所谓权威认证,他们基本确定可以列入前200名,好歹也是千里挑一或者万里挑一吧。 有一个小姑娘,爸爸幽默随和,复旦才子,妈妈秀美娴静,清华才女,哎,再看这姑娘,什么叫衔玉而生,那就是她,她一点不负众望,美丽聪明又可爱。当然,她小的时候我也还小,没有注意她的出色表现,总之,大家已经肯定了她是个小神童,她也在十二岁那年顺理成章地大学就读。她鼻梁上架眼镜,家教良好,有礼貌,读书认真,课余和大姐姐们聊天说笑,处处显出孩子气的活泼聪明来,可爱而不刺人,也不侍宠而娇,我喜欢她。其实,她面色颇有些苍白,没人时神气忧郁,她其实不太与同学相交。那时候一帮孩子都因为忽然没了约束开怀大玩,只有她,好象一日也不敢松懈,只要不需要她表演活泼聪明的时候她都静静地叹着气无可奈何地尽她的责任。她的责任就是,一定要做好神童。就象张爱玲说的:自小我就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以外,别无所长。她终究不是张爱玲,天才有限,况且也无决心无爱好要做天才。但是她爱父母,生活在父母的厚望与厚爱里,在天才的定语里,如果有一点差错,不仅父母失望,甚至自己也会羞愧得不能承担,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如果可以泯然众人,我想是她心底的愿望,不过她依旧乖乖地做着神童。后来,她虽然在考场晕倒了,仍旧如愿就读研究生。我随时都可以想起她忧心忡忡叹着气的样子,很难忘记。  爱慕她的那个小伙子自然也是最出众的。那时候动辙收到写着二三十分的数学试卷,只他例外,任你全军覆没,他照样得心应手。数学老师喜出望外,深感终于后继有人了。数学家呀,多么巨大的荣誉,那年头,谁认识比尔盖茨啊,毕生理想都是成为陈景润。谁知道这孩子执着只认爱情,一遭挫折,随即一切放弃,几乎是一心盼着被退学,结果,结果如何,谁知道。 有一个最成功的例子,当年邓爷爷说: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边上围了一群幸福的孩子,其中就有十岁的他。他聪明纯朴,心无杂念,上学考试全都轻而易举,尤其难得的是真正热爱专业,一直顺当当博士后念完,到著名公司任职,工作重要薪酬丰厚。他为人忠厚善良,深得老师同学老板同事喜爱。这样一个人,却使我深思,得到这些又如何!因为,他一点也不幸福啊。我们的一生的幸福,和这些有什么关系呢。不快乐的东西随时会有,很小的事就够了,他爱的人一直不爱他,他们结婚,她时时渴望出逃,他真的几乎自杀、、、不是特例。以上故事,还多得很。  我想说的是,无论真天才、假天才、智力开发永远有地盘、智力开发过度都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一个人的一生与他究竟有多聪明毫无关系,或者说一个聪明的人反倒多些艰险和岔道。许多聪明的人反应快,结果骄傲浮躁,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努力、忍耐、顽强,还有许多聪明的人喜欢想很多事情,结果狭隘忧虑、、、聪明很容易让人忘了要发展自己其他的长处,“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句很简单的老话。 当然,智力又开发得好,情商又培养得好,是顶好的事,可是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做好。我自己,为了乖乖能善良、有爱心、乐观、自信、勇敢、执着就要耗掉所有精力了,而且,我还想陪着她疯闹,说笑,跳舞,唱歌,聊天,看她笑呢。 虽然这是早就打定的主意,但是其实时时都在动摇,看到别人家有个聪明宝宝的时候,我绝对是发自内心的赞美羡慕,就象早就打定主意逍遥一生的,可是看到腰缠万贯事业有成的同学仍然又是嫉妒又是羡慕那样,回到家里叹气伤感,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百般不如意,要好一阵子才能恢复元气。所以,我相信培养天才是那么的具有诱惑力,虽然是新一代的妈妈早就熟读各类儿童心理各种育儿手册,早就决定用自己的最好的方法来教育最出色的孩子,仍然会很容易落进荣誉的陷井,希望能拥有一个光辉的宝宝。 比如这几天,我就在反复检讨自己对乖乖的不够负责任,结果,就想出这么篇感慨来了,希望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初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4-7-26 18:38:44 | 只看该作者
I want to see this subjec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4-7-26 18:22:1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孩子,关注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4-7-23 00:31:24 | 只看该作者
本人非常赞赏蒙台梭利的教法,被她丰富的内容、科学的教具、宽松自由的环境而吸引,不知如何选购蒙的教具?有高人指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4-7-22 23:58:51 | 只看该作者
好!对早教的内在概括得很好,心智是教育的基础,让现时的我们思考:天才教育是否可行?令孩子们学会生活的态度才是最重要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4-7-8 19:34:34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的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变得容易些,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4-7-8 19:24:05 | 只看该作者
象发贴灌水这样无利可图的事呢?

你认为发贴真的无利可图吗?最少您dawnch老人家逞了一时的嘴快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4-7-8 17:28:5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才,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4-7-8 01:24:57 | 只看该作者
一杰先生:

我的修养是不够,但至少我不会用踩别人的办法来谋取个人利益。


占领革命阵地不是靠空喊口号的,如果你的言论那么振振有词,为什么不把你的道理从详道来?这样妨碍你去占领“无产革命阵地”了吗?
喊口号是近来下海文人学者爱干的事,是不是这条道比较好走?


蒙台梭利的内容很丰富,早期识字、早期阅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但你所谓“现实意义”只是你给自己的理由与局限,带着这种局限,将西瓜当芝麻,或者是抱一个丢一个也不奇怪。
——啊!我开始明白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遭受阉割的原因了!
   

骂街的定义是什么?
把同一个贴子追着别人后面贴了好几遍的算是什么?
我的贴子在论坛上都亮着,如果这也算是“背后”那只怪有人自己看不见。


作为家长更多的是看道理、看事实。不是看谁叫得响、叫得凶。
你不仅踩读经,还踩赏识教育,踩早期识字,是不是能带来彩头的都可以踩一脚?
这还有没有科学研究的态度?还讲不讲实事求是了?

  
“早期强化识字”,对不起,我再揭一揭,你的话变了。
你之前针对的是“早期识字”,这是全面否定早期教育中的识字活动。
对于早期识字,我手头中也有不少案例,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然早期识字并非一无是处,又怎么能够一概否定呢?
如果你自觉之前的话不妥可以改,但也得改得明明白白,毕竟之前的影响已经造成,如果有良心的话,你应该对此负责。
“早期读经,在中国已经几千年了,有目共睹”,你这话作为论据是不可靠的,倒是具有一定的煽动性。如果你愿意看,愿意听,正面的例子俯拾皆是!


既然你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你的观点,我当然要指出你的言论中的问题,这是我的权利。
如果你把这个视为“赤裸裸地”“骂”,那是不是你听不得相反的意见呢?


生意,呵呵,您真有生意头脑!
——说得也是,生意人怎能理解有人去干象发贴灌水这样无利可图的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04-7-7 21:15:38 | 只看该作者
撇开你的修养(对提出不同意见者进行漫骂)和品性(在一个孩子面前威胁要打他的母亲)不谈,就你提到的几个具体问题探讨一下。(不过家长通过你的言行也可以看到一些读经人的情况,对他们明辨是非有帮助)


   1、关于公益广告问题
   “舆论这块阵地,无产阶级的东西不去占领,资产阶级的东西就会占领”。对一些打着某种牌子(比如弘扬民族文化的“读经”、早期识字的“天才教育”)掏家长腰包、夺孩子快乐、毁国家未来的行经,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特别是作为专业人士,有这样的义务和责任。所以我要尽可能地进行宣传。

    2、蒙台梭利教育的现实意义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意识、自我分析判断能力、动手能力、规则意识、秩序感等等,而不是你宣扬的识字。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3、《早期教育与天才》应该被借鉴的让孩子尽可能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在接触这些活的东西的时候与孩子平等地交流。书中的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也是不可取的。你又拿里边的识字为你服务。

    4、不要拜倒在某人或某些人的脚下,把他们当神顶礼膜拜。别人一提出反对意见,你就急,就骂街,就背后搞人(不过你的“揭底”反而使大家更多地了解了我)。况且,我针对的是读经这一现象,而不是某人,怎么能说踩者着别人的肩膀呢?
  
    5、早期强化识字的危害,我作了追踪研究;早期读经,在中国已经几千年了,有目共睹。这两者都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难道我们还要牺牲一带儿童来证明读经的好赖吗?!

    6、我没有称我是专家,也没有称我是学者,我只是一个早期教育专业人士。你要怀疑我的学术道德,你还需要努力修炼之后再提出你的疑问,也许永远需要努力。如果读经对你有帮助的话。

    可能我提的观点影响了你的生意,或者影响了你的声望,所以才使你对我围追堵截。但我绝对不是针对你,或其他任何人,而是针对早期读经这种现象。而你却是赤裸裸地指着我骂。

    如果读经人象你这样,不读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01:07 , Processed in 0.08530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