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468|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我为什么反对“读经”------商友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2 15:5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百年来,以“弘扬国粹”为理由而鼓吹“读经”的呼声,似乎没有断过.算起来有五六代人了。只有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大家都识时务,不敢提,因为举国都在唪诵别一种“经”。“文革”才结束,鼓吹“读经”之声又起,而且海内外、海峡两岸遥相呼应,有办班的,有筹建书院的,有广为印制发行的,甚至还有“国际交流”的,似乎成了一种气候,但效果却不见显著,因为大家都读不懂。

本来。读也好,不读也好,各有自由。你宵鼓吹的自由,我有反对的自由:你有“弘扬凼粹”的理由,我也有“救救孩子”的理f}1。

先来说说“读经”的过去:孔子的时代是怎么教书的?不清楚,但在《论语》里大致可以看到,是谈话法,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差不多,有时师生之间还互相辩难,这就留下许多名言隽语,记载在《论语》里。这些话好不好?今日看来有极好的,有一般好的,有可看可不看的,也有大可不必一看的。以后呢,随着孔子在历代王朝地位的升迁,他的话不管你懂不懂,不管你认为好不好,都要读都要背。光读、背《论语》还不够,再加上《孟子》和《礼记》里的《大学》、《中庸》两篇,合称“四书”,由南宋的朱熹集各家注解,编为《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三代最基本的教材。非但要读,还要{};非但背正文,还要背注解——因为要考。明7清两代科举考试题目就是“四书”里的一句话,然后考生用“四书”里的话语写成“八股文”,叫做“代圣人立言二。这样可以造成几个后果:一是学生的思想都被“四书”罩住了,用现在
的话说是“思想不解放’j二是学生只会用“圣人”的口气说话,别的话不敢说,久而久之也就不能说了;三是在这个脑袋瓜子上可以戴一顶官帽,用这种口气可以打打官腔。其余的本事呢?一概没有。用清代名医徐灵胎《道情》上的话来说是:“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时文叹》)——所以才有19世纪末的“废科举”、“废八股”,同时也就宵“废读经”的呼声和行动,接下来“兴学堂”,“编新式教材”,使中国的教育走上一条新的道路,用现存的话说就是“与国际接轨”。在这个问题上,北师大的郑国民博士有一本专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一一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说得很中肯,也很详尽。我认为,20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尽管有坎坷,有失误,有迷茫,但不管怎么说,总比“读经”好。

但是不是就把古代的经典都废了呢?也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它毕竟是古代重要的历史文、思想资料、精神资源,有的还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关键的问题在一点:不要把它当“经”读

什么是把它当“经”读呢?你只要看寺院的和尚是怎么念经的,教堂里的信徒是怎么念经的,三十几岁以上的朋友一定记得-..文革”时是怎么“天天读’r、“早请示,晚汇报”的。用林彪的话说,“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理解”。——它们在精神、态度和方法上是一致、 这就是“跪着读“:屈膝,表示崇拜;低头,表示屈服:口中念念有词,表示信仰;脑子动也不动,表示毫无怀疑,全盘接受。

你如果认为这样做可以成为一个“好人”,;我是杀了头也不能相信的,这样做的人只能成为一个愚昧的人、麻木的人,或者是个伪善的人。

“五四”的精神,就是启蒙的精神,让我们的国人从“跪着”的状态中站起来,学校里的学生再也不能以‘‘读经’’的态度来读课本,我们该“站者读”了。

“站着读”的书,不管是什么,都不是“经,,而是“文”,清代学者章学诚有句名言:“六经皆史“,他把据说是孔子整理的教科书《诗》、《书》、《礼》、《乐》、《易》、《春秋》等,都看作 是“史”,;j历史的资料。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客观的态度:我们今天看待“六经”或者“四书”以及一切古代文化典籍,也都可以这样看,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看,也只是一些可供挑 选的“传统教材”。所以你可以选《论语》、《孟子》中的片断,可以选《礼记》、《诗经》中的某些章节来敦学生,使他明白古代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古代人的思想是怎样的,古代人说话是怎样的·记得好的可以记住,并化为自己的语言;有兴趣的,自己还可以找书看,多阅读~些,也可以扩大见识增加修养;认为是真理 的也行,蓼不相信的也行,以后阅历多了,意 见改变,过去相信的不信了,过去不信的又相信了,也行。——总而言之,是用自己的脑子来衡量,用生活的实践来检验。这就是我们应该提倡的读书态度与方法。因而,这就不“读
经”。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 金币 +17 收起 理由
八根儿 + 5 + 5 好文!好见解
hq1966 + 10 + 10
一袋子宁静 + 2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1-8-17 10:53:42 | 只看该作者
肯定要有所取舍阿,大人都无法全盘接受,何况小孩,何况,还要与时俱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1-8-8 11:23:4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要学习一下
古人的东西总是有借鉴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1-8-2 14:41:5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大家的辩论,感觉也是受益匪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09-3-29 01:23:0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孩子能坚持,就读吧,看13楼的,功效不小呀.只要能理解"国学"有精华,也有糟粕就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9-2-6 20:5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elex001 于 2007-10-21 14:49 发表
看了柳爸的教女之方,我后悔早一点没让我儿子读经,呵呵。。。可我儿子现在读三年级了,没时间读经呀。
上小学前,我儿子什么都没学,每天就是玩,上的那个幼儿园也是让孩子快乐的玩,没有学过什么东西。
现在 ...

我也是在后悔早教搞的晚了,可现在真的开始搞了,又发现好累啊,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8-7-11 15:5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enghuan 于 2008-7-11 15:48 发表
我是读经的文盲,想问一下,三字经算不算经呀?要不要读?


三字经让孩子读读无妨,算不算经嘛,说不好,只知道三、百、千等通称为幼教启蒙读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enghuan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8-7-11 15:48:1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读经的文盲,想问一下,三字经算不算经呀?要不要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8-7-11 14:4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6 jiangying 的帖子

关于读经,我会“端端”走下去的,我所选择的经典是

1、论语2、道德经3、周易4、诗经5、黄帝内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enghuan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8-7-11 13:5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5 qdylz 的帖子

在反对读经者中,我是鸽派.算温和的,而且最近正在重新读论语

这里不辩论了,写段小小的心得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应该是论语中精华中的精华,尤其是"人不知而不愠",如果能做到,人这一辈子基本上连烦恼也没有了,可以快乐终身.
但是,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圣人自己都做不到"人不知而不愠".何以让人信服,不得已只有叫人背而已.况且,按照现在社会的方法,做事是要讲证据的,你子路指责我,就拿出证据来.这才是适合现代社会的思想方法.而不是无赖式的"天厌之".

这样的矛盾论语中间很多.我就不多写了.东汉王允写的论衡,中间有篇<问孔>,指出很多论语的矛盾处.

春秋百家,精华在于一种争鸣的精神,而不是某本书.况且百家的基础是<道德经>,集大成者是荀子,然而,荀子天道有常的理论不适合统治阶级的需求,因此遭到打压而已.史记中孟荀是在同一列传中的,后世孟子成为儒教亚圣.荀子却没什么地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qdylz + 2 + 2 盲目读经是不是有点寡嘻嘻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09:12 , Processed in 0.088941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