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98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于丹的父亲是个大教育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30 23:4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看完面对面对于丹的专访。提到早期教育那段很有意思。

传说于丹四岁读论语,这个是媒体的放大,实际上是于丹的父亲给他讲论语。
他的父亲是个国学的研究者。

比如看到一群人在那里,就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去数数有多少老师?
看到一个助人的阿姨,于丹认为这个是老师,而一个随地吐痰的叔叔不是,
父亲又说,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贤就是那个阿姨,见不贤而内省。不贤就是那个叔叔。
所以这两人都是老师。

就这样潜移默化中教于丹。

王志问于丹哪有时间去背那么多经典和诗词?于丹说,你说到了一个秘密,
我的这些经典和诗词都不是背的。然后说,很多孩子喜欢听歌,你见他们
刻意背过歌词吗?如果真正喜欢,投入,就不必刻意去背也能记住。

于丹还说,感谢父亲的教育,但最大的感激不是父亲教的内容而是方式。
于丹读经典从来都是认为这是在玩。父亲给他讲到一半,她不专心了,跑出去了,
父亲从来没有把她揪回来,玩就玩去了。

还有一个细节,父亲带他看花,然后顺便问,红杏枝头春意闹,为什么用闹字,
而不用其他的。。。

我以前有个观点,从“综合实力论”的角度看待读经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95524&highlight=%2Beducation2008

现在看这个观点有正确之处也有不正确的地方。正确在于,有一个懂国学的家长
在身边对孩子的成长的确用处很大。而不正确在于,忽视了教育方式的问题,
如果这个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型,是逼迫孩子读经,这个孩子也许会厌倦这种东西,
长大后排斥它而不会喜欢上。所以家长有本事没耐心,不懂教育方法也是不行的。

我最近在反思教育培训的问题。对早期教育和小学教育来说,培训家长,同时给
家长提供一些搞家庭教育的资源似乎比培训孩子更有效。毕竟家长跟孩子朝夕
相处,不管是贤还是不贤,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10-1 18:29:11 | 只看该作者
炒得可真热闹呀,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不可能每个父母都是教育家。
不是教育家不一定孩子就成不了才。
教育家的父母也许是个文盲也说不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 15:29:4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你说的自闭,于丹已经辟谣了。详见《面对面》。
她所所的自闭并无多大贬义。在你这里成了证明其教育不当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10-1 13:42:3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有头有脑”地说了2楼的一句话。
你看懂了么?不赞同是你的立场和观点,没看懂,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呵呵。


楼主是懂逻辑的,你应该知道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于丹的父亲是一个国学研究者,让于丹很早就接触国学,于丹承袭了父亲的基因,使于丹有了今天的成就?
还是,因为于丹的父亲是一个大教育家,因为父亲的“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才让于丹有了今天?
两者是有区别的,我更同意前者;前者是一个环境和先天基因的问题,后者是后天教育的问题,有本质的区别。


于丹父亲的教育方法是好的,也是值得学习的,充其量也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如果于丹因为天资不行,没有成就,同样是其父亲,在媒体的笔下,会不会成为逼迫孩子学习、让孩子性格内向的反面典型呢,这很难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0-1 13:42: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0-1 10:56 发表
这是我在电视上曾经看到的视频:分上下两集,当时和孩子一起看,分两次才看完:
《鲁玉有约----师者于丹》
http://you.video.sina.com.cn/b/2084298-1272502203.html



俺是一个很较真的人,重看了我曾经看到的视频,终于找到了于丹的原话,可是于丹亲口所说,请把你的“把胡编乱造的东西拿来佐证自己的糊涂观点”帽子拿回去!

“我从小可自闭了,小时候基本上不说话………”

“没有人跟我说话,因为我是独生女,我父母因为文革后期,都给打下放去了,我姥姥带着我,在一个三进的大院子里,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女孩儿,一个很大的院子,就我们俩……”

“我基本上看着象一个得自闭症的一个孩子差不多,然后就读书,从小就教你读……”

于丹在这个访谈节目里,提到小时候说了很多,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父亲对她的教育,这一点很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0-1 13:31:29 | 只看该作者
我太太教过女儿,现在正在教侄儿。天资问题十分突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0-1 13:25:03 | 只看该作者
那也许是因为你的题目误导了宁静的逆反吧?  

我想说的是,正因为于丹教授的父亲之培养方式,才造成了于丹只是现在的于丹。一代国学大师梁漱溟在学术和人生上,就没有这么尖锐的争议。

因为无可争议。
我赞赏于丹,并非赞赏她的才华,而是她的社会影响。

当然,我认为,家长本身的素质和孩子的秉赋,可能是孩子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 12:33:43 | 只看该作者
你一开始就误读了我本文的主旨。

于丹天资再好,如果他的父亲不善教育也可能毁掉。

没看到于丹采访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于丹的父亲是教育家,
看到采访之后,尤其是几个细节,才有这种赞叹。

你没头没脑的来一句于丹成名了他的父亲就是教育家了,让人莫名其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10-1 11:25:5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没空看了,要下线了,出去过节去了!你也开心!

因有两个宝贝,对孩子的先天后天因素及“大教育家”起的作用因素一直在思考,我相信02也有同感,才有4楼的“高徒出名师”之说了。

我相信,我是看懂你的贴子了,真要闹笑话了,你就当乐子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 11:11:15 | 只看该作者

CCTV 面对面 于丹专访 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16:20 , Processed in 0.105114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