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轉貼] 鵝公喉童聲帶已損
[打印本页]
作者:
beeeee12345
时间:
2007-7-25 04:40
标题:
[轉貼] 鵝公喉童聲帶已損
鵝公喉童聲帶已損
鵝公喉童聲帶已損
(明報) 07月 24日 星期二 05:05AM
【明報專訊】孩子嗓音應該清脆嘹亮,但「大聲仔」林祖輝 在5、6歲時已有一把沙啞低沉的「老牛聲」。人們通常戲稱這類小孩天生「鵝公喉」而不以為意,但這很可能是聲帶受損的徵兆。專家指出,小
童聲帶損傷而得不到適當治療,會對聲線構成無法復元的傷害,嚴重更會導致失聲,呼籲家長防患於未然。
9歲童聲線沙啞 接受言語治療
9歲的林祖輝自幼習慣大聲說話,樂極忘形便大笑大叫,中氣十足。母親林太常常勸他收細聲浪以免騷擾他人,卻沒有意識到這同時對祖輝的聲帶構成損害。直至有次祖輝到診所看病,醫生對於小孩擁有如此沙啞聲線感到異常,才轉介他作專科檢查及治療。經過每月一次共10堂的言語治療後,祖輝現時已基本痊癒,但聲線仍帶有些微不屬於9歲小孩應有的沙啞。
原來,類似祖輝的孩子為數不少。瑪麗醫院 於03至06年間已有74名年齡介乎1至18歲病人因聲線問題求醫,當中41%聲線障礙源於過度或不正確運用聲帶,35%出現聲帶小結或起繭,需接受言語治療。
瑪麗醫院耳鼻喉及頭頸外科部副顧問醫生林建業指出,說話太多、用聲過度、發聲方式不正確、經常咳嗽及清喉嚨,以至不良飲食習慣如吸煙、過量飲咖啡、茶或進食刺激性食物等,皆對聲線構成損害,導致多種聲帶疾病。
嚴重可失聲 需手術治療
相對輕微的聲帶小結或起繭,一般經言語治療後便有明顯改善。若微絲血管破裂形成血腫,出現聲帶息肉,便需接受顯微喉鏡手術切除。更嚴重的是聲帶在重複出血和發炎後結成疤痕,影響聲帶閉合及振動,令患者難以發聲,就必須以「隆聲帶」手術處理。
現時瑪麗醫院提供的言語治療包括正確發聲及呼吸練習、聲線保健教育、行為改善訓練等。瑪麗醫院言語治療部主管黃潔解釋,不少孩子習慣大聲哭叫以爭取父母注意,行為改善訓練可讓孩子學習適當表達方式,避免傷害聲帶;而治療過程中家長的配合最為重要,訓練課後由父母在家中與孩子練習,時刻提點正確發聲方法,能令言語治療事半功倍。
她續說,一般家長容易對孩子的聲線問題掉以輕心,但聲帶疾病若延誤醫治,孩子可能尚未成年聲音便嚴重沙啞或失聲,影響其社交、口試表現甚至事業發展。她提醒父母,若發覺孩子持續兩三個月聲音沙啞,便應及早求醫。
如何保護聲帶?
別與噪音環境鬥大聲;
連續說話或唱歌30分鐘後,應短暫休息;
常喝水,尤其在大量出汗、飲茶或咖啡後;
減吃煎炸、酸辣或油膩食物;
不要吸煙;
睡眠充足;
減少清喉嚨;
避免服用太多傷風藥,以防喉嚨過分乾燥;
學習共鳴發聲,說話時保持正確口形和呼吸方式。
資料來源﹕香港匯聲基金及瑪麗醫院 言語治療師黃潔
作者:
谷纤纤
时间:
2007-7-25 09:09
为什么是繁体字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