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049|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绚丽的色彩塑造未来的设计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13 19:1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前跟一个服装行业的老总聊,他说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普遍不行。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当年,中国人生下来眼前都是蓝和灰,
中国人脑袋里的色彩就那么一点点,搞设计的劣势很明显。这方面,意大利人最强,韩国人也不错。

人家的小孩,生下来是泡在色彩里的。人家的大脑能够识别的颜色比中国孩子多的多。看看韩国人的设计,从服装到网页,
不能不佩服人家的配色。那叫有品味。

大家都在谈论培养天才的事情。什么是天才?天才主要来自比较优势。中国孩子能识别1000种颜色,人家韩国人10000种,
那韩国小孩相对中国孩子就是天才。天才不见得来自于基因,早期教育能起的作用在这里能够体现出来,
就是说,通过早期教育开发出来的能力(有时未必有意识的开发,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算),别人在后天怎么努力也难以赶上。
这就叫天才。你认识了1000个字。别人100。可人家在小学3年级就赶上你了。所以你那不是天才。

但是,如果认字变成阅读,而阅读又促进了语言能力。孩子的口才出众,知识积累惊人,那她可能就是未来的于丹了。
就于丹的口才来说,那是天才。想想于丹的家庭背景,不难想像她在早年极可能就是泡在各种文学营养中的。

再拿英语学习来说,你的早期教育让孩子学了一口地地道道的美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是天才。
将来,别人是很难达到的。靠这个,你教口语的话一辈子都有饭吃。但是,你比别人多背了几个单词,
这不是天才,别人很快就会赶上你。

我不反对家长培养天才。相反,如果有条件,早期教育就应该培养出孩子的天才,让孩子利用起跑早的优势打造出
一生受用的比较优势。当然,这并非易事,但成功后的回报惊人。

我反对的是那种假天才。doman培养出来的就是这种孩子,小时候看起来惊人,但年纪一大立刻被别人赶上,
找借口说什么后续教育没赶上,这是废话。

我相信孩子的能力一旦形成,没有几个家长会不重视,不去强化后续教育的。现在很多家长愁的是孩子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想加强后续教育根本无从下手。

当然,早期教育没有开发出特殊能力。也不能说孩子一定会平庸。他可以靠勤奋,靠教育培养出其他的比较优势。
成为大师,但大师不是天才。

天才肯定是很难培养的。其中的机制无人知晓。潜移默化的熏陶加上与孩子基因的契合可能是缺一不可的因素。
有一种说法是,只要一个人在感兴趣的领域里专注十年以上,那么,他就能成为天才。比如,有的孩子爱钢琴,
家长需要强力阻止他去学,而有的孩子得去逼迫。专注十年容易做到,但这个兴趣就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了。
可能来自天赋,也可能是早期教育引导得法的结果。

天才有大小之分。大天才对天赋的依赖更大一些吧。莫扎特之流肯定是脑子搭错弦了,不少雨人天才也是如此。
小天才可能对天赋依赖小一些。前面提到的韩国设计师,可能就是一种小天才吧。我觉得我这里讨论的天才
可能就是这个层面的天才。

小天才未必成为大师,未必像大师那样杰出。但大师的出现与教育,社会环境等等因素关系很大,也是可遇不可求,
偶然因素很多的。小天才最后可能就是靠自己的一技之长混口饭吃。我觉得,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
能够靠自己的一技之长混口饭吃,已经是早期教育的成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9 金币 +34 收起 理由
boweimama + 2 + 2 我很赞同。
hq1966 + 10 + 10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小荷才露尖尖角 + 2 + 2 学习一下。
klcz2002 + 5 + 10 学习一下,又点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2-11-19 12:4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天人合一 的帖子

“如果换一个孩子交给莫扎特的父亲,未必培养不出一个莫扎特。”
   胡扯吧
    我对音乐教育了解极少,但就看的例子来说,莫扎特还是贝多芬是三四岁的时候听他姐姐弹琴,被发现音乐天赋的。那么,他的姐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7-25 02:16:45 | 只看该作者
我反对的是那种假天才。doman培养出来的就是这种孩子,小时候看起来惊人,但年纪一大立刻被别人赶上,
找借口说什么后续教育没赶上,这是废话。

我相信孩子的能力一旦形成,没有几个家长会不重视,不去强化后续教育的。现在很多家长愁的是孩子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想加强后续教育根本无从下手。
————————————————————
良好的早期教育需要合适的后续教育,才能防止早慧的夭折,这是本人再三强调的重要观点。草率地否定后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未免欠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7-18 01:14: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18 00:02 发表


他的父亲只是外因,是土壤,没有莫扎特先天的种子,再怎么培养也无济于事。简单说,如果让其父用同样的方法来培养,看行不行?
人类几百年了,无数的方法都用了也没培养出莫扎特第二。如果连莫扎特的天赋都 ...

莫扎特的父亲是个宫廷乐师,他对莫扎特的期望和训练,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但是后人看到的只是结果,却不知道培养的过程。正如爱迪生,我们一定会认为他是天才,是上天给他的异秉,但是他说: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7-18 00:39: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18 00:02 发表

他的父亲只是外因,是土壤,没有莫扎特先天的种子,再怎么培养也无济于事。简单说,如果让其父用同样的方法来培养,看行不行?
人类几百年了,无数的方法都用了也没培养出莫扎特第二。如果连莫扎特的天赋都 ...

天赋当然有差异,但是天才不是天赋,天才是天赋加上后天的培养才产生的。之所以要否定你的天才论,也是为了说明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天上没有馅饼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说过:如果孩子从生下来那天就交给他,你想要什么样的孩子,他都可以培养出来,比如:科学家、音乐家、体育家等。如果换一个孩子交给莫扎特的父亲,未必培养不出一个莫扎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7-18 00:13: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7-15 16:38 发表


马甲还真多!楼主很多推论跟老鼠一样,02心里有时并不赞同,任何对比要注意到社会结构与文明程度的差异性。最简单的是韩国是小国1988年就办了汉城奥运会了,中国1990年举办北京亚运会,2008年才奥运会(当然 ...

你的楼主不是指引用的那楼吧。
你的结论我基本赞同。设计是和商业活动市场需求有关的。但你指的是商业成品的设计。而楼主谈的是关于色彩的早期教育。我们会觉得国外的服装、商品的包装等在色彩上确实新颖,可爱。这也许就和国外的绘本各种早教的资料色彩斑斓有关,我以为,现在这代看国外绘本、音像资料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在色彩、及创意上不落后于世界任何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00:02: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人合一 于 2007-7-17 22:06 发表

    莫扎特实际就是早教成功的典型例子,莫扎特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他的音乐才华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教育,是绝对不 ...


他的父亲只是外因,是土壤,没有莫扎特先天的种子,再怎么培养也无济于事。简单说,如果让其父用同样的方法来培养,看行不行?
人类几百年了,无数的方法都用了也没培养出莫扎特第二。如果连莫扎特的天赋都质疑。世界上真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才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梦幻妖精 + 2 + 2 可以培养出个郎郎,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7-17 22:0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16 00:31 发表
音乐家多如牛毛,有谁家的孩子成了莫扎特,或者说有莫扎特百分之一的成就?
莫扎特是人类几百年一遇的天造之才,这个就不要抬杠了。

至于韩国人的设计,跟韩国人的人才大量涌现有很大关系。就像巴西那样的国 ...

    莫扎特实际就是早教成功的典型例子,莫扎特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他的音乐才华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教育,是绝对不可能显现出来。
    他在自己的年代,也未必被认为是几百年一遇的天才。所以,现在的人里,几百年以后,未必没有莫扎特这样被公认的天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7-16 00:3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klcz2002 的帖子

音乐家多如牛毛,有谁家的孩子成了莫扎特,或者说有莫扎特百分之一的成就?
莫扎特是人类几百年一遇的天造之才,这个就不要抬杠了。

至于韩国人的设计,跟韩国人的人才大量涌现有很大关系。就像巴西那样的国度,人才基础雄厚,
如果再加上社会重视,国家重视,就能领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7-15 19:5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14 05:40 发表
DOMAN培养出来的连混口饭吃的小天才都不是。弄它有什么意义?
没人反对早教,我的观点是:

头等要素两个:玩和阅读。前者激活脑功能。后者促成智力早熟和学习兴趣。
在此基础上如果有条件,可以开发孩子的 ...


DOMAN的孩子也不光只DOMAN吧,也会玩和阅读的吧。我倒更相信DOMAN本身也是 一个游戏,是一种玩的方法,也很可能对阅读、有所帮助呢。

不过呢,玩和阅读真是早教应该达成的一个方向。阅读倒还好理解,不知EDU对玩的内涵有何看法。玩的涵义真是让俺觉得糊涂。

以前老鼠就把很多家长认为是洪水猛兽的电脑游戏给孩子大玩特玩,与此相同做法的还有SKYYE等。俺对此一直报有怀疑,在电脑游戏中挑拣着,有限制有目的有条件地给孩子玩玩。还有俺身边的孩子年龄大一些的父母,根本就不让孩子玩这些东东。这也是玩,可教子理念不同,孩子的年龄段不同,大家的做法差别是如此之大。

一放暑假,俺都收到十几份的夏令营的小广告了,有打野战的,有走红军线的、有去偏远地区体验的、有学英语的、有学打球的,有兼学和玩的。。。。凡此种种,这玩算是会玩了吗?

再回到DOMAN上,国外孩子的高级玩法俺们了解不多,对玩的理念了解更少。俺倒认为,国内的许多家长已经是尽自己的能力,在陪养孩子玩的兴趣、玩的能力了,至于说国内孩子玩的能力是否那么强,与DOMAN有多大的关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7 17:27 , Processed in 0.08620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