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2126|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轉貼]《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29 22:5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

◎牟宗三

  
【序】

  予既寫才性與玄理,佛性與般若,心體與性體,以及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諸書已,如是乃對於中國各期哲學作一綜述,此十九講即綜述也。此十九講乃民國六十七年對臺大哲學研究所諸生所講者。當時口講本無意成書。諸同學認為將各講由錄音整理成文可供學者悟入中國哲學之津樑,否則茫茫大海,渺無頭緒,何由而知中國哲學之面貌耶?如是由陳博政、胡以嫻、何淑靜、尤惠貞、吳登臺、李明輝六位同學分任其責,而以胡以嫻同學盡力獨多。諸同學之辛勞甚可感也。吾順其記述稍加潤飾,期於辭達意明,雖非吾之行文,然較具體而輕鬆,讀者易順之而悟入也。於所述者盡舉大體之綱格,不廣徵博引,縷述其詳;欲知其詳,當回看上列諸書,知吾之所述皆有本也。無本而綜述,鮮能的當,此不得曰綜述,乃浮光掠影也,故多膚談而錯謬,不足為憑。綜述已,則各期思想之內在義理可明,而其所啓發之問亦昭然若揭。故此十九講之副題曰「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函蘊之問題」。簡述明固有義理之性格,問題則示未來發展之軌轍。繼往開來,有所持循,於以知慧命之相續繩繩不已也。此為序。民國七十二年七月。

  
目錄


第一講 中國哲學之特殊性問題
第二講 兩種真理以及普遍性之不同
第三講 中國哲學之重點以及先秦諸子之起源問題
第四講 儒家系統之性格
第五講 道家玄理之性格
第六講 玄理系統之性格
第七講 道之「作用的表像」
第八講 法家之興起及其事業
第九講 法家所開出的政治格局之意義
第十講 先秦名家之性格及其內容之概述
第十一講 魏晉玄學的主要課題以及玄理之內容與價值
第十二講 略說魏晉梁朝非主流的思想並略論佛教「緣起性空」一義所牽連到的諸哲學理境與問題
第十三講 二諦與三性
第十四講 大乘起信論之「一心開二門」
第十五講 佛教中圓教底意義
第十六講 分別說與非分別說以及「表達圓教」之模式
第十七講 圓教與圓善
第十八講 宋明儒學概述
第十九講 縱貫系統的圓熟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0&Key=0&idArticle=80827&strItem=books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7-5-29 23:1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09:54:58 | 只看该作者
此事并不在于是否非要是精华贴,万事浮云又何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但人间亦有应当不应当与否的良知正道,此真理不重复谬误即重复,因此还是要有诚敬面对先哲,在天地前有一自我担当。
  另,一般人习惯将咨询和知识混同,将知识和学问系统混同,将学问又不分内在之证成系统与超越之证成系统,因此智慧之体更是“虚”的很,其实天下本就是虚实之间,进退之间,动静之间。之所以对虚的学问不能逆觉体证转成实证,一则于智慧之典籍熏习不够,古人有才华造诣者于此日日用功尚须数十年,今人急功近利之心态甚重,一时没得所谓效果,便心生淡漠乃至鄙夷不屑,或若存若亡拨弄精神,或投窗大痴終不窥门径。老子云至虚极守静笃,本就是明了智慧体证智慧之不二法门。
  陆象山说于学者要先立乎其大。有志者事竟成,天下有志者几人?皆随运浮沉与草木同朽,日渐下堕陈腐而以为胜景罢了。
  此学与知识学问不同,終是要有见地有践履,有放下又提撕警觉,否则只是缘习,白来一遭,对面而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12-27 19:4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天津清羽 的帖子

对于推广读经的写的帖子,我常常觉得读起来有一种务虚的感觉。
不得不承认,我这个因为孩子而接触经典有一年又半载,到现在为止,在经典面前还是一个打酱油的。
但对于您所说的这些智慧提升啊,自我提升啊,之类的我个人觉得特别“虚”,就是虚无缥缈的。
其实转贴有人看,目的也已经达到了,何必在乎是否是精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09:4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 天津清羽 的帖子

新叶朋友说:“如若这样,那是否大家都可以转这样的精华文章呢?没有冒犯前辈的意思,只是自己的一点感受,再者看这些经典文章,若不能引起共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还是白看的。”
   我当然鼓励大家多转这样的精华文章,经典文章之所以经典,此共鸣是发在深处的需要慎思明辨笃行的,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普通人要自我做提升自然可以顺理精进,通俗小说当然有些地方也可引发大家共鸣,但那共鸣终究多是感性的和浮浅的,不足以真正振拔生命。请问《圣经》未必能引起非信仰该宗教之西方人士的共鸣,信了的也未必全部能懂,难道读《圣经》就是白读白看了吗?《论语》《楞严经》《道德经》这些真敢说懂的有几个呢?不懂不能引起“共鸣”就是一定都白看吗?
   智慧之书籍多接触多熏习都未必能懂,智慧的书懂一句也比世智聪辨的书看一千本要强啊!因为这些书背后是大生命,是人性之理性与光明,我等虽不能至亦要心向往之亦步亦趋,故不可以一时代之浮浅来引导众人,名曰方便其实随顺下流,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因此才会有很多人虽在自己已不明经典的情况下,依着人类智的直觉与良知而推广儿童读经,因为天下存光明之火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15:14:2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人从小不读什么有智慧的书,哪里能有什么真的原创,很多转帖的文章却能当这“精华”二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如若这样,那是否大家都可以转这样的精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12-18 17:07:57 | 只看该作者
我其实以前还挺纳闷,为什么很多转贴能加精华呢?

精华是鼓励原创的吧。

当然不否认所转的本身是很精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1:4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天津清羽 的帖子

此篇文章都被解除精华,不知还有什么文章能算精华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23:1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2:02:41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7:01:09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客气!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08:03 , Processed in 0.08599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