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263|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Jerry杂谈]关于学与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5 13:3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个人喜欢西方的人养育孩子的方法,因为他们孩子成长的都很轻松,他们的孩子有条件随着自己的喜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往往看着国外的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感兴趣的往往不是结果,而是他们那种投入的状态。

那个帖子里再和昙花讨论钢琴还是电子琴,其实无意说那个好坏,而是说那个更适合于孩子。
其实这首先是目的性的问题,如果大家立志把孩子培养成朗朗或者丁俊晖,那怎么做都是应该的。如果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门技能,那我认为最好的就是学以致用。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学东西那么痛苦,而国外的孩子学东西就很快乐。除了教育的方法、手段、目标等的差别外,最主要的还是目的,因为我们的孩子学的东西,都是父母希望的,而不是他们想要的。

学钢琴也许很苦,但真正掌握一门技巧哪一个不苦呢,换句话说,很多孩子是一个游戏高手,也是经过长期的苦练才掌握的,换了我,让我通宵达旦的玩游戏我是受不了的。记得我们那个年代,很多人买了一把吉他在那里苦练,手都弹出茧子来了,可是没有谁逼着他,他就是自己要练,因为弹着吉他吟唱校园歌曲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情,再苦他也喜欢,后来不久出了老狼等一批歌手么。在坛子上发贴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想那么多写那么多,但还是很多人乐此不疲。

有人说孩子的时候手灵活,否则等他喜欢的时候再学就晚了。真的会晚么?其实大不见得,我儿子学了几个月的架子鼓了,但我记得我一个朋友当初练了几天,就比他现在要打得好得多。其实年纪越大,掌握东西的周期越短,那才真的叫事半功倍。

要说乐理,其实最好的也许不是钢琴而是视唱。很多孩子从小学美术但大一些了却画不出什么东西来。我也见到很多中学生,不需要什么老师,从模仿开始,把漫画画得有声有色。
我侄女去年大学毕业了,她从小就学习各种技能,音乐、绘画、跳舞、英语无所不学,我记得当初为了让她参加人大附的乐队,还去单独学习黑管。但现在我知道,她平时什么都不喜欢。她是个乖孩子,学的东西都是父母要求的,她都很好地完成了。现在大了,不需要再去完成哪些任务了。

我以前在火车上遇到国家桥牌队的那些人,他们在车上打升级,以为他们对打桥牌已经厌倦了。而下围棋的聂卫平呢,反倒不喜欢平时下围棋,倒是四处去找人打桥牌。
东方人擅长的就是把玩的事情都要改造成学习。而西方人呢,则是玩着就把该有的技能全掌握了,这就是差别。

学了就要能用,“致艾丽丝”,我当时没找过任何乐谱,都是哼着用口琴把它吹出来的。所以弹钢琴就是弹钢琴,没必要再去找那么多的理由。另外了,钢琴既然是那么好的东西,不要单单要求孩子去掌握吗,做父母的也跟他一起学一下么,每天也不要多了,你们坚持半个小时的训练就好了,你们做到了,再去要求孩子腰杆也比较壮一些,是不是呀。哈哈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8 金币 +28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旧帖再看,很有意思。
skyye + 10 + 10 这个贴不错
前车之鉴 + 10 + 10 弓虽,总体好得不得了,小处还有点嚼头
ealain + 5 + 5 还以为你不理俺那茬了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2-3-22 23:58:2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论坛一楼那个链接功能真强,居然把老鼠的旧帖子也链接进来了。

爬过来再看一遍,挺好,挺好!

老鼠好久不来,还挺惦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7-3-7 07:40:15 | 只看该作者
再进来汗一个
去年儿子报两个兴趣班,一个绘画,一个科学实验,共800,今年1900 番倍还多,准备忍痛割爱,不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7-3-6 23:58: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3-6 23:52 发表
haha 你培养孩子钢琴的兴趣,要求比培养钢琴家还高呢

童子功都不放过,听起来像是在练什么武林绝学。


哈,辩到这份上,俺看也得打住了。

钢琴之辩俺至此住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3-6 23:52:54 | 只看该作者
haha 你培养孩子钢琴的兴趣,要求比培养钢琴家还高呢

童子功都不放过,听起来像是在练什么武林绝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3-6 23:38:0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个算是让孩子学钢琴的最后一个合理的地方了。

做一个钢琴家必须具有非凡的智慧、修养、感觉、热情、想像力和诗情画意,还得具有个性的魅力,而不仅仅是手的灵巧。可惜中国只练最后一部分,而把关键的东西忽略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热情的孩子,能充分地用钢琴去表达。


首先,学钢琴不等于一定要成为一名钢琴家,奇怪老鼠为什么一定要把二者等同起来.此乃前提性错误。此误一出,论据如何都绝无对的可能了。

其次,即便不是做钢琴家,智慧、修养、感觉、热情、想象力。。。也是需要的。但这些东东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还是娘胎里带来的呢。智慧不习无以得智慧,既然是修养,不修又何以有修养,感觉、热情、想象力有先天的成份,也有后天的造就。而学钢琴正是一种途径,让孩子得到这些感觉。当然,因天赋的原因,有的孩子悟性强,有的弱一些,但如果家长根本不给孩子一个机会,他又如何得以使天赋光大,使后天被先天之不足。


其时手指的灵活性有很多培养的途径,也不见得就一定要从很小的孩子做起。我以前经常看到所谓的技能比赛,比如点钞的、打算盘的,其手指的灵活度都令我赞叹不已,那些人恐怕没有一个是从小练起的。

俺们说的是音乐,又不是说练孩子手指,谈这些做什么呢?

你的那个朋友,之所以不能继续,是因为孩子的姥姥没有逼着她,否则她也能做到的。只要求孩子去做,自己不去做,真的不合适呢。

哈哈,总算摸到了点儿脉门。
如果孩子是要求不想学了,我看也没有强逼的必要。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老鼠大约是看了我的帖子,认为我总是陪、催、逼,孩子已烦了琴。情况并不是这样。与其说烦,还不是是有些畏难,想逃避。这时候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和引导,让孩子一步步克服困难,当困难不旦不成其为困难,一首美妙的乐曲在自己手下欢快的流淌时,开心的感觉又岂是旁人可以体会的。其实学任何东西都会这样的,让学学的东东也会这样,但孩子明白这些是必须做的事情,让他形成习惯。


其实呢,真的很难体会用中国的方法,能教出出多少合格的钢琴孩子来,真得难以想象。每年据说国际钢琴大赛,据说中国的参赛选手占了一半。哈哈,还是我们应试教育搞得好呢。不过现在也不过出了朗朗、李云迪这么几个,而且后者据说还比较水。其实也许找几本《指尖下的音乐》、《键盘上的反思----世界著名钢琴家谈艺录》 这些书看看,会收获多多呢。


再次谢谢老鼠,俺会找来一读。但也再次声明,俺不是在培养钢琴家,虽然俺在认真地对待学琴这件事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klcz2002 + 2 + 2 老鼠很怕同志们走歪路, 特别是姐姐这类 ...
深蓝浅蓝 + 2 + 2 支持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3-6 23:18: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ubor 于 2007-3-6 18:22 发表
我有一个同学,出国了,我会特别羡慕他没有家庭作业,整天开开心心。


我的朋友的孩子出国的不多,我了解情况的也只有两位.

一个是初中生,刚去加拿大时间不长,因为作业应付着有困难,她天天很忙,也很辛苦.她的目标是A,但获得去不容易,每获得一个A,她就会在她的QQ空间高呼着.

还有一个是高二去的加拿大,去年已大学毕业.她语言学校上了半年就参加了考试,考上了加拿大据说排名属于前五的一所不错的大学.

然后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别人用四年才能完成的本科学业,,他们的毕业证,如果是特别优秀的,会在毕业证上有一行字,证明这位同学在学期间成绩优秀,能获此殊荣的,在几千名毕业生中也只有区区几十名.而她以三年的学习就获得这样的优秀的成绩.

更值得高兴的是,在一次捐助人命名会上,她代表全校致辞,感谢捐助人的慷慨捐赠.要知道那个国家对外国学生,特别是对那些父母不是本国纳税人的学生,还是有些偏见的,一般这种荣誉都是给本国的孩子,特别是父母是本国的纳税人的孩子.这种荣誉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给过华人.但我朋友的孩子用一次次优秀的成绩证明了自己,这荣誉已非她莫属.

一修,好的成绩的获得,是和辛勤和努力分不开的.不必羡慕人家,而需自己脚踏实地地做出努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前车之鉴 + 10 + 10 让一修好好看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3-6 23:05:5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讲究玩中学,可是遇到现实问题的时候,往往做不到,因为经久的上辈的教育经验和言传身教把我们的思想束缚住了,学就是学,玩就是玩。
个人认为学习这两个字的含义是:学,模仿,习:练习,学习就是在不断的模仿和练习中进行的。孩子在模仿谁呢,模仿周围的环境,这个环境的组成之一,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家长;家长在孩子学习特色的过程中,首先用自己的好恶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方向,孩子从你身上得到的信息就是,你让我学习的!接下来就开始了督促和指导,孩子又意识到:我要为你学。学不好,孩子又感觉:我父母不高兴了。。。整个过程中,有没有驱动孩子自律的行为呢?你在施与孩子束缚的同时,孩子模仿到了你的行为,将来他也会施与别人约束别人,而自律,没有了。。
因此,我发现一个宽松的环境,主要是家长良好的心态,一个淡定坚持冷静的家长,会让孩子也不浮躁。
不知道怎么了,语言组织很差。。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ealain + 5 + 5 说的是,这是我的目标,我尽量去调整自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3-6 22:59:51 | 只看该作者
看楼上的两位又对上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ealain + 1 + 1 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3-6 22:55:47 | 只看该作者
西方的学校,学生掌握的东西趋势不浅显,他们四五年级孩子写的论文,我们很多成年人都写不出来。

但他们教的课,比我们的更浅显,更实用。

还是建议你多看一些其他人介绍国外的教育的文章。在国外压力大的都是东方的孩子,西方的孩子确实没有。让孩子学这学那,上名校挣大钱光宗耀祖的,全都是东方人。西方的那些哪怕孩子立志做一个售货员,父母都不会干涉。因为是在已经是生活无忧了。而东方的传统理念,恐怕到了那里都无法改变。哪怕是台湾、韩国、日本,都是这样。相比之下,大陆的孩子还算比较轻松的呢。


但中国不是外国,亚洲不是欧美,俺们没那环境,没那国情,没那文化,更没那机制.

老鼠此言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家长不介意孩子立志成为了个售货员的,可以不对孩子有所要求,让孩子比较轻松地自我发展,如果介意的,那么就......

俺介意,也许儿子长大以后是做个售货员,那是我认命,但现在让俺接受他有这样一个志向,俺接受不了.俺会尽力把他往俺想让的走的路上扯滴.

俺脱不开中国的土壤,即便是有一天生活在欧美,俺也会象老虫一样,象生活中那块土地的许多华人或亚裔的父母一样,辛勤地培养小苗苗,让他茁壮成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kyye + 5 + 5 花儿忠实贯彻“你的未来我的生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17:46 , Processed in 0.085808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