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346|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应该是怎么样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4 19:1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孩子应该是有孩子的纯真简单,否则就是坏孩子了。我在没生孩子之前,也这么坚定地认为。所以对我的小表妹很讨厌,因为那时她刚初中就对我的化妆品感兴趣。尤其后来看到这样的出自小女孩蒋方舟著名语录:我找男朋友,要富贵如比哥(比尔盖茨),潇洒如马哥(周润发),浪漫如李哥(李奥纳多),健壮如伟哥(这个我就不解释了)。很多人都有想法认为现在的孩子初中生,那是没希望了,一代不如一代。可是到我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我就不这样想了。

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这难道真的有规定吗?违反了就得否定?而且现在的社会信息传播途径和特点,生长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怎么能和以前的我们相比呢?这篇文章比我想说的要好,我就不罗嗦了。希望大家都有些观念上的改变。我的侄子给我描述得他们班级的课间十分钟,我觉得简直就是男女挑逗专场。开始简直想把侄子再送回老家学校,以免染缸染黑了。可是看看蒋方舟同学的一些作品,我不这样认为了。

蒋方舟: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儿童世界
2004年07月12日15:12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我要“揪”错】 【推荐】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蒋方舟,1989年10月出生。小学文化程度,目前正坐在初中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她七岁开始写作,九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被改编成漫画书。十一岁写成长篇小说《正在发育》,以其迥异于同龄人的成熟与大胆、古怪精灵的文字,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十二岁写成长篇小说《青春前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同年成为《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专栏作家,每天都给报纸供稿。蒋方舟刚刚又出版了自己的新书《都往我这儿看》,风格更加奇异多姿,往往令我们许多成年人瞠目结舌不止。
  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儿童世界
  也许过去我们一直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的世界就是简单的、幼稚的,如同一张白纸,那么蒋方舟的书可能会让许多成年人感到惊诧甚至有些恐慌。作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成熟地、平静地谈论着恋爱、月经、性,甚至"伟哥",丝毫没有大惊小怪。她也坦白地写出了孩子间的勾心斗角,还有对出名,对升官(当班干部)发财的看法。翻翻书的内容:"你发育了吗"、"比胸脯"、"鱼水缠绵"……真是让人头晕目眩。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蒋方舟怎么敢这样写?而且这样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么多?怎么能知道这么多?真的知道这么多吗?
  可是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一下,蒋方舟给我们看的孩子的世界也许是更为真实的。孩子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对复杂的成人世界他们真的一无所知吗?蒋方舟不能代表所有的孩子。但是也许有相当数量的孩子,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单纯"或许正是为了迎合我们的希望。也许我们与孩子之间一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如果我们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想法,就更无从谈起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早熟的苹果好卖?
  蒋方舟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议,除了她作品的内容看上去特别大胆、另类以外,还在于她出奇的坦率直白。蒋方舟毫不隐讳自己成名成家的欲望。方舟自己在书中公然写到"早熟的苹果好卖"、"我找男朋友,是大大地有标准。要富贵如比哥(比尔·盖茨),潇洒如马哥(周润发),浪漫如李哥(李奥纳多),健壮如伟哥(这个我就不解释了)"。许多人抓住这几句话,就推测方舟是一个阴暗、做秀、视生活为儿戏的怪孩子。
  各种观点看法纷至沓来,赞叹者有之,鄙夷者有之,有的人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如何文笔如此老辣,是不是有成人代笔。有的人把方舟和韩寒等小作家放在一起比较,讨论低龄出书好不好。更多的声音质疑小方舟和前一段当红的美女作家们一样,靠性的描写炒作自己,卖文求名求利。
  其实生活中的蒋方舟除了出众的写作天赋以外,其他方面与一般孩子并没有什么差异。当方舟初次在报纸上发表作品,还以为编辑阿姨要"发给自己一块手表",最后没得到手表大失所望。蒋方舟身上体现出来的,正是成年人不再有的率真与直来直去,尽管不太符合我们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也许我们对待她也应该更宽容一些。
  不喜欢"小作家"的称号
  对加在自己身上的"小作家"头衔,蒋方舟本人表示非常不喜欢。作家就是作家,加上一个"小"字,就带点迁就和鼓励的意味,给人的感觉好像因为作者年龄小而降低了标准,很不正式。
  另外,"小作家"总让人联想起"小则了了,大未必佳",臆测她会像那个失败的神童方仲永一样注定走向平庸。中国人更喜欢循序渐进,"早熟"一向就不是个完全的褒义词,它还不同于"早慧",与"早熟"联系在一起的往往是"复杂"、"世故"、"浮躁"甚至是"早衰"……蒋方舟很希望人们能给她一个更适当的称谓。
  知名度很高的母亲
  蒋方舟的母亲尚爱兰,也是位颇有名气的女作家,尤其在网络写手当中非常有影响。尚爱兰长期给国内最知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写稿,作品多次获得大奖。
  方舟在写作方面发展到今天,母亲所起的关键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于是有人联想到,方舟小小年纪,文笔如此辛辣,是不是母亲在背后代为捉刀。还有人质疑尚爱兰是拔苗助长,认为写作不是体育项目,不能靠硬性训练培养出来。对此,方舟母女都显得十分坦然。蒋方舟对母亲的文字似乎评价并不高。而尚爱兰甚至写了一篇名为《给我个孩子,他就能成为作家》的文章,畅谈自己在开发孩子写作天赋方面的心得体会,文中一些观点对现代家庭的子女教育不无启发。
  尚爱兰提及她曾特意找来一篇叫《大海》的文章给方舟,"今天终于有机会去一览大海的英姿了。现在正逢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茫茫的大海波浪起伏,无边无际……啊!大海,我爱你!通过这篇反面教材,很容易叫方舟懂得了滥用成语,其实是妨害表达的,越是成熟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中越少成语。所以尽管蒋方舟知道的成语很多,但是文章中用得极少极少,往往有意回避。
  毁誉参半的"方舟式"语言
  蒋方舟在她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十分的随心所欲,无论表达的主题、描写的对象还是行文的方式都绝少条条框框,显得太轻松,太任性,而不那么严谨,不那么经得起推敲。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相比,乍看上去不容易让人接受,恐怕在中学的命题作文考试中也很难得到高分。
  然而方舟的风格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除了一大批痴迷的小读者,许多文学界的专家权威也给予她很高的评价。例如蒋方舟写过有这样一段话:"当我激动着心,颤抖着手,走进了会议室。啊,神圣!啊,庄严!啊,空荡!啊,干净!我这个离十八岁还有八年的孩子,竟有些不知所措、措手不及、手足无措了。"从语文老师的角度看,这段话满是毛病:"激动着心,颤抖着手",是不规范的;四个"啊",啊得不伦不类,滑稽可笑;连用三个意思近似的成语,累叠重复。但是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引用这段话的时候说:"写得太漂亮了。"认为孩子对词语的吸收能力很强,在抒情手段不够的时候,能够创作性地使用这些词,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到最畅快的程度。
  著名文学批评家谢友顺这样称赞蒋方舟,"忽然发现努力多年才稍微领略的文字秘密,今天已被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轻易地掌握,甚至比我们做得更好,难免有些让人沮丧。"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32 金币 +37 收起 理由
angle + 2 + 2 我很赞同。
jerryhao + 5 + 5 我很赞同。
skyye + 10 + 10 精品文章!
hq1966 + 10 + 10
一袋子宁静 + 5 + 5
行至水穷处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2-3 08:44:59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统一的模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15:16:34 | 只看该作者
老虫比喻的“智力”是软件程序,而“心智”是操作系统。呵呵,这两个概念究竟是怎样的?我一直不太理解大家的概念。这下子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7-1-10 14:08:40 | 只看该作者
难到自己真的跟不上潮流了?
今才知道13岁的孩子就可以想这些,写这些。沮丧!

和80后的同事聊到“早恋”,一句“小学才叫早恋!”把我好一个震惊。我确实落伍啦。。。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保证和谐的亲子关系,保证沟通的畅通,是最最重要的事啊。万一有一天他什么事都不告诉我,那就真傻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7-1-10 09:44: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1-10 06:27 发表
without the ability out of the "智力",  maybe it is what we call "心智", what will happen?

A "智力" worker ?  
The basic support people in a project group. To do ...

   不知理解对了没有,老虫的意思是:智力要超前发展,心智也要超前发展,孩子的人生成功,智力是基础,但心智起决定因素。只是提高智力家长有办法,提高心智家长却很难帮上手。

     我有两个问题:1、您是怎么提高孩子的心智的。从孩子多大开始?
                               2、你理解的心智的具体范畴包括哪些?我举一些我能想到的心智成熟的例子,比如:用心机当孩子王、巴结老师当干部、探索性、不相信童话、营造小圈子、交往有手段,等等。(往往这些表现突出的孩子,令人联想到有管理能力,如果家长着意培养,是能做到的,但是要不要培养心智成熟?我还是疑问)  刚刚又看到66那篇关于孩子叫人的帖子,往往有些孩子,嘴巴很甜,也会摆出一些关心人的假样子(原谅我这么说,确实是做出来的),这样的表现我也觉得是心智成熟的表现。需不需要着意引导,我也疑问。
         另外说明一点,我认为的性格不在心智成熟的范畴,性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基因,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弱点,从小培养,避免,比如:自信、开朗、大胆、勇敢、坚持、吃苦、爱交朋友等等。性格是可以完善的。
        另外,老虫介绍的帖子,那个话题我也很感兴趣,不过,感觉和这话题还是不同,我已在那边回帖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55029&extra=page%3D1&page=3

[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1-10 12: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7-1-10 09:2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qbyqb8 于 2007-1-10 09:02 发表
智力可以开发,心智无从可知吗?其实不然,从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中还是可以预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




一厢情愿。

如果孩子是一张白纸,当你在上面作画时,你就会发现那张白纸显示出他自己的底纹,后来,那已经不能说是你的作品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云起 + 5 + 5 孩子是产品,不是作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7-1-10 09:10:1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有自己成长的方向和道路。孩子就象一棵小树,我们栽下,我们可以为他修剪多余的枝叶,可以适当为他挡风遮雨,还要阳光雨露这些外部环境,但是它还是自己成长,我们只是陪伴而已,揠苗助长当然更不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1-10 09:0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 dawnch 的帖子

智力可以开发,心智无从可知吗?其实不然,从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中还是可以预知。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7-1-10 06:27:28 | 只看该作者
without the ability out of the "智力",  maybe it is what we call "心智", what will happen?

A "智力" worker ?  
The basic support people in a project group. To do the basic job like a machine in a lab.
Why these talent people could not become the head of the troop?  


the second question you have mentioned "到底幼年时要不要超前发展智力和心智?"

I have thought about the topic,  I describe it as "gap",  but no one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it.
If you are intested, you may look into this page: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p;extra=&page=2


I am in the cyber center now, the computers here have no Chinese fonts, so I can not reply you in Chinese.


Overall, 智力 can help people do things that  most of people could not do. But, afterall, 智力 is not everything, it needs other things to support to achieved targets.  This is the Dos' job.  No matter how brilliant the program system  is, it must stand on Dos ,  or something like this.   

But the most difficulty to us,  "心智" is out of our control.  No matter how parents devoted, you never can know how the "心智"  develop, how operate, how they trend.  You can use some education method like "doman", "qi tan zhen"......to develop "智力" (or you consider it as "智力") , to help your kid to obtain a high score, but you never can know what you can do with your kid's "心智".

[ 本帖最后由 dawnch 于 2007-1-10 06: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7-1-9 14:09:38 | 只看该作者
天堑GG,俺可是真心求教呢。
资深老虫,我还真希望听听你的意见。我还真困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0 07:13 , Processed in 0.089011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