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差生难题”困扰不少父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2 08: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救救我的孩子!”晨报“关爱差生”报道在家长中产生强烈共鸣。连日来,众多家长来电诉说他们对孩子无能为力的痛苦。?口区顺道街李女士来到晨报,讲起儿子打他们夫妇的情节,潸然泪下。
   来电倾诉的都是中学生家长,他们反映孩子的问题大致有四类:身陷早恋泥潭不能自拔;厌学逃课,沉迷网络;打架闹事;父母离异,孩子不愿与其交流,学习习惯差,有的孩子有严重的叛逆倾向。
   黄女士介绍,她的儿子现在读高一,坠入情网不能自拔。儿子与一女同学谈恋爱,每次发生争吵,就不去上课,有时通宵泡网吧,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里。为此,黄女士找了老师、同学帮忙,找心理专家咨询,也找女方家长沟通,都无济于事。现在,走投无路的黄女士想下狠心,将儿子送到“择差学校”去受苦。
   汉口的方女士哭诉:“你们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她说,儿子上初中后经常逃课,在学校打架闹事,学校准备将儿子送到工读学校,经调解,儿子被送到另一所中学,但老师仍称“没办法教”。方女士现准备放下工作,到学校陪读。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家长的困惑也是我们忧心的,晨报将继续关注“差生”问题,也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爱差生”,共同探求解决之道。
   以前打儿子现在儿子挥拳报复
   伤心母亲哭求:谁能帮帮我

   晨报讯(记者 彭欣)“帮帮我吧,不论付出多少代价,只要能救我儿子,我都愿意。”家住顺道街的方莉(化名)读到“关爱差生”的报道后,近日到晨报哭诉:读初中的儿子经常打骂他们夫妇。她苦求记者,希望得到“择差学校”或鲁巷中学的帮助。
   儿子3岁开始接受棍棒教育
   方莉称,她是农村人,早年来到武汉后结婚。十年前,爱人下岗,她在医院当清洁工,每月家庭收入仅800元。儿子徐进(化名)今年13岁,在?口一所中学读初二。
   方莉说,她不想儿子今后和她一样过苦日子,希望他好好读书。但她很担心儿子学坏,于是,从儿子3岁起,她和爱人开始对其进行棍棒教育。
   “起初,打骂确实很有效。”方莉回忆,儿子在三年级以前都很听话,虽然有时也犯错,但只要一打骂,他都会很快改正。随后,儿子作业做得慢、成绩下滑都会挨打。
   儿子性格日渐暴躁,开始反抗“慢慢地,儿子开始暴躁起来。”方莉说,读四年级后,有次儿子进了网吧,她发现后刚动手,儿子就死死咬住她的手,咬得鲜血直流。“没想到儿子会这样反抗。”
   此后,每当方莉打骂儿子,他要么逃跑,要么拼命还手。“到后来,我们都不敢打了。”方莉说,想到儿子越来越大,担心再打,儿子会做出极端行为,于是改为只骂不打。
   怕挨打,夫妻俩每天躲儿子
   方莉说,五年级后,每次她数落儿子,儿子就会大发脾气,或摔门而去,或在家砸东西。她说,此后除了要钱上网,儿子根本不与家人交流。读初一后,儿子上网频繁,成绩在班上摆尾,没钱就找父母要,不给就动手打父母。
   “这是被儿子用镜子砸的。”在方莉的手上、头上,几处伤痕明显可见。方莉说,儿子动手打他们一点都不留情面,有次发脾气将外婆的手都打断了。
   “我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换来的却是儿子的拳头。想到这些,我真是撕心裂肺的疼啊!”方莉哽咽起来。
   方莉说,现在她和爱人每天在家的时间都和儿子错开,即便晚上儿子回家,她和爱人也不敢和儿子多说一句话。
   伤心母亲四处寻“救子稻草”
   方莉说,为了让儿子转变,自从儿子上初一后,她四处寻访好的教子方法,只要报纸上刊登哪有教育讲座,她一定会去。“本地的、外地的,我都听遍了。”她说,因为家庭条件有限,为节约路费、听课费,她经常饿着肚子去听讲座。
   “我曾想过离开这个家,离开儿子。但我走了以后,儿子怎么办?他毕竟是我的亲生骨肉,实在没办法放手啊。我究竟该怎么办?”说到此处,方莉的眼圈又一次红了。
   班主任
   孩子并非无可救药

   记者昨日走访了徐进的班主任聂老师。当听说徐进在家的表现,她惊讶不已。
   聂老师介绍,徐进在学校的问题并不突出,纪律表现相比初一有很大进步。因基础太差,他的成绩不理想。
   她说,徐进一开始不愿做作业,为此她曾让他与班上另一学生比赛,看谁学得更好。结果,徐进学习积极了。作业写得认认真真,十分整洁。
   “不是教不好,关键是方法没用对。”聂老师分析,其行为与父母从小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经常打骂对徐进身心造成了极大伤害。如今父母虽没有再打儿子,但也没对亲子关系进行修复,而是逃避,效果自然不好。
   儿子
   恨父母,所以要报复

   初见徐进,1.5米的个头让人很难想到他曾动手打父母。“我恨父母,所以我要用拳头报复他们。”徐进不假思索地说。
   “我的童年就是一场噩梦。”回忆童年,徐进突然痛哭起来。他哭着说,从小到大,父母并不信任他,只要认为他犯了错就打骂。“在家,我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徐进称自己第一次反抗父母,是一种压抑后的爆发。“这种感觉很爽。”他坦言,随着反抗次数的增多,如今他已无法控制,反抗父母已成了下意识的行为。只要父母唠叨自己,或意见和自己不同,他都会很烦躁。“我现在只想快点长大,独立生活。也许只有这样,我才能改变对父母的仇恨。”
   
  差生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他们有着怎样不寻常的故事?你身边有在转化差生方面做得特别好的老师吗?作为家长,你是否遭遇过“差生难题”?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欢迎老师、学生、家长和所有关注这一问题的朋友拨通晨报教育热线进行讨论。热线电话:13871370894、85720412(白天)。

网友 流质 于 2006-11-11 17:13:05 发表评论
世上真的有差生吗?
在我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中,听话、循规蹈距、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经过岁月的洗礼,在长大成人进入中年以后,却郝然发现,曾经的好学生与曾经的坏学生他们目前的状态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并不是好学生就能获得比坏学生更好的社会际遇或生存状态。而且目前的社会上宣扬的观点与那时的观点也有了截然不同,如果还用老的观点来看待现今的事物,那么孩子们就将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从而造成不好的影响,不光孩子受委屈,家长也要受到强烈地冲击。
其实世上的好与坏是相对的,在一部分人眼中的好,在另一部分人眼中未必就是好的,而一部分人眼中的不好,在另一部分人眼中的也未必就是不好的。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或听说过爱迪生的故事吧。小时候的爱迪生在学校成为极不受欢迎的学生,是老师眼中的头号差生,被送回了家庭。然而,伤心的妈妈却并没有把他当做差生看待,在迷茫的孩子面前镇静自如,自己亲自教育。正是在这位耐心、聪明妈妈的教诲下,我们今天才得以有了明亮的电灯,不再惧怕黑暗的来临。他的发明数不胜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推进了文明的发展,现在谁还会说爱迪生是个傻子、是个差生吗?而他那个时代的聪明人,我们又知多少呢?相反当年被人嘲弄的孵小鸡行为却被传为美谈,成为孩子探索自然的童趣。
再来看看今天,曾经有这样一篇报道,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参加招聘的故事。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年轻人中,最后被录取的却是一个最没有优势并多次应聘失败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年轻人总结了前几次的失败教训,在招聘人员面前从容应对,以镇静的姿态给招聘人员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从而一举夺魁。而那些虽然具有专业优势的年轻人,却因为没有应对提问的从容和镇静,不能轻松自如地展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没有被选上。我们能说这些没有被选上的年轻人就不优秀吗?不能。我们能说那个被选上的年轻人因为没有过硬的专业就不优秀吗?非也。没有被选上的年轻人有过硬的专业,在学习理论上无疑是优秀的,但在与人打交道,也就是社会交际能力上却肯定存在着不足。而那个被选上的年轻人也无疑是优秀的,虽然他在专业理论上要逊色一些,但他拥有的智慧,善于总结,巧于应对的能力也是一种才能。有谁就能断定他将来就不能在工作中得到充实和提高呢?
聪明的妈妈不会轻言孩子是差生。没有绝对的差生,只有相对的差生,一个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差,不代表他就是个差生,只是还没有让他的闪光点发出光亮而已。做一个聪明的妈妈吧。去寻找你的孩子的闪光点,把它开掘出来,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


更多资料来自  http://c188630048.510168.net
100注册享受终身免费在线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4-17 13:23:08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就会出什么样结果的孩子.
棍棒下面的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棍棒.
用爱来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会用爱来回报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4-17 10:43:58 | 只看该作者
难。为什么古人说,养儿才知父母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6 01:20 , Processed in 0.08641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