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2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无痛”童年与“有痛”童年辩论与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8 09:5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不管标注“无痛”和“有痛”,肯定是有痛的。
因为人的生活由事情组成,事情不可能都园满,不园满,肯定会有痛。
那为什么有些会标注“无痛”呢?我觉得很可能因为大人觉得:小孩没有责任没有负担,心里只有玩和吃,一般大人心里最向往的状态。但这些只是家长心里虚设的,在现实也不成立的。
每天多少小孩因为愿望得不到满足而哭闹?父母对小孩的话是:你即使给他整个世界他都会不满足,小孩的愿望满足的了的吗?这时小孩不光要承受心里欲望不能满足的痛还要承受父母的指责。小孩还要承受父母每天催他们起床上幼儿园的痛,还有过马路每次不管小孩是否已经知道或已经自己注意安全了,都要听父母提醒的话,承受对他努力的否定及耳朵起老茧的痛。
这些痛,是真正的痛,不会带给小孩半点进步和益处,但他们必须承受,而且还要说他们拥有了“无痛”童年。可以说天下第一奇冤。

既然痛是肯定的,那就希望痛能够带来进步带来收获。希望小孩能够通过“痛”增涨小孩的经验,处理事情能力和识别辨别事物的能力,小孩的能力增长可以给小孩自身带来自信,可以更早的建立独立感,从更多的事情上可以感受到满足感和快乐感。这样的“有痛”可能会比所谓的”无痛“好百倍。


另引一事:
对于,朋友对他自己小孩的评语:你即使给他整个世界他都会不满足,小孩的愿望满足的了的吗?这样的话,我是这样反驳的,你以为小孩有那么大的能力吗?不要说是小孩,就是给你自己大人,你能够要得下来吗?你能够管理好利用好?对于我自己,一个家尚且还有很多事情管不过,不要说一个镇一个城市了。你想要还需要有能力才能要得下来的。你认为你的孩子有这样大的本领真的非同小可呀。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小灰熊 + 10 我很赞同
行至水穷处 + 10 + 1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1-10 05:51:51 | 只看该作者
你即使给他整个世界他都会不满足,小孩的愿望满足的了的吗?

我赞成你朋友的这句话.

小孩的要求可能比我们所理解的一切都大,对小孩来讲他们根本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天真无邪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要求有多么的不可能.在一次次接受与否定中他们开始对"有限规则"有了初步认识.
所以我们不能去抱怨小孩,只能在日常中以最大的内心来让小孩体味"有限规则"

引用一袋子的话:
可以象草一样自然地生长,有风霜雪雨,有阳光露珠儿。一切来得自然。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行至水穷处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1-8 20:13:58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象草一样自然地生长,有风霜雪雨,有阳光露珠儿。一切来得自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你说出了我心里所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1-8 19:34: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san_1201 于 2006-11-8 09:52 发表
朋友对他自己小孩的评语:你即使给他整个世界他都会不满足,

父母以为的“整个世界”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1-8 18:34:11 | 只看该作者
赞同JERRYHAO,无痛不可能,也不必要刻意去制造无痛的世界. 更不赞成去刻意给孩子创造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1-8 14:07:0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看得少,到底说啥呢我也不清楚,随便说几句吧

人活着怎么可能无痛,无痛的是西方极乐世界,孩子也一样

所谓的快乐是相对的,某些快乐教育完全是商业宣传的目的

做父母的不要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增加痛苦,就已经很好了

孩子痛的时候需要父母的安慰,而不是在伤口上撒盐

如果愿意培养一个性格特异的孩子,那就无须担心以上的这些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赞同.
行至水穷处 + 10 精品文章
susan_1201 + 2 + 2 所有观点都赞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1-8 12:24:42 | 只看该作者
  先“有痛”,后“无痛”。
  以前的教育,主流粗分为三种。
  1、教坏型,家长一开始就把孩子往坏处引。虽是少数,但作为一种类型存在。
  2、不管型,完全放弃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
  3、教育型。这一型“有痛”是主流。
  1、2两种我们肯定不取,常上儿童教育论坛的家长,现在关心教育型的“有痛”向“无痛”改良。

  “有痛”型已经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痛不可免。
  “无痛”实际上只是相对“有痛”而提,实际操作过程可能微痛或者大痛,但努力的方向是“无痛”。

  人的一生最幸福的时光,最值得回忆的时光,回忆得最多的时光,基本是童年。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痛苦已经够多了,怎么能再用无穷的痛充斥孩子本该最幸福的童年。
  ”有痛“型常常做无用功,”有痛“型常常适得其反,所以家长们转而探索、关注”无痛“型教育。
  只要家长有时间精力,有爱心耐心,”无痛“型是最容易成功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改变心态,从”有痛“心态改变到”无痛“心态。

  昨天看到瑜珈在回贴中反对让孩子做phonic的选择题,很有启发。孩子没有接触到错误选项之前,家长让孩子从错误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不如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孩子去强化记忆。
  感觉有痛型很多时候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选择错误答案后再给一把大红叉。
  如果把正确答案让孩子记忆,避免孩子接触到错误选项,或者避免孩子接触到之后选择错误选项,”无痛“就容易实现得多了。

  我在《宝宝仔仔成长记趣》中提到过一个观点,一天总共24小时,惩罚孩子的时间长了,孩子幸福成长的时间就少了。
  24小时中,睡觉要占十来个小时(2-7岁的孩子,睡眠中是最可爱的,因为不能睡着干”坏事“  再严厉的父母,晚上给孩子盖被之后,也会觉得睡眠中的孩子其实是挺可爱的,完全忘记孩子白天干的N多”坏“事),每天活动时间就只有十来个小时。
  其实教育非常简单,就是在孩子幸福的事和家长希望孩子幸福的事中找到最大交集,拿来充实这每天十来个小时,让孩子没有机会干”坏“事,这就是无痛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susan_1201 + 2 + 2 呵呵,我说的无痛是你文章里的有痛,你 ...
行至水穷处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8 12:13:10 | 只看该作者
很细致的思维,孩子也有真实的感受,也许他们不懂表达,但是他们绝对也会痛。发过一个帖子,孩子的悲伤很真实,数据丢了,不重新发了,贴几段过来。
赏识教育的优点过去说了不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有发挥优点,增强自信的前提下,去修正缺点,才是最好的。我倒想起了些对孩子情绪应对的一些想法。这个话题很大,会在以后的一些例子里慢慢讲各个方面的体现,就是从那个妈妈的例子,想到了孩子的悲伤情绪。
        大多数成年人都很爱孩子,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地看待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看法总是拘泥于一些固有的论调,比如觉得孩子的所谓愤怒,所谓悲伤,都是无理取闹,是无足轻重的,觉得不过是孩子罢了,认为他们不理解周围的事情,其实孩子固然对世界的认识不是太全面,但是孩子是最敏感,最直接的,他们的悲伤都很真实,对痛苦的感受也是最真的,只是有时不会像大人那样表达罢了。
        最近开了几个亲子教育的群,在和妈妈们的交流中,更加深切地体验了这些,孩子上幼儿园,孩子念一年级,这些,其实都是孩子社会化很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在学习上很多父母都很在意,花费了很多时间来辅导和帮助孩子,可是对孩子的心理适应过程,却总是比较忽略。孩子从一个满是宠爱的环境进入一个大集体,和同龄人一起学习和生活,会有很多第一次的感受,第一次的失望,第一次爱和友谊的悲伤,第一次体验被排斥,第一次感觉自己的落后,种种,都是很真实的悲伤感受,都需要父母的帮助。这种帮助更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些语言抚慰和必要的行动支持,比如拥抱,比如建议。可是,我们可以花钱去帮孩子买很多的学习资料,可以花很多时间来教孩子学习,却吝啬一些贴心的语言安慰,当孩子总想和妈妈说些什么的时候,父母却总是打断孩子,用妈妈正忙着或者快做作业去这些粗暴的语句打断孩子的倾诉,不要说还有一些本来就不大倾诉的孩子,父母根本没有想过去和孩子交流这些,孩子只好自己去感受焦虑,小的时候不知道就是一种压抑,其实对他的一生都会有影响的。相对正确的做法,我认为是好好听孩子述说,或者主动去和孩子交流,安慰稳定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所在,尽量去弄清楚使他们悲伤的真正原因,即使不能完美的解决,也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支持他的,事情总可以解决,孩子总可以进步的,这样,孩子才可以更自信地面对生活,学习生活。
        孩子还小,这些可以说是小情绪,可是这些悲伤都很真实,都在影响孩子的性格和生活,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帮助,这些小情绪会慢慢长大,伴随孩子的一生~~~爱我们的孩子比教我们的孩子更重要,孩子的快乐比孩子的学习更重要,不是吗?

也许和主题不是完全的贴切,但是意思还是差不多的。不管无痛还是有痛,都是孩子成长的真实过程,我们不必过分保护,也不能忽略,好好的陪他们长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1-8 12:06:32 | 只看该作者
俗语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对孩子来说,适量的苦和痛是给他们打的预防针,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18:14 , Processed in 0.078607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