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42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开西医双盲点试验的“科学”面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8 21:2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揭开西医双盲点试验的“科学”面纱见公婆的媳妇未必是好媳妇一、引言:什么是科学?方舟子之流等医学业余货色,认为西医是科学,中医是伪科学的焦点依据在于,西医在药物试验时采用了双盲点统计方法,而中医则否。什么是科学,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西医的双盲点试验果真能反映客观规律吗?现引用《不看病等死,看西医早死,唯中医最让人信赖》关于西医对药物出尔反尔的结论:“昨天,治妊娠呕吐的“白利麦豆”经西医实验室研制,宣布为科学,随之,其副作用产生了几千个畸形儿!而今天,“白利麦豆”被列为禁药,终于导致了日本药厂破产!   昨天,经西医实验室研制的第一代避孕药,宣告以现在的一百多倍的剂量服用是“科学的”,而今天,纠正说:以前期百分之一的剂量服用才“科学”;原来,“科学”在西医那里,仅仅是个任意打扮的小丑!   昨天,西医“科学”的论证,服用类固醇可治愈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白斑病,而今天,西医又“科学”的说,服用类固醇,导致他的判断力被严重削弱,干出一些失控的事情来。而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在西医“科学”的治疗下,被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   昨天,西医“科学”的论证,米托蒽醌用于治疗神经功能障碍和多发性硬化症,而今天,美国药监局监测宣布,使用米托蒽醌治疗,心脏功能被削弱。   昨天,西医“科学”的论证,奥卡西平用于成人或4-16岁儿童癫痫发作的单独治疗或辅助治疗,而今天,《药物警戒快讯》宣布,出现与本品相关的恶性皮肤反应,包括中毒性表皮松懈症。   昨天,西医“科学”的论证,二磷酸盐主要由于高钙血症、骨质疏松和骨痛的治疗,而今天,美国药监局监测宣布,在接受静脉注射二磷酸盐治疗的癌症患者身上发现腭骨坏死症状。” 以上引述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实际上西药存在的试验结果不能反映客观实际的毒副作用还有许多(原因见下述分析)。二、双盲点试验是什么东西?我是学工程出身的,因为祖传和兴趣,后来改行学医。我对工程结构力学的形成过程十分熟悉,我觉得在某些方面竟与西医的双盲点试验十分相似。工程结构力学的公式是这样形成的:先做大量的试件,比如找钢材或者用砂石料按事先设定的尺寸做成混凝土试块,然后分组试压(分组办法是同批的随机),放在机器上压,机器上装有量测仪表,一直到试件破坏为止,在试压过程中观察仪表数值,记录下来,然后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具体做法是:在压力与变形值坐标图上打上每个试件压力值点,然后用线性回归分析,寻找一条近似的直线或者曲线代表它们的受力规律,实际上这些点都分布在这条直线或曲线上下左右,只有个别点刚好分布在直线或曲线上。通过试验总结归纳出一条近似力学公式,以后工程设计就按这个公式进行。为了安全起见,在这条公式乘上一个大于1的安全系数。工程力学随机试验的目的不在于证实材料是否有强度,而是想了解它的强度自然分布。西医的试验与工程结构力学试验非常相似。西医先找一些小白鼠,然后模拟人得病,模拟的办法有两种:一是给它们注射细菌或病毒,使其得相应的感染性疾病;二是给老鼠注射一些药品,比如注射四氯化碳或其它化学品,使其得癌症等化学致病性疾病。然后分组给一些组别预先研制的西药,另一些组不给药或者给其它药对比(在人体试验时则给安慰剂或者其它药对照),分别观察疗效。因为分组是随机的,并设立对照,所以名之为双盲点试验。方舟子之流认为西医之所以为科学,是因为它的统计方法使用了这个双盲点试验。不过,存在的问题有:1、老鼠与人类毕竟是两种不同动物,生物体各自的系统是非常复杂的,人与老鼠对细菌病毒的敏感程度不同,而且存在个体差异,即各人免疫力不同,在老鼠身上得出的结果未必真实地反映了在人身上的客观规律。我们在做工程力学试验时就知道,不同的砂石料做出的混凝土试块压力值不同,即使同一批材料做出的试块也由于试块自身的密实情况和配合比不同而压力值不同。2、模拟致病毕竟不同于实际致病过程。实际致病远比模拟致病复杂得多。这与工程力学试验一样,虽然施工使用与试验时同样的材料,但由于气候、环境、工人操作素质和稳定度不同,生产出来的混凝土结构产品其压力值肯定不同。实际上,是否致病还要看人种(如黄种人易致鼻咽癌,白人则否)、环境(某些地方容易得某病)、遗传(某个家族易感某种病)、当时的免疫情况(与非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并非百分百感染致病,非典能否感染要看这个人当时的免疫力)等因素。因为致病原因不同,个体免疫的差异性(一些体质极差的肺炎病人用抗生素无效,药物是否起效取决于病人免疫力是否还行),药效也与试验的不一致。3、虽然西医完成了动物试验后也在人身上做试验,然后才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由于观察的时间短,其结果不一定准确反映客观规律。这就是为什么有好多西药,原来药商吹嘘该药如何了得,副作用如何少,后来由于接连不断地出现试验时未发现的副作用而成为禁药(现在有报道说感冒常用的西药对乙酰氨基酚可诱发高血压病)。另外,西药由于更新换代快,实际上一种西药能够观察上10年以上时间已极少有(这比中药观察1000多年短得多),说不定未到10年这个药品就被药商淘汰了。由于新药的利润高,西药厂商为了创造市场和利润,有时也象升级电脑产品一样,故意升级,医院跟着升级使用(现在中国的医院为什么爱好新药原因就在于商业运作),病人跟着升级被宰。4、西药对其耐药性的观察统计至今尚未有。药物在多长时间内、病人使用多少次以上产生耐药性而失效,药商无法明确地告诉人们。而且由于现在的农畜产品大量使用抗生素,这种抗生素残留食物体内随着食物进入人体,不用抗生素的人一样可能产生耐药性。5、西药药品说明书里告诉人们这个药品主要用途以及其试验时所知道的毒副作用,但无法告知人们这个药治某个病的疗效百分比,而一般用定性描述,比如为某某病“特效药”“首选药”或者“辅助用药”。特效药指疗效高但也不能理解为100%有效的药品,这种药在西药中是比较少见的,反而在中药中提取的一些有效成分能够成为特效药,比如治疟疾的青藁素,治腹泻的黄连素(限于热泻)。首选药则指这个药在该类药中疗效相对高或相对安全。辅助用药则基本可理解成可有可无的东西,比如维生素在大多数病种的治疗上,还有西药的肝病药基本都是这类药。西医科学主义者认为,你虽然指出了西医双盲点试验存在许多问题,但我采用这个试验方法本身就是科学的,就证明西药的用药安全。如同有人说“能够见公婆的就是好媳妇,不管这个媳妇其后对公婆的行为多么恶劣。”这个问题是非常搞笑的。因为西医用双盲点试验,不过是使用了一种统计学工具,并不能证明使用了这种工具就能证实西医是科学的。按照统计学原理,最客观反映样本的真实规律的统计方法反而是对全部样本进行试验的方法。但由于这不可能做到,所以科学研究中一般只能采用抽样调查法,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进行试验。抽取的样本量越大,其结果越有代表性。但是一种西药在试验阶段,它所抽取的样本很难有代表性(先不说观察时间因素),原因是:1、世界人口有六十亿,这种双盲点试验要抽取多少样本才具代表性?是不是抽取一百几十个人就可以说具代表性了?2、这种双盲点试验有没有分年龄组、性别组进行试验?3、这种双盲点试验有没有分地方组进行试验。地球的人口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人种不同,各地气候环境不同,在美国的双盲点试验结果可以代表在亚洲和非洲、靠近南极和北极的国家和地区的结果么?三、回答方舟子之流关于中药的常见问题好,现在我们说说中药的情况。中药是天然动植物和矿物,生于大地上,不是化学合成药物,是故我们从几十万年前(从考古学证明,几十万年前的中国古人就已经使用中药)到现在还在使用这些药物,药效和毒副作用观察的时间比西药长得多。当然由于当时自然科学的落后,医生们无法象现在这样搞什么双盲点试验,中药一开始就用在人身上,从人身上观察治疗效果比在老鼠身上试验更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疗效。1、方舟子之流认为,你中药不搞双盲点对照试验,怎么证明是药物有效而不是靠心理暗示起作用呢?答:药物是否有效不在于是否进行了双盲点试验,如同工程力学随机试验并非证实试件是否具有强度一样。如果中药有靠心理暗示起作用,那也是中药的优点和能耐,要不为什么你西药同样是药却起不了心理暗示作用?如果中药仅靠心理暗示起作用,为什么还要用多种多样的中药去暗示?干脆用面粉捏成中药样不就行吗?如此说你买到市场上那些假中药照样能治病,因为病人不知道这个是假的,这个假的照样起暗示作用,可是为什么假中药不能治病呀?如此说中医院里的医生开处方时随便开几味中药不就得了,反正病人不懂,靠心理暗示就能治好病,用得着认真去记各味中药的性味、功能和配伍禁忌吗?如果说一些心理性的疾病能够靠心理暗示治愈或好转,对于非心理性疾病(这种病占绝大多数)药物的心理暗示所起治疗作用有限,根本就不能靠暗示治愈。我们倒希望地球上存在这种药物,放病人嘴里一含,暗示一下就治愈了疾病,花钱少见效快,那些癌症病人能暗示一下就治愈了,起码比到西医花了数十万元最后还得死好得多呀,我看人类都大大地欢迎这种药物,有了这种药物,人类何愁不健康?有了这种药物,我们还用得着花时间研究医学吗?根本用不着医学!一笑。2、方舟子之流还狡辩说:你说中药有效,为什么对这个病人有效,对那个病人没效呢?答:与西药一样,中药能够起效同样取决于病人的免疫力情况,病人如果免疫力极差(中医讲无胃气不可治,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与西医所讲免疫力实质是一样的),什么药物都无效。许多病人最后死于脏器衰竭,就是因为这时药物已经对他没有作用了。凡是药物,都没有100%的疗效,你不能苛求中药有100%的疗效,而宽容西药只有30%的疗效吧(你方舟子之流怎不去考察西药为什么对这个病人有效对那个病人没效呢?维生素治好了多少疾病?有多大疗效?怎不去研究一下,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呀)。还有中药是对证下药,不同于西医对病下药。如果不对证,则没有疗效。能否对证,取决于中医师的辩证水平。如果说中药没有疗效,那为什么我们千百年来的中医师对属于风热感冒这个证的病人使用汉朝张仲景发明的麻杏石甘汤能够很快退热呢(我用过这个方子治疗此证病人不知多少次了,最快的二小时后即退热,最慢的不过二天,远远短于西医理论认为感冒在5~7天自愈的时间,应该不是自愈的吧)?因为西医有感冒自愈的理论,我们不说感冒,就拿便秘,我敢说用大黄通便的疗效可达到99.9%,方舟子之流不相信可以自己试试,可以多人试试。当然如果是体虚者,不要轻易试,因为中医还要根据各人体质加减药物,比如气血虚者要加党参、当归等治本药,这就是中医不同于西医的学问,西医是死的,中医是活的。西医治疗便秘给你点开塞露(实际上是甘油或者山梨醇制成,是治标药),可是没法解决便秘的原因,泻后还会便秘。中医则用大黄解急治标,用党参、当归治本。因为气血虚弱者往往大便秘结的(中医解释是由于无力推动大肠的蠕动,用了治本药就可恢复其蠕动功能,这种解释比西医还科学)。3、方舟子之流还问,你中药不做双盲点试验,怎能证明用药安全?答:千百年来,通过无数个中医师大量临床使用中药,它的毒副作用药师们早有记载(古代药师就已经知道药物的毒性,为了减少中药的毒性,对中药进行高温加热、长时期水漂等加工炮制)。虽然这不全面,但现代(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中医通过生化试验,已经取得了大量的试验室数据。中药的毒副作用往往与病人使用的时间长短、用量大小有关(与西药一样,有毒无毒是有条件的)。报道中药中毒的那些个案,基本上是不按规定剂量用药而超大剂量使用或者在无效情况下长期使用。比如木通一般用量是6克内,可是有人用量60克(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医杂志早有报道此个案,现在居心叵测的媒体反复炒作,方舟子之流更是捉住这条辫子不放,说你们中药有毒却不承认,而不是说他们自己业余无知,不是专业的方舟子之流业余货色不阅读中医著作怎知中医专业的知识?),饮后不多久肾衰暴毙,这不是药之过而是人之过。况且木通的品种多样,产于黑龙江一带的关木通有毒,而川木通则无毒。现在的中药书都附载生化分析研究成果,而且药典所载安全用量比以前减少了许多,已经是非常保守的了。可笑的是,方舟子之流还执着几百年前的《本草纲目》挑其缺点,大肆炒作(比如他们嘲笑你们中医大便入药,可是他们根本就不懂,大便虽然脏秽,古人用它来解断肠草中毒,不外起催吐洗胃作用,在当时认识条件下,古人用这法无可厚非,如果方舟子之流出生在几百年前,恐怕连这个救命办法都不会用)。业余掩盖不了业余,居心叵测越发障显。我们学土木工程时,都知道这门学科是技术而不是科学,虽然它使用了双盲点试验。但是方舟子之流却因为西医使用了这个统计工具(仅仅是统计工具而非什么科学思想)却认为西医是科学。试问西医的“科学思想”是什么?是双盲点试验吗?这么说其它使用双盲试验的技术学科都可以标榜为科学了?西医其实只能说是设备在进步(这些进步是其它技术学科的成果并非医学本身的成果),医术还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水平。别以为加上个“现代”定语就称得上现代医学了。医学包括病理和药理,仅仅药理使用了双盲点试验就认为这种医学是科学,这种论断太违背科学精神了吧?!现在中国关于医学的科学性,只有业余的方舟子之流说话算数,还轮不到那些中西医专家发话。方舟子之流定下一个“双盲点药物试验是判断医学是否为科学的标准”(据说他们深得西方科学的精髓,但却无奈地玩起偷换科学概念),按照他们的推理,弹线的木匠做家俱就是科学,凭眼力不弹线做家俱的木匠就不是科学;用手锯的木匠就是木匠,用电锯的木匠就是科学家。业余货色比专业专家讲话还有力量,这究竟是自然科学的进步,还是文痞们的无耻在进步?此帖由 杏林春晓 在 2006-06-29 09:13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7-6 22:44:32 | 只看该作者
pharmacist+2006-07-06 22:20+pid900651-->引用: pharmacist @ 2006-07-06 22:20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00651">查看原帖[/url]  我又忍不住要大笑了. 爱德华.琴纳(E. Jenner,)是来中国留学学了牛痘免疫, 还是中国派了医疗队去教琴纳牛痘免疫? 罗汝兰著的<鼠疫汇编>治得了鼠疫吗? 别告诉我他又发明了鼠疫疫苗. 爱国爱到要靠编造谎言来爱就爱得太过了啊.
jerryhao+2006-07-05 22:47+pid899562-->引用: jerryhao @ 2006-07-05 22:47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899562">查看原帖[/url]  哈哈哈,我曾经看到有的中医吹牛,说是牛痘还是中国人发明的呢,有趣死了。好事怎么全搞到我们头上来了。
看看,我昨天才说了,果然今天就来了,我快成神仙了我再来预告这位的下一个主题,下面将是高血压,再以后是糖尿病,最后必然是癌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6-7-6 22:20:31 | 只看该作者
杏林春晓+2006-07-06 17:40+pid900475-->引用: 杏林春晓 @ 2006-07-06 17:40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00475">查看原帖[/url]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900360">还有西医知道用牛痘免疫,不过是借鉴了中医的人痘免疫方法.还以为免疫预防是西医发明的方法(按这个荒谬逻辑,西方先生产出炸药就可以推断火药是由西方发明的了),好笑.治鼠疫就有清朝罗汝兰著的&lt;鼠疫汇编&gt;.有些人数典忘祖,根本就没读过古书,以为我们祖先什么都不会.过去的卫生部长孙月犁就把这些龟孙称为&quot;数典忘祖&quot;之辈,叫他们多多学习,学习了才知道什么叫爱国.学习了才不会变成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者.自己不是读尽天下书的人,没见识,你不知道就不能武断地说人家没有.</div></td></tr></table>
我又忍不住要大笑了. 爱德华.琴纳(E. Jenner,)是来中国留学学了牛痘免疫, 还是中国派了医疗队去教琴纳牛痘免疫? 罗汝兰著的&lt;鼠疫汇编&gt;治得了鼠疫吗? 别告诉我他又发明了鼠疫疫苗. 爱国爱到要靠编造谎言来爱就爱得太过了啊.此帖由 pharmacist 在 2006-07-06 22:23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7:40:29 | 只看该作者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900360">恩格尔(1977年)揭示了:“今天统治着西方医学的疾病模型.是生物医学模型,这种模型已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即它现在已获得教条的地位。它认为疾病的一切行为现象,必须用物理和化学的原理来解释,这是还原论的办法。它认为任何不能作如此解释的,必须从疾病的范畴中清除出去.这是排外主义的办法。它把敢于向生物医学疾病模型的终极真理提出疑问,并主张建立更为有用的模型的人,视为异端。” 他提出应该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实行转变。由于心理和杜会因素只是在人类才具有,因此应该是从生物医学上升为真正的人类医学。从恩格尔这话说明了什么?西医所定的科学标准不过是霸权主义在医学上的体现.不过我国有些龟孙子没能在政治上,经济上,学术上享受霸权主义的待遇,却充当了洋奴,做西医学的所谓&quot;科学主义&quot;的走狗.也不见得他们在西医学上有多大建树.有些人不读古书,就不知道中医在一些疾病的发现和治疗上走在世界前列,仅仅以为古代没有那个病名就证明中医从来对那个病没研究.根本就不懂名与实的关系.麻风病难道是西医发现的吗?麻风这二字还是沿用了中医的病名.西医仅仅是先借助仪器发现了致麻风病这个杆菌,而不是先发现这个病.先发现这个致病菌不等于你先发现这个病.荒谬可笑.还有西医知道用牛痘免疫,不过是借鉴了中医的人痘免疫方法.还以为免疫预防是西医发明的方法(按这个荒谬逻辑,西方先生产出炸药就可以推断火药是由西方发明的了),好笑.治鼠疫就有清朝罗汝兰著的&lt;鼠疫汇编&gt;.有些人数典忘祖,根本就没读过古书,以为我们祖先什么都不会.过去的卫生部长孙月犁就把这些龟孙称为&quot;数典忘祖&quot;之辈,叫他们多多学习,学习了才知道什么叫爱国.学习了才不会变成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者.自己不是读尽天下书的人,没见识,你不知道就不能武断地说人家没有.对西医学有那么大建树的中国西医,怎么不移民去西医学的前沿阵地美国工作呢?在中国本土歇期底地狂叫&quot;中医是伪科学&quot;.&quot;消灭中医&quot;,可是美国西医技术比中国西医不知先进了多少年还派人来学中医,说明了什么?越是狂叫越证明中国的西医胆怯心虚,怕中医抢了他们的饭碗,怕失去了主流地位.</div></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7-4 22:54:2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毕竟已经开始学习了,好现象,好好学习一下再来讨论,可能他混乱的现象会少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7-4 22:44:03 | 只看该作者
这可能不应该叫无聊话题吧? 我们现在不是正在讨论双盲试验吗? 搞清楚它的概念应该是必须的吧? 你能否仔细看看你所用的话, 那只是非常简单地介绍新药临床试验的四期试验,只是提到了双盲试验, 并没有说明双盲试验,你以此来`揭开西医双盲点试验的“科学”面纱`,会不会揭错了面纱呢?
杏林春晓+2006-07-04 16:18+pid897814-->引用: 杏林春晓 @ 2006-07-04 16:18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897814">查看原帖[/url]  多谢pharmacist提醒,关于药品管理,我是匆忙间答复的,欠认真考虑和检查。至于单盲双盲是否有个点字,我是沿用批判中医大师们的概念的。其实际内容我是看过《临床药理学》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徐叔云主编)。见拙作《从科学家钱学森和李约瑟论中西医谈起》。本人无意过多辩论这些无聊话题。我是注重临床的,我的工作重点是如何提高疗效,使人相信中医,不是思辩家,只不过看到网上有人污蔑中医而想讲清楚“什么叫科学”。当然我的西医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向你们学习。《临床药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徐叔云主编)关于双盲试验的摘录:双盲点试验是西药新药审批出产前的必经程序,用来评价药品是否有治病疗效和安全性,它的作用仅仅是“排除病人及医务人员主观偏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我们看新药临床试验的四期试验:一期研究的内容是药物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仅仅是代动力学不一定人体内药动力真的如此);二期运用随机双盲对照,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三期是对二期扩大的进一步研究;四期即上市后临床试验(监察),是申办者自主进行应用研究的阶段。一至四期要求的最低病例数分别是:一期20~30例;二期100例;三期300例,四期2000例。以上二位去翻看该书再大笑未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17:01:16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7-04 11:20+pid897553-->引用: jerryhao @ 2006-07-04 11:20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897553">查看原帖[/url]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补充一句,双盲试验目的并不是验证药物的毒性,那个有专门的试验,双盲试验是为了证明你这个药是否真的有效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讨论问题不看你是否专业,而是要看你是否认真。一个事情自己不去搞清楚了,只会闹大笑话。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897814">单盲双盲是否有个点字,我是沿用批判中医大师们的概念的。其实际内容我是看过《临床药理学》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徐叔云主编)。见拙作《从科学家钱学森和李约瑟论中西医谈起》。本人无意过多辩论这些无聊话题。我是注重临床的,我的工作重点是如何提高疗效,使人相信中医,不是思辩家,只不过看到网上有人污蔑中医而想讲清楚“什么叫科学”。当然我的西医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向你们学习。《临床药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徐叔云主编)关于双盲试验的摘录:双盲试验是西药新药审批出产前的必经程序,用来评价药品是否有治病疗效和安全性,它的作用是“排除病人及医务人员主观偏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我们看新药临床试验的四期试验:一期研究的内容是药物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仅仅是代动力学不一定人体内药动力真的如此);二期运用随机双盲对照,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三期是对二期扩大的进一步研究;四期即上市后临床试验(监察),是申办者自主进行应用研究的阶段。一至四期要求的最低病例数分别是:一期20~30例;二期100例;三期300例,四期2000例。请你去翻看该书再大笑未迟.</div></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16:18:56 | 只看该作者
多谢pharmacist提醒,关于药品管理,我是匆忙间答复的,欠认真考虑和检查。至于单盲双盲是否有个点字,我是沿用批判中医大师们的概念的。其实际内容我是看过《临床药理学》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徐叔云主编)。见拙作《从科学家钱学森和李约瑟论中西医谈起》。本人无意过多辩论这些无聊话题。我是注重临床的,我的工作重点是如何提高疗效,使人相信中医,不是思辩家,只不过看到网上有人污蔑中医而想讲清楚“什么叫科学”。当然我的西医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向你们学习。《临床药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徐叔云主编)关于双盲试验的摘录:双盲点试验是西药新药审批出产前的必经程序,用来评价药品是否有治病疗效和安全性,它的作用仅仅是“排除病人及医务人员主观偏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我们看新药临床试验的四期试验:一期研究的内容是药物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仅仅是代动力学不一定人体内药动力真的如此);二期运用随机双盲对照,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三期是对二期扩大的进一步研究;四期即上市后临床试验(监察),是申办者自主进行应用研究的阶段。一至四期要求的最低病例数分别是:一期20~30例;二期100例;三期300例,四期2000例。以上二位去翻看该书再大笑未迟.此帖由 杏林春晓 在 2006-07-04 16:5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7-4 12:30:0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这个:
杏林春晓+2006-07-03 11:26+pid896621-->引用: 杏林春晓 @ 2006-07-03 11:26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896621">查看原帖[/url]  卫生部已经禁止使用关木通了。药厂是不能再用的,否则会遭受处罚。
药物不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的吗, 为什么是`卫生部已经禁止使用关木通了`呢? 难道管理的权力又交回给卫生部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7-4 11:20:44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补充一句,双盲试验目的并不是验证药物的毒性,那个有专门的试验,双盲试验是为了证明你这个药是否真的有效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讨论问题不看你是否专业,而是要看你是否认真。一个事情自己不去搞清楚了,只会闹大笑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 15:50 , Processed in 0.08652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