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7591|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孩子到底要不要学钢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4 11:4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袋子东边日出,我在西边下雨。 趁这几天老鼠版当家的忙公事顾不上打理,好好在他这一亩三分地儿闹闹。 此番的论题是“孩子到底要不要学钢琴”。 当孩子长大到四、五岁,家里条件尚好的很多都会转一转要不要让孩子学一种乐器的想法。 虽然我在题目中说的是钢琴,其实大凡学任何一样乐器都同此理,只是学钢琴的孩子更多,也更有代表性而已。 而在学琴的路上,家长们所持的心态也各异。有的是抱着让孩子玩一玩的想法,也许浅尝辄止,有的算是比较坚持,和孩子一起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很多努力,但结果却是学的不红不黑的,也许考个五六级也就就此打住了,有的在老师、孩子、家长三方的共同的努力下,终于在琴艺上有所成就,走上了艺术专业之路。 孩子没学琴的家长,也许对学琴之路的艰辛估计不足,还是一门心思想地想走这条路;已经走在学琴路上的家长,却深知走这条路的艰难,也许还会后悔走上了这条路,走也难,不走也难。 萦于耳畔的,也常常是为什么要学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不好吗? 是的,有时我也困惑,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学琴。只是掌握一些乐理知识,对音乐有所了解,唱唱歌不也行吗?走专业之路,这条路上又能出几个迪迪、郎朗,也许最后只是上个音乐学院,再学四年钢琴,出来当个音乐老师,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专业之路? 这个问题也许是许多家长们都关心的。有兴趣好好聊聊吧。<font color="#1e90ff">下面 说说我儿子的情况吧。<font color="#1e90ff"> 学琴之初,只是想通过学琴,一来让儿子走进音乐殿堂,陶冶一下修养和情操,二来是想等他成人后,可以借琴抒发自己的情感,也算是我这做妈妈的给他留下的一个人生礼物。所以一直以来,儿子虽然学琴亦步亦趋,还算努力,而我的心态却一直很随意。而现在,一次机缘,让我结识了一个非常好的音乐老师,他弟子的出众的表现,让我似乎看到了儿子的未来,而他开始关注我儿子,甚至有了想收儿子为徒的打算。兴奋之余,我却颇感沉重,不仅自己对儿子的期许、而且自己的心态也有了微妙的变化。<font color="#1e90ff"> 思来想去之后,我还是想以平常心待之,不让儿子走专业之路,趁这两年学业压力不大时好好抓紧弹,而将来还是让儿子把重心放在学业上。在中国,应试教育还是大于一切的。<font color="#1e90ff"> 我的想法不知有无偏颇之处,非常希望各位坛友板砖扁担齐上,好让我在懵懂中醒来。此帖由 ealain 在 2006-05-24 11:50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6-7-14 01:14:44 | 只看该作者
aaaspy+2006-06-02 08:59+pid868001-->引用: aaaspy @ 2006-06-02 08:59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868001">查看原帖[/url]  好处多多, 有百利而无一害.
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啥坏处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6-6-2 08:59:53 | 只看该作者
好处多多, 有百利而无一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6-5-29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梦幻妖精+2006-05-29 11:41-->引用:梦幻妖精 @ 2006-05-29 11:41 在孩子16岁以前确定他一生的职业是不是太早了?给他一条路,让他长大以后自行确定是否走专业是不是更好一些呢?给他很多条路,让他按照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职业,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确定一生的职业,16岁以前当然是早,但为确定一生的职业打好基础,却不能等到十六岁以后再进行。所以我说,刚开始都是会把学琴当作一种生活教育,只有当孩子当外部和内部条件都显示出孩子可以走专业之路时,也许家长们才会定位到职业教育上。而这个定位到走专业之路的时间则因人而异,很多琴童在七八岁时已经确定把弹琴当在一生要走的路了。此帖由 ealain 在 2006-05-29 12:17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6-5-29 11:49:20 | 只看该作者
买奶粉时有送电子琴,某天拿出来想给乐乐玩一下,小家伙却是很乐意将水倒在上面,再用手去拨,最后决定收起来,看他那样子就知道不是个弹琴的料,手又粗,动作又重。所以不学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6-5-29 11:41:23 | 只看该作者
ealain+2006-05-27 00:21-->引用:ealain @ 2006-05-27 00:21 学琴教育到底是作为一种生活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我想不大可能是由家长们做出一个决定。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刚开始家长们是持试试的态度,然后当孩子上了正轨,家长们会想让孩子象掌握一门手艺一样地不断地学下去,这时候都会把学琴定位到一种生活教育,只有当孩子当外部和内部条件都显示出孩子可以走专业之路时,也许家长们才会定位到职业教育上。
在孩子16岁以前确定他一生的职业是不是太早了?给他一条路,让他长大以后自行确定是否走专业是不是更好一些呢?给他很多条路,让他按照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职业,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6-5-27 00:21:03 | 只看该作者
梦幻妖精+2006-05-26 15:46-->引用:梦幻妖精 @ 2006-05-26 15:46 转贴的那篇文章引用了傅雷家书的这句话,还有个意思是作专才不容易,所以我理解在钢琴教育这点上一定要区分这是一种生活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如果功利的看这个教育,确实就没有必要学钢琴了,这个指导思想对以后的学习过程和保护孩子的兴趣有很大的影响。
不错,这样说我就理解了你转的那篇文章的意义了。是的,对学琴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以什么样的心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学。学琴教育到底是作为一种生活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我想不大可能是由家长们做出一个决定。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刚开始家长们是持试试的态度,然后当孩子上了正轨,家长们会想让孩子象掌握一门手艺一样地不断地学下去,这时候都会把学琴定位到一种生活教育,只有当孩子当外部和内部条件都显示出孩子可以走专业之路时,也许家长们才会定位到职业教育上。而问题是家长们在根据孩子学琴的情况去摸索、去观察、去思考、去判断的过程中,最容易迷茫,往往是采取职业教育的方式,严厉甚到严酷地要求孩子,使得孩子在学琴的路上不仅脑累,而且心累。其实,我的孩子学琴也有一年半了,至今我和孩子都不认为学琴是可以快乐地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23:54:30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引用:<<!--quote1--> </span><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COLOR: black;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其实要在此讨论的,真的不仅仅限于是否让孩子学琴的问题。而是我们做父母的让孩子学东西的目的性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学?学了做什么?不同的目的,使用的方法自然不同。</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span> <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span><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COLOR: black;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谢谢老鼠,这正是我起这楼想讨论的问题。</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span> <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COLOR: black;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换了老师,让我对以前的学琴的定位完全改变了,但又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迷茫中想通过和大家的讨论,看看家长们对这个问题都是怎么看的,。</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span> <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COLOR: black;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其实要在此讨论的,真的不仅仅限于是否让孩子学琴的问题。而是我们做父母的让孩子学东西的目的性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学?学了做什么?不同的目的,使用的方法自然不同。</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span> <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引用:<<!--quote1--> </span><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COLOR: black;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一提电子琴,很多人会感到不屑,觉得似乎那个低级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span> <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span style="COLOR: black;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font face="宋体">是的,电子琴相对较容易,钢琴的触键力度不一样,电子琴力度没有钢琴那么丰富,一接触键盘,就出声音了。可是容易难道不好么?掌握那么多钢琴的技巧真的就有那么有意义么?掌握技巧没啥不好,尤其是作为自娱自乐,可是没必要都去玩那个把,尤其是要经过很枯燥的练习。有了计算器来做计算,就没必要都去学打算盘了。以前经常看到银行的练习点钱,确实很快,不过现在有了点钞机,似乎也不需要练习那个了。所以有了电声乐器,我看也无须非要去学钢琴不可。</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
</span><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COLOR: black;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电子琴与钢琴走的是两个方向,正所谓通俗与古典。如果把巴赫、李斯特的曲子用电子琴弹出来,我想象不出会是什么效果,也许会走了味,不过来个变奏,也许还能听得过去。</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span> <p style="MARGIN-BOTTOM: 2.25pt; MARGIN-LEFT: 2.25pt; MARGIN-RIGHT: 2.25pt"><font face="宋体"><span style="COLOR: black;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如果是仅仅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认识,不求孩子成名成家的,也许弹弹电子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span><span lang="EN-US" style="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font-kerning: 1.0pt;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 mso-bidi-font-size: 12.0pt">但我觉得,钢琴的教学也许会比电子琴更系统、更正规些,因为即便是教电子琴的老师,也多是从钢琴转过来的,教学方法很可能还的脱离钢琴教学方法的拘囿,与其对着电子琴学的是钢琴的东东,还不如直接学钢琴,另一方面如果学了钢琴,以后想转弹电子琴也应该不是件难事。</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6-5-26 15:46:31 | 只看该作者
ealain+2006-05-25 13:16-->引用:ealain @ 2006-05-25 13:16 这话其实也不错的,就是说不能为弹琴而弹琴,而失于文化的积淀。只是傅雷的话绕得太远了,会把许多走在琴途上的人吓住的,每一个“家”都是一座大山,而钢琴家竟是最后面那座,那谁还敢再妄言想当钢琴家。
转贴的那篇文章引用了傅雷家书的这句话,还有个意思是作专才不容易,所以我理解在钢琴教育这点上一定要区分这是一种生活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如果功利的看这个教育,确实就没有必要学钢琴了,这个指导思想对以后的学习过程和保护孩子的兴趣有很大的影响。此帖由 梦幻妖精 在 2006-05-26 15:47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6-5-26 15:37:07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6-05-25 15:29-->引用:jerryhao @ 2006-05-25 15:29 其实要在此讨论的,真的不仅仅限于是否让孩子学琴的问题。而是我们做父母的让孩子学东西的目的性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学?学了做什么?不同的目的,使用的方法自然不同。
为什么要学,我前面转的那篇帖子都说了,jerryhao觉得是玩笑,那就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jerryhao+2006-05-25 15:29-->引用:jerryhao @ 2006-05-25 15:29 其实真的去学电子琴,孩子更会感兴趣些,学习费用也比较低,还可以和其他的孩子合作,还可以演绎各种不同乐器的效果,有非常丰富的和弦,说起来真的好处多多了。其实以后也没必要给孩子买很贵的电子琴,搞一个Midi键盘,配合电脑,能更有效地去进行很高端的表现。
还是上面转贴的那篇文章的意思,既然学钢琴是一种生活教育,电子琴也没有问题,只要我们意识到在进行生活教育,怎么做都是条条道理通罗马的。但是说到电脑合成,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表现力和感情的问题,当我高兴或不高兴的时候,可以用弹钢琴表现或者发泄,好像不能去搞个电脑合成来达到这个目的。那个钢琴大师霍洛维茨不是老弹错吗,但人们还是那么喜欢他,而不是不出错的电脑合成我选择钢琴是因为键盘乐器是最容易入门的,当然电子琴也可以,给孩子一个门,进去以后想怎么走,就是他自己的路了。我儿子说他以后想学单簧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1 22:06 , Processed in 0.08555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