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9729|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一位很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讲的一些小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22 00:1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到了这个帖子,转一些过来,这位家长号称是很重视孩子教育的,但他描述的事情真让我寒心。想到坛子里的父母也都是重视孩子教育的,和大家一起共享,想如此的重视教育,真的还不如不教呢。  寒心----女儿上大学二三事      2005年高考,我女儿考上省内一所一类大学,比我们父母和她自己预期的差很远。但是,女儿对我们父母的要求并不低,首先要求买一个手机,想到便于联系,花1400.00元给她买了一个带摄像和MP3的滑盖手机;接着要求打8000.00元到学校发给她的银联卡上,我们问:学费不到7000.00元,为什么要8000.00元?她说多余的钱是九月份的生活费,到校还要换一副眼镜,觉得有理,打了8000.00元到她的卡上;可第二天她又软磨硬泡,要在我们本市换眼镜,又给她花了300.00元;最后,要求每月生活费不少于600.00元。我们工作生活在一个县级市,属工薪阶层,年家庭收入约24000.00元,还要扣除医保和住房公积金,承担集资建房,还要赡养一个没有退休金的老妈。我们陈述了上述理由,觉得每月400.00元尚很吃力,她仍坚持600.00元,最后商定每月600.00元吃穿用包干,学费另外给。  临近开学,借了一辆车,把她和行李送到学校,并给她买齐了一切生活用具。临分别,她的卡上有生活费1065.00元。分手时,她叮嘱每月到武汉看她一次,准备好第二学年给她买电脑。  临近中秋节,我专程去武汉看她,到学校时刚好中午,我打算和她一起在学校食堂吃午饭,考察一下她平时的伙食。她反对,说:“天天都在学校吃,既然你来了,当然要出去享受享受。”她换下军训装,着上时装,拉着我出了校门。午餐吃麦当劳,花去几十元,肚子没吃饱。接着逛商场,到中山公园坐惊心动魄的过山车,又到武汉广场顶层吃异域小吃。途中遇到一亲戚,给她200.00元,以表祝贺。我又教她回家和返校的乘车路线,才在车站分手,她返校,我回家。至此她九月份可支配生活费达1265.00元。  此后,她以种种理由每月向我们要钱600.00-1000.00元不等。  春节期间,她要求返校时买电脑。她要买笔记本电脑,说既可上图书馆用,又可在公寓用,夏天还可在蚊帐里头用。我主张买台式机,理由:1,支付能力有限;2,容易被盗;3,性价比低;4,维护成本高。好说歹说,她才同意买台式机,但要求品牌机,而且必需是液晶显示器。各让一步,达成妥协,预算为6000.00元。过完春节,正月十六(2月13号)7时,带着两旅行箱加一袋她喜欢的吃的喝的用的和我准备的网线排插工具,我送她返校。9时30分到达武汉吃早点,10时30分到达她学校寝室,放下东西就出发,展转去武昌电脑城附近,通过我市宏基电脑代理商,以5800.00元买得一款标价5999.00元T160AMD,17英寸液晶显示器电脑。剩下200.00元,由她买附件用。乘销售员安装操作系统的时间,我们去南极电脑城买附件。她看上一款耳机,砍价,别人不卖。我说买两副,卖主让了10.00元,花了50.00元。来到街市,她问:“你买耳机,为什么要我付钱?”我的心咯噔一下,不是滋味。我接着问:“剩下200.00元是你的吗?”她说:“是我的。”我说:“你即使说送给我,我还是会付钱你。今后说话得讲究方法!”我掏出25.00元给了她。  返回那店,系统已装好。我搬上主机,她提着显示器,展转回到她的寝室,时间是13时30分,肚子饿得咕咕叫,口干舌燥,喉咙冒烟,想着当日要赶回家,就忍着,拿出材料和工具,开始走网线,连接电脑。约14时30分,胃开始疼(我有胃病),我开口说:“你拿出带来的饼干,喂给我吃,我边吃边做。”她这才拿出带来的饼干喂给我吃,她自己也吃起来。走好网线,连接好电脑,我又开始安装工具软件。口干得实在受不了,我要女儿开一瓶酸奶给我喝,她犹豫了一下,说:“我找一下,看有开水吗。”她找了一圈,没找着,却找来一罐汽水,我心情复杂地和她共饮了那罐汽水。  17时10分,我弄好了我力所能及的,准备回家,她提醒我,还没有给生活费。我给她二月份17天生活费400.00元,生日礼金200.00元,然后走出她的寝室,钱包里只剩下212.00元。回家的路费是40.00元,余下的162.00元是我们二月份17天的生活费。而与此同时,女儿至少有770.00元生活费。  我没有时间吃晚饭,汉口到我市的最后一趟班车是18时30分,只得空腹赶路。当我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已是20点45分。  我的心很冷!    边缘人立方  2006-2-1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6-12-11 21:23:36 | 只看该作者

爱要多少才足够, 典型的溺爱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6-12-7 12:26:3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还是父母的教育问题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6-12-5 14:5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yly 于 2006-11-29 12:29 发表
dawnch所说及对。这个父亲应让孩子来计算每月花销和家庭收入,然后她自己来主动选择应该每月要多少生活费。她不做主人操心经济,她就不能抑制自己的欲望。几乎每个女孩子在没结婚前都很时尚,月光族,结婚后就变 ...

非常同意dyly的话,也许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6-11-30 10:57:40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让孩子认为家长是银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6-11-29 12:29:30 | 只看该作者
dawnch所说及对。这个父亲应让孩子来计算每月花销和家庭收入,然后她自己来主动选择应该每月要多少生活费。她不做主人操心经济,她就不能抑制自己的欲望。几乎每个女孩子在没结婚前都很时尚,月光族,结婚后就变了,家庭主妇掌家了,老公孩子各方面都要先满足,最后当然就是自己的奢侈品都省掉了。父亲也别批评孩子不懂事,不孝敬。我当年也一样,想着法子的给家人要钱,现在也没人觉得我自私不懂事。要想让孩子改变,就先别埋怨孩子给孩子贴上一大堆坏的标签。否则孩子只会逆反,觉得没人理解自己。在武汉的大学里,一个月六百元生活费肯定不低了,满足基本需求是没问题的。我表姐的孩子属于懂事体贴的,在西安上大学,每月300元。她还给自己节省出来来北京的旅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11-29 09:06:2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孩子每月六百元钱的生活费,不知这对父母除了讨价还价之外有没有给孩子作过成本核算?
——孩子在学校生活一个月,会产生哪些开支,这些开支的数额是多少?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数据,怎么能够确定孩子的生活费标准?
父母如果不了解这些情况,沦为象买菜一样与孩子讨价还价,这么做一来当父母的掉价,二来孩子反而觉得父母只在乎钱不体贴。总之是两头不讨好。

我当年读书的时候,家里每月只给我五十元钱,其中三十元就是伙食费,那时候还是没有什么花花肠子的朴素时代,但每月的开销还是紧紧的。有阵子为了省钱,天天吃青菜和腊八豆(这样每顿伙食费是几毛钱,能省一半)。

在我成长过程中,父母不知多少次“语重心长”地和我谈钱的问题,帮我算家里的帐,我听着心里直翻白眼(只敢在心里翻啊!):
一、我的开销占家庭收入与支出的百分之几?
二、你们总是算你们的帐,有没有考虑过我自己的需求(注意,是需求,而不是欲望)?

[ 本帖最后由 dawnch 于 2006-11-29 09:3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6-11-28 23:54:3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有些原因是看不到的。
孩子就是讨债鬼,报恩的孩子极难得。
这个孩子只不过表现得典型罢了。

从孩子方面来看,一个小县城里的孩子考上了一类名校,她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父母是否觉察到?在这种学校环境里,显富的显富,摆谱的摆谱,不是人人有能力去处之泰然的!
当年我上大学时,同宿舍里有几个小县城、农村的孩子,有几个南方大城市的孩子,各方面的差异是明显存在的。我不知道她们内心是怎样平衡的,直到有一次寒假。那年放假后我回到广东,有一些孩子好象因为实习的问题而留在学校。开学回来之后,我发现我放在床下皮箱里的一件在我眼里不算太漂亮但还算时尚的毛衣被人穿得象鱼网,还有一双原来是干净的旅游鞋沾满了泥巴!


其实,孩子所要求的东西,在现今大学的那个环境里几乎都是必备的硬件。你可以从另外一种价值观里去批评那些虚荣、攀比,但在大学那个特定环境里,孩子的要求并不显得过份。孩子向父母伸手解决这种问题而不是自己想法子“捞快钱”已算是万幸了!!!
问题的暴露只缘于父母的支付能力有限——也幸亏这二位父母不是富翁,要不这父母还不知道会有这样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dawnch 于 2006-11-29 09:0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支付能力有限,父母只负一部分责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11-28 11:48:03 |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讨论一个结果时,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无论我们讨论多少次,这个结果始终不会改变,它是实事。我们只能在其中讨论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11-24 00:00:1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所谓的教育确实有很多缺失的方面。就拿这位家长孩子每月的生活费来说,月月超预算,我看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明知家庭的财务状况,还透支甚至严重透支,难道就不知道这样做只能导致父母生活水平的下降?这属于孝敬的问题;二、如果确实是有超过预算的需要,你已经19岁了,应该自己想办法去挣钱,现在大学生有很多的打工机会。父母供你上大学的学费,已经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其它额外的东西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
      在国外,很多孩子16岁就开始到咖啡店、游泳池等地打工了。有一个朋友去她女儿的朋友家去接女儿,发现人家很富裕的家庭(是个老外家庭)里孩子做项目用的文具都要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而且是去一元店买。我那个朋友临走时,帮助女儿收拾了一下东西(因为孩子们在做一个项目),这在中国家长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女主人却非常惊讶,问她你怎么能替孩子做这种事情。
      
       理财和独立能力的培养,有多少父母会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7:38 , Processed in 0.088214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