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572|回复: 7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教育也可以从屁股上入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2 22:0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校里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张老师在会上介绍教育学生的经验说:“教育孩子,首先要从这里开始——”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张老师,我的经验跟你不一样。”胖胖的爸爸站起来说:“我教育胖胖,原先也从他的脑袋开始,谁知一棍子就把他敲懵了,实践证明,还是从他的屁股入手好些……”


        这是一个笑话,讲的是一个爸爸喜欢体罚。这里想借此表达一个观点,对于某些孩子,某些境况下,适当的体罚也是必要的。
        在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尊重孩子人格的大气候下,提出体罚教育可能很不合适宜。但赏识不代表无原则地赞美、虚伪的表扬,是孩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小错误,如同一棵小树苗,总要修剪才能挺拔茁壮,不至于七扭八歪。体罚如同对小树的修剪,可能痛在一时,但效果会明显体现在以后。
        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宠子不娇,娇子必歧”、“不打不成器”,看来还是有理论根源的。现在的孩子看似都打不得、骂不得了、碰不得了,但从另一方面说:语言的刻薄、不宽松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和精神折磨比肉体的惩罚有更厉害的负面影响。

        关于体罚有以下几方面注意事项跟大家交流下:
       1.要打就得打得有理,打得服气:
        不能“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心情不好或者夫妻闹矛盾就拿孩子撒气。打之前可以先劝说,后警告,再犯可以动手了。

        2.打孩子主要是震慑,不能造成孩子身体伤害。
       打孩子不能皮带沾凉水,跟当年渣滓洞迫害地下党似的严刑拷打。比如可以在指明其严重错误后,令其将小手伸出来,用打手板“刑罚“……。

        3.根据孩子性格而决定打还是不打。
        女孩子一般不要打,棍棒底下出孝子,未曾听说棍棒底下出孝女的。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一说就要哭了,体罚千万使不得的。

        4.是否打孩子要分具体情况:
        几种情况可以打,几种情况不可以打可参考论坛里的一个贴子。可以打的情况有:有屡教不改的恶习,去触摸一些危险物、有偷摸等不道德的行为等。

        5、打孩子要趁小:
        小的时候该打则打,让孩子记忆深刻有惩戒和震慑作用。大了以后,特别是从来没打过孩子再去打容易破坏感情,让孩子有羞辱感,孩子产生逆反和愤恨心理。有文章论述3-6岁其间可打,6岁以后少打,12岁以后不能打孩子了。


[ 本帖最后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7 12: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8-10-17 11:16:41 | 只看该作者
打过,但觉得不是好方法,而且心里很内疚,很心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8-10-2 23:19:21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以后还是要多注意点,体罚有时还是有必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8-10-2 20:56:57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要打,但是我看的教育书都说不要打,其实,谁想打孩子呢,也是没有办法了才打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8-10-2 19:11:48 | 只看该作者
强烈反对。
让我非常诧异的是竟然有那么多父母支持打孩子。
根子中的虐待基因不改变,永远不可能是合格的“人”。更别说合格的父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08-9-29 15:06:15 | 只看该作者
失去了对孩子的理解,就会打孩子,别从大人的世界观去思考觉得自己就是对的,各位的理解还是不够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8-9-28 22:23: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讲的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8-9-28 21:31:34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孩子二岁半了,在做坏事时(比如拿手伸进水杯子里玩水),老是边做边拿眼瞟着我们,她在观察我们的反应呢,每每这时我都要拿棍子打,但是并不见效!苦于无良策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8-8-19 13:35:20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想再也不打孩子,可是往往做不到,看了大家的讨论,受到不少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8-8-19 00:36:3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么多,感觉讨论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毕竟这是一个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要碰到的实际问题。

是否打孩子,也曾多次困扰过我。孩子如今四岁了,想想他长大的经历,应该是打得不多,但绝不是不打。男孩有时过分捣蛋了,需要给他个教训。但每次事后都很后悔,因为感觉自己打得太狠。
所以每每打后总要记下来反省,提醒自己,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做父母的还是尽量以艺术和技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体罚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及性格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9 00:43 , Processed in 0.07672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