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5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私塾”能行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11 20:3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ldquo;现代私塾&rdquo;能成吗?专家谈&ldquo;袁鸿林现象&rdquo;人民网记者 汪晓东 <font size="+0"> &ldquo;袁鸿林现象&rdquo;并非个案。  10月29日,苏州首家现代私塾&mdash;&mdash;&mdash;&ldquo;菊斋私塾&rdquo;正式开课。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学、韵文,古乐、书画、茶道等。而在江西、湖南、重庆、深圳等地,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教育&ldquo;复古&rdquo;风。尽管,袁鸿林的情况并非完全类似以前的私塾,但他在与记者交谈中也多次提到,要从古代私塾教育中吸收有益的成分。那么,专家如何看待此事?记者分别采访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曹子芳和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董小苹。  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  曹子芳说,在美国,有很多孩子是在家里培养的。教育问题不要绝对化,也没有什么惟一正确的方法。学校的班级教育,不可能适应每个孩子,教育是带有个性化的问题。在有的发达国家,好的学校,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套发展计划。但是,中国人多,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董小苹认为,孩子的个性、智力等都存在差异,一般而言,资质、个性等处于中间状态的是大多数,也比较容易被社会规则同化。学校教育主要针对的也就是这些&ldquo;中间群体&rdquo;。处于两端的孩子,一类是有先天缺陷的,比如智障的孩子,对于他们,现在有特殊教育;另一类就是特别出众的孩子,或者叫&ldquo;超常儿童&rdquo;,目前则没有完备的教育体制相匹配。当然,在这方面我们也作过一些尝试,比如&ldquo;尖子班&rdquo;、&ldquo;少年班&rdquo;等,但效果似乎不太理想。袁鸿林的做法作为一种尝试,未尝不可。  同龄伙伴的环境不可或缺  不过,两位专家都认为,袁鸿林的做法,缺陷可能也明显。曹子芳说,孩子与同龄伙伴的交流同样非常重要,只有在群体交流中,孩子才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这将决定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另外,曹子芳也指出,在现在的教育框架下,袁鸿林的孩子也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如果不参加考试,社会如何认定孩子的受教育水平?袁鸿林现在可能也有点&ldquo;骑虎难下&rdquo;,他女儿的年龄应该是上小学一年级,但她的英语、数学、语文等已经掌握到相当程度,老师怎么教呢?而这么小的年龄,显然又不能让她上四年级、五年级。  董小苹也担心,在家里教自己的孩子,孩子的社会化怎么完成?人总是要走上社会的,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都是要从小培养,而这不是家庭教育可以完成的。  实际上,为了弥补这样的缺陷,袁鸿林也作了尝试,比如,在家里办了一个&ldquo;快乐英语角&rdquo;,吸引了很多孩子到他家来学英语口语,他女儿也就和这些孩子一起学,一起玩。但董小苹认为,这毕竟不完全是同龄群体的交流。  不能与西方国家简单类比  董小苹说,在西方一些国家,像袁鸿林这样进行家庭教育的越来越多。以前,人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般的家庭无法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即便能够对孩子的某些课程进行教育,也很难做到让孩子的所有科目得到均衡发展。但现在,很多家长基本上可以做到这一点。而实际上,很多孩子也更喜欢在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  不过,董小苹也指出,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那样为数很多的家庭教育。一方面,在国外,家里有兄弟姐妹,还有表亲、堂亲,孩子在家庭中,既有横向的交往,也有纵向的交往。但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上述交流也就比较少;另一方面,这或许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关。西方人大都比较开放,乐于和人交往;东方人相对比较内敛、含蓄。她以前曾到日本一些家庭做过调查,问孩子喜欢在家还是到学校去,他们说喜欢到学校。问他们在学校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他们说是可以见到朋友。由此看来,中国的家长要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尝试,就应当考虑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  《华东新闻》 (2005年11月11日 第四版) 来源:<font color=\"#000000\">人民网-《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此帖由 huge57 在 2005-11-11 20:36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6-25 22:01:27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学习是要制度计划的,人家只是给你个你能看懂的,细节问题也没必要广而告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5-28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容易,做的难!谁都知道能力最关键,但培养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每次家长会,让你感觉还是识事务点,好成绩最关键!老师的话有时真能左右你的思想。我儿子今年二年级,从下半学期,我尝试让他自主学习,但我仍然觉得不能完全放手。教育真是需要让人好好琢磨的一道难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5-28 11:31:5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学习是要制度计划的,人家只是给你个你能看懂的,细节问题也没必要广而告之吧!我从小就是老师头大的学生,现在不好好的!老师说我和我同桌是班里的怪人,呵呵,就我们这两个怪人,现在过的最出色!话说回来,现在的知识太多了,只有给孩子培养好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检索收集,分析判断就可以了.死记硬背是没有止境的苦海,当然带着欣赏享受的感觉去记忆另当别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5-16 22:52:47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是家长都关心的事,能有人做新的尝试当然好了,不过那得有一定的基础,不是每个家长都做得到,只要有人试过就会有经验,经验对大家都有用啊.我是深圳的家长,可惜离袁老师太远,不然我也会送孩子去袁老师那里学习,学不成英语,也可以学习做人做事的方式,不是每个有学识的人都愿意和孩子说话呀!这样的机会多么难得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5-15 16:39:32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幼圆" color="#ff0000">你好,你发的文章的字太多了!但内容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5-12 15:19:31 | 只看该作者
为她制定了一个成长时间表:三四岁完成早教———6岁达到小学低年级水平———9岁达到毕业(袁说“现在看来可以提前”)———13岁高中毕业———16岁大学本科毕业———18岁左右研究生毕业———21岁博士毕业。我怀着特别大的希望进来看,看了楼主很多帖子,我非常失望,走的还是应试、速成教育的路,孩子在过程中成长,教育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0:33:54 | 只看该作者
Nikki and Felix+2005-11-11 23:31-->引用:Nikki and Felix @ 2005-11-11 23:31 呵呵,评价挺高的!先讲宏观的, 私塾难道不是在工业化来临后被东西方都放弃了东西的吗? 幸好是私塾, 要是古董成了现代古董就笑料了.再讲个体上, 论坛有多少家长羡慕你袁博士羡慕得流口水, 女儿三岁你才办私塾他们恨不得三个月就办, 资源限制的问题一来家长他们博士没肄业也不会诗文加几国语言, 二来他们还得出去混饭吃, 所以也就吹捧一下推广不了您的经验了.
学你的口气玩个小幽默,还不算暴跳如雷吧?你看,我还为你加分,因为你提出了一有意思的问题,我愿意一谈。回到你的问题,我并不认为现代私塾是历史的倒退。不错,学校确有为大生产服务的历史进步性,但随着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为大生产服务的标准件流水线似的学校教育,也就日益暴露出它的历史局限性,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抹煞个性。相对来说,私塾更能达到个性化的教育。当然,我在私塾前面加上&ldquo;现代&rdquo;两字,就是提醒人们不要简单复古,而是要传承一些有益的东西,比如说个性化的教育,就很值得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1-11 23:31:0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评价挺高的!先讲宏观的, 私塾难道不是在工业化来临后被东西方都放弃了东西的吗? 幸好是私塾, 要是古董成了现代古董就笑料了.再讲个体上, 论坛有多少家长羡慕你袁博士羡慕得流口水, 女儿三岁你才办私塾他们恨不得三个月就办, 资源限制的问题一来家长他们博士没肄业也不会诗文加几国语言, 二来他们还得出去混饭吃, 所以也就吹捧一下推广不了您的经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1-11 22:39:39 | 只看该作者
huge57+2005-11-11 21:30-->引用:huge57 @ 2005-11-11 21:30 宏观上讲胡说八道,微观上讲莫名奇妙。
哈哈,有了肯定的,吹捧的,就巴不得大家都知道,这很正常。但是别人说点不同的说法,就暴跳如雷,这就需要想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10:32 , Processed in 0.08203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