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0016|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1 19:1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face="宋体"> 一位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来一个菠萝,好奇的孩子被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位母亲可能会有两种方式对待好奇的孩子。一种方式是:母亲告诉孩子&ldquo;这是菠萝,是可以吃的,它的外面是很硬、很尖的刺,你不要去摸它哦!它很重,你提不动它,但是它是圆的,你可以滚动它。你闻一闻,它是不是很香啊?现在我们把它拿到厨房去切开它,切好后用盐水泡一泡,它吃起来就又香又甜了。&rdquo;另一种方式是:母亲告诉孩子&ldquo;这是菠萝&rdquo;,然后就把菠萝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忙乎把买回来的其它东西处理好。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菠萝&ldquo;采取行动&rdquo;,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了一下菠萝,赶紧又把手缩了回来,并且对着妈妈喊:&ldquo;妈妈,这个菠萝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rdquo;妈妈回应说:&ldquo;是的,孩子,菠萝会刺手,不要紧的。&rdquo;于是孩子又尝试抓起菠萝的叶子,把它拎了起来,可是菠萝很重,孩子很快就把它放下了,&ldquo;妈妈,这个菠萝很重,我拎不动它。&rdquo;&ldquo;是的,菠萝很重。&rdquo;孩子可能又尝试着滚动菠萝,结果真的把它滚动了,他高兴极了:&ldquo;妈妈,我把菠萝滚动了。&rdquo;妈妈也很高兴:&ldquo;你真能干!&rdquo;&ldquo;妈妈,我闻到一股香香的气味,菠萝是不是可以吃的?&rdquo;&ldquo;对,孩子,菠萝是一种水果,是可以吃的。&rdquo;&ldquo;怎样吃呀?&rdquo;&ldquo;把皮削掉,切成一片一片,用盐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rdquo;&ldquo;让我试一试&hellip;&hellip;真好吃的!&rdquo;这两种方式,你主张哪一种?你常用的是哪一种?它们有什么区别,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菠萝是多刺的,是很重的,是可以滚动的,是很香的,是要泡了盐水才可以吃的。这是妈妈直接告诉他的,不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将来妈妈又带回来一件新奇的东西,孩子也可能会像这次那样等着妈妈告诉他关于这个东西的知识。第二种方式,孩子最终也明白了,菠萝是多刺的,会刺手,菠萝是很重的;菠萝可以滚动,因为它是圆的;它闻起来很香,切开来是金黄色的,沾上盐水再吃,又香又甜。这一切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的,孩子不仅懂得了菠萝的特性,他还学到了认识菠萝的方法,你可以摸它,可以拎它,滚动它,闻它,切开它,尝它,下一次妈妈可能带回了一只螃蟹,孩子当然又会尝试去摸它,可是很快被螃蟹咬了一下,于是孩子知道了,这个东西跟菠萝不一样,它会咬人,妈妈可能建议说&ldquo;你可以用筷子来动一动它,这样就不会被咬了&rdquo;,于是孩子自己试着用筷子翻动螃蟹,他会发现螃蟹的许多有趣之处。再下一次,妈妈可能买回来玻璃制品,孩子可能又会用他用过的方法来探索它,摸它,滚它,结果它可能掉到地上碎了,于是孩子又明白了,菠萝、螃蟹、玻璃制品,这些都是性质不一样的东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两种方法的结果很不一样: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学到了知识,可是他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种方式,孩子也学到了知识,速度比较慢,但是孩子又同时学到认识事物的方法,还学到了要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体会到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大部分的家长,可能都在不自觉中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对待孩子,这其实就剥夺了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的许多机会,对孩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其实经常都有这种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把握。比如三、四岁的孩子,非常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帮忙分发筷子,开始的时候他可能一双一双地拿,这双是给爸爸的,再拿一双给妈妈,最后拿一双给自己。心急的母亲可能会对他说:&ldquo;傻孩子,你一次多拿些,一共拿3双6只,不就不用多跑几趟了?&rdquo;其实,等待他自己去总结,能让孩子有机会学习动脑筋思考问题。他可能要这样来回跑了几个月才想到,每次都做一样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合起来做呢?于是他尝试着多拿一些,可是要么多拿了,要么少拿了,这样又过了几个星期,后来才真正弄明白,每次要拿6只才刚刚好。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解决问题,并且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花点时间等待一下孩子,其实是很值得的,对不对?所以,我们给家长下面这些建议,帮助您的孩子建立主动学习的习惯: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满,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还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活动,你可以给他多提几个建议让他选择;多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太多不必要的&ldquo;不准&rdquo;;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干扰他,尽可能不要催促他,不要干扰他,更不要跟在身边不断提醒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在孩子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他,可以多给他提些建议;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发现;不要代替孩子做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的工作,也不要养成整天看着孩子做功课的习惯,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雨馨妈妈 + 1 + 1 我很赞同。
风中白杨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4-3-11 10:06:2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4-3-10 11:14: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搂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4-2-15 21:12:35 | 只看该作者
一般都是第一种,极少有第二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2-7-24 10:58:17 | 只看该作者
虽然第二种的方法很不错,但是考虑到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我可能还是会选择第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2-7-23 23:42:03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是我最大的心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0-12-27 11:08:21 | 只看该作者

真的要让孩子在发现中学习知识

学习第二种方式,让孩子在发现中找到知识,但作为父母的可能要有耐心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0-12-26 21:28:27 | 只看该作者
肯定是第二种好,但现在的父母,哪有这个时间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0-12-24 12:27:14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用第二种....包括吃饭.穿衣.游玩...但反对的人挺多...前几天还把一直对孩子无微不至关心的丈母娘气走了.... ....一家人不能对孩子用同种尺度和规则...是我最为头痛的事...总是已经出现的事已经达成一致....但新情况一为....因为大家所持的基本想法不同...所以矛盾层出不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0-12-21 15:05:32 | 只看该作者
说得不错,好好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21:10 , Processed in 0.080946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