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97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我不需要安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17 20:2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有一个月就是我的宝贝女儿欣欣的生日了,然而我现在最大的困惑就是在她满四岁的那天该怎样告诉她她的妈妈已经不在了?
我的爱人因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3周前住院接受化疗,2个星期后肺部感染了不知名的病毒,引起急性的呼吸循环系统衰竭,一周前抢救无效在医院去世。在这突如其来的噩耗面前我强忍巨大的悲痛,在做好善后工作的同时坚强的安慰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让这个不幸的家庭继续勉强维持着正常的生活秩序。
经过几天的紧张的忙碌之后,我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觉得有必要做一些事情来尽可能的冲淡家中的这种悲伤的情绪,该干什么的还干什么去,活着的人不能整天都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之中,那样对所有的人都不好,包括我们的后代。我还很年轻,可以比较清醒的面对这样大的变故,但是家中的父母们是不能再遭受这样的打击了。欣欣还不知道妈妈已经去了,每天都在家里嚷着要找妈妈,要妈妈回来,要妈妈说话(因为我带着她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对于快四岁的欣欣来讲她还不能理解)。我的父母听在耳朵里,难过在心上,而更难过的是我,不但要忍受着悲痛的煎熬,还要为老人们的伤心而难受。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我想了好久,决定把欣欣放到一家条件尚可的幼儿园去全托,这样做一来减少了我父母的日常琐事,二来又可以让我父母不受到来自欣欣的言语方面的刺激,三来我可以比较放心的去从事自己的事业。可是我的这个想法刚向家人提出来,立刻遭到了父母们的反对——道理很简单,他们已经很孤单了,有个小孩在家里玩玩闹闹的看着心里也舒服些,再说放在幼儿园全托他们根本就不放心。
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为了老人,我好象的确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把欣欣送到幼儿园全托,但是为了让欣欣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正常的生活环境,我又不得不这么做。在生活中我一直是个很坚强也很乐观的人,我不需要安慰,但是我该怎样来安慰家里的老人?我又该怎样在欣欣四岁的生日那天来安慰她?此帖由 不是非常可乐 在 2005-09-17 20:41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3-6 13:41:40 | 只看该作者
刚看到你的贴子,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相信你应该和孩子都适应了现实的情况了吧,虽然是一个不幸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能处理好,有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不幸的。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大,不同的是,我的孩子是一男孩子,还有我的孩子只有妈妈。我们已经这样生活了快三年了。我感到欣慰的就是一点,我和我的孩子都生活的很开心。我很喜欢你说的那句话。我不需要安慰。是的,我也一直都是这么想的。我还有一个可爱的宝宝。我没有放弃过做母亲的全部的权利和义务。所以不要把孩子送去全托,失去一个亲人后。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的应该是更多或者说双份的爱和关心。而且我认为陪伴孩子成长享受的快乐是治疗伤痛最好的药。无论多好的学校也不如家温暖,多好的老师也不及血缘的亲近。相信自己,相信孩子。你可以给孩子很多的,也会得到很多。孩子的成长看似很长,其实我们能陪他走过的时间真正的能有多少。每一个成长的过程都是应该珍惜的。就好象我的男孩子现在总会说,妈妈我长大,我确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孩子长大了,有时我象从前一样把他抱在怀中,他会挣脱会,我情不自禁的亲吻时他会有点不情愿害羞。我才明白,在这一生中,是我对孩子的依赖多过孩子对我的需要。我才明白,抱他在怀中的时候,我的安慰我的满足我的快乐都很真实,有孩子,我是幸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2-28 09:36: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没有哪个机构会教人如何面对死亡,我们也不知道去哪里学习面对死亡。死亡永远是一个沉重的伤痛。我鼓励你和你的家人释放这种伤痛,如果假装不伤痛,压抑这样的伤痛会在身体和心灵上永远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还会在家庭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非常的不舒服,每个人只有完全的释放悲伤的能量,才可以从过去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才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是唯一穿越悲痛的法门。 在今后的日子里每当孩子想妈妈了,请试着不要陷入自己焦虑的情绪,请试着告诉孩子真相,同时和孩子一起缅怀她的妈妈,如果孩子有悲伤的话,不要抓住它,鼓励孩子释放它,让它流动。有的时候,眼泪是洗刷悲伤,疗愈伤口的良药。 你可以试着告诉孩子她妈妈到一个特别的地方去了,那个地方叫天堂。妈妈已经完成了她的使命,她最后的使命就是给了孩子生命,把年幼的孩子养到三岁,妈妈的时间到了,所以她完成了使命离开了,每个人(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他自己的使命。而孩子从妈妈那里接过来的生命也同样有一个使命,鼓励孩子去找这个使命。而妈妈在天堂里希望孩子珍惜自己生命,以她的名义好好活着,如果可以的话将来以妈妈的名义为这个世界做些好事。告诉孩子她的妈妈很爱很爱她,同时你要告诉孩子她的妈妈是怎样爱她的,妈妈会为她做些什么,曾经为她做了些什么!统统告诉她。你甚至可以以妻子的名义继续为孩子做些事情,让孩子的心灵永远留下“我是有一个爱我的妈妈”的印记,比如说孩子生日的时候,告诉她,你梦到她妈妈,在梦里她妈妈要你以她的名义给她的孩子买一个蛋糕,还要写上“欣欣生日快乐——爱你的妈妈”字样!。也许孩子还小不一定能听的懂,但她的潜意识能明白这些,随着她年龄长大,她就会越来越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1-11 20:03:28 | 只看该作者
坚强些,为了孩子!别让孩子上全托幼儿园,真得不行,孩子正是需要大家关爱的时候,离开亲人太早,会很冷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6-1-9 12:42:33 | 只看该作者
坚强面对人生,一切都会过去,不要把孩子送到寄宿,原因同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9 12:42:18 | 只看该作者
坚强面对人生,一切都会过去,不要把孩子送到寄宿,原因同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12-28 10:41:44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个帖子也太晚,但还是想写点什么:

从怀孕开始,当妈妈的我就逐渐知道我的生命已经不完全属于我了,生了孩子之后,我就知道,为了孩子,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活着,好好地活着!因为,从孩子的眼神,动作和语言中,我了解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所以,理解楼上爸爸的心情,不是安慰。

所以,我的意见:
1. 4岁的孩子既然还不懂生与死,换个方式让她和妈妈交流,如,给妈妈写信,妈妈给她写信。努力让孩子和妈妈有精神上的交流。

2. 给孩子找一个妈妈的替代人,如,最疼她的人做她的干妈,给她肌肤的爱,可能能缓解孩子对妈妈的思念。另,给孩子和自己再找一个好女人,重新组织家庭。不过,这可能需要时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12-28 10:12:15 | 只看该作者
才看到楼主的贴,主题是“我不需要安慰”
其实从你这个主题来说,你是发自内心的抵制旁人的关心和精神慰藉。
不管是什么样的状况有发生,悲或喜,首先应该是精神上或者心灵的分享,我能理解你发贴时的痛苦和矛盾心理。
你应该先平静自己,然后再平静你周围能影响到的人或者事。你说对不对?
女儿是你的掌中明珠,是你失去爱人的印模,你将全身心寄托在她身上也是理所当然,现在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时候了,你需要考虑更多的是她的将来。
所以,培养她正确的道德观念,加强儿童的自立,接受应有的教育,是你现在要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12-28 09:51:25 | 只看该作者
时间是疗伤的最好工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12-27 17:39:04 | 只看该作者
有老人给你带孩子就不要全托了。我儿子2岁多点就全托,可怜啊,最大的恶果就是觉得学校是集中营、收容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3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9 22:01 , Processed in 0.08197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