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44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紧急求助:我的儿子为什么容易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9 08:3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妈妈,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我的儿子特别容易哭?他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如果被拒绝,被批评,有时候只是简单的一句&ldquo;不敢&rdquo;、&ldquo;不行&rdquo;,他就会委屈的哭起来,看上去非常伤心(但是好在他从来不赖哭,哭几声就好了)。&mdash;&mdash;这是最最常见的也是我最担心的!!!我知道对小孩子应该不要常说&ldquo;不&rdquo;,但是他这样&hellip;&hellip;好吗?晚上也是如此,所以我休息很差。晚上喝奶,所以要尿尿。憋尿了就会哭,一晚上会有三次左右。抱起来伤心的不得了,因为憋的难受,但是不肯让我把尿,费好大劲呢。真要把他弄醒了,可能会起来玩,不睡了。但有的时候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也会动不动就哭,拍拍就好了,会委屈的抽泣会儿。因为做梦?记得小的时候他都是做美梦多,现在怎么老做噩梦?还有一次在路上,他看到一个女孩,就跟人家打招呼,结果人家没理他,就又哭了,这件事情发生在断奶期间,在外婆家。外婆说他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宝宝性格应该是不孤僻的吧,八个月前很少见除了嫁人以外的人,但是在此之后见了外人也不怕,谁抱都可以,常常保姆抱他在路边,有人经过,他就会伸手要人家抱,人家是陌生人呀,通常是对他笑笑就走了,他就会哭,伸手要追人家。这种情况要持续到11个月。快一岁了才知道他妈妈跟别人不一样<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cry.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现在不找人了。&hellip;&hellip;怎么办?我找不到原因,请妈妈们给我点启示&hellip;&hellip;先谢谢了<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embarassed.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8-29 16:08: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常听人家说:这个人的泪腺很发达,那个人的泪腺不发达,其实说的是这个人是否爱哭。爱哭说得好一点是多愁善感,说得不好是情绪管理不佳。不过有的人虽然不哭,可是天天心里愁云惨雾,表面却强颜欢笑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在中国有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爱哭的林黛玉和开朗的薛宝钗,最后的下场严格说起来也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爱哭总让人觉得很诲气、很令人不愉快。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家长就莫明其妙的跟着情绪不稳,这是人之常情。  事实上,无论是成人或小孩,&ldquo;哭&rdquo;有它正面的意义。想想我们每个人刚出生时,如果不哭,接生人员都要想办法让我们哭,哭表示健康、生命力,但从那一刻以后,我们却要想尽办法阻止孩子哭泣,似乎有点违反常理。  当然,我们并不赞成孩子没事乱哭,一点小事就用哭来表达,这是情绪表达不适当,不纯粹是哭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教导的不是叫孩子不哭,而是教他: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哭,而且不该哭的时候不要哭。  孩子爱哭的原因  那么,我们也要了解:为什么孩子总是哭得不是时候?才能够适当协助他们管理情绪。一般来说,孩子爱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先天多愁善感的孩子。  以天生气质来说,就是&ldquo;情绪本质&rdquo;负向的孩子。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时,通常会以负向的情绪:如哭闹、发脾气等来表达。这是他的个性倾向,但家长不了解,就容易跟着孩子闹脾气,以致于亲子之间经常闹得不愉快,而无法心平气和地教导。  2.习惯用哭来获得想要的。  现在的家长孩子生的少,太过宝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从小只要孩子哭,大人总是满足他、妥协,让孩子感觉到&ldquo;用哭来得到想要的&rdquo;或&ldquo;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rdquo;是很有效的。  3.语言达能力不够,习惯用哭来表达。  由于家长或带孩子的人照顾太周到,从小孩子不必说话,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于是惯用哭闹动作来表达。  4.大人太凶,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吓坏了孩子。  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ldquo;小媳妇&rdquo;以博取同情。  5.被忽略的孩子(基本需要不满足)。  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总忙着照顾小的或忙着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爱或安全感等不满足,就会显得焦虑、不安,表现出来的是爱哭或不快乐的神情。  找出问题原因  孩子的哭有它正面的意义,但哭得不是时候就要找出原因:天生情绪本质负向、惯用哭来达成目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大人对孩子太凶、或者被忽略的孩子等等,都比较容易表现出爱哭的倾向,你的孩子爱哭是属于哪种原因呢?找出来才有办法协助他。以下的亲子生活现场实例,跟你分享解决方法。  ※亲子生活现场2:  小孩子在外受了委屈光会哭不会应变,真叫父母又急又心疼,该怎么办呢?  改善亲子教育方式  从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凡事鼓励孩子说出来,只有他用说的不用哭的,才给予正面响应;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凶、太严厉?或者太保护?当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协。最后,还要给孩子时间,协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够了,情况自然好转。  哭并不一定是坏事,孩子大哭后可以感觉轻松一些,哭可以减轻压力。有些学者发现爱哭者比不爱哭者的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因此,不要太抑制孩子的哭。父母比较恰当的做法是--  ☆对孩子的敏感性要表示同情。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阈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引导他克制哭,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不要强化他哭,哭时不能给予表扬,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惩罚等。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一定的安慰,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ldquo;雨转晴&rdquo;而高兴起来。  ☆教会孩子善于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痛处,说清为什么要哭,这时妈妈给些安慰,可以减少哭的机会。  ☆因这种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  ☆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例如,&ldquo;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真了不起&rdquo;,&ldquo;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就更好了&rdquo;。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ldquo;我自己洗手了&rdquo;,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ldquo;把水洒得到处都是&rdquo;,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  ☆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此起反应,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  ☆不要对孩子贴上敏感、好哭的标签,否则以后就难以摘此标签。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诉老师或保姆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动不动就对人说这个小孩&ldquo;哭得像狼一样&rdq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8-29 16:04:4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height="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5" border="0"><tr><td valign="middle" align="left" width="563" height="45"><p align="center"><font color="#800000" size="5">孩子为啥总爱哭</td></tr><tr><td valign="middle" align="left" width="563" height="15"></td></tr><tr><td valign="middle" align="left" width="563" height="41"><font color="#0000ff">  <font color="#7979ff">病例:赵女士的女儿今年6岁了,她特别爱哭,受点批评或有点小事眼泪就下来了,赵女士觉得这对她将来成长不利,可搞不清楚到底是女孩子天生就爱哭呢还是个性的问题?<font color="#0000ff"><font color="#800080">  对策:<font color="#0000ff">  <font color="#7979ff">1、不能一味迁就。迁就会使孩子养成通过哭闹来表达要求的坏习惯,也容易变成以自己为中心、意志薄弱的孩子。  2、不能威吓和责骂,更不能用体罚这些简单粗暴的方法,否则孩子可能是越哭越厉害,也可能使孩子受到惊吓,从此性格受到影响。  3、要注意和孩子建立感情,进行交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哭,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有要求应通过语言来表达。  4、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家长应明确告诉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要哭,而应动手动脑、勤于思考,找出犯错或失误的原因,吸取教训,及时改正,就会不断地进步。</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8-29 16:02:23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lass="txt18"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7%"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 height="22"><strong class="txt18"><font color="#000000" size="3">孩子为什么总爱哭</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 height="22"><font color="#999999">2004-8-8 14:46:14</td></tr><tr><td colspan="2" height="20"></td></tr><tr><td class="article_content" valign="top" width="100%" colspan="2">  有的孩子老是喜欢哭,碰到不开心的事,或者稍微难一点的事就哭。  其实这样的孩子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无可奈何时就以哭解决,这也是婴幼儿气质中情绪本质趋向于负性的反映。对于这样的孩子,大人应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求得发展,铸造信心。  一般而言,有以下一些做法:  1、选择符合儿童年龄的玩具。例如:对2岁的孩子不要买5岁孩子玩的玩具,否则,因为不会玩,受了挫折就要哭。同样,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要求超过能力范围,容易使孩子产生挫折感。  2、学习或做某事时可教他一些技巧,挫折就会减少。大人要耐心,但不能代他做。  3、理解、同情孩子所遇到的挫折,如,积木倒了,不能说,&ldquo;我早就知道是要倒的&rdquo;,应同情地说,&ldquo;你确实很努力搭得这么好,积木倒了不要紧,我也会不小心碰倒的,再来搭一次,当心些就不会倒。&rdquo;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孩子玩时不要去插手,更不应代替他做,但要适当帮助。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后仍想再试试,就应鼓励和表扬,&ldquo;你干得很努力,再做一下一定会做得更好的。&rdquo;若孩子不想干了,也别勉强。  4、父母要把握孩子的情绪,有挫折感时,孩子很容易生气,父母应引导他改做其他活动,注意稳定情绪。  5、经常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只要你做到以上几点,你孩子肯定不会老哭的</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8-29 15:56:5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title">孩子爱哭怎么办</div><hr /><div align="center"><strong /></div><div class="content"><table width="80%" border="0"><tr><td width="100%"><p align="justify"> 有的孩子特别爱哭,而且很敏感,容易激动,一点点的小事也会大哭,这是为什么?<p align="justify"> 这种情况很让人头痛,尤其是发生在男孩身上,研究表明,12岁之前,不管男孩女孩,哭的方式大同小异,12岁以后,则女孩容易哭,这与青春期激素有关。人们常常认为男孩哭太难看。<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对婴儿来说,哭是社交方法之一,因为他们语言表达还不很清楚,常以哭表达挫折感和情绪。随着孩子词汇量的增加,哭的次数会渐渐减少,有些孩子常常哭,其实是父母的缘故,他们对孩子的身体损害或情感变化常有过度反应,如孩子有时擦破点皮,父母就心疼地说,:&ldquo;呀,可怜的宝贝,怎么又伤了?&rdquo;父母这种态度,会使小孩感到过度委屈。<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还有一种是敏感的孩子。敏感与攻击性、害羞、爱交际一样,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征。通常敏感的孩子与害羞的孩子一样,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适应转变所需要时间都较长,对声、光、触摸等刺激也很敏感。<p align="justify"> 有些刺激大多数孩子能适应,觉得无所谓,而敏感的孩子却感觉严重。如轻微地刺一下膝关节的皮肤,他就会敏感地大哭,如果从敏感的孩子手中抢走一个玩具,他不是立即设法抢回来,而是倒地大哭起来。尽管敏感的孩子容易哭,但他并不是不幸福的孩子。高度敏感的小孩,不仅容易哭而且易笑,这种孩子对他人或对动物的感情可能更敏感,而且富有观察力。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给予关心,帮助他成长。<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哭并不一定是坏事,孩子大哭后可以感觉轻松一些,哭可以减轻压力。有些学者发现爱哭者比不爱哭者的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因此,不要太抑制孩子的哭。父母比较恰当的做法是--<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1)对孩子的敏感性要表示同情。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阈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引导他克制哭,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3)不要强化他哭,哭时不能给予表扬,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惩罚等。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一定的安慰,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ldquo;雨转晴&rdquo;而高兴起来。<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size="2"> (4)教会孩子善于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痛处,说清为什么要哭,这时妈妈给些安慰,可以减少哭的机会。<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5)因这种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font color="#0000ff">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6)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例如,&ldquo;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真了不起&rdquo;,&ldquo;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就更好了&rdquo;。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ldquo;我自己洗手了&rdquo;,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ldquo;把水洒得到处都是&rdquo;,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7)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此起反应,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font color="#0000ff">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 <p align="justify"><font color="#0000ff"> (8)不要对孩子贴上敏感、好哭的标签,否则以后就难以摘此标签。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诉老师或保姆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动不动就对人说这个小孩&ldquo;哭得像狼一样&rdquo;。</td></tr></table></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01:12 , Processed in 0.08356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