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今日关注】竞争,必须从摇篮里起跑吗?
[打印本页]
作者:
风留人
时间:
2005-8-13 10:10
标题:
【今日关注】竞争,必须从摇篮里起跑吗?
早期教育应更关注孩子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丰富的语言交流
本报记者 叶莎莎
现代社会中教育选择功能被大大强化,教育已经逐步演变成社会筛选的重要的也是第一道过滤器。上好幼儿园,上好小学,考上重点中学和知名大学,成为许多家长为孩子设计的成长之路。不少家长笃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要"从摇篮里起跑",为给孩子的未来竞争增加筹码,早期教育也被卷入教育恶性竞争的漩涡。
1月29日,带着女儿参加京城一家著名早教中心"亲子游戏"的张瑞老师告诉记者,从女儿一生下来,她就带着孩子到处去听早教专家传授"如何培养世纪婴儿"等教育理念。虽然她自己就是小学教师,但还是"相信这些机构比自己更专业"。张瑞说:"孩子未来要面对比现在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潜能的开发更要早动手,我周围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都毫不吝啬。"
正是看准了家长的这种心理,近两年京城的早教市场持续升温。据了解,在一家专门从事0至6岁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婴幼儿潜能开发、蒙台梭利教育研究成果推广的早教中心,就开设有十多种专业课程,收费标准为一个季度500元,半年900元,如果要选择珠心算训练班和奥尔音乐教育则价格更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每个家庭中孩子的消费基本要占到家庭收入的1/4左右,而且孩子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幼儿家庭为孩子教育投资平均每年超过3000元。
其实,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大部分家长心里并不清楚。在选择时"能学东西"往往成为家长衡量幼儿园或社会培训机构优劣的主要标准。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招揽生源,一些幼托机构更多强调学前儿童的知识教育,将小幼衔接的时间表不断提前。于是上幼儿园的孩子也出现了"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许多家庭的孩子从3岁开始就像小学生一样每天必须读书、写字、算数、背诗、学画、学乐器,凡是家长能想到的或是社会上流行都要学。据了解,在北京市部分一类幼儿园,小班就开设有语言、拼音、计算、音乐、外语等课程,上大班的孩子还要学习如何应对小学选拔测试的应试技巧。
尽管孩子每天赶场似的学特长,但是大部分家长却并不满意。天津市儿童医院2004年对近千名3至5岁幼儿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98%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正在进行特长学习,甚至有75%的家长给孩子报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长学习项目,但是只有10%的孩子成绩能让家长满意,40.9%的孩子根本"不愿意学"或者只是为了"顺从家长意愿"。
有关专家分析,孩子过早进入学龄状态,与父母、学校过高的期望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孩子们还没有真正品尝到童年快乐时,就背负着家长的期望重任开始人生的跋涉。早期教育不是让孩子多识几个字,多背几首诗,或让孩子多学习几种特长,应该是方法、能力、习惯的培养。对婴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健康、营养、爱等积极情绪的培养,丰富的语言交流,最后才是智力开发。家长要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按照孩子的兴趣、年龄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4日第1版
作者:
zzmyiyi
时间:
2005-8-13 10:24
早期教育<font color="#ff0000" size="5">不是让孩子多识几个字,多背几首诗,或让孩子多学习几种特长,<font color="#ff0000" size="5">应该是方法、能力、习惯的培养。对婴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健康、营养、爱等积极情绪的培养,丰富的语言交流,最后才是智力开发。家长要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按照孩子的兴趣、年龄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agre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张榕的爸爸
时间:
2005-8-15 08:34
前几天,看到媒体说,中国的医疗改革已经失败了,那么,中国的教育改革呢?已经失败了吗?
现在教育走偏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就连早期教育也被卷入教育恶性竞争的漩涡。
不少家长笃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要"从摇篮里起跑",为给孩子的未来竞争增加筹码。于是上幼儿园的孩子也出现了"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要在家长中普及科学的育儿观念。
对婴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健康、营养、爱等积极情绪的培养,丰富的语言交流,最后才是智力开发。
最可怕的就是在教育中迷失了孩子最需要、最根本的东西,反而去舍本逐末。
作者:
小猪笨笨
时间:
2005-8-15 10:19
对婴幼儿来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重要。
作者:
zlf-601
时间:
2005-8-16 21:41
完全不一定!
作者:
ycm
时间:
2005-8-16 21:51
那也不一定啊,人生还很长啊.
作者:
剪剪风
时间:
2005-8-17 09:06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在五六岁以前,以情绪和情感为主,此后才开始认知的发展,最初阶段是打心理基础的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急于知识教育,等于是沙滩建屋,压力过大,或一旦遭受挫折,会使孩子们产生恐惧和厌学情绪,抑制孩子思维创造力的发展。许多人在其幼儿期接受过英才教育,但长大后事业平平者大有人在。人的培育是件大事,但又要遵循规律。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早期教育规律应是: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切忌拔苗助长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5-8-17 10:05
非常赞同<span class="normalname">
<font color=\"#000000\" size=\"3\">剪剪风
的</span>这句话:“没有打好基础(心理基础),急于知识教育,等于是沙滩建屋” 早期教育应该情商与智商并重。我对情商注重的比智商多一些。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5-8-17 13:20
现在正在改变的是这样的老观念,教书育人,改称育人教书
可惜时间有限,要不应该多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作者:
sevencolor
时间:
2005-8-18 13:18
早期教育不是让孩子多识几个字,多背几首诗,或让孩子多学习几种特长,应该是方法、能力、习惯的培养。对婴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健康、营养、爱等积极情绪的培养,丰富的语言交流,最后才是智力开发。非常同意这些观点,可惜我们好多家长偏重智力开发。
作者:
liuxing
时间:
2005-8-18 13:49
非常赞同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5-8-21 10:05
我每次带女儿在外面玩的时候,还没玩多会儿,其他孩子的家长很快就让他们的孩子回家练琴,珠心算等等。面对着孩子无奈的表情,痛苦的挣扎。我真的无法理解,这些家长到底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多少。还经常听她们抱怨,一开始还有兴趣,现在怎么说都没用了。孩子已经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为什么家长还是三翻两次的重复这样的行为。难道孩子学特长只是为了家长的虚荣心吗?????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