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家说,与孩子成为朋友是教育孩子的前提。以下几个方法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1,改变说话的声调
小孩子生气时,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所以采取大吼大叫、反抗激变的方式,企图掩饰过失。这时候,大人适时地将抵深调,用温和的语气回答或商量,往往能提醒他,使他有所收敛。
低沉平稳的声调代表理性,用这样的语调说话,容易让人接受。父母亲如果懂得适时压低声调,可以让孩子很快接受劝诫,而且久久不忘。
2,借助有影响人士的话
孩子通常相信他所信赖的人,这是因为这些人在他心中有一定的地位。当我们碰到孩子闹别扭、说不清的时候,可以试着改变作风通过第三者的话劝他,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
第三者的话代表可观,也能过做到公正、公平。说话时,我们常引用名人、伟人的话,引证自己所说的很正确,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直接劝说,有时会让孩子误以为这是你的看法,别人可不这么认为;假设你能找出他最喜欢或最尊重的人,告诉他这些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无形之中,他会改变自己的成见,转而人同大家的看法。
3,告诉他你的经验
只要是人,难免会做错事。如果孩子已经做错了,严厉责备,会使他常生怨恨心,以至学会隐瞒事实真相,甚至于说谎、欺骗。
这时,做父母的一定很担心。你会想:“如果现在不处罚他,将来越做越错,怎么办?”是的,专家告诉我们:“事情还未发生以前,要实现预防;事情已经发生之后,要小心弥补。”小孩做错了事,父母可以说:“记得以前我也曾经这样……”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他你是怎样处理的,可以让他做个借鉴,下一次也就知道怎么预防了。
相信他改错的决心,提供他改过的方法,他会永远记住这件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