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42|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大家一道语文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20:4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大姑娘 于 2013-9-24 21:19 编辑

在七律《长征》中,哪句话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意境相似?为什么?
怕大家不记得,这里做个弊,其实是要自己背的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答案我目前还不知道,纯讨论哈。
女儿说老师讲过,可是她又给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23 11:50:29 | 只看该作者
飘飘雪 发表于 2013-9-25 16:57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觉得是这句。

同意这句,原题说的是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9-25 16:57:09 | 只看该作者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觉得是这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9-25 14:24:37 | 只看该作者
边城 发表于 2013-9-24 23:56
乌蒙磅礴走泥丸轻舟已过万重山使用的都是夸张的手法形容船之快山之小

是的,形容船速很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9-25 12:48:42 | 只看该作者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9-25 10:05:08 | 只看该作者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是不是都属于夸张的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08:11: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热心回复,回头我让小小看看,让她挑个最佳答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9-25 08:08:0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句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样都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明的是写景,暗的是写水流速度很快,也是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9-25 08:00:51 | 只看该作者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都写出了水流速度之快,船行大江的畅快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9-25 07:40:43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是第二句,前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小舟的快,用猿声和山影的对比写出作者的愉快心情;后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红军经过的山势严峻,对比之下更能显现出红军的英雄豪迈气概,不知道对不对?

要是我家遇到这种老师教过自己又忘记了的题,我会要求他用红笔写在错题集里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大大姑娘 + 3 我们还么有开始弄错题集呢,谢谢提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9-24 23:56:41 | 只看该作者
乌蒙磅礴走泥丸轻舟已过万重山使用的都是夸张的手法形容船之快山之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18:27 , Processed in 0.08421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