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3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样的中国学生适合到美国念高中(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8: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artina-Mm 于 2013-6-11 08:15 编辑

什么样的中国学生适合到美国念高中




美国大学中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激增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美国高中视为跳板。孩子与家长把读美国中学看作是重大投资,而投入巨资让未成年的孩子离井背乡是否值得?


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统计,在美国各地私立高中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在2005学年只有65人,在2008学年猛增至4,503人,而在本学年更增加至23,795人。在美国284所寄宿学校协会(TABS)会员学校中,2010-2011学年注册的学生中27%来自中国,而在2002-2003学年只有1-3%。美国公立高中限制外国留学生。于是,对于在经济困境中入学率与收入下挫的美国私立高中而言,来自中国的新增需求无异于雪中送炭。

据寄宿学校协会的计算,在2011-2012学年,美国私立高中学费和寄宿费最高可达每人65,860美元。而雇用代理人联系中学的家长还要另外支付约5,000美元的服务费。


崔梦冉

崔梦冉在美国埃默里大学的校园里。

来自南京的崔梦冉(Jessie Cui)2008年注册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林登学院,一个私立女子学校。20岁的她现在就读于美国埃默里大学。崔梦冉早就决定要去美国读大学,可父母觉得不如送她去美国读高中,这样可以早点适应美国的生活,还可以提高进入美国大学的机会。

中国学生数量的猛增使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育社会学教授戎雪兰倍感担忧。她每年有六个月的时间用于观察研究美国的高中生。戎雪兰认为,中国家长在孩子性格成型以前送他们去美国,意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力和英语能力,也让他们适应美国学校中的研讨会、做项目等教育手段,但是许多家长并没有完全理解过早出国的其他潜在后果。

戎雪兰提到了“超同化”(over assimilation)的可能,也就是年纪太小的孩子, 因为失去或疏离了自己的根,过于融入强势文化,而过多吸收了其中的糟粕。“美国高中和全世界其他各国的高中不一样。它不强调读书,而是很全面的,很容易让孩子‘超同化’。美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如在青春期的时候受同龄人影响和追求流行文化,与中国孩子面临的问题很不一样。” 戎雪兰说,“中国留学生可能向美国高中生学吸毒、酗酒,还可能适应不了而自杀。因为美国的社会文化力量极强,家长也无力改变孩子的行为。”





家长送孩子去美国读中学前,最好考虑每个孩子的性格和能力。坚韧、自信、自立、有主见、守纪律、不甘人后、中文能力强而外向的孩子更适合早期出国。这一类型的孩子已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较多滋养,从而相对更能适应另一种教育和社交方式,融入另一种文化,从中汲取精华。

据崔梦冉的观察,在国内倍受娇宠、虚荣心强、迷恋物质新潮、吃不起苦、经不得挫折的留学生,往往受不了美国学校的压力,而陷入中国留学生自己的小圈子。而中国学生的大量聚集更使得他们能够形成这些小圈子,相互以中文沟通,把自己隔绝于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甚至隔绝于英语环境之外。

过早出国还有和国内脱节的问题。LEK咨询公司上海办事处负责招聘的合伙人陈源道说,他在招聘海归时,侧重考虑在国内读高中的申请者,因为“在语言上你可能流利,但如果你太早出国,几乎就失去了与文化的关联” 。

“找工作时,海归并不觉得有优势。”戎雪兰说,“有人说要有工作经验还要有后门才有优势。可如果有后门的话,也不需要海外读书了。我刚访问北大,那里学生的英语很好,于是我想了想,是否必须要到美国来受这个罪?”

1987年,刘亚伟已经在当时的西安外国语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并已在国内媒体工作了几年。27岁的他于这一年到美国夏威夷大学读硕士,以后又在埃默里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他现在住在亚特兰大,担任美国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他觉得在国内学习工作期间所建立的关系网络以及对中国社会文化的理解,构成了他现在工作的基本资源。

“完成大学本科学业以前来到美国的学生不能熟练掌握中文,不能充分理解中国的文化和政治制度,而这些是重要的竞争武器。”刘亚伟说,“中国还有大量国内经验丰富的优秀学生在海外受教育,这使得少年出国的留学生将来即使想回国也难以获得机会。”

美国寄宿中学协会主任理查德•菲尔普斯(Richard Phelps)说,送孩子出国的父母们未必权衡了这些利弊。不过,他预测,因为美国各地中学已开始为中国学生设置人数上限,中学里中国留学生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 类似于前些年日本和韩国留学生的增减周期。

可崔梦冉认为,虽然少年时期留学美国的费用和其他风险都比较高,但与她那些高中毕业后才来到美国的同学相比,在美国读高中的经历给了她更广阔的视野。虽然她有些担心,如果大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她能否适应美国公司的文化,但她也自信,高中开始培育的独立人格,将帮助她迎接未来的挑战。

Emmeline Zh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9:35:47 | 只看该作者
尽管上述只是两个个案,也许真有一定的代表性。越早离开本土,就越不想回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9:3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rtina-Mm 于 2014-3-20 19:16 编辑

我另一朋友的女儿,北大毕业,之后去了纽约大学读研,今年毕业。她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找工作。她因想在投资界工作,去年暑假回国时她妈妈带她来咨询我。后我根据她的特长,建议她先去研究部门工作。寒假时她己在国内一家顶级投行研究所实习。估计毕业后留下来工作没啥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9:20:3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出去读高中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我一朋友的女儿,就是高中去了加拿大,后进了滑铁卢大学。去年暑假回国时一起吃饭,我问那女孩:何时出去念书更合适? 她答:高中都太晚了,最好初中就出去。这明显关注的角度不同啊,如果是针对孩子对另一个社会的融入,当然是越早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2-17 18:16:40 | 只看该作者
出国不是越早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2-6 07:47:49 | 只看该作者
过早离开父母的孩子,父子间的亲情也容易出现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28 15:34:47 | 只看该作者
过早地离开父母的孩子,容易无法扎根原来的社会,又无法全部进入另一个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24 06:10:46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我们读书会有个做商学院教授的海归妈妈做了一次讲座,讲中美学校的对比,我报了名,到了时间正巧有点事,权衡了一下,就没去听。
我们现在只能在中国,还是先立足国内,把中国的东西搞透了再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1-28 14:31:03 | 只看该作者
我赞同先在国内读本科,出国读研,可是现在国内食品安全,空气质量,太让人难安了,怎么取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1-28 14:30:40 | 只看该作者
我赞同先在国内读本科,出国读研,可是现在国内食品安全,空气质量,太让人难安了,怎么取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1-14 16:08:0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过早出去,如果有没有父母陪同的话,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
不仅仅是学业上,感情上没有任何依赖,思想有波动不能和至亲的人随时进行沟通化解
想想问题还是一大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21:15 , Processed in 0.082576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