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45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请rainbow一读:胎教有多少科学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20 23:1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胎教有多少科学性?

  【龙虎网讯】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丁宗一担心胎教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是准爸爸和准妈妈们的最大心愿。初为人父人母,谁也不愿意让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输在幼儿基础教育的起跑线上。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了胎教。可以想象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期待着一个健康而漂亮的宝宝的降生。然而他们对胎教的正确认识有多少,胎教是否有严谨的科学依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生理学专家丁宗一教授。

  据丁教授介绍,现在从事胎教理论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人中,有人提出胎教是一种交叉科学,它跨越教育学、医学和生理学三个门类。那就让我们依次从这三个门类与胎教的关系来进行分析。

  ■医学中的理论、技术和药品,要用于人类,首先必须经过动物实验,在没有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临床的三期验证,证明有无毒副作用。

  丁教授说:“一般人对胎教的字面理解就是对胎儿的教育,那么理所当然,教育学界的专家,包括其领导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人士应该给出一个明确的胎教定义。其中也必然应该包括这一定义的内涵、外延,以及所涉及的参数、参数的提取和重复等科学方法。另外,从事胎教的人,不管他是哪一学科的,也应该针对这个问题给予明确的回答。而事实上,在胎教红火的这么多年里,我们对它的理解依然处于望文生义的阶段。如果我们不先把名称和定义搞清楚,也许下面再讨论的就已经不是这个问题了。”

  丁教授进一步指出:“我们看到,从事胎教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大多是妇产科的临床医生。那么如果说胎教是一种医疗行为,它就必须遵守医师法。医师法中的有关要点有两个,一是行医者必须是职业医师,二是采用的方法要经过科学论证。因此我们要考虑,这些人有没有胎教医师执照,如果没有,就属于非法行医!
更进一步说,如果是妇产科医师,那妇产科里是否包括胎教这套技术呢?这要经过全国学术大会和学术组的论证。一般来讲,医学中的理论、技术和药品,要用于人类,首先必须经过动物实验,在没有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临床的三期验证,证明有无毒副作用,最后才可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有关部门的批准。如果没有经过这样一个严格的过程而直接用于人,也是违反医师法则的。这其中,还涉及病人的知情权问题。事实上,一个只有好处而没有副作用的医疗手段是不存在的。”

  ■这种音乐通过母体的传递,被胎儿的听觉神经感受到时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和谐的旋律与节奏,而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声波,是有害的噪声。

时下,胎教的内容大体有这样几种:听胎教音乐、对胎儿说话、看漂亮人物的图片,以及抚摩腹部和做胎教操。通过上述方法,从听觉、视觉、触觉方面对胎儿进行刺激,从而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可是,丁教授指出:“听觉、视觉和触觉这些都是生理学参数,并且,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包括从事胎教研究的人提供的,以及他们发表的论文,其中所采用的实验都是生理学实验。给胎儿听音乐,得到的结果是胎儿的听力阈值下降了,胎教专家因此判断这种方法是科学的、可行的,它产生了良性效果。然而国际生理学界的共同评判是,胎儿听力阈值下降证明,这种音乐通过母体的传递,被胎儿的听觉神经感受到时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和谐的旋律与节奏,而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声波,是有害的噪声,而不是音乐教育,它造成胎儿的易干扰和易激惹性。也就是说,本来给胎儿一定音量的声音才能引起他的反应,而现在,一个比原来音量还要低的声音就能引起他的反应,表面上看起来,胎儿变得伶俐了,但实际上,这使得胎儿神经紧张,得不到安静的环境。而且这种伤害还不是短期内就能表现出来的。”

  “看图片就更存在一个审美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另外,图片在母亲眼底的成像又是以什么信号、经过怎样的通路传达给胎儿的,而这种传递又如何影响胎儿哪一部分的生长,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人能够回答和证明。”

  ■通过刺激,胎儿有所反应的确是事实,但如何证明这是一种良性的,而不是恶性的反应,要给出的严格证明是非常复杂的,缺少了这样的证明的科学只能是伪科学。

  丁教授认为:“从纯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实验都是不符合生理学原则的,他们根本没有按生理学原则来设计这些实验。”

  那么,一个科学的、严谨的论证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丁教授大概介绍了这样三个步骤:“首先是设计实验,其次是找出处理数据的统计学方法,最后是明确它所验证的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关系论证。遗憾的是,国内现在还没有很严谨的这方面的实验。有些对胎教研究了十几年的所谓专家,甚至不懂什么叫参数、什么是因果关系论证,而只是通过临床观察。其实,所谓看到的效果并不足以证明那就是事物的本质,而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也就是别的人再用你介绍的方法时,也同样获取了类似的参数。它所呈现的那些规律要经受时间、空间的考验,这样才能称其为科学。”

  科学研究的选题是自由的,但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绝不能自由的。如果是学术问题,就必须按照研究学术问题的规律来考察它的可靠性、真实性和临界点。“研究胎教的人所引用的国外材料大多没有具体名称,甚至连材料的来源都无法提供,他们的论文中仅仅用诸如‘国外有资料表明’的字样一带而过,而引用的实验或数据却往往是属于生理学研究的。真实情况是,科学研究越细,得到的片段便越有其特定的解释和特定的含义。”在这里,丁教授也特别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判断事物,民间流传的标准不能代替科学的标准。他说:“科学的证明是有公共标准的,绝对不能任意生活化。曾经有家长咨询胎教音乐的音量应该是多大,专家回答——适中。适中是什么含义呢?是按成年人的标准,还是按某一年龄孩子的标准,是多少分贝?说抚摸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那么抚摸的力度是多大?这些都必须有标准的参数说明,超过了界点就只会造成伤害,更不要说有什么促进作用了。”通过刺激,胎儿有所反应的确是事实,但如何证明这是一种良性的,而不是恶性的反应,要给出的严格证明是非常复杂的,缺少了这样的证明的科学只能是伪科学。

  ■“胎教”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古书中。但事实上,那时胎教的基本含义却是孕期妇女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也有人提出,“胎教”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古书中。但事实上,那时胎教的基本含义却是孕期妇女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是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制和束缚,而绝非今日我们理解的意思。那么,胎教到底是什么呢?它借用的是生理学术语,而起的是教育学名称,却运用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追本溯源,它却既没有按照生理学规则设计实验、提取参数、验证规律,也没有规范的教育学定义,更加不是有法可鉴的医疗行为,那么谁对我们还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娇嫩生命负责,谁对这些付出千辛万苦的家长们负责?

  作为营养学家的丁宗一教授指出,促进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要从孕前开始准备,抽烟、喝酒、环境污染,以及孕期大量食用腌制食品都是大忌。还有就是注意加强营养,食用自然食物,均衡膳食,不吃补品,不吃营养品。上述这几点都是经过科学证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5-16 11:21:4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只有天知道!
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5-15 23:42:01 | 只看该作者
woodgarden+-->引用:woodgarden 假如胎儿是有知觉、有感情甚至有思想的,应该如何看待堕胎和引产?
既然胎儿有知觉、有感情甚至有思想,堕胎和引产是什么不是不言自明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5-15 22:56:20 | 只看该作者
小羽妈+-->引用:小羽妈  质疑声      一些专门从事人类胎儿发育研究的专家们对迈勒研究小组的结论持保守态度。英国圣巴塞洛缪医院和伦敦皇家医院的妇产科专家乔·阿奎利纳认为,鉴于有证据显示胎儿对疼痛有反应,那么他们就可能是有感觉或知觉的,因此,迈勒的研究结果相当有争议。“证实胎儿有知觉很困难,但证实他们没有知觉同样也很困难。所以,关于这一点的辩论还会继续下去。”阿奎利纳说。
假如胎儿是有知觉、有感情甚至有思想的,应该如何看待堕胎和引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5-15 15:51:06 | 只看该作者
太偏激的一般都不太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5-12 16:26:20 | 只看该作者
母亲怀孕时,听一些赏心悦目的音乐,好的情绪对胎儿应该是有积极影响的.胎教无用论太偏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4-28 09:16:02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庆幸我没有过多的对宝宝进行胎教。其实主要原因是我太懒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4-28 07:30:14 | 只看该作者
胎教最重要的是妈妈爸爸给孩子的爱。意识到自己的孩子的存在,把它当作活生生的生命去对待,去交流。音乐和说话都是手段而已。

我有着切身的体会了,对我的孩子内疚的要死!我当时对我的孩子没有感觉,还老担心生出来后不爱孩子怎么办?而不是想办法去培养爱的感觉。其实有很多办法的,因为不具象,所以感觉不到孩子,去和其它小孩子接触,看育儿书,想象孩子出生后的样子,长大后的样子,慢慢的妈妈爸爸就会感受到孩子的存在的。我想如果我没有生孩子,我不会对生命有真正的感觉和认识。以前我们说的生命只是一个词,生完孩子后才真正的想和意识到什么是生命。我现在对待生命的唯一的态度是敬畏!

这些所有的关于胎教早教的科学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理性量化的方法去找出规律。但是别忘了,不可控变量太多了,而且哪一个是最大的变量你也许根本就搞错了!爱和情感还没找出量化的办法呢!测验的办法也还不肯定呢!

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最伟大的,在我们的历史中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和记载已经很多了,《发现母亲》的作者王东华对这个有多年的深入研究!让孩子从小掌握古文的工具去吸取我们的文化精华是太有价值了!

汉朝妇女的胎教遵守道德规范,怎么就是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了??那么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规范都是我们的社会给的压迫吗?每个阶段的社会的道德规范的产生都是符合它那个阶段的特点形成的,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变化,有些人感受到是种压迫时自然也就会去寻求改变。遵守道德规范的人内心可能平衡平和,而情绪剧烈消极情绪持续时间长的人,包括爸爸妈妈都会对胎儿造成不可估量的智力和心理上的危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2-22 08:46:5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专家的话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现在的科学终有一天会被超越,这是大好事,但我们的孩子毕竟不是小白鼠啊,在没有被确定之前,拿孩子做实验,我就不太敢,我一直只是个观望者,不太参与讨论,但在教育孩子上有点经验,所以觉Rainbow的孩子很出色,不一定是胎教的必然结果,和她在孩子出生后的付出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另,即使她的宝宝就是胎教的成果,但她进行的卓有成效,不一定每个妈妈都能有好的结果,我在上海,身边的妈妈进行胎教的人还是挺多的,真没见有什么成效的,而没经过胎教的人也有很多成才的,甚至是天才,象Rainbow的宝宝这么出色的,我想这里边肯定有些偶然的因素,毕竟全国乃至全世界天才是极少数,普通的孩子还是大多数呀.

讨论是好事,能给好多妈妈以借见,言辞太激烈就失去教育论坛的本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2-22 07:21:12 | 只看该作者
我去年看新闻, 最新的3d超声波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胎儿有各种表情. 笑, 打哈欠.
随着观察手段的改进, 会有更多发现. 科学实验受其实验手段限制很严重.
有时候不同的实验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0:12 , Processed in 0.107271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