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244|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尼家庭教育心理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7 09:3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理学在大家眼里看起来深奥、神秘,其实理解透了,是非常简洁的。我争取结合相关的博文,把家庭教育中有用的心理学理念说个通透。
这些观点主要是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把心理学的好东西应用到家庭教育中,没有多少现成资料可以借鉴,算是我个人创立的一个符合中国教育国情的“家庭教育心理学”体系,我把它暂时叫做“维尼家庭教育心理学”吧。虽然经过了大量实践的检验,但是难免偏颇,请大家指正。
这也是第一次,我把“维尼家庭教育心理学”做一个全面的阐述。
     讨论的主要内容是:
    认知疗法、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三大心理学流派
    情绪的规律
    如何沟通
    育儿心理规律
    读懂孩子的心理。
目前比较热门的家庭系统排列、萨提亚家庭治疗、沙盘游戏等个人认为晦涩难懂,难以掌握(更主要的是,我初步了解之后,觉得不欣赏,就没有深入学习这些理论,可以说还不懂 ),我今天说的都是极其简洁的原理,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

一、认知疗法:改变家长和孩子情绪、性格的核武器
    认知疗法的原理非常简洁:人的情绪不是由事情,而是由对事情的认知决定的。所以,改变了对于事情的认知,就改变了情绪。
    典型应用:
  1、家长控制住生气、发火
    咨询的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家长控制生气、发火效果很好。
      简单地说,孩子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不是故意使坏、捣乱。我们要做的是去理解孩子,找到孩子行为的原因,去想相应的办法。理解了孩子,就改变了我们以前对孩子行为的认知,也就不生气了。
    一个例子:
    妈妈:女儿的百分数应用题一直没学得很清楚,每次作业总有错题出现,做过的题重复出错,看来的确是没有掌握。于是我带她到一位数学老师那里请教。没想到,在那里,人家竟然什么都不会了,做题也不思考,胡乱做。老师悄悄告诉我:这孩子数学好像很不开窍呀?
    我知道并不是这样的,于是认为她是不专注,可能是想和奶奶家的一个小孩子玩耍(不合理认知一)于是我就很生气。觉得:我们这么远这么晚跑过来请教别人,你竟然一点不认真(不合理认知二)。生气了(两个认知导致的情绪),训了她。
    维尼:是不是她去那里紧张?
       (试图去理解孩子,找到她这样表现的原因)   
    妈妈:她解释说不是想和别人玩。
       (看来第一个认知是不合理的,与事实不符)
    维尼:我觉得她不是捣乱、不知好歹,还是有原因的。你觉得她捣乱,不好好学,不争气,肯定生气了,想控制也控制不住。所以,我们要去理解孩子行为的原因。
    她这样有些像传说中的“大脑空白一片”。过于想表现自己,也会有压力;不想表现得差,也会有压力。
    妈妈:还是您说的对,可能就是“过于想表现自己,也会有压力”。
    您这样一说,我这会有点明白了。
    我孩子就是这样,比如,她轮滑很不错,一次,我们市上拍城市风光片,老师让他们去表演,结果她一上去先摔了两跤,大跌眼镜。她可能也想表现自己,所以紧张,所以大脑空白一片,看起来什么都不会,好像一点儿也不开窍一样。(理解了孩子表现失常的原因,改变了对此事的认知)
    维尼 :所以,你不应该责怪她,她不由自主。
    妈妈:紧张,想表现的更好,结果弄巧成拙,其实大人有时候也这样。
    (想想自己是否也是这样----读懂孩子秘诀)
    另外,我这会儿想起,那个老师把题型归了5类讲给她听,她也可能一时间不能接受这样的讲解,所以也因此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而紧张。
    这样看来,的确不用生气。谢谢您维尼老师。
      经过这样的分析,妈妈改变了对这个事情的看法、认知,能理解孩子了,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相信她就不会生气了。
    改变对事情的认知、看法,就能改变情绪。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我好喜欢。。。欢迎欢迎:)
hlp525 + 10 + 10 精品文章!
jiangying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2-7 12:51:2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律,称作维尼十大育儿定律吧:
     1、你好商量,常常和孩子商量,孩子就会好商量;你听孩子的话,孩子也愿意听你的话。
    2、对孩子过于严厉,孩子受到压抑,那么这种压抑必然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或者抽动,或者自残,或者逆反,或者脾气暴躁,或者畏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02:37:47 | 只看该作者

维尼家庭教育心理学

一位妈妈说:女儿时常和我闹情绪,我都是以教训为主,看了维尼老师的文章,才知道原来可以用哄、用缓兵之计来解决问题,学习了。

     其实夫妻关系也是如此。吵架只能彼此伤害,情绪激动的时候还较真儿,相当于对牛弹琴。一方能忍耐一下,等冷静之后再沟通,效果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5:18:02 | 只看该作者
四、情绪的规律
       很多父母在孩子生气着急哭闹的时候习惯于用更大的声音制止,这其实是不理解谁在有情绪的时候都是不理性的,情绪激烈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情绪掌控的小魔鬼。此时要做的是哄哄他,转移注意力。等平静时再讲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4:42:16 | 只看该作者
一位妈妈说:女儿时常和我闹情绪,我都是以教训为主,看了维尼老师的文章,才知道原来可以用哄、用缓兵之计来解决问题,学习了。
      其实夫妻关系也是如此。吵架只能彼此伤害,情绪激动的时候还较真儿,相当于对牛弹琴。一方能忍耐一下,等冷静之后再沟通,效果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4:39:08 | 只看该作者
四、情绪的规律
       很多父母在孩子生气着急哭闹的时候习惯于用更大的声音制止,这其实是不理解谁在有情绪的时候都是不理性的,情绪激烈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情绪掌控的小魔鬼。此时要做的是哄哄他,转移注意力。等平静时再讲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1-25 11:35:42 | 只看该作者
多看看心理学,还是很有帮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1-23 13:37:51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谢谢维尼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1:20:25 | 只看该作者
四、情绪的规律
       很多父母在孩子生气着急哭闹的时候习惯于用更大的声音制止,这其实是不理解谁在有情绪的时候都是不理性的,情绪激烈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情绪掌控的小魔鬼。此时要做的是哄哄他,转移注意力。等平静时再讲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16:34:36 | 只看该作者
五、一些常见的心理规律:

有些规律其实和大白话一样,但是管用。

好事高兴,坏事难过;

觉得事情大了就在意,觉得小了就淡定;

一定要做到,就容易挫折;顺其自然就坚强;


这是我这篇博文:
学会三种思维,孩子坦然面对挫折的心理基础。

三种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很平常的观点,但是很神奇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15:15 , Processed in 0.092891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