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0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惩罚之旅”帮儿子戒除“网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4 14:5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img src="http://www.digest.sc.cn/images/3b_corner2.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家有“网瘾”儿子    两年前,儿子张宾开始接触网络游戏,渐渐地每天的上网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这时,张宾的舅舅给我打电话,说他儿子郭秦受张宾影响,两人经常在电话里探讨“攻关秘笈”。听了这话,我更是又气又急。    再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我们双方家长研究了好几天,根据外国一则“徒步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新闻报道,精心制订了一个行动计划。    鉴于每年孩子们都要到北戴河姥姥家过暑假,我们让他们在期中考试前郑重承诺:考试不及格暑假要徒步走到北戴河姥姥家去。果然,张宾两门不及格,郭秦一门不及格。我装作在工作考核中也没及格的样子,“被迫”和孩子们一起上路了。因为这是一次“惩罚之旅”,所以我和孩子每人身上只能带50元钱,够两天吃的干粮和一身换洗衣服。“惩罚之旅”的苦滋味    从北京到北戴河并不远,而我和16岁的张宾,15岁的郭秦却整整走了6天。    在路上,干粮吃完了,我们就只能沿途找便宜饭馆。我们在路上吃得最好的一顿,是花10元买到的西红柿、黄瓜和鸡蛋,并在一个热心的老乡家里借火做的。这成了孩子们记忆中最香的一顿饭。    连续3天我们住在随身携带的帐篷里,第4天忽然下起了大雨,只能住旅馆。我佯装嗓子失音,要他们去讨价还价。结果原本每人15元的铺位费,被他们砍到了8元,不过有个条件:他们要义务帮老板打扫楼下的小饭馆。    就这样,一开始两个孩子还在路上有说有笑地讨论网络游戏的通关方法,后来这些话逐渐被“今天要吃什么”、“住在什么地方”、“妈妈的嗓子失音了怎么办”等等代替了。“流浪儿”震动孩子心    在路上,还遇到了一件让小兄弟俩感动的事:有个像是在流浪的孩子向我们询问清华大学怎么走。“流浪儿”说自己今年没考上清华,就干脆亲自去看一下心目中的理想学府。因为清华的桥梁专业是中国最好的,希望自己将来能在那里学到本领,在家乡架一座桥。“流浪儿”的话深深震动了兄弟俩的心。    那个暑假结束后,回北京继续上学的兄弟俩除去到网上查询必要的资料外,几乎不再去碰网络游戏,有时他们还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同龄人,外面有比网络世界更大的天空。    正是那次徒步旅行,在教会孩子吃苦的同时,还让他们了解了社会,这比死板的说服教育生动得多,也有用得多。    (据《中国妇女》2005年第1期郭胤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乐陶陶 该用户已被删除
19#
发表于 2006-7-2 22:34: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3-14 14:03:23 | 只看该作者
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3-14 13:52:53 | 只看该作者
01,同一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3-14 13:30:39 | 只看该作者
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3-7 23:26:0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有体会,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网虫,每年暑假我都会出外转一二十天,在外面安顿好住处后就是找网吧,没网吧的时候自然不想,可有网吧的地方绝不放过,哪怕是边远市镇,饭可以少吃,一天一顿,常常只是玉米片儿,但网不能不上,嘻嘻。。寒假好办,暑假估计得有俩月不能上网,写好的文章都能积几万字。与以前能上网时的文章比,少了些学术味儿,多了些人情味~ 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想完全戒除是不太可能的事。

最近到是上网少了,单位的机子不知中了什么毒,自己也忙得昏天黑地懒得收拾。回家忙完孩子也没多少力气灌水泡q了,念念经,等半夜叫孩子尿过之后就睡,厚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5-2-27 15:23:11 | 只看该作者
好象现在的小孩都不是生活在现实中一样,整天没有自己要做的事和考虑的问题,整天就是想着吃什么好吃的零食,和去哪里玩游戏,吃的饭菜和穿的都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5-2-24 13:1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5-2-24 13:19:28 | 只看该作者
另一个惊人类似的版本:
徒步600里 学生戒网瘾
一位老师带着两个学生从石家庄走到北京希望用游学的方式帮学生克服毛病
杨晓 张露婷

2004年10月16日  师生三人终于走到了北京
摄影/本报记者娄启勇

  本报记者报道  昨天中午,读者李先生打来热线说,一位老师带着两个学生徒步从石家庄进京,是为了引导学生克服厌学和上网成瘾。

  下午在菜市口的谭嗣同故居,记者遇到了杜老师和他的两位学生17岁的大钊和15岁的雪萌。原来,他们俩一个因为厌学、一个因为上网成瘾而学习成绩不理想,河北师范大学教心理的杜老师希望利用600里的徒步旅行引导学生克服身上的毛病。

  ■36万步走到北京

  石家庄到北京距离600里,如果徒步的话每人大约要迈36万步才能到达。杜老师坚信共同的苦旅能改变孩子的未来。10月7日,沿着107国道,杜老师一行出发,他们随身只带了两顶帐篷和只够吃一天的方便面。

  第二天干粮没了,只好沿途找饭馆。杜老师定的标准是每人每天6元,所以吃面条是最好的选择。由于徒步旅行很辛苦,孩子们有时一顿吃两碗面条,到饭点还会饿。雪萌记得唯一一次吃到的菜是他们奢侈一把花10元买了西红柿、青椒和鸡蛋,到老乡家借火做菜,也就是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茄子,但雪萌说:“那顿饭真香。”

  ■“老师”成了“老兄”

  几天不到,腿又肿又痛不听使唤了,家长给买的600元的鞋走“飞”了,一顿又一顿的清汤面条吃腻了,夜宿帐篷每天都瑟瑟发抖,学生们几次说不想走了。杜老师只得停下来说,半途而废不是负责任的态度,这次旅行就是磨练孩子们的心志,现在遇到困难放弃了,将来进入社会如何能放弃。学生们能理解老师的意思,他们互相鼓劲再上征途。几天来,他们和杜老师培养了兄弟般的感情,原来的“老师”换成了“老兄”。

  前天晚上,走了整整9天他们终于到了北京,并头一次找旅馆睡在了屋檐下。

  ■九天的收获上九年学都学不到

  谈到这9天的收获,17岁的大钊说:“我想我们9天所遇到的上9年学都遇不到。”

  据介绍,大钊在学校是个不怎么爱说话的孩子,他每天要花16个小时沉溺于网络。现在他说,几天不上网也没了瘾头,就连旅馆边上的网吧都不想进去了。杜老师告诉记者,大钊的家庭条件非常好,被娇惯了17年,在家有着说一不二的“地位”。这次游学在老师的坚持下,大钊从开始的抵触到现在向往集体生活且乐在其中。

  这次“游学”,杜老师还给学生派了作业,就是采访不同的人,写出“影响当今成年人成就感的因素”和“城乡学生生存状况和学习态度的对比研究”的调查报告。雪萌告诉记者,对他触动最大的是在107国道边捡垃圾的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她有三儿三女,生活条件很好,但是她说自己“不能白吃国家粮食,得找点儿事儿干”,老奶奶的乐观向上精神让雪萌很受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5-2-23 16:47:08 | 只看该作者
探讨:大学觉得这文章中的小孩为什么能够从徒步中戒掉网瘾?我们应该从中取得什么样经验?该用什么方式运用到实际教育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19:45 , Processed in 0.081579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