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46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读经教育史上最有价值的文章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2 19: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haiyinzi01.blog.163.com/blog/static/18596016620111120111813113/

转载一篇文章,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有价值的文章之一,实施读经教育的家长不可不读,探索中国儿童的启蒙教育,还原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原貌,如果你能耐心的读到第四部分,对于如何教授儿童识字,如何引领儿童阅读,会有个清晰的认识。这篇文章目前共有七个部分,请点击链接查看二到七部分,祝大家阅读快乐!











[ 本帖最后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1-12-25 08:4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新叶 + 10 + 10 链接看不到
zty1122bb + 10 + 10 有启发。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1-7 10:34:19 | 只看该作者
帖子有深度,引出的讨论也有深度。读后很受教,更感觉自己的浅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1-6 18:52:1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对我这样水平的妈妈来说有点难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11-23 12:53:3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见解,国学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的作用,现在就开始孩子接受国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09:34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1-14 10:12 编辑 ]

3066951346256461835 2.jpg (127.87 KB, 下载次数: 0)

3066951346256461835   2.jpg

3.jpg (149.18 KB, 下载次数: 0)

3.jpg

4.jpg (141.17 KB, 下载次数: 0)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0:0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诺诺娘 的帖子

远观者觉得有点玄,也可以理解。置身其中的实践者,会觉得这简单的不得了。恕我直言:会则不难,难则不会,觉得不会不懂,太玄的人,是因为不了解,不明白。

[ 本帖最后由 和睦家学园 于 2012-1-14 12: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1-2 12:49:37 | 只看该作者
觉得有点道理,但是说得太玄了就不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2 01:57:4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讨论的太深刻了。简而言之,我赞同楼主所推荐的教育理念,作为妈妈,我希望我自己的孩子可以早一点掌握阅读汉语的能力,汉字本身就是充满智慧的物化标示,从解字之途教授下去,是一条充满乐趣的学习之路,在深刻理解、认识汉字字形字义的同时,也拓展了孩子的思维与想象力,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2-28 21:01:25 | 只看该作者
我略改动读经教育交流网周喻仁朋友的话回这个帖,海印子那一套也不是他自己的发明,且其理在关键处仍有谬误,他最近估计看了那些回应又有了新改动,这个人很聪明,只是可惜没有真明白道理:

文字方面的要求毕竟是一个专门的属於语言学中的一个专业的要求。打个比方,人们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就好了。不会查字典,就可教人们学会查字典就行了。但是就因為要查查字典,就偏偏要把每个要查字典的人弄成字典学家,就实在太古怪了些。
该主帖的作者不明白字典与字典学之区别,其解决的办法因此是似是而非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7:4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paisley 的帖子

了解汉字的造字本意,再将其以儿童能理解的方式,依照孩子悟性的成长而教授,这本是就是现代教育无法理解和做到的事情。作为文字学的专家,他说关心的是文字来源 的学术,并不是儿童的接受能力,这是两个领域的事情。一个可以把汉字解的头头是道的教授,不可能教孩子了解这些造字的方式。为什么呢,把造字的=学术问题,转化为儿童能认识的方式,首先要深入浅出,其次是面对儿童的接受能力,你懂了汉字的悟性,但是没有适当的表达办法,当然就不能突破。所以现代训诂的对象是成人,不是儿童,要找到适合儿童 的办法,是几个学科的综合,这怎么能是教授做得好的事呢?
真能面对孩子的悟性,首先自己是要恢复到汉字的童心,以儿童能接受的解字形式来表达。这是教育的方式。
我们说经典这么高深的学问孩子不能了解,那为什么还要教孩子呢?可以教是因为有层次,有方法。就是这个道理啊。对文字尚且不能这样的话,又遑论经典的学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7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08:42 , Processed in 0.089232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