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37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怎么家校配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23:1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常常讲,家校配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家校配合是怎样想的?在自己孩子的求学过程中做过些什么?

我自己的观点是:

在学前,教育一事儿百分百是家庭教育。

上学后,特别是上小学后,教学上,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所以具体做法上,除五年级外,我们没有给孩子报任何课外的文化课学习班。与学校的配合上来讲,则是老师让学习上必须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签字的,我们一丝不苟地按老师的要求检查签字。但作业我们只看是否完成,完成得正确与否不在我检查的范围内,这也是跟老师沟通后达成了一致的,但我们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以保证正确率。

但在小学阶段,就人生观世界观和性格品质教育上,我们还是认为家庭教育占主,学校教育为辅。具体做法上,我们着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他看各方面的书,接触各种思想,而对他表达的观点都注意倾听,不会随意打压,以至于他敢和我拍桌子瞪眼睛争论问题,而没有足够的理由,可别想轻易让他改变自己的想法。但对于一些品行上的事情,则不会给予太多的自由,比如科技制作的实验中,当他表现出对某种结果的倾向性指读时,会严厉批评,然后告诉他“真实数据”对科研的意义,准备答辩时,也明确反对他想要选择更有利于证明他预想的数据的潜在渴望。在与学校的配合上,会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有没有违反纪律的情况发生,有没有特别需要家庭配合的地方。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花时间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帮助整改。同时,也会就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与老师沟通,请老师配合家庭的教育重点督促孩子在学校也注意不犯同样的毛病。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看我们很重视教育,基本上没有告过孩子的状,有几次提到需要改过的地方,也确实是对孩子未来发展不利的地方。反而老师们常常觉得我们过于严厉了,还会护着孩子。

上中学后,教学上肯定更是完全交给学校。教育上慢慢转为学校为主,家庭为辅,但前提是尊重他个人的观点。比如他曾经问过我是否必须要入团,如果不入行不行。我明确答复这取决于他的愿望,如果他想入团,我们肯定鼓励,如果他想当个白丁,我们也支持,但他必须要承担做出这种选择的后果,有些可能是对他不利的。在与学校的配合上,除了协助老师完成些事情(比如带孩子们锻炼、准备点表演需用服装等),其他的基本上不过问了。但会关注老师在孩子周记上的评语和在家长会上的讲话。定期(一学期两次吧)会通过电话与老师沟通一下,看看孩子的学习生活(住校)情况有没有什么大的起伏,需不需要家庭配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如果 + 20 + 50 入选11月22日《近期热点置顶贴》奖励,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1-13 12:05:36 | 只看该作者
跟楼上,我也是这样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1-13 12:03:45 | 只看该作者
跟楼上,我也是这样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1-26 21:21:05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明年上学,我打算
一,给足老师面子,让老师觉得咱是尊师重教的,绝对做态度端正的家长
二,我行我素,老师加压,我给孩子减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1-22 13:0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happy_99 的帖子

恩,很中肯的建议。

我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是,在别太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希望她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毕竟她是有不对的地方。让老师考虑到每件事情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切入点还是主要放在孩子这方面。

刚开学2个多月,对于老师的了解不多,所以我想既然我已经答应老师做好家校配合,那么还是看看孩子近期的反应和老师的反应再说。我和孩子爸爸也讨论过了,近期我们在家里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首先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再给对方中肯的建议。以前我和孩子爸爸在这方面比较随意。所以现在家里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诶呦,我忘了XX事了,以后我一定注意哈。爸爸,麻烦你也提醒我一下,好吗?

希望我们的以身作则能够给孩子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1-22 12:1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我爱飞飞 的帖子

谢谢你的建议。

我采用的方式也是先跟孩子沟通,毕竟在不全面了解情况的前提下,我没有办法判断到底谁是谁非,当然,有一点我是同意老师的,不管别人是否有错,自己有错要意识到,要能承认。

我想家校互动,本身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在我并不太了解老师,老师也并不是那么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下,教会孩子一些方法更好地解决问题,就尤为重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0: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liu_haoyu 的帖子

你们现在孩子还小,可能体会还不深,我们孩子大了,所以我体会很深。

有时候,我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一些争执,到最后其实已经不关乎谁对谁错了,都在犟着看谁会先服谁。事后我常常会后悔,但一到具体的事情上,又控制不住自己。

老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当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自己看这件事情,感觉到后来就已经不是说说究竟事情是谁对谁错了,而在于是谁听谁的。孩子小当然意识不到,老师能意识到吗?在当时的情景下肯定也意识不到(除非是圣人哈),事后呢?有可能已经认识到了,但鉴于维护自己的权威,可能不会主动向孩子认错的。

关键是我们家长怎么看待老师的这种行为?我自己是会对这种行为表示理解和接受。但反过来,我也会引导孩子,问清楚了(包括问孩子和其他孩子),如果是对方错在先,就与孩子分析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也有可能是自己孩子过于偏执(仅在这件事情上哈,不是指她的性格),也好好跟她分析自己错在哪里,下次应该怎么做。老师那边,如果是个好沟通的老师,我也会在事情过去一段时间后,有机会的话向老师讲明一下。如果不好沟通,想办法引导孩子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liu_haoyu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21:3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钢泵妈 的帖子

钢泵妈,我固定的一般是一学期两次,分别在开学两周到一个月这间,半期考试后一次。

但如果某段时间我观察到孩子有异常的情况,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身心上的,都还是会主动与老师联系的。

学习上,如果孩子某段时间某门功课起伏很大,比如这学期,孩子的数学就一会儿前几名,一会儿倒数几名,我就与数学老师多沟通了两次,了解孩子有没有知识结构上的缺失,老师说没有,也就放心不少。再比如小学有一次,发现他拿回家的作业本上叉叉出现频率很高,也打电话询问了老师,了解是因为作业原本对他们那个年龄就偏难,全班都完成得不太好,还是他个人有什么原因。

身心上,比如孩子回家脸上有大面积青紫团,会先问孩子是怎么摔到或者碰到的,再打电话问问老师当时的情况,不是兴师问罪,主要是看看情况严重程度,是否需要上医院等。再比如已经从其他孩子处知道孩子犯什么错了,也会主动与老师联系。儿子小学一年级时,用剪刀把一小女孩的衣服下摆剪成刷子状,我们就第一时间与老师联系了,表态向对方家长道歉,已经买了类似衣服赔偿,当然,对方不满意的话,会按他们的要求重新购买。其实这样一来的结果,孩子知道某些事情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到目前为止,儿子也就那次撞的祸最大吧。

当然,老师找上门来的问题肯定就更加重视,一定会有反馈意见给老师的。比如儿子小学时数学老师反应他上课接嘴太过,基本上老师题一问完,他答案就出来(喊出来了),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思考积极性,影响了全班的课堂效率。我们立刻表示会教育儿子。然后就与儿子交流了,指出他这种做法确实不好,也跟他讲清楚了老师还是肯定了他的思维能力,但老师并不是教他一个学生,所以从职业道德上讲,这位老师很了不起的是克制住了“只喜欢优生”的心理,而客观地关注了整体。最后与他约定今后逐步(对于小孩子,一蹴而就是不行的)改正,他自己定下计划到什么时间接嘴频率控制到一半,到什么时间减少到一半的一半,到什么时候基本改掉。后来他真的就做到了。同时他对老师也认识得更全面了。现在他还很想念这位老师,而且越来越觉得当年这位老师是真的喜欢他。在与儿子协商好改进计划后,马上与老师联系,告诉她我们是怎么与孩子谈的,也讲了孩子的计划。老师很理解孩子不可能一下子改掉毛病,很通情达理地提醒我们,可以建议儿子在开始不能控制自己喊出答案的时候仍然喊出来,但声音小点,只让周围几个同学听得见,不要全班都听见就可以了。然后慢慢地就只在心里喊出答案。老师同时也表示她会适当给出些比较难的题,等没有人答得上来是叫儿子来答,以满足他的“虚荣心”。也让我们转告儿子她会用这个方法,所以让孩子千万不要不答问题了就开小差,到时候点到他他答不上来可就没面子了。

所以啊,我觉得家校配合,真的是全方位的,不单单是学业一件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1-21 21:0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liu_haoyu 的帖子

说实话,我没觉得孩子的处理方式有什么问题。有时候,在实力对比没问题的情况下,直接动手比什么都好。
只不过,在现阶段、在学校里(那个孩子是老师喜欢的吗?)、在老师不可能看得到所有孩子的举动、在他们根本不会仔细去了解孩子所有行为背后的原因的时候,这么做就会很吃亏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跟老师可能没什么好沟通的。因为我的孩子并没有太多的过错。凡事都有因果,只看到一个片段,显然有点过分。
不过,跟孩子倒可以沟通下。

1、不妨先问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然后问问她,现在老师只看到她动手,不问她为什么动手,她觉得公平吗?如果不公平,而且这种不公平明显无处讲理,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算是更好的做法?
3、也可以跟孩子分析一下对方孩子这么做的动机。有时候孩子不让你,不见得是讨厌你,反而可能是想和你玩,看你着急他就高兴。所以这种时候,你不急,他反而可能要着急。
所以孩子对于这种问题,处理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都不必要用到手脚。先让她想,下次遇到这种问题可以怎么办,实在想不出,你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也可以。
比如孩子的位子不对了,她是不是可以另外找个位置站好,等老师自己去发现问题呢?
或者直接呼叫老师,说找不到自己的位子了——别去轻易控诉他人,说他人占了自己的位子,避免把小矛盾暴露在老师面前——是不是也行?

总之,在老师刚愎(也未必真的是刚愎,有可能他们实际上管的孩子太多,只好追求效率,运用高压、镇压的方法,处理最快捷)的学校和班级,遇到这种问题,跟老师沟通,其效果未必是正面的,跟孩子商量出对策倒可能比较好些。

不由得想起2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
那时我读高一,老师有一次找我妈谈话,说我“可能”偷了同学的钱,因为那个同学带了10块钱去,只有我知道。
“只有我知道”,于是这桩案子就栽到我头上了。
我妈当然很生气了,当场就说,我女儿不会干这个事的。
老师的解读就是:这个家长肯定护短。。。于是对我的严密监视一点没少,只是不再和我妈沟通了。
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我偷没偷钱早已不再是个重点。但这件事给我的教训就是:以后我如果有个孩子被老师指责,我决不和她当场顶撞,而是回去先问清楚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有什么证据或人证,等等。能马上还孩子一个清白固然好,但在不能的情况下,和孩子好好沟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怎样的做法最容易让自己做到自己要做的事而别人无可指责,就是更好的选择了。
毕竟孩子还小,很多事,不管当时的对错,都是教育他们的机会。
当孩子知道遇到问题,她可以在很多种方式当中选择,而且出于现实的考虑,有些选择就比较容易陷入被动,有些选择则让她可以很主动,她一定会乐于那样去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liu_haoyu + 2 + 2 我很赞同。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分析的很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1-21 18:21:09 | 只看该作者
happy妈妈
你所讲的一学期和老师电话联系固定两次,我觉得似乎次数少了点哦
不知道你孩子的老师是怎样的饿,至少我所接触的一些老师都是希望家长能多多和老师联系沟通的
你们孩子有老师每周的评语,应该也能知道孩子的一些情况,
但是总不如电话直接联系更清楚些吧
所以我想再这个电话联系的次数上是不是最好再多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20:23 , Processed in 0.085521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