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8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理念] [课堂实录]2009年12月23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9 01: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午6:30分,是小一A组的课,原本这组有三个孩子的。但只有同同一人来了。
给小胡妈妈发了短信,未见回复。喜宝那边原来说好了今天开始参加的,在Q群里留了言,也未有反应。 不管那么多,哪怕只有一个人,这课也得要上!
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同同这回用了耳麦,声音细节听得清楚多了。
顺利地完成了这个课的教学计划。


晚上8:20,是小二A组。妞妞还是没来,仍然只有江湖的儿子,雨轩。
这回的声音也稳定多了。所有的训练环节都顺利进行下去。除了这节课严重超时,共用时40分钟!
有时课上得起劲,时间也就忘记了。好在这是实验课,不计成本!
同时也看出语言学习上的个体性差异。特别是男孩子与女孩子在语言学习上的差别。

[ 本帖最后由 dawnch 于 2012-1-31 00:3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2-1 15:20:2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这么迟才知道有这样的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0-18 15:51:45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记录(2011年4月6号第二次Webinar)

梦想还在继续!

第一次Webinar的成功极大的鼓舞了我们,也对我们的孩子们充满了信心,梦想的课堂在延续。

这次的主题是“What makes people great?”(他们何以伟大?),谈论一些名人及名人之间的比较。比如奥黛丽.赫本。马丁路德金,比尔盖茨,成龙,迈克杰克逊等,谁被世人认为伟大?谁又算不上伟大?为什么?让孩子们自己判断,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预习资料

这次Webinar对孩子们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涉及的人物较多,有些还是他们不那么熟悉的。因此预习资料就颇费周章,准备了十个在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力的人物的资料,每个人物的介绍都配有文本、MP3,还有听力练习。一方面扫除生词障碍,二是让孩子们了解一些讨论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人物,三也是学习谈论人物、名人中可能涉及的表达方法。整个准备过程其实就是就一个从听读练习,词句学习,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准备工作的量是不小的,对我们的孩子是一个考验也是不小的。

二、主讲者的准备

这次讨论会指定由Sunny主讲。

1、  题目的准备与酝酿:

因为是中学生了,平时没有很多空余时间。故这个主题她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前后可能有三周时间。开始时Sunny读了两本关于赫本的书,就把题目定为《赫本何以伟大?》,单独研赫本这位人物。但在最后几天,题目就改为《他们何以伟大?》变成了一组人物的比较与研究。这样的内容就会更丰富也更有趣。

2、  提纲的写作:

这样,Sunny的提纲写了两遍。思路是:

第一部分:有些人为什么会被世人视为伟大呢?是因为美丽?财富?地位?还是贡献?

第二部分:

1、  关于美丽,四个人物比较:安吉丽娜.朱丽,章子怡,特蕾莎修女,凤姐

2、  关于财富,也是四个人物比较:比尔.盖茨,姚明,马丁路德金,犀利哥

3、  关于地位,三个人物:麦克.杰克逊,罗旺.阿特金森(豆豆先生的扮演者),约旦王后

4、  关于贡献,四个人物:安吉丽娜.朱丽,特蕾莎修女,麦克.杰克逊,比尔.盖茨

第三部分:结论是开放的,由同学讨论形成。但Sunny 也在此部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3、  制作PPT

有了提纲,就可以做PPT了。但做PPT实在是太花时间,而且我们对PPT的要求很高,一定要颜色艳丽,图文并茂,构思新巧。因为这关系到整个活动的气氛。因此,PPT是由我根据Sunny的提纲去制作的。



三、现场情况:

这次来了八位孩子,Kelly, Sunny,Steven, Lisa, Kevin, Cat, Cici, Bean,外教Leon 和张老师临场指导

Kelly是新来的孩子,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而这回又正好是教室系统升级后第一次的英语角,连我自己都有点不太适应,是哪个孩子在发言都弄不清。过了好一阵子,我从耳机里、从孩子们七嘴八舌里逮到一个声音,语音挺不错的,表达也比较妥当,意思和句子都比较完整,于是就眯着眼睛顺着与会者的名字一个一个地找,这才发现原来是这位叫Kelly的孩子!

首先,为唤起同学们的参与,Sunny点名问在座的同学一些问题:

1、Do you have idles? Who is your idle?(你有偶像吗?谁是你的偶像?) 2、How will you describe your idles? (你怎样描述你的偶像,是很棒?著名?还是伟大?)Awesome? Famous? or great? 3、Which word is more powerful to you? Awesome? Famous? or great? (这三个词中哪个词你觉得更厉害?很棒?著名?还是伟大?)

然后,为更好地调动气氛,来了一个头脑风暴的游戏。玩法是主持人给一个名人的图片和名字,要马上说出自己脑中跳出的念头。为明确游戏的玩法,Sunny请Leon一起来做了示范。 Sunny 展示了马丁路德金的照片和名字,Leon老师喊出:“Freedom(自由)”。孩子们一下就明白这游戏怎么玩了。Sunny 在PPT上快速地展示一系列的名人照片,包括有毛泽东、李嘉成,爱因斯坦、成龙……

然后,进入正题。一开始,Leon就对安吉丽娜.朱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说:“这个演员很著名,她有很多绯闻,我也听说她做了很多慈善的事情,但我不知道她做那些事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炒作。”Sunny说:是的,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之一。

讨论中最有趣的是引入当今的网络红人如凤姐、犀利哥来比较,孩子和Leon对此都很感兴趣。Sunny也要向Leon解释这些人是谁,他们为什么会在网络上受到追捧。每个环节的讨论都是开放的,没有预订的结论,因而孩子们可以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在美丽与成名、伟大的关系中,孩子们分别对四个人物(安吉丽娜.朱丽,章子怡,特蕾莎修女,凤姐)的三项指标说出自己的评价:你认为她们美丽吗?你认为她出名吗?你认为她伟大吗?结论自然而然地就摆在那儿了。

Cat,Cici, 是这群孩子中最小的,也是最喜欢说的,还是一如既往的活跃,尽管有时有些词不达意,丝毫不影响她们回答问题的热情,还总是争先恐后的,有了她俩,我们的教室总是很热闹。

Steven,上次Webinar主持人,口语能力相当不错,回答问题也有条有理,表现很棒。

Bean 也是这群孩子中的小弟弟,争着抢着要举手发言,并且用有限的词汇也能清楚的表达自己,而且毫不怯场。

我们每次计划的时间都是60分钟,但每次都超时,差不多是100分钟,严重亏本啊!

曾经羡慕外国孩子的课堂氛围,曾经梦想我们中国孩子也能享受到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课堂不只是老师传道授业的地方,还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也曾怀疑我们的孩子们能否像外国孩子那样开放,敢想,敢说,当梦想的课堂成为现实,我欣喜的看到孩子们的无限潜能,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会回报你无限的惊喜,外国小朋友能做到的,我们的孩子也能做到,还可能比他们做得更好,我相信!

[ 本帖最后由 Forever11 于 2011-10-18 15: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0-13 13:52:18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记录(第一次小小Webinar家长记录)

家长们也从各自的角度对这次Webinar作了总结。

以下是Cat妈妈的:

日本地震及海啸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

————网络英语研讨会纪实

我没想到7岁的女儿小猫(英文名:CAT)和我会以参加“网络英语研讨会”的方式和这个主题发生了关系。

3月19日我们的网络故事会一改以往英国老师主讲故事的方式,发起了一个严肃的主题:“海啸tsunami”。让与会者以此为主题,采用seminar(研讨)的形式,结合近期日本地震、海啸、核辐射等事件,用英文各自发表对这些大事的疑问和见解。主持人是12岁上小学六年级的小羽。

老师在网上宣布的程序是:先由一位同学(主讲人)做关于海啸的研究报告,然后各位同学就报告内容提问,在此过程中有外教的评点、有中国老师就近来海啸新闻报导中几个热门的词汇进行教学。

乍一看到这个全新的方式我竟是有些惊喜有些担心。喜的是这样的编排非常有新意,让同学们充当主角,不单只是锻炼了英语而且锻炼策划、编辑、组织、控制场上教学等多方面的能力;担心的是不通世事的女儿能面对这样严肃的课题吗?首先就担心她的知识和理解力不够,如果讲一堆科学名称、术语,她要是没了兴致一准儿跑开去了。我怀着忐忑的心理问了老师,这个研讨会合适小猫参与吗?老师的回答很干脆:合适。

怀里揣着疑问但还是要充分地备战。我下载了老师提供的事先需要预习的单词一共是25个。下载了外教老师录制的“海啸”课件音频读本。回家就先用中文问了问小猫关于地震和海啸的一些问题。她所有相关的知识都应该来自于自己看的书和在校老师们的或有讲解。可惜,得到的回答并不多。似乎学校里的老师并没有把时事紧密地讲给学生们听(并能借机传播些知识)。

周四的当晚拉着小猫先听了几遍录音,问她听懂了吗?她说:听懂一些,但是用中文说不出来!呵呵,只有天知道了!然后把打印的单词让她读一遍,小猫语感很好,不认识的字也像拼音一样读出来。如果不详细问也能“蒙”过去不少。只读了一遍,我就把单词和后面的注解分别剪开了,让她往一起拼。孩子的记忆力真好,25个单词拼对了24个。周六的上午又做了些老师布置的文字填空作业。她没有都做完,对上面的问题回答也比较简单。让她准备一些课堂上要提问的问题,她说到时候她用嘴说,怎么也不肯先写下来。

周六的晚上,研讨会正式开讲了。小羽先读了一遍事先写好的关于地震海啸的文本资料,听众们听过了音频,有熟悉的小朋友就跟读起来。然后小羽请大家就本次的主题进行提问。或许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尝试吧,场面上安静了十几、二十秒。小猫居然第一个提问,她的问题是海啸能走多远?她突然发问,我也没想到,也没太明白她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这时候外教老师适时帮助了,他提示性地问:CAT,你的问题我明白,但不够清晰,你是问海啸会达到内陆的深度有多少还是问海啸波及到别的海域有多远呢?

后面开始每个小朋友都踊跃发问,小羽的表现非常不错,他安排着大家回答彼此的问题,把外教老师也当成一个平等的参会人员,有些问题提请他来回答。整个会场热闹起来。随后,小羽播放了一些地震、海啸的图片,大家就图片的内容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热烈的对话交流。课程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紧张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

班里的CICI是除小羽外说话最多的,她敢讲又爱讲,虽然口音不怎么标准,但这样的学习精神非常好,学外语就要有这样的经常锻炼。在CICI不停说的刺激下,小猫也开始不守规矩抢着说话了。

后半段外教老师讲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的一些事情,没有太深的专业术语和词汇,小猫不眨眼地听着。最后中教老师就搜集到和主题相关的几个新词儿给大家做了练习,预定的课堂时间是8:30——9:30,实际过了10点了,孩子们还在哇哇地说。本次课程有7位小学员参加(其中一个主讲人),还有2位指导老师。

小猫一直坚持到课程最后,也说到最后。从最初不太想参加,因为对海啸这个题目不如对故事书的兴趣大,到后面有自己的想法要说,到最后和同学抢着说,学习的兴趣是明显被激发出来了。老师说,每位同学以后都有机会当主讲人,而且主讲人还可以获得奖学金!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小猫,她睁大了眼睛,猫眼闪着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0-13 13:39:56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记录(第一次小小Webinar2011年3月19号)

美式教育照进中国课堂!

“梦想不知不觉就照进了现实!”

这是三月十九日晚上为孩子们举办了网络研讨会后,我心里一直回旋着的一句话。

和很多家长一样,我羡慕着美国课堂里老师的善诱和开明、孩子们思想活跃,课堂形式的不拘一格。孩子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则退后一步,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三月十九日网络研讨会后,我竟然发现,我们居然和梦想这么的接近!我们做到了中国学校所做不到的!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是他们在中国教育所得不到的东西!

A dream class! 这是我们所向往的课堂,一种几乎只在传说中存在着的教育,居然就在三月十九日,就在我们这小小的网络教室!

本周的在线英语故事会搞了点新意思,采用seminar形式。由于是网上的seminar,因此又有了一个新造词:Webinar (web+seminar=webinar)。内容是近期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日本地震海啸和核泄漏,这次由孩子们唱主角,主讲是来自吉林的12岁的Steven,英国老师现场点评指导并参与孩子们的讨论,中教对近期电视新闻中有关地震海啸的漂亮用词进行讲解。

为了扫清讨论会中可能出现的生词障碍,和前几次网络故事会的做法一样,我们事先准备了有关地震海啸核危机的听力资料、练习,以及词汇发给大家,也让孩子们自己去查一些相关资料,准备问题,为讨论会准备谈资和语料。

这次来了七个孩子,两位中教,一位外教Leon,教室里热闹非凡。

Steven很棒,很快进入角色,俨然就是一位小主持人,井然有序的组织课堂。首先就什么是地震及地震引发的系列灾难做了一个简单的陈述,然后孩子们就自己了解地震常识举手发言,各抒己见。Cat, Cici 是几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却是最敢说的,能用简单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思,丝毫不逊色哥哥姐姐们。Steven开场没多久,我的耳机里冷不丁地传来年仅七岁的Cat清脆的声音:

‘I have a question!’(我有个问题!)‘how much did the tsunami go?’

‘how far is the tsunami go?’(海啸走了多远?)大家对Cat的问题一时似乎不知其所以然。于是外教该出手时便出手了:

‘I have two ideas about your question and I don’t know which question you’re really asking to Steven. Are you speaking about the wave traveling on the oceans or are you speaking the wave come into the land? So which question are you asking then?’(你的问题有两个意思,我不太清楚你问的是哪个。你是在说海啸波在海洋上走了多远,还是说海啸波冲入陆地走了多远?那个是你在问的呢?)

通过Leon的提示,Cat的问题更正为:‘how far did the wave go into the land?’(海啸进入陆地走了多远?)提高了问题的准确性,孩子特有成就感……

接着Steven展示了一组有关地震、海啸、核泄漏的图片,强烈的视觉冲击,又引起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

原本一小时的Webinar进行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孩子们似乎还意犹未尽,无奈时间太晚了,老师不得不终止孩子们的谈话,最后对几个近期有关地震海啸的热门词汇进行讲解和练习,讨论会圆满结束。

孩子们第一次自己组织,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讨论会,表现出乎意料的好。

Steven 在确定自己当主持人那天起,就积极查阅有关日本地震海啸的资料,写文档、做课件、修改、排练,那可是相当的投入啊!

由于事先准备充足,在整个主持过程中表现口语流利、从容淡定,很有主持人的风范!

Sunny流利的英语当然不在话下,能清楚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在别的孩子词穷时及时帮上一把,赞一个!

Cat,最活跃的小姑娘,虽然年纪小,但词汇量却不少!她喜欢说,也敢说。连她妈妈都没想到,在关于地震、海啸、核危机这种枯燥话题,她居然能坚持两个小时,而且还意犹未尽!

Cici, 也是爱说的小姑娘,虽然词汇有限但毫不怯场,还总和哥哥姐姐们抢着说。近日因为大腿骨折而在家休息。因为电脑要连接宽带,电脑摆放的位置不是很好,小姑娘就撅着屁股,扭着身子坚持了两个小时。问她累不累,她还兴奋的回答“不累!”。哈哈,看来这讨论会的吸引力真不小呢。

Sufe, 参加我们的故事会,几乎次次不落下,努力认真,总是尽最大努力表达自己的意思, 口语一点点在进步。这次表现很棒,能说一些较长的句子。

Joyce, 第一次参加我们的故事会,还有些害羞,不说别人抢话,但主持人问到她时,也能清楚的回答。

通过这次小小的讨论会,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的无限潜力。

研讨会还将办下去,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主持人,孩子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我们指定。我们认为这种形式可以锻炼孩子几方面的能力:

1, 课前准备需要孩子去查资料,可以丰富孩子的阅读和知识

2,制作课件,需要准备文档,ppt, 可以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和电脑运用能力

3,主持人的现场掌控能力对孩子也是不小的挑战。因为不能光自己说,或是念稿子,还想办法让观众参与进来,调动课堂气氛,衔接课堂各环节,应对各种提问,对孩子的应变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这一点,国内目前任何英语演讲比赛都做不到!英语演讲比赛,选手们背好稿子上台,然后顶多回答两个教官的提问,不需要考虑听众的反应,也不需要担心冷场。但这种研讨会作为主持人一定要随时把握观众的状态,不能冷场,也不能被观众的七嘴八舌带得跑题!)

4. 语料的储备,对自己要说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可能面对的问题事先演练,这本来就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全方位训练。

所以这种研讨会,不仅有助于孩子口语的提高,也是孩子综合能力的锻炼。第一次研讨会的成功,也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能干,他们总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后这样的活动还要有!

为了感谢小羽(Steven)敢于吃螃蟹,为我们大家带来了愉快的Webinar,我们给小羽发了“奖学金”!虽然数目非常小,但这很好玩!不是吗?

并且告诉孩子们:

“同学们,当主讲是有奖学金的!”

[ 本帖最后由 Forever11 于 2011-10-13 13: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0-13 13:30:00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记录(网络英语故事会2011年2月26号)

让孩子爱上英文阅读

这回来了七个孩子。加上三位老师,共有十个人在教室里。
最小的五岁,Kevin
最大的,十二岁半,我闺女。嘿嘿,这位南中国英语演讲比赛的冠军,我硬是把她拉来当助教!
一些是老同学了,在这里已上了一年多的课。
一些则是新来的,比如Kevin和Yaya。
很担心Kevin坐不住,毕竟是五岁的孩子,一个小时的课啊!
结果到九点半下课时,我问:“Kevin,are you sleeping?”
回头对老师说:“I think it's very late for a 5-year-old.”
但我耳机里传来Kevin兴致盎然的大叫:“No!”


每次来的孩子能力参差不一。
为了尽可能避免故事对一些孩子太难,事先发放了预习资料。
预习资料有在线有声图画生词表(pictionary),还有故事的音频。
如果有孩子觉得难的,也会事先提供故事文本。
但为了强调听觉输入在前,尽量在后面才看文本。


这批学生当中有两位来自南山中英文学校的双语班。
她们每天有一半的课时是由外籍教师授课的。课程有:英语、音乐、数学(英数,北师大的数学还由国内老师教授的)、电脑、科学、美术。这两位孩子的英语语感是比一般孩子要强的。但离口头的成段表达的目标还是有差距的。


这回的故事相当有意思。用词和句式有一定的重复性,适合作为语言学习之用。
而且语言很地道,但也就增加了这故事的难度。


孩子们在这个网络教室里一边看着课件上的故事,是从原版书上扫描下来的。一边听老师的讲述。还要回答老师的问题。一些习惯外教课的孩子表现很轻松,会主动地参与讨论。
这些问题,有的是关于故事内容的,有的是关于词汇的,有的是语法的。老师会视学生的能力来给问题。
比如这些问题:"Can you see the basket?" "Do you know what's in the basket?What kind of lunch do you like?"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eafood salad?”“What is he doing with his hand?”
比较难的问题: "What tense is that? What grammar tense is this?" “Is this a verb?”


这个网络教室本来是可以看到老师的视频的,但为了节省带宽(毕竟老师远在欧洲),为保证教室内声音、画面的同步,就把视频关上了,只在必要的时候会打开。比如,老师想特意在镜头前展示什么东西时,象上两次展示了两种乐器。


上课过程中,有些孩子调皮捣蛋。在课件画面上写写画画,或者把老师标注的东西给擦掉。
他们擦掉,我再给添上去,擦掉,再添上......
后来把我搞烦了,干脆就把他们的批注权限没收了。


这个故事,有漂亮的画面,幽默的故事,生动的人物刻画;
英国老师的表演也很精彩,模仿故事角色,以及各种鸟声惟妙惟肖。
并且不断鼓励孩子去猜,故事角色要做什么,下一步情节将会怎样发展,使一个小时的课并不显得冗长。


怎样让孩子喜欢英文原版阅读?怎样做到active reading(积极阅读)? 特别是在有限的语言能力下去阅读原版英语书?从这里我们是否能得到一点儿启发呢?

active reading,并不仅在英文阅读中有用,包括我们的母语阅读,也是很值得重视的方法。
(了解更多active reading http://wenku.baidu.com/view/3c0288ef5ef7ba0d4a733b94.html
《新概念英语》原作者给老师的建议的课文展示的九个步骤中,也有类似的做法。
他说:The teacher gives the students ‘a listening objective’, by setting them a question they will try to find the answer to. This means, the students will listen to the text actively rather than passively. 通过给学生提个问题,让他们去寻找答案,教师为学生确立一个“听力训练目标”。这就意味着学生会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去听课文录音。)
要做到active reading还是active listening,其实是有简便的方法的。
您一定看出来了!


我们做这种在线英语故事会还只是一个开始,其实在英文原版阅读方面还有很多事情是值得去做的。
比如,下一步,我们会试着把阅读分一下级。
用相对容易的原版读物,为更多的孩子们开启原版书阅读的大门,扶着他们在英文阅读上走一程。
阅读英文原版资源,是在非英语环境下培养、提升语感最实际,也是效果不错的一种方法!


这个故事比较长,一次课弄不完,还有一半将在下次课继续。下周六,还是八点半。
课后,按照老规矩,发放上课过程的视频、音频,以及故事电子书。


下面是一部分上课的音频。
我很喜欢Kevin的声音,英国老师也很喜欢Kevin。这小家伙很灵,老师让他念一段故事,凡是他不懂的单词他就跳过去,居然还不会影响段落意思的完整性,当然也不妨碍他的理解!哈哈~


从网络课堂视频(一种特殊的格式)转成WMV,再转成WAV,然后转成MP3,音质变得大大的不好!
在实际上课中的音质其实是很不错的。特别是英国老师的声音,从那么遥远的国度传来,声音仍是很清晰。有学生曾说老师的声音就象原版录音上的那么好!
但是,为了传到土豆上,没办法了。


这里是WMA格式的上课录音片断,效果还可以。
www.iusenglish.com/homework/light-house/0226-2-3.wma
www.iusenglish.com/homework/light-house/0226-2-4.wma


明天再把视频截成小小断发上来。
四个发到土豆上的片断,音质效果很可怕!
不听为好!

[ 本帖最后由 Forever11 于 2011-10-13 13: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0-13 12:24:13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记录(网络英语故事会2011年1月23号)

这次教室里有八个人。
学生年龄层次差距很大。
最大的是大三的学生。
最小的是两个小学一年级。其中一个电脑发生故障进不了教室。

故事是以一个非洲女孩子的口吻,讲述她怎样攒钱买新鞋子的事情。
故事语言具有很明显的ESL特征。以短句主为,时间都用了一般现在时。
这点对英语学习者是个很好的启发。
即使是用再简单的语料,也可以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上课是以一个讨论开始的:“当你想要一样东西,但又没有钱时,你该怎么办?”
老师问一个七岁的孩子:“Is there anything you want to have in your life?”
孩子回答:“No, I don't want anything in my life.”
这样的回答挺让人无语的。
老师转而问另一个,那是个初二的男孩,他说:“I want to have much money.”然后又改说:“I want to have more money.”
在老师引导下,男孩子才说:“I want to have games.Car racing.”

老师又说:“How can you get the money for what you want to have?”
男孩子说:“Work”
另一个女孩说:“Sell something.”
老师说:“I don't think you will have much time to work. How much time do you study everyday?”
初二的男孩说:“10 hours”
初一的男孩说:“12 hours”
老师说:“Really? It seems that you pay more time in your school work than I did.”

这部分的讨论花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当中故事阅读部分的时间就比较仓促。
在故事阅读中,老师会按页请不同的学生来带读,然后老师就这页的内容来提问题。有的是就内容理解的,也有的是关于语法及用法的问题。
因为这个故事的语料以短句为主,因此老师请同学把一些句子连成长句、复合句。
这一点对多数学生比较难。一是他们听不懂老师的要求,二是口头上也说不出。
只有一个学生能做到。

最后,因为这是春节最后一次故事课,话题引到了关于春节的讨论。
谈到了压岁钱,lucky money,还谈到了春运。
谈到了压岁钱,中国老师用英语逐个问同学,你们每年能得到多少压岁钱,压岁钱是怎样保管的。
并且就小孩子的零用钱问题问了英国老师的意见,看他是怎样替他的两个儿子保管零用钱的。
然后,中国老师问英国老师:“Leon,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Chinese New Year? ”
老师就提到了春运的问题。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需要在这个时间外出旅行?为什么他们会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工作?
有同学就来回答:“过年回家,和家人团聚是中国的传统.......他们离开家乡,去另一个城市工作,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

老师说他打算写一个以中国春节为背景的故事。要在下一次故事课带来。

最后,节前的这一次故事课以大家的互道新年祝愿和晚安结束。

昨天,我把课程的录像、录音、故事有声电子书、配套练习上传到学习社区,让参加故事会的同学们去下载。

[ 本帖最后由 Forever11 于 2011-10-13 13: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10-13 11:57:34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记录(网络英语故事会2011年1月15号)

今天的外教课很精彩!可是遗憾也有!
今天的故事课很精彩!
今天的故事是The Stinky Cheese Man
故事本身很有趣,而且加上事先发了生词表,在阅读理解上没有难度。因此课的重点放在内容讨论上。
同学们基本都能比较舒服地发言,回答老师的问题。

英国外教带来了他的萨克斯管!
因为要节省带宽,保证课件和声音的同步,我们把摄像头关掉,因此大家看不到老师的头像。但突然从耳机里传来不一样的声音,真是很有趣!

遗憾也有两点:
1、两位同学迟到,使课足足推迟了15分钟才开始。
2、上课录像,因为我的操作失误,除了开头的一小部分,其它部分只有图像,没有声音。 
真是很遗憾啊!今天的故事很有趣,而且同学们和外教的对话是很精彩的呀!

[ 本帖最后由 Forever11 于 2011-10-13 13: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10-10 16:52:52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记录(第一次网络英语故事会2011年1月10号)

第一次网络英语故事会举办还不错。本周末举行第二次故事会。

但这次为了帮且孩子更好地享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故事,会提前发布单词表。

沿袭一向的风格,单词表是有声的,而且还是花花绿绿的!

帮助孩子扫除生词障碍!

趁着寒假,让孩子多接触纯正的地道的英语吧!


爱优思英语网络故事会

听英国老师讲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0-10 16:35:40 | 只看该作者

课堂记录(2010年1月27号)

一个单元结完成了。今晚是复习。把几个弱点重点练练。
比较晕的是Does he have.....这些东东,连Cat语感那么好的,这些地方都会出错。
下节课回来是考试,孩子们要在课上做一个presentation。因此这节课要带他们准备一下,然后布置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03:19 , Processed in 0.10930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